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武帝寄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哈哈。”
“哈哈。确实,官场之事过于复杂,非我等军人所能领悟。正因如此,我对太尉之了解愈深,愈是景仰。所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者,舍太尉其谁?”我虽然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良机自然也要恭维一番,“听将军如此一说,太尉与我等将士而言,目标岂非一致?”
“以太尉职位之尊,原本并不全然依靠军功。然而自我大晋偏居江南,大好江山拱手让与胡虏。历代君臣无不以收复国土为第一大任。太尉整治吏治当然也是要务,然而倘能北伐建得军功,岂非大晋国第一功臣?”桓修有意压低了声音。
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拉近关系时,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分享秘密或者共同的爱好。私下里肆无忌惮地评论上司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捷径。
桓玄尽管是桓修的亲戚,但是他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施用此招。桓修刻意地对我讲桓玄的一些私密想法,而他又精明的把这些想法上的光环隐去了。北伐这个冠冕堂皇的义,被他有意说成是桓玄个人的利。如此巧妙的贬低,不仅不会使受听者对桓玄产生不良印象,反而还会因桓修的坦诚而对桓氏兄弟抱有好感。也会因为被纳入这个亲族、亲信组成的团体而心存感激。
桓修接着说;“此事我本不应说与你听。然而也不妨让你知晓太尉之想法。将来如若北上作战,太尉所能倚仗的,自然是百战百胜之德舆将军。以你之才,当世无人能及啊。”
“折熬我了。将军这般交心,某必当不负太尉、将军之厚爱。只是我才能有限,只怕辱没了期望。太尉雄心壮志,的的确确非我等所能领会。我等之于太尉,乃是燕雀之于鸿鹄。惭愧之至!”
“德舆明白个中道理就好。北府军将连连受挫,实属偶然。倘北上诸将明白太尉苦心,就不会做此非常之举了;倘南下诸将亦能明了太尉之志,定当同心协力,一齐剿贼。这几日,且暂缓战事,稳定军心为要。”
从桓修的中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我的心情稍稍开朗了一些。尽管桓修说的话并不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我和何无忌所担心的猜疑一事,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
关于起义之事,我思考再三:何无忌擅长奇谋,他为人虽然小心谨慎,但虑事却并不周全,再加上他有过于冲动的毛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我们计划的那样行事,但我一直担心何无忌会因料事不周而误事。
尽管我让他在京口、建康暗中接引义士,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两处。倘或这两处不利,那么还是需要从征卢循的北府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方接触,我相中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徐羡之。
徐羡之虽是北府旧将,但因为并不喜欢交际应酬,所以尽管在军中多年,与刘牢之及其他将领并没有太深的私交。桓修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徐羡之颇为信任。徐羡之是怎样的心迹,目前尚不明了,我认为有必要找机会试探一下他的想法。
。哈哈。”
“哈哈。确实,官场之事过于复杂,非我等军人所能领悟。正因如此,我对太尉之了解愈深,愈是景仰。所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者,舍太尉其谁?”我虽然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但是碰到这样的良机自然也要恭维一番,“听将军如此一说,太尉与我等将士而言,目标岂非一致?”
“以太尉职位之尊,原本并不全然依靠军功。然而自我大晋偏居江南,大好江山拱手让与胡虏。历代君臣无不以收复国土为第一大任。太尉整治吏治当然也是要务,然而倘能北伐建得军功,岂非大晋国第一功臣?”桓修有意压低了声音。
当一个人想要与另一个人拉近关系时,最容易做的一件事就是与他分享秘密或者共同的爱好。私下里肆无忌惮地评论上司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捷径。
桓玄尽管是桓修的亲戚,但是他却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对我施用此招。桓修刻意地对我讲桓玄的一些私密想法,而他又精明的把这些想法上的光环隐去了。北伐这个冠冕堂皇的义,被他有意说成是桓玄个人的利。如此巧妙的贬低,不仅不会使受听者对桓玄产生不良印象,反而还会因桓修的坦诚而对桓氏兄弟抱有好感。也会因为被纳入这个亲族、亲信组成的团体而心存感激。
桓修接着说;“此事我本不应说与你听。然而也不妨让你知晓太尉之想法。将来如若北上作战,太尉所能倚仗的,自然是百战百胜之德舆将军。以你之才,当世无人能及啊。”
“折熬我了。将军这般交心,某必当不负太尉、将军之厚爱。只是我才能有限,只怕辱没了期望。太尉雄心壮志,的的确确非我等所能领会。我等之于太尉,乃是燕雀之于鸿鹄。惭愧之至!”
“德舆明白个中道理就好。北府军将连连受挫,实属偶然。倘北上诸将明白太尉苦心,就不会做此非常之举了;倘南下诸将亦能明了太尉之志,定当同心协力,一齐剿贼。这几日,且暂缓战事,稳定军心为要。”
从桓修的中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我的心情稍稍开朗了一些。尽管桓修说的话并不全是真的,但是至少我和何无忌所担心的猜疑一事,应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
关于起义之事,我思考再三:何无忌擅长奇谋,他为人虽然小心谨慎,但虑事却并不周全,再加上他有过于冲动的毛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如我们计划的那样行事,但我一直担心何无忌会因料事不周而误事。
尽管我让他在京口、建康暗中接引义士,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两处。倘或这两处不利,那么还是需要从征卢循的北府军中寻找志同道合者。经过多方接触,我相中了一些人,其中包括徐羡之。
徐羡之虽是北府旧将,但因为并不喜欢交际应酬,所以尽管在军中多年,与刘牢之及其他将领并没有太深的私交。桓修对此也了解,所以对徐羡之颇为信任。徐羡之是怎样的心迹,目前尚不明了,我认为有必要找机会试探一下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