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六章 批斗大会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我有一座军火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失职。失职者,将处以重罚!”
一场批斗大会,对信州府的社会风气起到良好作用。
尹力根据文奎的“发明创造”,创造性地把盗窃犯、抢劫犯、强奸犯等,都以批斗大会的形式,高举批判的武器,把代表邪恶的势力打压下去。
老官僚王道生不得不佩服文奎,这个年轻人实在太厉害了。他总是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普通人看似很平常的虐母案,被他推动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批斗会开完,王道生意犹未尽。他专程来到文奎府上,要和他交流“心得体会”。
“文兄,你是怎么想用这样的招术去制服恶人的?”
文奎笑而答之:“恶人需要恶治。此所谓沉诃猛药也。对于这些顽固不化的社会毒瘤,不下狠手,怎么能割除干净?黄氏五兄弟的案子,对于全体民众都是一次警醒。”
王道生继而问道:“文兄,你对于尹力这个人怎么看?”
“孺子可教也。”文奎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曾经动了好几次念头,想除掉他,终究下不了手。”
“为何?”
“我感觉他是一个能及时纠正自己缺点的人,也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人。每走一步,他总是能小心翼翼地完成我交给的任务。这样的人如果用不好,那就是我的失职。”
王道生记得很清楚,想当初,文奎是差点被尹力整死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仇人,他居然也能知能善用。真乃明君也。
“文兄,并非我有过誉之词。普天之下,像您这么宽厚仁慈体察民情的人不多也。跟着您这样的明君干事业,我心里舒坦。”
文奎想起一句话:民意是可以引导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恶人,也没有纯粹的好人。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教育和引导,处于善与恶之间的“中间人”。
每人个的心中,总是住着一个充满善意的天使,也住着一个嗜血的魔鬼。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文奎来到这个世界,总是能把人性善的一面发挥到极致,甚至能把魔鬼转化的天使。
血鹰、李敢、王道生、尹力......一个个人物在文奎的脑子里像放电影一般掠过。他们都是从能力超群的魔鬼,慢慢转化为普渡众生的天使。
文奎听到王道生的表扬,抱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淡然一笑,便置之度外。
连真正具有大智慧的慧缘都佩服文奎,何况这些官僚和土匪?
接下来,文奎自己把来到这个世界的工作方法,认真总结一番,写成了一系列可以推广运用的工作经验,然后要求各县学习贯彻,使之成为信州府较为成熟的理政规范。
一时间,信州府的民风渐渐变得更加纯朴,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信州府的成功经验,口口相传,渐渐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听罢,感觉大吃一惊。这位聪明绝顶的农民起义领袖突然灵光一闪,竟然从好事里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失职。失职者,将处以重罚!”
一场批斗大会,对信州府的社会风气起到良好作用。
尹力根据文奎的“发明创造”,创造性地把盗窃犯、抢劫犯、强奸犯等,都以批斗大会的形式,高举批判的武器,把代表邪恶的势力打压下去。
老官僚王道生不得不佩服文奎,这个年轻人实在太厉害了。他总是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普通人看似很平常的虐母案,被他推动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批斗会开完,王道生意犹未尽。他专程来到文奎府上,要和他交流“心得体会”。
“文兄,你是怎么想用这样的招术去制服恶人的?”
文奎笑而答之:“恶人需要恶治。此所谓沉诃猛药也。对于这些顽固不化的社会毒瘤,不下狠手,怎么能割除干净?黄氏五兄弟的案子,对于全体民众都是一次警醒。”
王道生继而问道:“文兄,你对于尹力这个人怎么看?”
“孺子可教也。”文奎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曾经动了好几次念头,想除掉他,终究下不了手。”
“为何?”
“我感觉他是一个能及时纠正自己缺点的人,也是一个能审时度势的人。每走一步,他总是能小心翼翼地完成我交给的任务。这样的人如果用不好,那就是我的失职。”
王道生记得很清楚,想当初,文奎是差点被尹力整死的人。对于这样一个仇人,他居然也能知能善用。真乃明君也。
“文兄,并非我有过誉之词。普天之下,像您这么宽厚仁慈体察民情的人不多也。跟着您这样的明君干事业,我心里舒坦。”
文奎想起一句话:民意是可以引导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恶人,也没有纯粹的好人。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教育和引导,处于善与恶之间的“中间人”。
每人个的心中,总是住着一个充满善意的天使,也住着一个嗜血的魔鬼。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文奎来到这个世界,总是能把人性善的一面发挥到极致,甚至能把魔鬼转化的天使。
血鹰、李敢、王道生、尹力......一个个人物在文奎的脑子里像放电影一般掠过。他们都是从能力超群的魔鬼,慢慢转化为普渡众生的天使。
文奎听到王道生的表扬,抱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淡然一笑,便置之度外。
连真正具有大智慧的慧缘都佩服文奎,何况这些官僚和土匪?
接下来,文奎自己把来到这个世界的工作方法,认真总结一番,写成了一系列可以推广运用的工作经验,然后要求各县学习贯彻,使之成为信州府较为成熟的理政规范。
一时间,信州府的民风渐渐变得更加纯朴,真正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信州府的成功经验,口口相传,渐渐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听罢,感觉大吃一惊。这位聪明绝顶的农民起义领袖突然灵光一闪,竟然从好事里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