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官途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康明假期已满回到了米仙桥乡,他只向魏四海汇报了在建材市场看到的情况,并建议竹艺厂改进工艺,生产出更好的竹胶板来,对其它事情只字未提。
魏四海鼓励性的对康明笑了笑:“小牙仔还真有股子蛮劲,大家工作都象你这样,有什么事情办不好?不过竹艺厂技术改进不是一句话的事,技术在哪里,资金在哪里,都难以落实,要是能搞,我早就搞了。”
“但如果不搞,就要面临破产的命运。竹艺厂现在还能运行,还有点钱,如果等到停产停销,再来搞就更困难了。”康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已经知道魏四海是实际上竹艺厂的主人,魏双河只不过是个出面的傀儡,说动魏四海才能起作用。
魏四海想了想,为难的说:“是啊,我也想早点搞,但这事难度太大,以后再说吧。”
康明感到,魏四海人很不错,也豪爽,却终究有点小农意思,容易满足于现实,也舍不得花那些到了手的钱。既然主人没有这个意思,康明也不好再坚持,这事就到此为一段落,只能等待机会了。
没想到的是,魏林霜的米业公司运行得风风火火,有了沧阳县粮油开发有限公司打来的一万五千元预付金,魏林霜再与几个村里的小碾米房联合,两个月时间竟然运出了十二车一百多吨大米,纯利赚了两万多元。
看着银行里的账户存款在一天天上涨,魏林霜那张俏脸象一朵盛开的鲜花,人也精神了许多,脸上病态的晰白在一天天退却。她时常说,这钱有一半是康明的,康明也只笑了笑,没当回事。
年底,建筑行业正是旺季,可米仙桥竹艺厂停产了。代替工地打围墙的竹胶板,换成了泔水乡竹胶板厂的产品,人家的价格持平,但毕竟外观好看一点点,谁又不愿意使用美观一些的东西呢?魏四海拍着桌子骂道:“他娘的泔水,当年还是从我这里学去的技术,两年没到就成了咬人的老虎!”
魏双河满脸的愧疚:“老四,这事你得想点办法,再拖下去厂子就只有倒了。”
魏四海无可奈何看着二哥,他突然想起了康明两个月前对他说的话,就对二哥说:“把康明找来,我们商量一下对策。”
康明走进了魏四海的办公室,他早就听说了厂子停产的事,对着魏四海求救的眼光,摇头晃脑地说:“没有办法,市场是个无情的东西,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法则。”
魏四海已经无计可施,他只能把康明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你上次说的工艺改进的事,到底怎么搞,要多少钱?”
康明还是摇头:“不知道,这要通过专家的设计论证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怎么搞要专家说了算,要多少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估计得出来的。”康明将林道济那一套学得惟妙惟肖,毕竟他在林道济那里吃的憋,可不是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
看着康明那老气横秋的样子,魏四海差一点就冲上去打他一拳:“康大学,你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我好意向你讨教,你给我来个猴子戴眼镜,装人!你那个化学脑壳里鬼点子多着呢,难道就不能为我想个办法?”
康明见魏四海已经彻底被激怒,心想这一把火也烧得差不多了,就说:“其实两个月前我已经对你说过了,唯一的办法是改进工艺,把产品质量搞上去。这个确实象你说的那样,不是说干就能干的,得进行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
“不要咬文嚼字,说,怎么干!”
“到浙江去!”
魏四海终于下了决心,他,康明,加上厂里的技术员谢中成,一行去了浙江省。
他们直接选择了在沧阳市场上销售产品的富源竹胶板厂,一见面,接待人员听出是外地人,热情地接待,却严密封锁了车间,除了给你看看产品,技术上的事一既回避,申请技术转让也被否定,理由是,他们没有技术转让的权限,那是发明人的专利,问谁的专利,竟然说要保密,那就纯粹是推脱之辞了。
初征未捷,三个人商量着再跑跑其他厂,得到的竟是一模一样的回答。游荡在外十来天没有一点收获,魏四海和谢中成失去了信心,合计着明天回家,康明就说:“你们先回去也好,省点开支,我再顺路到安徽走走,总能碰上一个管理松一点的,说不定就有机可乘。”
魏四海知道康明这家伙有一股子犟劲,反正一个人跑的费用也不高,留下一千元钱,就由他去了。
康明没有去安徽,等魏四海他们回去了,他又回到了富源竹胶板厂,在大门口对面徘徊了三四天,终于让他逮住了一个机会。
那是一行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一溜小车开到了厂门口,下来十几个官员模样的人,厂长亲自到门口迎接,引导着一行人向车间里走去。康明早就换了一身衣服,戴了一副墨镜,也象模象样地跟随在队伍的后面,冒充官员进了车间。
这一行人是市里来的工商局领导干部,目的就是参观生产车间,看一看这个远销全国的竹胶板厂到底是怎么生产的。康明的目的不是走马观花,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他拿着相机东拍拍西照照,时不时找生产工人问问这问问那,看得非常仔细,问得非常祥细,... -->>
康明假期已满回到了米仙桥乡,他只向魏四海汇报了在建材市场看到的情况,并建议竹艺厂改进工艺,生产出更好的竹胶板来,对其它事情只字未提。
魏四海鼓励性的对康明笑了笑:“小牙仔还真有股子蛮劲,大家工作都象你这样,有什么事情办不好?不过竹艺厂技术改进不是一句话的事,技术在哪里,资金在哪里,都难以落实,要是能搞,我早就搞了。”
“但如果不搞,就要面临破产的命运。竹艺厂现在还能运行,还有点钱,如果等到停产停销,再来搞就更困难了。”康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已经知道魏四海是实际上竹艺厂的主人,魏双河只不过是个出面的傀儡,说动魏四海才能起作用。
魏四海想了想,为难的说:“是啊,我也想早点搞,但这事难度太大,以后再说吧。”
康明感到,魏四海人很不错,也豪爽,却终究有点小农意思,容易满足于现实,也舍不得花那些到了手的钱。既然主人没有这个意思,康明也不好再坚持,这事就到此为一段落,只能等待机会了。
没想到的是,魏林霜的米业公司运行得风风火火,有了沧阳县粮油开发有限公司打来的一万五千元预付金,魏林霜再与几个村里的小碾米房联合,两个月时间竟然运出了十二车一百多吨大米,纯利赚了两万多元。
看着银行里的账户存款在一天天上涨,魏林霜那张俏脸象一朵盛开的鲜花,人也精神了许多,脸上病态的晰白在一天天退却。她时常说,这钱有一半是康明的,康明也只笑了笑,没当回事。
年底,建筑行业正是旺季,可米仙桥竹艺厂停产了。代替工地打围墙的竹胶板,换成了泔水乡竹胶板厂的产品,人家的价格持平,但毕竟外观好看一点点,谁又不愿意使用美观一些的东西呢?魏四海拍着桌子骂道:“他娘的泔水,当年还是从我这里学去的技术,两年没到就成了咬人的老虎!”
魏双河满脸的愧疚:“老四,这事你得想点办法,再拖下去厂子就只有倒了。”
魏四海无可奈何看着二哥,他突然想起了康明两个月前对他说的话,就对二哥说:“把康明找来,我们商量一下对策。”
康明走进了魏四海的办公室,他早就听说了厂子停产的事,对着魏四海求救的眼光,摇头晃脑地说:“没有办法,市场是个无情的东西,优胜劣汰是永恒的法则。”
魏四海已经无计可施,他只能把康明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你上次说的工艺改进的事,到底怎么搞,要多少钱?”
康明还是摇头:“不知道,这要通过专家的设计论证才能得出一个结论,怎么搞要专家说了算,要多少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估计得出来的。”康明将林道济那一套学得惟妙惟肖,毕竟他在林道济那里吃的憋,可不是用语言能描述出来的。
看着康明那老气横秋的样子,魏四海差一点就冲上去打他一拳:“康大学,你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我好意向你讨教,你给我来个猴子戴眼镜,装人!你那个化学脑壳里鬼点子多着呢,难道就不能为我想个办法?”
康明见魏四海已经彻底被激怒,心想这一把火也烧得差不多了,就说:“其实两个月前我已经对你说过了,唯一的办法是改进工艺,把产品质量搞上去。这个确实象你说的那样,不是说干就能干的,得进行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进。”
“不要咬文嚼字,说,怎么干!”
“到浙江去!”
魏四海终于下了决心,他,康明,加上厂里的技术员谢中成,一行去了浙江省。
他们直接选择了在沧阳市场上销售产品的富源竹胶板厂,一见面,接待人员听出是外地人,热情地接待,却严密封锁了车间,除了给你看看产品,技术上的事一既回避,申请技术转让也被否定,理由是,他们没有技术转让的权限,那是发明人的专利,问谁的专利,竟然说要保密,那就纯粹是推脱之辞了。
初征未捷,三个人商量着再跑跑其他厂,得到的竟是一模一样的回答。游荡在外十来天没有一点收获,魏四海和谢中成失去了信心,合计着明天回家,康明就说:“你们先回去也好,省点开支,我再顺路到安徽走走,总能碰上一个管理松一点的,说不定就有机可乘。”
魏四海知道康明这家伙有一股子犟劲,反正一个人跑的费用也不高,留下一千元钱,就由他去了。
康明没有去安徽,等魏四海他们回去了,他又回到了富源竹胶板厂,在大门口对面徘徊了三四天,终于让他逮住了一个机会。
那是一行机关工作人员的队伍,一溜小车开到了厂门口,下来十几个官员模样的人,厂长亲自到门口迎接,引导着一行人向车间里走去。康明早就换了一身衣服,戴了一副墨镜,也象模象样地跟随在队伍的后面,冒充官员进了车间。
这一行人是市里来的工商局领导干部,目的就是参观生产车间,看一看这个远销全国的竹胶板厂到底是怎么生产的。康明的目的不是走马观花,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他拿着相机东拍拍西照照,时不时找生产工人问问这问问那,看得非常仔细,问得非常祥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