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武帝寄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蒯恩也呆呆地看了半晌。随后他拎起了张士道的人头,追回了他的马,回了营。
我知道这一战必然惊险,但却没有料到竟然是如此惊心动魄。进攻令一发,所有士兵呼啸着向贼军冲锋过去。只是所有人都恐惧地绕开张士道依然立在战场正中的无头尸体。贼兵士气极度低落,根本就没有迎击就撤退了。
在我们肃清了永嘉周边的县城之后,卢循知道永嘉孤城是守不住的。于是他放弃了永嘉,逃到了晋安。我军分兵两路,一路占据永嘉城,另一路尾随卢循溃兵到了晋安。
这天,收到了徐道覆命人射入营中的一封信。
信中如是说:
“拜赐大晋国之威,受教于抚军将军、建武将军两位阁下。大晋国虽偏居东南,而元帝原非天命所赐。值此乱世,皇帝、大臣袖手,合当为天所弃。天师道自汉朝创立以来,为世所尊崇。本教秉承天师之旨,救世人于水火。
本教虽于本朝屡受抑制,然依旧怀赤诚之心,不愿生灵遭胡虏之乱后再遭劫难。抚军、建武乃当世奇才,当为国报效、北定中原、安定河山。何苦两强相争,以至于两败俱伤,以令胡虏得渔翁之利乎?”云云。
桓修看罢信笑笑,说:“我为刀俎,彼为鱼肉。送此信又何益于事?”
我寻思了一会儿,对桓修说:“这并非徐道覆最后一搏。他既然能使卢循安于永嘉太守之位,必然也有其深谋远虑。也许这正是我们招降纳叛之时。”
桓修虽然不以为然,但也不便于驳斥,只是说:“此前不是纳过一次叛么?结果全非我等所想。”
我说:“诸葛亮也曾七擒七纵才最终降服孟获。虽则此一时彼一时,但是此时之南方并非朝廷全然可控。广州、交州方才平定,浙江以南蛮夷杂居,朝廷若要派员镇守,恐难觅其人;要派兵,则兵多又难得兵源,兵少又不足以立威。”
桓修想了想,说:“确如德舆所言。且不妨一试。既然要招降纳叛,不知遣何人去较好?”
我只是提了一个招降纳叛的提议而已,至于派遣谁去,我并没有想好。
这时,徐羡之站起来说:“假若一时间未得其人,我倒愿走一遭。”
我提醒说:“此去凶险之至。宗文兄可要三思。”
徐羡之回答:“既然徐道覆主动来信阐明其立场,我方必然也需有所表态。作为信使入贼营虽然凶险,但贼人在此时也无杀信使之必要。我且去探一探。假若可说,我便说服他们归降。即便是不可说,我自然有办法安然返回。”
桓修见帐中的众人都没有表态,于是说:“宗文难得如此毛遂自荐。贼营凶险,实不忍你此番前去涉险。但既然有如此大志,吾定壮之。此去需备何人、何物?”
徐羡之说:“我只需文书一名、兵士两名、马四匹足矣。”
桓修站起来说:“果为壮士也。其志、其胆全不亚于古之蔺相如。”
桓修当即修书一封,令信使射入城中,约定明天送使者入城。
第二天清晨用过餐,桓修领着中军一众参佐、将领,亲自送徐羡之出营。
望着簇拥着徐羡之的一众近五十人离营往晋安城走去,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不过,徐羡之此去是当蔺相如,而不是当荆苛,我坚信他肯定会不辱使命,并安然返回。我对徐羡之了解较深,... -->>
蒯恩也呆呆地看了半晌。随后他拎起了张士道的人头,追回了他的马,回了营。
我知道这一战必然惊险,但却没有料到竟然是如此惊心动魄。进攻令一发,所有士兵呼啸着向贼军冲锋过去。只是所有人都恐惧地绕开张士道依然立在战场正中的无头尸体。贼兵士气极度低落,根本就没有迎击就撤退了。
在我们肃清了永嘉周边的县城之后,卢循知道永嘉孤城是守不住的。于是他放弃了永嘉,逃到了晋安。我军分兵两路,一路占据永嘉城,另一路尾随卢循溃兵到了晋安。
这天,收到了徐道覆命人射入营中的一封信。
信中如是说:
“拜赐大晋国之威,受教于抚军将军、建武将军两位阁下。大晋国虽偏居东南,而元帝原非天命所赐。值此乱世,皇帝、大臣袖手,合当为天所弃。天师道自汉朝创立以来,为世所尊崇。本教秉承天师之旨,救世人于水火。
本教虽于本朝屡受抑制,然依旧怀赤诚之心,不愿生灵遭胡虏之乱后再遭劫难。抚军、建武乃当世奇才,当为国报效、北定中原、安定河山。何苦两强相争,以至于两败俱伤,以令胡虏得渔翁之利乎?”云云。
桓修看罢信笑笑,说:“我为刀俎,彼为鱼肉。送此信又何益于事?”
我寻思了一会儿,对桓修说:“这并非徐道覆最后一搏。他既然能使卢循安于永嘉太守之位,必然也有其深谋远虑。也许这正是我们招降纳叛之时。”
桓修虽然不以为然,但也不便于驳斥,只是说:“此前不是纳过一次叛么?结果全非我等所想。”
我说:“诸葛亮也曾七擒七纵才最终降服孟获。虽则此一时彼一时,但是此时之南方并非朝廷全然可控。广州、交州方才平定,浙江以南蛮夷杂居,朝廷若要派员镇守,恐难觅其人;要派兵,则兵多又难得兵源,兵少又不足以立威。”
桓修想了想,说:“确如德舆所言。且不妨一试。既然要招降纳叛,不知遣何人去较好?”
我只是提了一个招降纳叛的提议而已,至于派遣谁去,我并没有想好。
这时,徐羡之站起来说:“假若一时间未得其人,我倒愿走一遭。”
我提醒说:“此去凶险之至。宗文兄可要三思。”
徐羡之回答:“既然徐道覆主动来信阐明其立场,我方必然也需有所表态。作为信使入贼营虽然凶险,但贼人在此时也无杀信使之必要。我且去探一探。假若可说,我便说服他们归降。即便是不可说,我自然有办法安然返回。”
桓修见帐中的众人都没有表态,于是说:“宗文难得如此毛遂自荐。贼营凶险,实不忍你此番前去涉险。但既然有如此大志,吾定壮之。此去需备何人、何物?”
徐羡之说:“我只需文书一名、兵士两名、马四匹足矣。”
桓修站起来说:“果为壮士也。其志、其胆全不亚于古之蔺相如。”
桓修当即修书一封,令信使射入城中,约定明天送使者入城。
第二天清晨用过餐,桓修领着中军一众参佐、将领,亲自送徐羡之出营。
望着簇拥着徐羡之的一众近五十人离营往晋安城走去,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不过,徐羡之此去是当蔺相如,而不是当荆苛,我坚信他肯定会不辱使命,并安然返回。我对徐羡之了解较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