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明对袁家的清算,若不是袁隗直接跳出来造反,刘明都甚至准备要放过袁家了,甚至还打算把大司徒的位置留给袁隗。
但是现在看来,在其他地方,新税制甚至兴商令的推动力度极其有限,宣传不温不火、举措推进缓慢,很多宣传还是刘明借用明汉禁卫的力量在推动。
地方上的推动积极性也没有预期中那么高,袁家还暗中与几个大族相通,暗示有可以操作的回旋余地,甚至有的地方连怎么糊弄过去都安排好了。
“确实是这样,袁家事实上只是做样子给陛下看的。”荀彧十分肯定地道。
“那些地方官员呢?朕已经将袁隗的首级传首九州了,他们难道还没有一点触动?还敢阳奉阴违?”刘明脸色阴沉得可怕。
“地方官员多数还不知道该具体怎么操作。”荀彧道,“微臣已经拟制了一份工作流程,让各地官员按此施行,应该很快能够推行下去,不过可以想象,阻力不会校”
“总有一些人看不清形势,心存侥幸。”刘明站起身来,“朕曾经提过两个原则,现在务必按此施行,一是不愿意施行新税制的,就按照事实上统计出来的土地和人口让其补交往年的偷税漏税额度,补齐之后再施行新税制;
“二是不愿意配合土地丈量和人口统计,甚至恶意阻挠制造事端的,那就一个字:杀!杀到他们同意为止,一人搞事就杀一人,一族搞事就杀一族,不但要杀人,还要没收财产,让这些既得利益者知道孰轻孰重1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甚至每个人都感觉身上发冷。
就连卢植、杨彪、荀彧等等这些已经提前知道陛下今日会用强力手段再次推动新税制,仍然感觉不寒而栗。
陛下的气场一天比一天强了,那种镇压天下、一往无前的气势,真的让人不敢违逆。
甚至朝臣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心存侥幸,盼着新税制能够随着袁家的覆灭而不了了之,他们也就可以减少些损失,如今看来,陛下是要上强推了。
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遵旨1荀彧答应道。
刘明想了想,道:“众位爱卿都给自己的族人交代一下,免得到时候撞到刀刃上才来哭诉,朕丑话说到前面,在新税制推行上,朕是不会容情的,不管谁的族人,都要一视同仁,哪怕是我汉室刘家的王侯贵族,一样按新制交税,一样重新丈量田亩。”
啊?!
不少朝臣面面相觑,全然没想到陛下为了推动新税制,居然会追加这么一条,要知道有汉以来,不论是封王的还是封侯的,特别是汉室宗亲封爵的,都是不用交税的,白白吃着朝廷俸和封地供养,反倒是他们可以在封地内收税收租。
天下还在动荡,通常做法应该是凝聚宗室力量,没想到陛下会在这个时候对那些受封的王侯下手,要知道现在战乱四起,如果各路王侯再起来闹事,那岂不是就更乱了?
“陛下,受爵之人皆有功于社稷,历来是不收税的,作为陛下对有功之臣的恩典。”大司空丞杨彪出班建议道,“臣建议受爵之臣收税之事,待天下平定之后再议。”
之前他们开中枢朝会碰头的时候,刘明没有提到这一点,此时突然提出来,也让几人大感意外。
其实众人都清楚,陛下这是为了推动新税制树立榜样,先让爵禄之人带个头,但有必要吗?为了向那些豪强们征税,至于得罪有功之臣和宗室至亲吗?
“以后皇宫直接掌管的庄田也要交税。”刘明没有直接回复杨彪的话,而是继续道,“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普天之下,不论是君是臣,是王是侯,是豪强还是百姓,是官还是民,就没有不交税的田,统统按照新税制交税。”
“微臣明白了。”荀彧答道。有陛下如此坚决的态度,再加上众朝臣及其家族主动配合,那么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至于地方豪强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这些豪强们已经在黄巾之乱中损耗严重,此时哪有能力直接对抗朝廷?除非直接起兵造反,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没这个胆子。
而宗室的力量已经很是衰微,在如今天下大乱之际,就连朝廷的掌握力都大为削弱,何况那些在各地受封的王侯?
有的死于战乱,有的甚至沦为难民,即便是留下来的,也顶能够自保而已,要说起兵作乱反对新税制,那是万万没有能力的,他们能把自己封地的税收齐就不错了。
当然也有比较牛逼的王室,比如陈王刘宠,就因为智勇双全,不但保住了陈地,而且拉起了自己的数万军队。
分封王自养军队,严格来说是不允许的,可以按谋反论,但是如今大汉风雨飘摇之际,只要他安份守己,刘明还不想动他。
如果陈王刘宠因为新税制而反叛,刘明也会毫不犹豫将其扑灭。
“陛下圣明1杨彪只得如此赞誉。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家族利益受损,本来弘农杨家就在董卓占据弘农的时候损失严重,田亩也好、人口也罢,没啥好隐藏的。
现在无非是再加点税而已,对于此前所受的苦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杨彪已经迅速下手,与族人谋划经商事宜了。
他倒是真的担心如此强硬的政策推行下去会不会引起天下豪强的反弹甚至作乱。
毕竟如今汉室天下四处都是战火纷飞,他们这些朝臣们感觉处处危机,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而刘明作为“过来人”,知道越是乱局之下,越容易推动改革,而且越容易改革彻底,新税制、兴商令、科举制就是要在这个特殊乱局下大力推下去。
等新阶层固化下来再去推阻力反而更大了。
“既然众爱卿再无异议,那么就齐心协力推动实施,此事要做就要做得彻底、做得纯粹,不给投机钻营者机会。”
刘明淡然说道,“下面,请众爱卿审议科举取士制,下面分发相关取士细则,文若逐条解释。”
很快吕强带着几名小黄门将抄录在一张张白纸上的科举取士细则分发到大家手里,之后荀彧开始逐条解读说明。(本章完)
刘明对袁家的清算,若不是袁隗直接跳出来造反,刘明都甚至准备要放过袁家了,甚至还打算把大司徒的位置留给袁隗。
但是现在看来,在其他地方,新税制甚至兴商令的推动力度极其有限,宣传不温不火、举措推进缓慢,很多宣传还是刘明借用明汉禁卫的力量在推动。
地方上的推动积极性也没有预期中那么高,袁家还暗中与几个大族相通,暗示有可以操作的回旋余地,甚至有的地方连怎么糊弄过去都安排好了。
“确实是这样,袁家事实上只是做样子给陛下看的。”荀彧十分肯定地道。
“那些地方官员呢?朕已经将袁隗的首级传首九州了,他们难道还没有一点触动?还敢阳奉阴违?”刘明脸色阴沉得可怕。
“地方官员多数还不知道该具体怎么操作。”荀彧道,“微臣已经拟制了一份工作流程,让各地官员按此施行,应该很快能够推行下去,不过可以想象,阻力不会校”
“总有一些人看不清形势,心存侥幸。”刘明站起身来,“朕曾经提过两个原则,现在务必按此施行,一是不愿意施行新税制的,就按照事实上统计出来的土地和人口让其补交往年的偷税漏税额度,补齐之后再施行新税制;
“二是不愿意配合土地丈量和人口统计,甚至恶意阻挠制造事端的,那就一个字:杀!杀到他们同意为止,一人搞事就杀一人,一族搞事就杀一族,不但要杀人,还要没收财产,让这些既得利益者知道孰轻孰重1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甚至每个人都感觉身上发冷。
就连卢植、杨彪、荀彧等等这些已经提前知道陛下今日会用强力手段再次推动新税制,仍然感觉不寒而栗。
陛下的气场一天比一天强了,那种镇压天下、一往无前的气势,真的让人不敢违逆。
甚至朝臣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心存侥幸,盼着新税制能够随着袁家的覆灭而不了了之,他们也就可以减少些损失,如今看来,陛下是要上强推了。
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遵旨1荀彧答应道。
刘明想了想,道:“众位爱卿都给自己的族人交代一下,免得到时候撞到刀刃上才来哭诉,朕丑话说到前面,在新税制推行上,朕是不会容情的,不管谁的族人,都要一视同仁,哪怕是我汉室刘家的王侯贵族,一样按新制交税,一样重新丈量田亩。”
啊?!
不少朝臣面面相觑,全然没想到陛下为了推动新税制,居然会追加这么一条,要知道有汉以来,不论是封王的还是封侯的,特别是汉室宗亲封爵的,都是不用交税的,白白吃着朝廷俸和封地供养,反倒是他们可以在封地内收税收租。
天下还在动荡,通常做法应该是凝聚宗室力量,没想到陛下会在这个时候对那些受封的王侯下手,要知道现在战乱四起,如果各路王侯再起来闹事,那岂不是就更乱了?
“陛下,受爵之人皆有功于社稷,历来是不收税的,作为陛下对有功之臣的恩典。”大司空丞杨彪出班建议道,“臣建议受爵之臣收税之事,待天下平定之后再议。”
之前他们开中枢朝会碰头的时候,刘明没有提到这一点,此时突然提出来,也让几人大感意外。
其实众人都清楚,陛下这是为了推动新税制树立榜样,先让爵禄之人带个头,但有必要吗?为了向那些豪强们征税,至于得罪有功之臣和宗室至亲吗?
“以后皇宫直接掌管的庄田也要交税。”刘明没有直接回复杨彪的话,而是继续道,“说得直白一些,那就是普天之下,不论是君是臣,是王是侯,是豪强还是百姓,是官还是民,就没有不交税的田,统统按照新税制交税。”
“微臣明白了。”荀彧答道。有陛下如此坚决的态度,再加上众朝臣及其家族主动配合,那么后面的事就好办了。
至于地方豪强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这些豪强们已经在黄巾之乱中损耗严重,此时哪有能力直接对抗朝廷?除非直接起兵造反,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没这个胆子。
而宗室的力量已经很是衰微,在如今天下大乱之际,就连朝廷的掌握力都大为削弱,何况那些在各地受封的王侯?
有的死于战乱,有的甚至沦为难民,即便是留下来的,也顶能够自保而已,要说起兵作乱反对新税制,那是万万没有能力的,他们能把自己封地的税收齐就不错了。
当然也有比较牛逼的王室,比如陈王刘宠,就因为智勇双全,不但保住了陈地,而且拉起了自己的数万军队。
分封王自养军队,严格来说是不允许的,可以按谋反论,但是如今大汉风雨飘摇之际,只要他安份守己,刘明还不想动他。
如果陈王刘宠因为新税制而反叛,刘明也会毫不犹豫将其扑灭。
“陛下圣明1杨彪只得如此赞誉。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家族利益受损,本来弘农杨家就在董卓占据弘农的时候损失严重,田亩也好、人口也罢,没啥好隐藏的。
现在无非是再加点税而已,对于此前所受的苦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杨彪已经迅速下手,与族人谋划经商事宜了。
他倒是真的担心如此强硬的政策推行下去会不会引起天下豪强的反弹甚至作乱。
毕竟如今汉室天下四处都是战火纷飞,他们这些朝臣们感觉处处危机,更倾向于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而刘明作为“过来人”,知道越是乱局之下,越容易推动改革,而且越容易改革彻底,新税制、兴商令、科举制就是要在这个特殊乱局下大力推下去。
等新阶层固化下来再去推阻力反而更大了。
“既然众爱卿再无异议,那么就齐心协力推动实施,此事要做就要做得彻底、做得纯粹,不给投机钻营者机会。”
刘明淡然说道,“下面,请众爱卿审议科举取士制,下面分发相关取士细则,文若逐条解释。”
很快吕强带着几名小黄门将抄录在一张张白纸上的科举取士细则分发到大家手里,之后荀彧开始逐条解读说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