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52章 堂堂正正做人,再做皇帝!
大明,洪武十年。
回到了坤宁宫的朱元璋和朱标俩人坐在榻上,面面相觑。
朱标还是年轻,有点忍不住,问:
“爹,您觉得老四这次说的那两京制的法子,如何?”
朱元璋拧着一双眉毛,摇头说:
“虽然听起来不错,老四说得头头是道的,但他们争论的事情也不无道理。”
“老四自己都是那种出身路数,他绝不会封藩王的,北边必须有人守着,放弃应天府直接搬走又格外显得他得位不正,所以他必须搞两京制。”
“只是,先生曾经大略讲过历史上老四即位后做了些什么事情,历史上和现在他提出来的两京制区别太大,咱还真说不好……”
父子俩虽然没有刻意打哑谜,不过旁边的马皇后听得太迷糊了。
她凑过去一些,低声问:
“你们说什么两京制呢,跟我也说说呗?老四弄的?”
马皇后倒不是很在意政务,主要是一直听说朱棣后来登基,似乎还把大明弄得有声有色的,所以颇为好奇自己家这老四的想法。
自家媳妇,朱元璋当然也不会避讳什么,就大概跟她说了说永乐二年那个朱棣的打算,以及后来众人议论的内容。
说完,他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琢磨道:
“还别说,从前咱没考虑过迁都去那边,今日这么一听,北平倒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朱标有点无语:
“您以前难道不是心里膈应那里曾经是元大都吗?”
诚然,大明立国时定都应天有多重因素,或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在南边起家,或是因为立国时南方还有不少需要扫清的敌人,不过北平曾经是元朝国都这件事也有一定影响,老朱没打算过往那边走。
对于儿子的耿直,朱元璋翻了个白眼:
“哪怕北平不是元大都,咱也不会想到搬去那儿埃”
“那地方除了元朝,再当国都,往前推可得推到春秋战国了,咱中原那么大的地方,能定都的地方何止几个?”
“你看,李二今天说的长安,就是咱大明的西安府,那里是十三朝古都,还有隔得不远的洛阳,或是正儿八经地处中原、当过大宋国都的开封府,又或是现如今的应天府,要说定都,哪里都比北平更先入咱们的眼睛。”
“若非老四那时候是在燕地起家,他也不可能撒手就往那儿迁都埃”
马皇后与朱标对视一眼,都看出这老家伙是在口是心非。
嘴上说着北平不如其他地方,但他们俩是这世界上最了解朱元璋的人。这人要是没动心思,也不会琢磨这么多这么久了。
顿了顿,朱标无奈道:
“爹,您要是也想往北边走,那大可以商量商量,有话直说嘛,现在这殿内就咱们一家三口,您支支吾吾地做什么呀?”
朱元璋不吭声。
他确实有点动心了。
应天府虽繁华富庶,距老家凤阳也近,但归根到底这地方终究要换的。
别的不说,既然如今将藩王都收回了京城,北方无可信之人镇守绝非长久之计。国都要么往中原靠,要么往西北、东北靠,总之不能一直呆在南方沿海,否则,南下之后偏安一隅的大宋就是下常
朱元璋是打过元狗的,他最清楚草原上那帮人是什么德行,就算今日把他们打怕了打跑了,他们也会如烧不尽割不完的野草般,过十几年几十年后又冒出来一茬。
看看,明末那崇祯皇帝不就是被内乱的大明和犯边的鞑子给夹死了吗?
“北平看着合适,可咱也担心后头会不会再冒出来像朱祁镇、崇祯那样的傻蛋,叫人给打到家门口来埃”
朱元璋终于嘟囔出声:
“老四的种有问题,你的种也没好到哪去,历史上咱把江山交到朱允炆那蠢货手里时,肯定是给他把路铺得平平整整的,他但凡有一点脑子都不可能被老四给打翻。结果呢?硬生生叫老四给逼上绝路了1
朱标想翻白眼。
但他再受宠也知道,自己现在要是对着老爹翻白眼,等会儿就得躲在娘亲背后秦王绕柱了。
所以朱标耐着性子再问:
“那您觉得这国都定在哪個地方最安全?”
老朱又不吭声了。
朱标叹了口气:
“爹,要是皇帝不行,随便把国都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下常”
“西安府那地界,您也知道是十三朝古都,可那就一定安全了吗?秦灭之时刘邦入关占咸阳,汉末三国不必多说,隋末时李渊从起事到占长安只用了半年,唐末黄巢杀入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太多了。”
“咱们所在的应天府,以及大宋的东京开封府,您要说亡国,哪里都亡过国。”
朱元璋抹了把脸。
他当然知道儿子说的都是大实话,就算不好听那也是实话,可他心里就是不舒服。
“当年咱起事时,喊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你说大明完了就完了,咱也没跟嬴政那样想着自家这朝代能千秋万代,可中原自己人打就算了吧,叫蛮子给打了让他们入主中原,这算怎么回事?”
“咱看不惯朱祁镇,也看不惯朱由检,因为他俩都蠢笨如斯,前一个叫鞑子给抓到草原上呆了一年,后一个直接让大明被鞑子抢了江山!若不定都北平,或许不必如此1
这话马皇后都听不下去了。
马皇后英姿飒爽,直接把儿子往身后一拽,凑过去怼着丈夫的脸问:
“嚯,那你这么说,人家大宋都城本来在开封,不在北边在中原吧,徽钦二帝怎么被掳走的,靖康耻怎么来的,他们怎么被赶到南边了?南边要是那么安稳,后头的崖山之战怎么让大宋亡国了?”
“朱重八,咱儿子孝顺,不好跟你对着干,你就欺负他脾气好吧1
“与其琢磨定都哪里,要我说,还不如好好琢磨出个章程,让后世子孙都知道,该如何教导太子和皇子1
“以前不也没人跟你一样从南往北打遍天下的吗?伱就做到了。”
“... -->>
第152章 堂堂正正做人,再做皇帝!
大明,洪武十年。
回到了坤宁宫的朱元璋和朱标俩人坐在榻上,面面相觑。
朱标还是年轻,有点忍不住,问:
“爹,您觉得老四这次说的那两京制的法子,如何?”
朱元璋拧着一双眉毛,摇头说:
“虽然听起来不错,老四说得头头是道的,但他们争论的事情也不无道理。”
“老四自己都是那种出身路数,他绝不会封藩王的,北边必须有人守着,放弃应天府直接搬走又格外显得他得位不正,所以他必须搞两京制。”
“只是,先生曾经大略讲过历史上老四即位后做了些什么事情,历史上和现在他提出来的两京制区别太大,咱还真说不好……”
父子俩虽然没有刻意打哑谜,不过旁边的马皇后听得太迷糊了。
她凑过去一些,低声问:
“你们说什么两京制呢,跟我也说说呗?老四弄的?”
马皇后倒不是很在意政务,主要是一直听说朱棣后来登基,似乎还把大明弄得有声有色的,所以颇为好奇自己家这老四的想法。
自家媳妇,朱元璋当然也不会避讳什么,就大概跟她说了说永乐二年那个朱棣的打算,以及后来众人议论的内容。
说完,他摸着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琢磨道:
“还别说,从前咱没考虑过迁都去那边,今日这么一听,北平倒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朱标有点无语:
“您以前难道不是心里膈应那里曾经是元大都吗?”
诚然,大明立国时定都应天有多重因素,或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在南边起家,或是因为立国时南方还有不少需要扫清的敌人,不过北平曾经是元朝国都这件事也有一定影响,老朱没打算过往那边走。
对于儿子的耿直,朱元璋翻了个白眼:
“哪怕北平不是元大都,咱也不会想到搬去那儿埃”
“那地方除了元朝,再当国都,往前推可得推到春秋战国了,咱中原那么大的地方,能定都的地方何止几个?”
“你看,李二今天说的长安,就是咱大明的西安府,那里是十三朝古都,还有隔得不远的洛阳,或是正儿八经地处中原、当过大宋国都的开封府,又或是现如今的应天府,要说定都,哪里都比北平更先入咱们的眼睛。”
“若非老四那时候是在燕地起家,他也不可能撒手就往那儿迁都埃”
马皇后与朱标对视一眼,都看出这老家伙是在口是心非。
嘴上说着北平不如其他地方,但他们俩是这世界上最了解朱元璋的人。这人要是没动心思,也不会琢磨这么多这么久了。
顿了顿,朱标无奈道:
“爹,您要是也想往北边走,那大可以商量商量,有话直说嘛,现在这殿内就咱们一家三口,您支支吾吾地做什么呀?”
朱元璋不吭声。
他确实有点动心了。
应天府虽繁华富庶,距老家凤阳也近,但归根到底这地方终究要换的。
别的不说,既然如今将藩王都收回了京城,北方无可信之人镇守绝非长久之计。国都要么往中原靠,要么往西北、东北靠,总之不能一直呆在南方沿海,否则,南下之后偏安一隅的大宋就是下常
朱元璋是打过元狗的,他最清楚草原上那帮人是什么德行,就算今日把他们打怕了打跑了,他们也会如烧不尽割不完的野草般,过十几年几十年后又冒出来一茬。
看看,明末那崇祯皇帝不就是被内乱的大明和犯边的鞑子给夹死了吗?
“北平看着合适,可咱也担心后头会不会再冒出来像朱祁镇、崇祯那样的傻蛋,叫人给打到家门口来埃”
朱元璋终于嘟囔出声:
“老四的种有问题,你的种也没好到哪去,历史上咱把江山交到朱允炆那蠢货手里时,肯定是给他把路铺得平平整整的,他但凡有一点脑子都不可能被老四给打翻。结果呢?硬生生叫老四给逼上绝路了1
朱标想翻白眼。
但他再受宠也知道,自己现在要是对着老爹翻白眼,等会儿就得躲在娘亲背后秦王绕柱了。
所以朱标耐着性子再问:
“那您觉得这国都定在哪個地方最安全?”
老朱又不吭声了。
朱标叹了口气:
“爹,要是皇帝不行,随便把国都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下常”
“西安府那地界,您也知道是十三朝古都,可那就一定安全了吗?秦灭之时刘邦入关占咸阳,汉末三国不必多说,隋末时李渊从起事到占长安只用了半年,唐末黄巢杀入长安、天街踏尽公卿骨……太多了。”
“咱们所在的应天府,以及大宋的东京开封府,您要说亡国,哪里都亡过国。”
朱元璋抹了把脸。
他当然知道儿子说的都是大实话,就算不好听那也是实话,可他心里就是不舒服。
“当年咱起事时,喊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你说大明完了就完了,咱也没跟嬴政那样想着自家这朝代能千秋万代,可中原自己人打就算了吧,叫蛮子给打了让他们入主中原,这算怎么回事?”
“咱看不惯朱祁镇,也看不惯朱由检,因为他俩都蠢笨如斯,前一个叫鞑子给抓到草原上呆了一年,后一个直接让大明被鞑子抢了江山!若不定都北平,或许不必如此1
这话马皇后都听不下去了。
马皇后英姿飒爽,直接把儿子往身后一拽,凑过去怼着丈夫的脸问:
“嚯,那你这么说,人家大宋都城本来在开封,不在北边在中原吧,徽钦二帝怎么被掳走的,靖康耻怎么来的,他们怎么被赶到南边了?南边要是那么安稳,后头的崖山之战怎么让大宋亡国了?”
“朱重八,咱儿子孝顺,不好跟你对着干,你就欺负他脾气好吧1
“与其琢磨定都哪里,要我说,还不如好好琢磨出个章程,让后世子孙都知道,该如何教导太子和皇子1
“以前不也没人跟你一样从南往北打遍天下的吗?伱就做到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