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柒零后生活志之春意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原本楚如白计划着和何志彬去外滩走走的,上次郑雨来的时候正赶上外滩大改造,让人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何志彬答应过郑雨,之后拍好照片给他寄过去,却没想到一大早,就听见一位女生在楼下叫着何志彬的名字。
在男生宿舍被一位女生叫着名字,虽不稀罕,但也不多见,再加上女生好听的声音,自然会吸引到一众男生从窗户里探出头来观望。
楚如白觉得稀罕,想不到有女生来找何志彬,他仔细想了想,自打郑雨走后,他和何志彬几乎形影不离,从未见过他与哪位女生来往,怎就凭空跳出个女生呢?再加上这声音,一听就是位上海姑娘。
楚如白第一个探身出窗外,就见一位身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站在下面,正四处打量着,似在寻找与猜测,哪一扇窗里探出的身体才是自己正在寻找的人,那样子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也带点冷漠。
寻声见人,不过如此。楚如白略带失望地收回了探出了身子,转头看着何志彬,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令何志彬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什么情况?你这是不声不响的就春暖花开了?”
“去你的!什么春暖花开?你几个意思啊?”
“你还问我?我自问严格遵守了郑雨同学交待的任务,每天寸步不离,也没见着你跟哪位姑娘交往啊?”
“对啊!你这每天像我的影子一样,我倒是想交往,哪儿得机会啊?”
“话说,这姑娘……怎么说?还是一上海姑娘。不过,你这眼光也不咋地啊,长相一般,不过吗……气质倒还是可以的,能打……”
“你刚才说什么?”
还没等楚如白讲完,何志彬就打断了他的话。
“气质倒还是可以……”
“不是这句!”
“那是哪句?我刚才说了不少话吧……”
“上海姑娘,对,你说是位上海姑娘?”
“对啊……”
还没等楚如白反应过来,何志彬抓起床边的一个提袋就向门外冲了出去,临走时给楚如白扔下一句:
“如白,对不住啊!今天外出的计划取消,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面对何志彬突如其来的反应,楚如白有些摸不清东西。当他再次将身体探出窗外时,何志彬已经站在那位姑娘面前了。
何志彬想起黄涛临走时的叮嘱,他以为也就是这位黄叔叔的一句客气话,没想到居然认真了。在往楼下冲跑的路上,他猜想,这位楚如白口中的“上海姑娘”一定就是那位素未谋面的黄薇了。
“同学,不好意思,我就是何志彬,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黄薇吧!”
何志彬的出现让黄薇颇感意外,在她的意识中,大山里走出的孩子不应该是何志彬这般。对方不失礼貌的招呼令她心生几分好感,再加上何志彬虽不算高大威武,却也结实健康的外型,配上几分由内向外散发的几分书卷气,令黄薇有些恍惚,她甚至觉得,如果何志彬此时身着汉服,必定是个谦谦君子。
“黄薇!”
何志彬再一次叫出这个名字,这才把黄薇出走的思想拉了回来。
“你好!我是黄薇,黄涛的女儿。”
黄薇收起了之前的心不在焉与冷漠,一股由内而发的欢乐布满年轻的脸颊,她没有想到,终有一日见着黄涛日日念叨的何志彬时,竟起了相识的感觉。
“实在不好意思,我差点忘了与黄叔叔的约定。”
“我爸爸倒是没有忘记,昨天就打电话到学校提醒我今天一早过来接你去我家。”
“实在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黄薇觉得何志彬有点过于客气,而自己又显得过于随意了,她看着何志彬不经意地笑了笑,何志彬看着很是困惑。
“怎么了?”
“你都是这么跟人交流的吗?”
何志彬想不出自己刚才的话哪里有不妥的地方,这令他愈发感到困惑。
“你已经说了两句‘实在不好意思’了,我们之间好像没有必要这么客气吧!”
黄薇这么一说,让何志彬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那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行!那就出发吧!回去晚了,我又要听我爸的唠叨了。”
“实在……”
“又来了!”
“我错了!”
年轻人的交流永远都是如此简单,只要年龄相仿,脾性相同,就能很快交融。
两人离开宿舍楼时,楚如白倒是心生一丝羡慕,这让他想起了此时在武汉的叶清灵,不知道她是否收到了自己寄过去的那条围巾。
黄薇的家住在高邮路,离复旦大学有不少距离,需要转两三次公共汽车才能到达。
沿途的风景是何志彬他们三个人之前所没有涉足的,高高低低的楼与茂密结荫的梧桐似乎构成了整个上海的影像,在何志彬的眼里,每一处都泛着光,鹅黄色的、温暖人心的光,丝丝透着时光的印迹,令人浮想联翩。
黄薇像个导游,似乎每一处都已印刻在她的脑海里,上海姑娘独有的嗲音将这座城市展现得丝丝甜腻,这让何志彬对于未来在上海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憧憬。
现实中的高邮路对于何志彬是陌生的,但在意识里却并不陌生。记忆中,高一的夏天,他和郑雨第一次去电影院逃票看《小街》复映,正因为那次是唯一一次逃票,后来还被何博文狠狠责骂了一顿,所以记忆深刻,忘不掉那部电影中的小街就是这条高邮路。
何志彬从来没想过,生命中曾经幻想到达的影像会一步步在现实中呈现,并且可亲涉、可碰触,或许这就是自己一再向往的走出南漳那块土地之后的所谓“繁华”吧,一种令人眼花缭乱且易迷失的“繁华”。何志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繁华世界里,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繁华世界里,自己的归宿又会在哪里?他只晓得,此刻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繁华”,不要转瞬即逝,而是定格永恒。
与黄薇并肩走在这条“小街”上时,何志彬觉得有些恍惚,似乎每一处都能看见“俞”和“夏”,他们似乎在相互寻找,就像自己,生命的前十八年,都在寻找自己的“俞”,原以为陈晓娜就是他的“俞”,却没想到,结局终究像《小街》的分支之一,未能如愿。也许,这是宿命,所有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寻找的使命,有人喜极而泣,有人铩羽而归。而自己的人生如同眼前的“小街”徐徐展开,寻找“俞”的路可能会很漫长,何志彬想要坚持,他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俞”也在寻找着自己。
黄薇家原来并不住这里,这里是黄薇外婆家,舅舅一家原本和外婆住在一起。八十年代初期,上海兴起了第一波出国潮,黄薇的舅舅冲进了这波浪潮,在美国站稳后就将黄薇的舅妈和表弟办了过去,留下外婆一人守着这处两层小洋楼。小洋楼里有黄薇妈妈的记忆和无数的欢乐,在舅舅一家走后,很自然地就回到这里,不仅承接着之前的欢乐,也肩负起照顾外婆的责任。
黄涛家并不富裕,兄弟三人和父母一起挤在平凉路的一处石库门房子里。这和向菊芬的家庭环境大相径庭,按上海人的旧说法,黄涛住在“下只角”,而向菊芬则住在“上只角”。别看这高邮路只是条不长的小街,两侧的建筑也多其貌不扬,住在里面的人却并不简单,不是各艺界权威,必定也算得上精英人士,所以单论家境,两人如何也是走不到一起的,只是年轻时两人都处在同一个特殊年代,这才有了交际。
说起来缘分还真是有些玄妙,黄涛和向菊芬在上海时并不相识,到了随县,被分在同一个知青点,这才算是有了接触。
别看黄涛家境不怎么样,但是看女人的眼光却是极高。向菊芬是属于那种外貌一般,但家族遗传的那份优雅与自信令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如果换在上海,别说两人没有机会相识,就算是认识,怕也是很难起相爱之意。
他们所在的知青点,属于五湖四海汇聚型,同一个地方的不会超过两位,其中有两位是从武汉过来的,许是仗着地域的优势,经常捉弄黄涛和向菊芬,让他们倍感烦恼。黄涛不是那种体格特别好的,瘦瘦小小,文质彬彬,看上去就知道是那种长期营养不良一类人,他有心护着向菊芬,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幸好有何博文,论地域,比那两位武汉伢更有优势;论身体,健壮有力的体型总是会令人退步而自忖。有了何博文的干预,那两个武汉伢才有所收敛,这才让黄涛和向菊芬免除了烦恼。
说来也怪,他们那个知青点男男女女十几个人,何博文唯独与黄涛投缘,也许两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吧,同样对传统文化痴迷,也就造就了两个人的情谊。
向菊芬对何博文的干预心存感激,有那么一刻,她感觉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湖北的小伙子,但是一想到自己早晚是要回到上海去的,就熄灭了那团欲将燃起的爱火。
农村的生活单一而乏味,黄涛算是知青点有些才华的一位,口琴、二胡、长笛样样精通,向菊芬很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听他吹《喀秋莎》和《送别》,特别是在秋天的时候,鄂北大洪山升腾而起的袅袅炊烟伴着西沉的落日余辉,令向菊芬觉得周遭的一切美得像幅画,这让她暂时忘记了所在的环境里所经历的一切。
狭窄的交际圈令向菊芬越来越喜欢和黄涛相处的日子,尽管那时候还有何博文在一起,她依旧觉得黄涛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是她在随县的唯一依靠。
向菊芬并不知道,黄涛对她的关爱,在那个阶段只是出于同乡的情谊,他的目光始终都在随县姑娘闫彩英身上。
要说闫彩英和向菊芬的区别,黄涛觉得不仅仅是容貌上的。向菊芬身上那种祖传的优雅时常令人望而却步;而闫彩英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令人自在、愉悦总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黄涛觉得自己喜欢上这位随县姑娘,他和向菊芬不同,家里的孩子多,即便是有机会回到上海也会遇到就业的问题,呆在随县也还不错,农活并没有想像的复杂,再加上这里的人都很热心肠,从来没把他们当知青对待,村里几位年长的老人甚至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家里但凡做点好吃的总会想着他们。如果有闫彩英这样的姑娘陪伴,在随县就这么呆上一辈子,黄涛内心也是情愿的。
黄涛喜欢闫彩英,却没有勇气去告白,只能把对闫彩英的喜欢默默地装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何博文和闫彩英并肩走在河边,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这一辈子都不能与闫彩英在一起了。他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像是失恋了;也很清醒,知道自己只是起了单相思,或许闫彩英牙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喜欢。
很长一段时间,黄涛都不搭理何博文,总觉得是何博文抢走了自己的喜欢,那种感觉无异于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小哥哥抢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对于黄涛的这种反应,何博文不甚理解,也无瑕顾虑,恋爱中的情侣眼中只有对方,... -->>
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原本楚如白计划着和何志彬去外滩走走的,上次郑雨来的时候正赶上外滩大改造,让人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何志彬答应过郑雨,之后拍好照片给他寄过去,却没想到一大早,就听见一位女生在楼下叫着何志彬的名字。
在男生宿舍被一位女生叫着名字,虽不稀罕,但也不多见,再加上女生好听的声音,自然会吸引到一众男生从窗户里探出头来观望。
楚如白觉得稀罕,想不到有女生来找何志彬,他仔细想了想,自打郑雨走后,他和何志彬几乎形影不离,从未见过他与哪位女生来往,怎就凭空跳出个女生呢?再加上这声音,一听就是位上海姑娘。
楚如白第一个探身出窗外,就见一位身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站在下面,正四处打量着,似在寻找与猜测,哪一扇窗里探出的身体才是自己正在寻找的人,那样子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也带点冷漠。
寻声见人,不过如此。楚如白略带失望地收回了探出了身子,转头看着何志彬,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令何志彬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什么情况?你这是不声不响的就春暖花开了?”
“去你的!什么春暖花开?你几个意思啊?”
“你还问我?我自问严格遵守了郑雨同学交待的任务,每天寸步不离,也没见着你跟哪位姑娘交往啊?”
“对啊!你这每天像我的影子一样,我倒是想交往,哪儿得机会啊?”
“话说,这姑娘……怎么说?还是一上海姑娘。不过,你这眼光也不咋地啊,长相一般,不过吗……气质倒还是可以的,能打……”
“你刚才说什么?”
还没等楚如白讲完,何志彬就打断了他的话。
“气质倒还是可以……”
“不是这句!”
“那是哪句?我刚才说了不少话吧……”
“上海姑娘,对,你说是位上海姑娘?”
“对啊……”
还没等楚如白反应过来,何志彬抓起床边的一个提袋就向门外冲了出去,临走时给楚如白扔下一句:
“如白,对不住啊!今天外出的计划取消,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面对何志彬突如其来的反应,楚如白有些摸不清东西。当他再次将身体探出窗外时,何志彬已经站在那位姑娘面前了。
何志彬想起黄涛临走时的叮嘱,他以为也就是这位黄叔叔的一句客气话,没想到居然认真了。在往楼下冲跑的路上,他猜想,这位楚如白口中的“上海姑娘”一定就是那位素未谋面的黄薇了。
“同学,不好意思,我就是何志彬,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黄薇吧!”
何志彬的出现让黄薇颇感意外,在她的意识中,大山里走出的孩子不应该是何志彬这般。对方不失礼貌的招呼令她心生几分好感,再加上何志彬虽不算高大威武,却也结实健康的外型,配上几分由内向外散发的几分书卷气,令黄薇有些恍惚,她甚至觉得,如果何志彬此时身着汉服,必定是个谦谦君子。
“黄薇!”
何志彬再一次叫出这个名字,这才把黄薇出走的思想拉了回来。
“你好!我是黄薇,黄涛的女儿。”
黄薇收起了之前的心不在焉与冷漠,一股由内而发的欢乐布满年轻的脸颊,她没有想到,终有一日见着黄涛日日念叨的何志彬时,竟起了相识的感觉。
“实在不好意思,我差点忘了与黄叔叔的约定。”
“我爸爸倒是没有忘记,昨天就打电话到学校提醒我今天一早过来接你去我家。”
“实在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
黄薇觉得何志彬有点过于客气,而自己又显得过于随意了,她看着何志彬不经意地笑了笑,何志彬看着很是困惑。
“怎么了?”
“你都是这么跟人交流的吗?”
何志彬想不出自己刚才的话哪里有不妥的地方,这令他愈发感到困惑。
“你已经说了两句‘实在不好意思’了,我们之间好像没有必要这么客气吧!”
黄薇这么一说,让何志彬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那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行!那就出发吧!回去晚了,我又要听我爸的唠叨了。”
“实在……”
“又来了!”
“我错了!”
年轻人的交流永远都是如此简单,只要年龄相仿,脾性相同,就能很快交融。
两人离开宿舍楼时,楚如白倒是心生一丝羡慕,这让他想起了此时在武汉的叶清灵,不知道她是否收到了自己寄过去的那条围巾。
黄薇的家住在高邮路,离复旦大学有不少距离,需要转两三次公共汽车才能到达。
沿途的风景是何志彬他们三个人之前所没有涉足的,高高低低的楼与茂密结荫的梧桐似乎构成了整个上海的影像,在何志彬的眼里,每一处都泛着光,鹅黄色的、温暖人心的光,丝丝透着时光的印迹,令人浮想联翩。
黄薇像个导游,似乎每一处都已印刻在她的脑海里,上海姑娘独有的嗲音将这座城市展现得丝丝甜腻,这让何志彬对于未来在上海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憧憬。
现实中的高邮路对于何志彬是陌生的,但在意识里却并不陌生。记忆中,高一的夏天,他和郑雨第一次去电影院逃票看《小街》复映,正因为那次是唯一一次逃票,后来还被何博文狠狠责骂了一顿,所以记忆深刻,忘不掉那部电影中的小街就是这条高邮路。
何志彬从来没想过,生命中曾经幻想到达的影像会一步步在现实中呈现,并且可亲涉、可碰触,或许这就是自己一再向往的走出南漳那块土地之后的所谓“繁华”吧,一种令人眼花缭乱且易迷失的“繁华”。何志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繁华世界里,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这个繁华世界里,自己的归宿又会在哪里?他只晓得,此刻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繁华”,不要转瞬即逝,而是定格永恒。
与黄薇并肩走在这条“小街”上时,何志彬觉得有些恍惚,似乎每一处都能看见“俞”和“夏”,他们似乎在相互寻找,就像自己,生命的前十八年,都在寻找自己的“俞”,原以为陈晓娜就是他的“俞”,却没想到,结局终究像《小街》的分支之一,未能如愿。也许,这是宿命,所有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带着寻找的使命,有人喜极而泣,有人铩羽而归。而自己的人生如同眼前的“小街”徐徐展开,寻找“俞”的路可能会很漫长,何志彬想要坚持,他坚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个“俞”也在寻找着自己。
黄薇家原来并不住这里,这里是黄薇外婆家,舅舅一家原本和外婆住在一起。八十年代初期,上海兴起了第一波出国潮,黄薇的舅舅冲进了这波浪潮,在美国站稳后就将黄薇的舅妈和表弟办了过去,留下外婆一人守着这处两层小洋楼。小洋楼里有黄薇妈妈的记忆和无数的欢乐,在舅舅一家走后,很自然地就回到这里,不仅承接着之前的欢乐,也肩负起照顾外婆的责任。
黄涛家并不富裕,兄弟三人和父母一起挤在平凉路的一处石库门房子里。这和向菊芬的家庭环境大相径庭,按上海人的旧说法,黄涛住在“下只角”,而向菊芬则住在“上只角”。别看这高邮路只是条不长的小街,两侧的建筑也多其貌不扬,住在里面的人却并不简单,不是各艺界权威,必定也算得上精英人士,所以单论家境,两人如何也是走不到一起的,只是年轻时两人都处在同一个特殊年代,这才有了交际。
说起来缘分还真是有些玄妙,黄涛和向菊芬在上海时并不相识,到了随县,被分在同一个知青点,这才算是有了接触。
别看黄涛家境不怎么样,但是看女人的眼光却是极高。向菊芬是属于那种外貌一般,但家族遗传的那份优雅与自信令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如果换在上海,别说两人没有机会相识,就算是认识,怕也是很难起相爱之意。
他们所在的知青点,属于五湖四海汇聚型,同一个地方的不会超过两位,其中有两位是从武汉过来的,许是仗着地域的优势,经常捉弄黄涛和向菊芬,让他们倍感烦恼。黄涛不是那种体格特别好的,瘦瘦小小,文质彬彬,看上去就知道是那种长期营养不良一类人,他有心护着向菊芬,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幸好有何博文,论地域,比那两位武汉伢更有优势;论身体,健壮有力的体型总是会令人退步而自忖。有了何博文的干预,那两个武汉伢才有所收敛,这才让黄涛和向菊芬免除了烦恼。
说来也怪,他们那个知青点男男女女十几个人,何博文唯独与黄涛投缘,也许两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爱好吧,同样对传统文化痴迷,也就造就了两个人的情谊。
向菊芬对何博文的干预心存感激,有那么一刻,她感觉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湖北的小伙子,但是一想到自己早晚是要回到上海去的,就熄灭了那团欲将燃起的爱火。
农村的生活单一而乏味,黄涛算是知青点有些才华的一位,口琴、二胡、长笛样样精通,向菊芬很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听他吹《喀秋莎》和《送别》,特别是在秋天的时候,鄂北大洪山升腾而起的袅袅炊烟伴着西沉的落日余辉,令向菊芬觉得周遭的一切美得像幅画,这让她暂时忘记了所在的环境里所经历的一切。
狭窄的交际圈令向菊芬越来越喜欢和黄涛相处的日子,尽管那时候还有何博文在一起,她依旧觉得黄涛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是她在随县的唯一依靠。
向菊芬并不知道,黄涛对她的关爱,在那个阶段只是出于同乡的情谊,他的目光始终都在随县姑娘闫彩英身上。
要说闫彩英和向菊芬的区别,黄涛觉得不仅仅是容貌上的。向菊芬身上那种祖传的优雅时常令人望而却步;而闫彩英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令人自在、愉悦总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黄涛觉得自己喜欢上这位随县姑娘,他和向菊芬不同,家里的孩子多,即便是有机会回到上海也会遇到就业的问题,呆在随县也还不错,农活并没有想像的复杂,再加上这里的人都很热心肠,从来没把他们当知青对待,村里几位年长的老人甚至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家里但凡做点好吃的总会想着他们。如果有闫彩英这样的姑娘陪伴,在随县就这么呆上一辈子,黄涛内心也是情愿的。
黄涛喜欢闫彩英,却没有勇气去告白,只能把对闫彩英的喜欢默默地装在心里,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何博文和闫彩英并肩走在河边,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这一辈子都不能与闫彩英在一起了。他有些失落,感觉自己像是失恋了;也很清醒,知道自己只是起了单相思,或许闫彩英牙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喜欢。
很长一段时间,黄涛都不搭理何博文,总觉得是何博文抢走了自己的喜欢,那种感觉无异于小时候被邻居家的小哥哥抢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对于黄涛的这种反应,何博文不甚理解,也无瑕顾虑,恋爱中的情侣眼中只有对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