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59章 豪强不能降
藁城原本叫稾城县,铁木真的蒙古大军入主河北后,改稾为藁,不知道是不是代表了草原的意思。
1220年,蒙古升藁城为永安州,后来又改为县。
之所以改来改去,主要还是藁城城比较小,和州的规模不配匹。
汉将董俊原本是金国藁城本地汉人,,喜读兵书,擅骑射,当年蒙古入侵,金国藁城县令设靶招募军将,凡射中者,提升为将领。
结果现场诸多军士,无人能中靶,只有董俊,一箭即中,随即就提升为武官军将。
但木华黎到河北,董俊立刻带人就投降了蒙古。
1220年藁城升永安州,董俊就开始驻守藁城。
如今是1240年,一转眼,董俊已经在这里驻守了二十年。
他算是藁城土生土长的人,在蒙古人的扶持下,俨然成为当地最强的豪强,这些年先后生了九个儿子,除两个早卒,其余都健康成长,其中长子董文炳,次子董文展尉、三子董文用后来俱是蒙古名将,随忽必烈东征西讨,历史留名。
反而是他的长子董文炳,多次明显暗示,示意父亲不如降了宋军。
这些粮听起来挺多的,可城中七八万人,百姓家自己有粮可以暂时不管,两万蒙军也只能用两年左右,若是百姓家余粮不够,还那蒙军连一年也用不到。
于是短短二个月不到,董俊父子在藁城城的富商支持下,和四周的收刮中,囤了十万石粮。
更重要的是,此时他是蒙军在河北有名的豪强,升为汉军万户之后,董俊更是成为蒙古汉军重臣大将。
六月初,宋军已经占据鼓城数月,距离藁城仅三十多里。
城中富商无不骇然,同时涌跃捐粮,因为大伙都知道,董俊父子说的是真。
所以后面发生了,县令欠下的高利贷,由董文炳来代还的事。
这下城中简直人满为患,因为人口太多,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人。
董家这么有钱,也靠着蒙古起家,现在坐拥万户侯的身份,拥兵两万,你让董俊怎么降?
董文炳和董文蔚劝了多次不甘心,今天又来了。
时间一长,董俊就知道了宋军的打算,先攻下藁城四周所有城县,然后逼降他们。
“父亲,宋军势大,我们固守藁城终难成大事,合汗(指窝阔台)有没有让撤退的命令?”
所以在宋军刚进入河北,还没有打到藁城时,父子两就开始到处搜刮粮草,迁附近百姓进城时,更要求把家中所有粮草全带进来,然后坚壁清野。
董家在藁城当地拥有大量田地,商铺和房产,可谓藁城的第一富商。
又前任县令因军费不够,向富豪借贷,董文炳道:““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又卖了自己的田产代还欠款。
他以前毕竟是个县城,蒙古虽然先升为永安州,后来还是改了回去。
当年宋蒙议和,董俊知道宋军火炮厉害,就开始悉心经营藁城,为此专门还扩建了藁城的护城河,加固了藁城的城墙,又因为宋军箭雨厉害,又在城头打造了石墙式的防箭棚。
藁城城墙不到十里长,当地人口把县城外的乡村算进去,也就一万多户。
这两个儿子在史上都有仁义之名留传,抛开是元朝将领,其实还算是个好人。
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时间里,小小的藁城中聚集近两万蒙军,一万多户百姓,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没多久,元廷要求当地重新调查人口户数,准备增加税赋,董文炳又道:“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随即弃官而去。
当然,董俊从品行上说也不错,更没有其他蒙军屠城的劣迹,可他太早降了蒙古,跟随蒙古已经二十多年,深受信任,也全力帮蒙古人做事。
董俊还是很有能力的,其长子董文炳更以英勇善战出名,历史上连忽必烈都尊称他一声‘董大哥’。
但董俊当然不肯降。
父子俩一看城中人满为患,守城容易,但被困就比较难。
其弟董文蔚从小力气惊人,善骑射,董文蔚接人谦恭,凡所与交,不论贵贱长幼,待之无异,跟随元军后,先后筑城光化、昆阳、枣阳等地,其他元军将领在筑城时,对工人凶狠异常,无视人命,只有董文蔚善待工人,不事威猛,得到诸多工人支持,皆全力筑城。
结果宋军并没有来攻打坚城,而是到处扫荡。
董俊这么一搞,藁城变的坚固无比,就算宋军的投石机投石头上去,也难以对他们造成严重的破坏。
两人都是能领兵打仗的,董文炳还非常厉害,跟随忽必烈后,几乎没打过败仗,后来宋军的水师有一大半是被他打掉的。
董文炳在父亲死后,先承父亲的功劳为藁城县令,上任没多久,当地遇蝗虫旱灾,百姓失收,民间疾苦,但朝廷依然强征税收,董文炳于心不忍,拿了私谷数千石,接济灾民。
董俊虽然身为蒙古将领,但说实话几个儿子都教育的不错,当文官的小儿子们,也以正直著称。
今天一大早,董文炳和次子董文蔚再次来劝说父亲降宋之事。
刚开始董俊还以为宋军要来攻城,也做好了巷战的准备,因为人满为患,他也在城中到处准备人手,所有巷子都用木头和石头布置了障碍,平时可以形成雨棚似的,让蒙军睡觉,战时可以当房墙来用。
但藁城有个缺点是很难改的,那就是太小。
没多久鼓城和沧州等地有部份败兵又逃了过来。
之后一直到他近四十岁时,才被忽必烈征招入军,跟随元军攻打大理,因表现出色,从此成为忽必烈的心腹。
一月时,父子俩开始在城中大力宣扬,专门说起宋军攻灭金国后,查没所有地主财富和粮田的事。
之前宋军没过来,对藁城影响也不大,现在宋军突然大举入侵,董俊第一时间把县城以外的百姓统统迁进城中。
宋军一旦进来,他们变成穷光蛋还是小事,如果和蒙军关系好的富商,搞不好得全家被杀。
四子董文直、五子董文毅、七子董文进、八子董文忠皆成为元朝大臣,父子八人算是满门元朝忠烈。
宋蒙议和到现在六七年了,藁城被董俊打造了六七年,成为河北西南部最重要,最坚固的城池之一。
再加上城... -->>
第459章 豪强不能降
藁城原本叫稾城县,铁木真的蒙古大军入主河北后,改稾为藁,不知道是不是代表了草原的意思。
1220年,蒙古升藁城为永安州,后来又改为县。
之所以改来改去,主要还是藁城城比较小,和州的规模不配匹。
汉将董俊原本是金国藁城本地汉人,,喜读兵书,擅骑射,当年蒙古入侵,金国藁城县令设靶招募军将,凡射中者,提升为将领。
结果现场诸多军士,无人能中靶,只有董俊,一箭即中,随即就提升为武官军将。
但木华黎到河北,董俊立刻带人就投降了蒙古。
1220年藁城升永安州,董俊就开始驻守藁城。
如今是1240年,一转眼,董俊已经在这里驻守了二十年。
他算是藁城土生土长的人,在蒙古人的扶持下,俨然成为当地最强的豪强,这些年先后生了九个儿子,除两个早卒,其余都健康成长,其中长子董文炳,次子董文展尉、三子董文用后来俱是蒙古名将,随忽必烈东征西讨,历史留名。
反而是他的长子董文炳,多次明显暗示,示意父亲不如降了宋军。
这些粮听起来挺多的,可城中七八万人,百姓家自己有粮可以暂时不管,两万蒙军也只能用两年左右,若是百姓家余粮不够,还那蒙军连一年也用不到。
于是短短二个月不到,董俊父子在藁城城的富商支持下,和四周的收刮中,囤了十万石粮。
更重要的是,此时他是蒙军在河北有名的豪强,升为汉军万户之后,董俊更是成为蒙古汉军重臣大将。
六月初,宋军已经占据鼓城数月,距离藁城仅三十多里。
城中富商无不骇然,同时涌跃捐粮,因为大伙都知道,董俊父子说的是真。
所以后面发生了,县令欠下的高利贷,由董文炳来代还的事。
这下城中简直人满为患,因为人口太多,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住满了人。
董家这么有钱,也靠着蒙古起家,现在坐拥万户侯的身份,拥兵两万,你让董俊怎么降?
董文炳和董文蔚劝了多次不甘心,今天又来了。
时间一长,董俊就知道了宋军的打算,先攻下藁城四周所有城县,然后逼降他们。
“父亲,宋军势大,我们固守藁城终难成大事,合汗(指窝阔台)有没有让撤退的命令?”
所以在宋军刚进入河北,还没有打到藁城时,父子两就开始到处搜刮粮草,迁附近百姓进城时,更要求把家中所有粮草全带进来,然后坚壁清野。
董家在藁城当地拥有大量田地,商铺和房产,可谓藁城的第一富商。
又前任县令因军费不够,向富豪借贷,董文炳道:““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又卖了自己的田产代还欠款。
他以前毕竟是个县城,蒙古虽然先升为永安州,后来还是改了回去。
当年宋蒙议和,董俊知道宋军火炮厉害,就开始悉心经营藁城,为此专门还扩建了藁城的护城河,加固了藁城的城墙,又因为宋军箭雨厉害,又在城头打造了石墙式的防箭棚。
藁城城墙不到十里长,当地人口把县城外的乡村算进去,也就一万多户。
这两个儿子在史上都有仁义之名留传,抛开是元朝将领,其实还算是个好人。
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时间里,小小的藁城中聚集近两万蒙军,一万多户百姓,加起来有七八万人。
没多久,元廷要求当地重新调查人口户数,准备增加税赋,董文炳又道:“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随即弃官而去。
当然,董俊从品行上说也不错,更没有其他蒙军屠城的劣迹,可他太早降了蒙古,跟随蒙古已经二十多年,深受信任,也全力帮蒙古人做事。
董俊还是很有能力的,其长子董文炳更以英勇善战出名,历史上连忽必烈都尊称他一声‘董大哥’。
但董俊当然不肯降。
父子俩一看城中人满为患,守城容易,但被困就比较难。
其弟董文蔚从小力气惊人,善骑射,董文蔚接人谦恭,凡所与交,不论贵贱长幼,待之无异,跟随元军后,先后筑城光化、昆阳、枣阳等地,其他元军将领在筑城时,对工人凶狠异常,无视人命,只有董文蔚善待工人,不事威猛,得到诸多工人支持,皆全力筑城。
结果宋军并没有来攻打坚城,而是到处扫荡。
董俊这么一搞,藁城变的坚固无比,就算宋军的投石机投石头上去,也难以对他们造成严重的破坏。
两人都是能领兵打仗的,董文炳还非常厉害,跟随忽必烈后,几乎没打过败仗,后来宋军的水师有一大半是被他打掉的。
董文炳在父亲死后,先承父亲的功劳为藁城县令,上任没多久,当地遇蝗虫旱灾,百姓失收,民间疾苦,但朝廷依然强征税收,董文炳于心不忍,拿了私谷数千石,接济灾民。
董俊虽然身为蒙古将领,但说实话几个儿子都教育的不错,当文官的小儿子们,也以正直著称。
今天一大早,董文炳和次子董文蔚再次来劝说父亲降宋之事。
刚开始董俊还以为宋军要来攻城,也做好了巷战的准备,因为人满为患,他也在城中到处准备人手,所有巷子都用木头和石头布置了障碍,平时可以形成雨棚似的,让蒙军睡觉,战时可以当房墙来用。
但藁城有个缺点是很难改的,那就是太小。
没多久鼓城和沧州等地有部份败兵又逃了过来。
之后一直到他近四十岁时,才被忽必烈征招入军,跟随元军攻打大理,因表现出色,从此成为忽必烈的心腹。
一月时,父子俩开始在城中大力宣扬,专门说起宋军攻灭金国后,查没所有地主财富和粮田的事。
之前宋军没过来,对藁城影响也不大,现在宋军突然大举入侵,董俊第一时间把县城以外的百姓统统迁进城中。
宋军一旦进来,他们变成穷光蛋还是小事,如果和蒙军关系好的富商,搞不好得全家被杀。
四子董文直、五子董文毅、七子董文进、八子董文忠皆成为元朝大臣,父子八人算是满门元朝忠烈。
宋蒙议和到现在六七年了,藁城被董俊打造了六七年,成为河北西南部最重要,最坚固的城池之一。
再加上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