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朕的大明朕做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待两人行礼完毕,刘时敏对赵于逵道。 “赵按察先回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可是,如今漕运。。。”
听到刘时敏的话,赵于逵眉头一皱。
怎么和传闻的不一样呢?
不是说,只要奏本按照皇帝的规定,言之有物,就能见到皇帝吗?
“皇爷说,漕运乃百万漕工生计所系,不能轻动。”
看到赵于逵皱眉,刘时敏笑了笑,而后转头看了眼四周,身体往前倾了倾。
“万历四十六年,徐、沛、淮、扬诸地漕运断流,数百万石漕粮难以北上,京城震动。万幸有赵公居中调节,方才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然现在辽东建奴反叛,西南的土司也有不稳。”
说着,刘时敏伸手指了指守西苑大门的一队士卒。
“如今,京城之中,可堪一用军兵不多。”
“赵公,心急了。”
“。。。”
听着刘时敏的话,赵于逵看着对方诚恳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后,拱了拱手道。
“刘大珰大才,赵某受教。”
“赵公谬赞了。”
见状,刘时敏还了一礼,而后道。
“京城百万百姓可都指望着赵公吃饭,杂家可不敢受赵公之礼。”
两人相互又吹捧了几句话后,赵于逵方才离开。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时敏的眼神微转。
自从万历因为太子问题和文官们杠上开始,一直到出现懒政问题,批阅奏章很多时候就落到了他们这些太监的脑袋上。
虽然,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万历亲自拍板才能定下,但他们这些司礼监的老人,对大明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明末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此时,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亡国将近,很多人也在尝试挽救这个国家。
但在缺少一个领头人的情况下,各方势力下场掐的可谓是头破血流。
各方的思想虽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点非常的相似——要亡国了,我要统一各方势力,拯救这个国家。
这也就导致了一群有心之人,用一个为国为民的口号,裹挟着很多真正心忧国事的人,卷入了明末错综复杂的党争之中。
但是对于宫内的太监们,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他们的核心只有一个,皇帝。
皇帝贪于享乐,自然会有人奉上奇巧之物。
皇帝心忧国事,自然会有人关心国之大才。
对于赵于逵这个人,皇帝虽然不知道,但刘时敏却是清楚。
此人虽是个进士,却是个军籍,出自卫学,是个很是受到万历看重的人。
万历四十六年,因为不能诉之于口的原因,运河堵塞,数百万石漕粮难以运输北上,京畿、山东、辽东诸地粮价暴涨。
临危受命,南下调节各方,才勉强保证漕粮能够北上。
赵于逵的统筹能力,是经历过现实验证的。
虽然刘时敏现在能感觉到,皇帝现在不打算对漕运动手。
但刘时敏觉得,不能让这个赵于逵对皇帝失望,所以多说了几句。
希望,将来皇帝知道了不会生他的气,觉得他多嘴。
这么想着,刘时敏转身向着宫内而去。
他还有些事情需要安排一下。
自从上次皇帝和皇后行了敦伦之事后,宫里的气氛变的有些不对劲。
(本章完)
待两人行礼完毕,刘时敏对赵于逵道。 “赵按察先回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可是,如今漕运。。。”
听到刘时敏的话,赵于逵眉头一皱。
怎么和传闻的不一样呢?
不是说,只要奏本按照皇帝的规定,言之有物,就能见到皇帝吗?
“皇爷说,漕运乃百万漕工生计所系,不能轻动。”
看到赵于逵皱眉,刘时敏笑了笑,而后转头看了眼四周,身体往前倾了倾。
“万历四十六年,徐、沛、淮、扬诸地漕运断流,数百万石漕粮难以北上,京城震动。万幸有赵公居中调节,方才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然现在辽东建奴反叛,西南的土司也有不稳。”
说着,刘时敏伸手指了指守西苑大门的一队士卒。
“如今,京城之中,可堪一用军兵不多。”
“赵公,心急了。”
“。。。”
听着刘时敏的话,赵于逵看着对方诚恳的眼神,沉默了一会儿后,拱了拱手道。
“刘大珰大才,赵某受教。”
“赵公谬赞了。”
见状,刘时敏还了一礼,而后道。
“京城百万百姓可都指望着赵公吃饭,杂家可不敢受赵公之礼。”
两人相互又吹捧了几句话后,赵于逵方才离开。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刘时敏的眼神微转。
自从万历因为太子问题和文官们杠上开始,一直到出现懒政问题,批阅奏章很多时候就落到了他们这些太监的脑袋上。
虽然,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万历亲自拍板才能定下,但他们这些司礼监的老人,对大明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明末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此时,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亡国将近,很多人也在尝试挽救这个国家。
但在缺少一个领头人的情况下,各方势力下场掐的可谓是头破血流。
各方的思想虽然大不相同,但却有一点非常的相似——要亡国了,我要统一各方势力,拯救这个国家。
这也就导致了一群有心之人,用一个为国为民的口号,裹挟着很多真正心忧国事的人,卷入了明末错综复杂的党争之中。
但是对于宫内的太监们,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他们的核心只有一个,皇帝。
皇帝贪于享乐,自然会有人奉上奇巧之物。
皇帝心忧国事,自然会有人关心国之大才。
对于赵于逵这个人,皇帝虽然不知道,但刘时敏却是清楚。
此人虽是个进士,却是个军籍,出自卫学,是个很是受到万历看重的人。
万历四十六年,因为不能诉之于口的原因,运河堵塞,数百万石漕粮难以运输北上,京畿、山东、辽东诸地粮价暴涨。
临危受命,南下调节各方,才勉强保证漕粮能够北上。
赵于逵的统筹能力,是经历过现实验证的。
虽然刘时敏现在能感觉到,皇帝现在不打算对漕运动手。
但刘时敏觉得,不能让这个赵于逵对皇帝失望,所以多说了几句。
希望,将来皇帝知道了不会生他的气,觉得他多嘴。
这么想着,刘时敏转身向着宫内而去。
他还有些事情需要安排一下。
自从上次皇帝和皇后行了敦伦之事后,宫里的气氛变的有些不对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