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民国之铁血荣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受到压力的斯大林以退为进,抢先撤了自己小弟布琼尼的职,托洛斯基自然也就没法再抓着苏俄红军在伊尔库茨克的失利不放。不仅如此,就连本来计划拿红军近一年来在远东的连番失利做文章,再和斯大林争一争党内领导权的念头,也被他自己压了下去。虽让当初对华夏动武的提议是自己提的呢?
由于托洛斯基的退缩,斯大林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次危机。基洛夫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东线司令。但是在西伯利亚济马一线的防御却不得不加强,布琼尼带着逃出来的八万残兵,绝对禁不住复国军再次的进攻。苏俄红军总参谋长伏龙芝紧急拼凑了二十万军队,调往济马一线,参与防御。
复国军在西线拿下伊尔库茨克之后,实际上也已经转入了战略防御。原本寄人篱下的复国军,骤然拿下了伊尔库茨克和远东的绝大部分领土,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急需要消化这些胜利果实。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民政上或是军事上。
在政治上,占领区的各个城镇都需要从复国军里,抽调人才委派担任新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投降过来的原政府官员则需要快速甄别,从中遴选出相对可靠的人员,参与各地的管理。毕竟流亡了几年的临时政府现在严重缺乏行政人员。
在经济上,占领区里的各类矿山、企业被战争破坏了的急需要修复,保存尚好的则需要组织生产,特别是伊尔库茨克被苏俄人破坏了的铁路和公路也急需修复。现在的临时政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需要用占领区内的矿产、能源等各项资源来换取华夏的各类生活必需品以及军火物资。
在民政上,经过苏俄管理时期的横征暴敛和战争的波及,占领区内的平民严重缺乏包括食物、御寒衣服、燃料等生活必须物资。临时政府需要在严冬来临之前,对此作出妥善的安置。
军事上的形势就更急迫。大量的俘虏和降兵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原来复国军的人数。急剧膨胀的复国军如果不能把这些新加入的军官和士兵彻底消化掉的话,那么下次战斗,这些人就将成为复国军的潜在隐患,没准会让现在获得的胜利果实得而复失。
高尔察克为了这些事,这段时间是忙的脚不沾地,直接变成了空中飞人。而作为复国军的二号人物图哈切夫斯基则一头扎到了哈巴罗夫斯克,开始筹划远东的最后一战,攻克海参崴。
海参崴要塞是从1878年就开始持续建造的一个大型防御工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由十二座大型堡垒群组成的要塞,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并且配备了数十门05毫米、0毫米、155毫米以及1毫米各种规格的大炮。并且,表层防御工事能承受40毫米重炮的轰击,地下掩体则有相当数量的弹药和粮食储备。可以说,这绝对是一块硬的不能再硬的硬骨头。
常规的火炮和炸弹很难形成对它的破坏。想要攻占这样一座要塞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图哈切夫斯基曾在苏俄红军的总参谋部里,看过这座要塞的相关资料,对整个要塞的分布和火力配备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经过反复的推演和计算之后,图哈切夫斯基终于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计划的重点依旧是利用要塞相对缺少防空武器,使用空军来压制要塞的表面火力。再利用重炮射程远的特性,派遣步兵快速突破,只要贴近要塞,那些重炮就发挥不出火力的优势。
可是,在战斗打响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就发现自己的计划,还是漏算了。被*急了的苏俄红军使用了毒气弹,在复国军陆军的前进道路上,形成了一条毒气隔离带。不仅阻挡住了步兵的进攻步伐,还给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无奈之下,图哈切夫斯基只好采取了一个笨办法,用空军封锁。切断要塞守军的对外联系,采用围困的办法和守军比耐心。要塞尽管坚固,但里面的弹药储备和粮食储备总是有限。还有几个月就要入冬,一旦北冰洋封冻,苏俄在海上的补给通道就会更加长。只要空军封锁住港口,步兵封锁住陆地。要塞的储备迟早会消耗殆尽的。一个月不够,就多几个月,几个月不够,就一年。比比看谁有耐心吧。
图哈切夫斯基的办法无疑是个阴损招数。海参崴原有的居民加上守军已经有四万多人,加上列万多夫斯基发动进攻之后,那些依旧忠于苏俄的部队也陆续撤到海参崴,还在的海参崴总人口达到八万多人,每人每天平均消耗半斤粮食,就相当于每天要消耗四十吨口粮。一个月下来,就是上千吨的消耗。就算整个地下防御系统储备了五千吨粮食,也不够熬过冬天的消耗。
当然,这样做对复国军的消耗也不小。每天飞机的巡逻,光是油料消耗估计就十分的庞大。可是这样不会牺牲太多士兵的生命不是。做好这些安排,图哈切夫斯基把指挥权交给列万多夫斯基指挥,离开哈巴罗夫斯克返回了赤塔。
复国军的步兵停止了进攻,这让海参崴要塞的守军松了一口气。也让他们增强了坚守的信心。但是,这种乐观情绪并没支撑几天,就让海参崴的守军再次陷入了焦虑。在复国军的飞机炸沉莫斯科派来的第二艘补给货轮之后,图哈切夫斯基的意图就已经昭然若揭。
在北京密切关注着复国军行动的杨寰宇在看了温玉如整理的情报之后,彻底放下心来。肃清远东的苏俄残余势力,只是时间问题了。只要高尔察克在远东站稳脚跟,让苏俄这只北极熊慢慢流血,逐步削弱的策略就算成功了。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让高尔察克这把刀再扎深点,让这只熊的血流的更快,还是保持现状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感受到压力的斯大林以退为进,抢先撤了自己小弟布琼尼的职,托洛斯基自然也就没法再抓着苏俄红军在伊尔库茨克的失利不放。不仅如此,就连本来计划拿红军近一年来在远东的连番失利做文章,再和斯大林争一争党内领导权的念头,也被他自己压了下去。虽让当初对华夏动武的提议是自己提的呢?
由于托洛斯基的退缩,斯大林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次危机。基洛夫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东线司令。但是在西伯利亚济马一线的防御却不得不加强,布琼尼带着逃出来的八万残兵,绝对禁不住复国军再次的进攻。苏俄红军总参谋长伏龙芝紧急拼凑了二十万军队,调往济马一线,参与防御。
复国军在西线拿下伊尔库茨克之后,实际上也已经转入了战略防御。原本寄人篱下的复国军,骤然拿下了伊尔库茨克和远东的绝大部分领土,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急需要消化这些胜利果实。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民政上或是军事上。
在政治上,占领区的各个城镇都需要从复国军里,抽调人才委派担任新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投降过来的原政府官员则需要快速甄别,从中遴选出相对可靠的人员,参与各地的管理。毕竟流亡了几年的临时政府现在严重缺乏行政人员。
在经济上,占领区里的各类矿山、企业被战争破坏了的急需要修复,保存尚好的则需要组织生产,特别是伊尔库茨克被苏俄人破坏了的铁路和公路也急需修复。现在的临时政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需要用占领区内的矿产、能源等各项资源来换取华夏的各类生活必需品以及军火物资。
在民政上,经过苏俄管理时期的横征暴敛和战争的波及,占领区内的平民严重缺乏包括食物、御寒衣服、燃料等生活必须物资。临时政府需要在严冬来临之前,对此作出妥善的安置。
军事上的形势就更急迫。大量的俘虏和降兵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原来复国军的人数。急剧膨胀的复国军如果不能把这些新加入的军官和士兵彻底消化掉的话,那么下次战斗,这些人就将成为复国军的潜在隐患,没准会让现在获得的胜利果实得而复失。
高尔察克为了这些事,这段时间是忙的脚不沾地,直接变成了空中飞人。而作为复国军的二号人物图哈切夫斯基则一头扎到了哈巴罗夫斯克,开始筹划远东的最后一战,攻克海参崴。
海参崴要塞是从1878年就开始持续建造的一个大型防御工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由十二座大型堡垒群组成的要塞,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并且配备了数十门05毫米、0毫米、155毫米以及1毫米各种规格的大炮。并且,表层防御工事能承受40毫米重炮的轰击,地下掩体则有相当数量的弹药和粮食储备。可以说,这绝对是一块硬的不能再硬的硬骨头。
常规的火炮和炸弹很难形成对它的破坏。想要攻占这样一座要塞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图哈切夫斯基曾在苏俄红军的总参谋部里,看过这座要塞的相关资料,对整个要塞的分布和火力配备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经过反复的推演和计算之后,图哈切夫斯基终于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计划的重点依旧是利用要塞相对缺少防空武器,使用空军来压制要塞的表面火力。再利用重炮射程远的特性,派遣步兵快速突破,只要贴近要塞,那些重炮就发挥不出火力的优势。
可是,在战斗打响之后,图哈切夫斯基就发现自己的计划,还是漏算了。被*急了的苏俄红军使用了毒气弹,在复国军陆军的前进道路上,形成了一条毒气隔离带。不仅阻挡住了步兵的进攻步伐,还给步兵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无奈之下,图哈切夫斯基只好采取了一个笨办法,用空军封锁。切断要塞守军的对外联系,采用围困的办法和守军比耐心。要塞尽管坚固,但里面的弹药储备和粮食储备总是有限。还有几个月就要入冬,一旦北冰洋封冻,苏俄在海上的补给通道就会更加长。只要空军封锁住港口,步兵封锁住陆地。要塞的储备迟早会消耗殆尽的。一个月不够,就多几个月,几个月不够,就一年。比比看谁有耐心吧。
图哈切夫斯基的办法无疑是个阴损招数。海参崴原有的居民加上守军已经有四万多人,加上列万多夫斯基发动进攻之后,那些依旧忠于苏俄的部队也陆续撤到海参崴,还在的海参崴总人口达到八万多人,每人每天平均消耗半斤粮食,就相当于每天要消耗四十吨口粮。一个月下来,就是上千吨的消耗。就算整个地下防御系统储备了五千吨粮食,也不够熬过冬天的消耗。
当然,这样做对复国军的消耗也不小。每天飞机的巡逻,光是油料消耗估计就十分的庞大。可是这样不会牺牲太多士兵的生命不是。做好这些安排,图哈切夫斯基把指挥权交给列万多夫斯基指挥,离开哈巴罗夫斯克返回了赤塔。
复国军的步兵停止了进攻,这让海参崴要塞的守军松了一口气。也让他们增强了坚守的信心。但是,这种乐观情绪并没支撑几天,就让海参崴的守军再次陷入了焦虑。在复国军的飞机炸沉莫斯科派来的第二艘补给货轮之后,图哈切夫斯基的意图就已经昭然若揭。
在北京密切关注着复国军行动的杨寰宇在看了温玉如整理的情报之后,彻底放下心来。肃清远东的苏俄残余势力,只是时间问题了。只要高尔察克在远东站稳脚跟,让苏俄这只北极熊慢慢流血,逐步削弱的策略就算成功了。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让高尔察克这把刀再扎深点,让这只熊的血流的更快,还是保持现状的问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