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中华第一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乔致庸的宅院中离开之后,对于这个老人,王思锐不由得连连感叹,心中也更是充满了敬佩。
以八十六岁的高龄,每天三顿中药喝个不停,甚至在行动不便的时候,也还是要坚持去工作,在王思锐的面前,一提起工作也还是兴致冲冲,一点也没有迟暮之年的感觉,但是从乔致庸的眼神中,王思锐也是看到了一些不甘,如果他能晚生个几年,那该有多好?
在王思锐的再三劝说之下,并且任命乔致庸为帝国银行终身荣誉行长,负责货币改革一事之后,乔致庸这才同意了退下来的决定,皇帝既然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对于乔致庸来说,那已经算是莫大的荣誉了。
甚至为了安抚乔致庸,皇帝还亲自跑了一趟,登门来解释原因。这要是换做前清时期,能给你个理由就算是不错了,至于皇帝登门拜访,除非是落难的时候,否则谁搭理你啊?
更别提那帝国银行终身荣誉行长的名誉,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行长,但是谁都无法否认他在帝国银行的地位。
至于负责货币改革,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件事情名义上还归他管,但是具体的就要阎维藩来负责了,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阎维藩要来寻求他的意见。
这样的待遇,这样的明主,以乔致庸的精明,他很清楚,皇帝已经自降了身份,这个时候他若是不知好歹,即便皇帝不说什么,其他人也会对他指指点点的。况且,他的年龄也是真的大了,加上身体也越来越差。
其实早在出任帝国银行行长之前,乔致庸基本上就已经放手不管了,他本人则是在山西养老,现在功成名就,也是时候该退出了。
当天夜里,王士珍找到了阎维藩认真的谈了一番,仔细的询问了货币改革的事情,并且询问了阎维藩个人的意见。
最终,阎维藩的回答让王士珍很是满意。由此可以看到,一旦货币改革成功之后,将会给帝国带来的好处绝对是巨大的。
特别是在工商行业,向以往那种用车马拉着交易的情况将一去不返,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方便了商人以及百姓的生活。
而且,因为新的政策与国际接轨,采用的是纸质货币,这也就表示,帝国银行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之内,多制造一些货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暂时的缓解了帝国缺钱的尴尬局面。
当然了,王士珍对于货币这种东西并不太懂,就连阎维藩也是这几年以来不断的学习,才多多少少的算是入了行,一旦让阎维藩知道了王士珍的这种想法,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制止的。
一旦印的钱多了,那么便会产生货币贬值,久而久之的,就会形成抗战时期的法币,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值钱的,几年后你就是拿着十万法币去买一只羊腿,人家都不卖给你,这他娘的到底有多尴尬?谁能体会?
当天夜里,王思锐开始奋笔疾书,因为帝国一系列的琐事,让他暂时的忽略了教育这个问题,而目前帝国正统的教育,也只有四所军校算是正规的了,但是普通人想要进去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开始的时候,王思锐是想学习共和国的,搞个九年义务什么的,这样的话,几十年之后,帝国将没有一个文盲,知识人多了,高端人才才会增加。
现在的帝国人才选拔,就像是后世国足少年队选拔一样,这个年龄段就那么百十位踢球的,你只能从这里面选,最终的成绩可想而知?
但是仔细一想,这个似乎也不靠谱啊,共和国搞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在共和国成立将近六十年的时候才搞的,而且经过改革开放,共和国经济飞速蹿升,已经可以支撑起这笔庞大的支出了。
现在帝国的情况甚至顶多也就比共和国建国那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帝国本身的财产流失的并不多,而不像共和国那时候,湾湾那边把国内的黄金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拉走。
但是一个亿的资金,显然不可能全部投入进去,最多只能投进去五千万,那么一个省平均也就一千万多一点,在分下去的话,一个县甚至连十万都未必能拿到。又要建学社,还要聘请教师,这点钱压根就不够。
所以别说是搞义务教育了,就是连学校都未必建的起来,况且,这个年头,若是要钱的话,谁家会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在一个,也没有这么多的老师啊。
>
从乔致庸的宅院中离开之后,对于这个老人,王思锐不由得连连感叹,心中也更是充满了敬佩。
以八十六岁的高龄,每天三顿中药喝个不停,甚至在行动不便的时候,也还是要坚持去工作,在王思锐的面前,一提起工作也还是兴致冲冲,一点也没有迟暮之年的感觉,但是从乔致庸的眼神中,王思锐也是看到了一些不甘,如果他能晚生个几年,那该有多好?
在王思锐的再三劝说之下,并且任命乔致庸为帝国银行终身荣誉行长,负责货币改革一事之后,乔致庸这才同意了退下来的决定,皇帝既然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对于乔致庸来说,那已经算是莫大的荣誉了。
甚至为了安抚乔致庸,皇帝还亲自跑了一趟,登门来解释原因。这要是换做前清时期,能给你个理由就算是不错了,至于皇帝登门拜访,除非是落难的时候,否则谁搭理你啊?
更别提那帝国银行终身荣誉行长的名誉,虽然这只是名义上的行长,但是谁都无法否认他在帝国银行的地位。
至于负责货币改革,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件事情名义上还归他管,但是具体的就要阎维藩来负责了,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阎维藩要来寻求他的意见。
这样的待遇,这样的明主,以乔致庸的精明,他很清楚,皇帝已经自降了身份,这个时候他若是不知好歹,即便皇帝不说什么,其他人也会对他指指点点的。况且,他的年龄也是真的大了,加上身体也越来越差。
其实早在出任帝国银行行长之前,乔致庸基本上就已经放手不管了,他本人则是在山西养老,现在功成名就,也是时候该退出了。
当天夜里,王士珍找到了阎维藩认真的谈了一番,仔细的询问了货币改革的事情,并且询问了阎维藩个人的意见。
最终,阎维藩的回答让王士珍很是满意。由此可以看到,一旦货币改革成功之后,将会给帝国带来的好处绝对是巨大的。
特别是在工商行业,向以往那种用车马拉着交易的情况将一去不返,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方便了商人以及百姓的生活。
而且,因为新的政策与国际接轨,采用的是纸质货币,这也就表示,帝国银行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之内,多制造一些货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暂时的缓解了帝国缺钱的尴尬局面。
当然了,王士珍对于货币这种东西并不太懂,就连阎维藩也是这几年以来不断的学习,才多多少少的算是入了行,一旦让阎维藩知道了王士珍的这种想法,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制止的。
一旦印的钱多了,那么便会产生货币贬值,久而久之的,就会形成抗战时期的法币,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值钱的,几年后你就是拿着十万法币去买一只羊腿,人家都不卖给你,这他娘的到底有多尴尬?谁能体会?
当天夜里,王思锐开始奋笔疾书,因为帝国一系列的琐事,让他暂时的忽略了教育这个问题,而目前帝国正统的教育,也只有四所军校算是正规的了,但是普通人想要进去学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开始的时候,王思锐是想学习共和国的,搞个九年义务什么的,这样的话,几十年之后,帝国将没有一个文盲,知识人多了,高端人才才会增加。
现在的帝国人才选拔,就像是后世国足少年队选拔一样,这个年龄段就那么百十位踢球的,你只能从这里面选,最终的成绩可想而知?
但是仔细一想,这个似乎也不靠谱啊,共和国搞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在共和国成立将近六十年的时候才搞的,而且经过改革开放,共和国经济飞速蹿升,已经可以支撑起这笔庞大的支出了。
现在帝国的情况甚至顶多也就比共和国建国那会稍微好一些,因为帝国本身的财产流失的并不多,而不像共和国那时候,湾湾那边把国内的黄金都是一火车一火车的拉走。
但是一个亿的资金,显然不可能全部投入进去,最多只能投进去五千万,那么一个省平均也就一千万多一点,在分下去的话,一个县甚至连十万都未必能拿到。又要建学社,还要聘请教师,这点钱压根就不够。
所以别说是搞义务教育了,就是连学校都未必建的起来,况且,这个年头,若是要钱的话,谁家会愿意让孩子去上学?在一个,也没有这么多的老师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