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岛_3 (1/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日本沉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3
震灾发生的第二天,东京都立即展开了重建工作。有关部门在进一步了解灾情后,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仅东京都内,死亡、失踪人员的人数就将近一百五十万,其中,绝大多数死于平民区的煤气中毒、火灾、交通事故,以及车站高峰时间的拥挤踩踏。据说,如果把受海啸袭击严重的千叶、神奈川、静冈县东部、茨城和埼玉的灾情也包括在内的话,死亡、失踪人数将达到二百五十万人之多——日本总人口百分之二点三的生命,顷刻之间就消失了。
大正十二年九月,关东大地震时,东京市的人口约为二百二十万,死亡十万人。与当时相比,现在市内人口增加了约五倍。原来的二十三个区如今在白天所达到的人口密度,在大正时期是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千代田区,白天的人口大约是夜间人口的六倍,中央区则增长了四倍。这些地方的机动车、可燃物的密集程度,是大正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与第一次关东大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最大差异就是,大正震灾时相安无事的新宿、池袋、涉谷等地发生了火灾——我们都知道,这些地区属于战后发展过快、人口过密的地区。
与大正震灾相比,另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就是海啸引发的灾情更为严重。上次地震是海水退潮的时候,海啸正面冲击相模湾沿岸一带,由于地震引起地面隆起,地面抬升了一至一点二米,除了伊豆半岛东部、馆山市、相浜、伊豆大岛北岸和三浦半岛的前端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受到太大的灾害。但是,这次地震正值满潮、南风,与这些恶劣因素契合,加上震源位于东京湾口的正面,所以海啸直接冲进了东京湾内。震源为东经一百三十九点三五度,北纬三十四点五五度,深度九十公里,在房总半岛洲崎的西南偏西海面大约二十公里处,正好与浦贺水道在一条直线上。上次关东大地震的震源是在相模湾西北角、初岛海附近,在那里生成的海啸,由于被三浦半岛阻挡,没有直接侵入东京湾。
但是,这次地震是正面冲进来的。海底释放出来的能量快速冲进狭窄的港湾入口,在浅湾内,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高达十五米的巨浪。
测量记录显示,大正时期的大地震,使相模湾底的地层出现了宽约二百到三百米的升降现象;而这次的地震,在大岛东北二十公里处附近的海底,横跨南北长达数公里的地面隆起了一百多米,而紧靠它东侧的断层又下沉了五十米。
伊豆半岛伊东以南的东岸与上次地震时的情况相反,地面隆起了五十厘米到一米。房总南部、三浦半岛、神奈川县南部则和上次地震时一样,地面隆起了近一米。北边的整个东京都,隔着六乡川断层,即从老市区往西,朝八王子、山梨方向,形成一个东西方向延伸的细长地带,这一地带下沉了四五十厘米,沿海岸部分则下沉了近一米。整个东京都和山梨,再加上山岳部一带,都是大正震灾时的下沉地带。总之,相模湾沿岸、多摩丘陵上升了,而它北边的武藏野台地又下沉了。因此,架设在六乡川的桥梁都发生了严重扭曲,位于六乡川和町田之间的东名高速公路出现了大断裂,东海道新干线的一些地方因出现了上下幅度达七十厘米的错位,当时就不能使用了。——虽然安装了自动制动装置,但是接踵而来的高速列车,还是发生了脱轨、翻车和冲撞事故,共计有6辆列车发生事故,当场死亡人数超过千人。
东京都内三百七十万户居民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家园。房屋出现倒塌、半倒塌、烧毁、冲毁的人家,仅东京都内大约有九十万户,加上千叶、神奈川、埼玉三县共有一百四十万户;露宿街头的,东京都内有九十万人,东京、千叶、神奈川、埼玉加起来约有近三百万人。尽管如此,也有这样的议论:与大正震灾时相比,当时的二百三十万的人口中,有一百五十万人——近七成的人员被烧伤,而从本次的受灾比例来看,灾情还不算很严重。大正震灾时,房屋遭受破坏达七十七万户(其中烧毁四十万户),相比之下,由于防震耐火等建筑材料的进步,虽然今天的人口增加了五倍多,但是受灾程度能处于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实际问题是东京都内有近二百万人无家可归,如何处理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受灾特别严重的是江东、深川地区,这两个地区也是大正震灾时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大正时期,在市内六万人的死者中,实际上有六成以上——近三万八千人是在一个有名的服装厂内被烧死的。这两地死亡人数约占整个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四十。这次很不幸的是,又刚好有约百分之四十的人死于这个狭窄的地区。这次的规模扩大了十倍……而且,如果把江户川地区、千叶县浦安、船桥加在一起的话,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火灾、毒气、海啸,然后,截断人们逃生的后路的——遭毁坏的消防……
“这简直像是江东的奥斯威辛……”一位进行受灾调查的人员面如土色地说道。
这次受灾,损失达数十兆日元。约占本年度GNP的百分之十,国家预算将近一半的财富,顷刻间毁于一旦。全国五十万个企业中,有四分之一遭到了破坏。约占全国总生产力百分之四十的石油精炼设备、钢铁、造船、电力及其他工业都无一例外地受到重创。仅东京都内的工业生产值,就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七,加上东京—横浜、东京—千叶在内,占到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然而,现在这些地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生产设备都因遭受严重破坏而不能使用。也就是说,日本整个国家的百分之十以上的生产能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国石油储备量约百分之十,即二百五十万升化为乌有。一般来说,重建工作进展无论多么迅速,也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仅灾害处理就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大批的人群开始向县和地方移动,他们除了身上穿的,一无所有。干线铁路除了东海道、新东海道线以外,修复得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因此每辆列车的乘客都惊人地爆满。不仅如此,担心朋友、亲戚的安全,或者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情,从其他地方涌向东京的人数也大幅度上升。于是,第二天,国有铁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限制销售前往东京方向的列车票。道路上车辆拥挤混乱,针对这一点,设立了临时检查站,开始限制进入东京的人数。有趣的是,在编造借口到东京来看热闹的、无责任感的人与阻止他们的警察和铁路职员发生了打斗事件。那些冒失轻率的报纸还把阻止行为责难为“警员蛮横”。所谓“大众社会”,就是指社会整体上是反对“统治”的,而统治者又软弱无能,对于“紧急事件”没有应对准备,是一个很难管控的社会。平常没事的时候倒无所谓,但是一旦整个社会陷入危机的时候,奢靡、任性、傲慢的人们将在各个地方引发混乱和无政府状态。
尽管如此,身处受灾中心地区的人们却非常冷静。因为在经历了瞬间降临的大灾难后,像附体邪魔一下被赶走了似的,人们的心情变得莫名的平静。而且,在这里,被称为“灾难一代”的人们,他们熟知战争和战后的灾难与穷困社会,他们对灾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镇静作用。新闻已经多次重复报道过有关震灾的规模,但是大家从自己身边却找不到与震灾规模的关联,人们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但越听新闻,反而变得麻木了。幸运的是,地震时下了大雨,雨后持续晴天,郊外房屋完好的住宅区的人们,每天都来到户外,呆呆地看着还在冒着黑烟的都市中心的天空。
都市中心安静得让人难以置信。地铁除了一部分外,几乎全部烧毁,而且还被水淹没——在水里,成千上万的尸体开始慢慢腐烂。神田、茶水附近的环形路上出现了多处断裂;高速公路上没有一辆汽车;由于汽油、液化石油气很难搞到手,在四处散落水泥块和广告牌的道路上,除了卡车、翻斗车、公共汽车以外,基本上看不到轿车的影子。人们走在路上,脸上呈现出一副苦涩的表情。
到现在为止,这个世界上最纷繁混乱、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好像突然出现了一个长长“休假”。当你呆呆地看着马路的时候,虽然没有风,但会看到从倾斜的大楼上突然坠落的广告牌或玻璃,它们慢慢地落下来,无声无息地碰到地面又静静地弹起来。即使建筑物受损不大的地区,也有无数倾斜的、随时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楼房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禁止入内,但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回到半倒塌的家里取回自己财物的行为。这些地方还出现了多次余震,特别是地震的三天后,在内陆北多摩附近发生了震级为六点一级的地震——这次“余震”使多摩丘陵平均下降了二十厘米,武藏野台地反而上升了二十五厘米,出现了上升下降的“交替”情况。当地震发生时,几百栋早已倾斜的房屋倒塌了,同时又增加了几十名“死伤者”。
国会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发出四十二小时后,总算达到了法定人数。在国会休会期间返乡的众议员们,由于交通中断不能及时赶到东京——特别是几条交通主干道被切断,羽田机场处于无限期关闭中,成田机场虽然已经限制了国际航班的起降班次,但仍处于最大极限的运营状态,使得他们一筹莫展。留在东京都内的众议员中,有的死亡,有的下落不明。东京都知事由于身负重伤,需要绝对静养,现在由副知事代行职责。
在紧急状态下,随着《灾害救助法》的实施,为了研究大幅度扩大救助的对策,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国会共同组建了“第二次关东大地震灾害对策特别委员会”。东京都、受灾各县和首都圈整备委员会三方一起重新组织召开了“首都圈紧急复兴会议”。特别委员会向国会提出请求,希望在治安、物资、供给、物价管理和限制人员进入东京等方面得到为期三个月的特别权限。在出动抢险救灾人员中,自卫队破例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除特种部队以外,部队靠人海战术,重点恢复地面交通。
生命危殆的状况趋于稳定,随着“日常”生活的渐渐回归,这座巨大都市被破坏的真实程度渐渐浮出水面。在首都圈内还有近八百万的幸存者——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家园——“物资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
在旧二十三区内,还没有恢复供水,靠送水车提供饮水的地方,在一周后又上升到了两百多处。受伤者超过一百万人,医院设施和药品严重不足。由于海啸和火灾,东京电力在海岸地带的大... -->>
3
震灾发生的第二天,东京都立即展开了重建工作。有关部门在进一步了解灾情后,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仅东京都内,死亡、失踪人员的人数就将近一百五十万,其中,绝大多数死于平民区的煤气中毒、火灾、交通事故,以及车站高峰时间的拥挤踩踏。据说,如果把受海啸袭击严重的千叶、神奈川、静冈县东部、茨城和埼玉的灾情也包括在内的话,死亡、失踪人数将达到二百五十万人之多——日本总人口百分之二点三的生命,顷刻之间就消失了。
大正十二年九月,关东大地震时,东京市的人口约为二百二十万,死亡十万人。与当时相比,现在市内人口增加了约五倍。原来的二十三个区如今在白天所达到的人口密度,在大正时期是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千代田区,白天的人口大约是夜间人口的六倍,中央区则增长了四倍。这些地方的机动车、可燃物的密集程度,是大正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与第一次关东大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最大差异就是,大正震灾时相安无事的新宿、池袋、涉谷等地发生了火灾——我们都知道,这些地区属于战后发展过快、人口过密的地区。
与大正震灾相比,另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就是海啸引发的灾情更为严重。上次地震是海水退潮的时候,海啸正面冲击相模湾沿岸一带,由于地震引起地面隆起,地面抬升了一至一点二米,除了伊豆半岛东部、馆山市、相浜、伊豆大岛北岸和三浦半岛的前端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受到太大的灾害。但是,这次地震正值满潮、南风,与这些恶劣因素契合,加上震源位于东京湾口的正面,所以海啸直接冲进了东京湾内。震源为东经一百三十九点三五度,北纬三十四点五五度,深度九十公里,在房总半岛洲崎的西南偏西海面大约二十公里处,正好与浦贺水道在一条直线上。上次关东大地震的震源是在相模湾西北角、初岛海附近,在那里生成的海啸,由于被三浦半岛阻挡,没有直接侵入东京湾。
但是,这次地震是正面冲进来的。海底释放出来的能量快速冲进狭窄的港湾入口,在浅湾内,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高达十五米的巨浪。
测量记录显示,大正时期的大地震,使相模湾底的地层出现了宽约二百到三百米的升降现象;而这次的地震,在大岛东北二十公里处附近的海底,横跨南北长达数公里的地面隆起了一百多米,而紧靠它东侧的断层又下沉了五十米。
伊豆半岛伊东以南的东岸与上次地震时的情况相反,地面隆起了五十厘米到一米。房总南部、三浦半岛、神奈川县南部则和上次地震时一样,地面隆起了近一米。北边的整个东京都,隔着六乡川断层,即从老市区往西,朝八王子、山梨方向,形成一个东西方向延伸的细长地带,这一地带下沉了四五十厘米,沿海岸部分则下沉了近一米。整个东京都和山梨,再加上山岳部一带,都是大正震灾时的下沉地带。总之,相模湾沿岸、多摩丘陵上升了,而它北边的武藏野台地又下沉了。因此,架设在六乡川的桥梁都发生了严重扭曲,位于六乡川和町田之间的东名高速公路出现了大断裂,东海道新干线的一些地方因出现了上下幅度达七十厘米的错位,当时就不能使用了。——虽然安装了自动制动装置,但是接踵而来的高速列车,还是发生了脱轨、翻车和冲撞事故,共计有6辆列车发生事故,当场死亡人数超过千人。
东京都内三百七十万户居民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家园。房屋出现倒塌、半倒塌、烧毁、冲毁的人家,仅东京都内大约有九十万户,加上千叶、神奈川、埼玉三县共有一百四十万户;露宿街头的,东京都内有九十万人,东京、千叶、神奈川、埼玉加起来约有近三百万人。尽管如此,也有这样的议论:与大正震灾时相比,当时的二百三十万的人口中,有一百五十万人——近七成的人员被烧伤,而从本次的受灾比例来看,灾情还不算很严重。大正震灾时,房屋遭受破坏达七十七万户(其中烧毁四十万户),相比之下,由于防震耐火等建筑材料的进步,虽然今天的人口增加了五倍多,但是受灾程度能处于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实际问题是东京都内有近二百万人无家可归,如何处理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受灾特别严重的是江东、深川地区,这两个地区也是大正震灾时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大正时期,在市内六万人的死者中,实际上有六成以上——近三万八千人是在一个有名的服装厂内被烧死的。这两地死亡人数约占整个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四十。这次很不幸的是,又刚好有约百分之四十的人死于这个狭窄的地区。这次的规模扩大了十倍……而且,如果把江户川地区、千叶县浦安、船桥加在一起的话,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火灾、毒气、海啸,然后,截断人们逃生的后路的——遭毁坏的消防……
“这简直像是江东的奥斯威辛……”一位进行受灾调查的人员面如土色地说道。
这次受灾,损失达数十兆日元。约占本年度GNP的百分之十,国家预算将近一半的财富,顷刻间毁于一旦。全国五十万个企业中,有四分之一遭到了破坏。约占全国总生产力百分之四十的石油精炼设备、钢铁、造船、电力及其他工业都无一例外地受到重创。仅东京都内的工业生产值,就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七,加上东京—横浜、东京—千叶在内,占到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然而,现在这些地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生产设备都因遭受严重破坏而不能使用。也就是说,日本整个国家的百分之十以上的生产能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全国石油储备量约百分之十,即二百五十万升化为乌有。一般来说,重建工作进展无论多么迅速,也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仅灾害处理就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大批的人群开始向县和地方移动,他们除了身上穿的,一无所有。干线铁路除了东海道、新东海道线以外,修复得花费一两天的时间,因此每辆列车的乘客都惊人地爆满。不仅如此,担心朋友、亲戚的安全,或者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情,从其他地方涌向东京的人数也大幅度上升。于是,第二天,国有铁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限制销售前往东京方向的列车票。道路上车辆拥挤混乱,针对这一点,设立了临时检查站,开始限制进入东京的人数。有趣的是,在编造借口到东京来看热闹的、无责任感的人与阻止他们的警察和铁路职员发生了打斗事件。那些冒失轻率的报纸还把阻止行为责难为“警员蛮横”。所谓“大众社会”,就是指社会整体上是反对“统治”的,而统治者又软弱无能,对于“紧急事件”没有应对准备,是一个很难管控的社会。平常没事的时候倒无所谓,但是一旦整个社会陷入危机的时候,奢靡、任性、傲慢的人们将在各个地方引发混乱和无政府状态。
尽管如此,身处受灾中心地区的人们却非常冷静。因为在经历了瞬间降临的大灾难后,像附体邪魔一下被赶走了似的,人们的心情变得莫名的平静。而且,在这里,被称为“灾难一代”的人们,他们熟知战争和战后的灾难与穷困社会,他们对灾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镇静作用。新闻已经多次重复报道过有关震灾的规模,但是大家从自己身边却找不到与震灾规模的关联,人们非常关注事态的发展,但越听新闻,反而变得麻木了。幸运的是,地震时下了大雨,雨后持续晴天,郊外房屋完好的住宅区的人们,每天都来到户外,呆呆地看着还在冒着黑烟的都市中心的天空。
都市中心安静得让人难以置信。地铁除了一部分外,几乎全部烧毁,而且还被水淹没——在水里,成千上万的尸体开始慢慢腐烂。神田、茶水附近的环形路上出现了多处断裂;高速公路上没有一辆汽车;由于汽油、液化石油气很难搞到手,在四处散落水泥块和广告牌的道路上,除了卡车、翻斗车、公共汽车以外,基本上看不到轿车的影子。人们走在路上,脸上呈现出一副苦涩的表情。
到现在为止,这个世界上最纷繁混乱、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好像突然出现了一个长长“休假”。当你呆呆地看着马路的时候,虽然没有风,但会看到从倾斜的大楼上突然坠落的广告牌或玻璃,它们慢慢地落下来,无声无息地碰到地面又静静地弹起来。即使建筑物受损不大的地区,也有无数倾斜的、随时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楼房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禁止入内,但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回到半倒塌的家里取回自己财物的行为。这些地方还出现了多次余震,特别是地震的三天后,在内陆北多摩附近发生了震级为六点一级的地震——这次“余震”使多摩丘陵平均下降了二十厘米,武藏野台地反而上升了二十五厘米,出现了上升下降的“交替”情况。当地震发生时,几百栋早已倾斜的房屋倒塌了,同时又增加了几十名“死伤者”。
国会召开紧急会议的通知发出四十二小时后,总算达到了法定人数。在国会休会期间返乡的众议员们,由于交通中断不能及时赶到东京——特别是几条交通主干道被切断,羽田机场处于无限期关闭中,成田机场虽然已经限制了国际航班的起降班次,但仍处于最大极限的运营状态,使得他们一筹莫展。留在东京都内的众议员中,有的死亡,有的下落不明。东京都知事由于身负重伤,需要绝对静养,现在由副知事代行职责。
在紧急状态下,随着《灾害救助法》的实施,为了研究大幅度扩大救助的对策,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国会共同组建了“第二次关东大地震灾害对策特别委员会”。东京都、受灾各县和首都圈整备委员会三方一起重新组织召开了“首都圈紧急复兴会议”。特别委员会向国会提出请求,希望在治安、物资、供给、物价管理和限制人员进入东京等方面得到为期三个月的特别权限。在出动抢险救灾人员中,自卫队破例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除特种部队以外,部队靠人海战术,重点恢复地面交通。
生命危殆的状况趋于稳定,随着“日常”生活的渐渐回归,这座巨大都市被破坏的真实程度渐渐浮出水面。在首都圈内还有近八百万的幸存者——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家园——“物资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
在旧二十三区内,还没有恢复供水,靠送水车提供饮水的地方,在一周后又上升到了两百多处。受伤者超过一百万人,医院设施和药品严重不足。由于海啸和火灾,东京电力在海岸地带的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