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燕王朱棣奋起大军,已经直接突破了北平城,燕王造反已经箭在弦上了,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他马上让并不尚书麒态选了一个特使前往北平城,特使到了北平城之后。立刻召见张昺和谢贵,让他们二十四小时开始监控燕王的一举一动。但凡有谋反之意,立刻拿下,不用再请示了。张昺和谢贵两人一商量啊,没有时间再等了。马上就动手吧,立刻请来都指挥使张信,让他带兵立刻逮捕朱棣是远在南京的兵部尚书齐泰,专门定下了政策。
但是他没算到一点,张信是什么人?张信那是燕王的亲信呢,他跟燕王私交非常好,拿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他非常犹豫。在屋里来回的踱步,我到底抓还是不抓抓?对不起,阎王平时对我的厚爱呀,但是不抓朝廷的任命,就在这放着,我应该何去何从?正在犹豫之间,正好他的老母亲进来了,就问他说我儿有什么忧虑,结果张信呢在家里正愁没人商量,就跟他母亲讲的,南京那边给我消息了。让我逮捕驻地呀,这个事儿啊,我正犯愁该怎么办?
结果老太太跟他讲,我最近出门上公园遛弯儿的时候,就压腿那帮老头老太太都跟我讲了,说燕王这个人呢未来必得天下。所以你绝对不能抓的。张信这个人第一孝顺。第二也迷信,显然是燕王朱棣之前找那些专业的术士,在大街小巷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信呢也坚定的认为,燕王将来必成大器。
所以他做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上燕王府向燕王。姓张信马上跑到燕王府门口,说我要求见燕王,但是燕王府这些门卫啊坚决不让你见。张信急了怎么办呢?乔装打扮之后啊,从小门进去。终于见到了燕王,燕王,此时此刻呀还在床上躺着,哼哼唧的,我不行了我难受,我冷,还在摆这个状态。张信冷冷的看着他说,燕王,您就别装了,我是来逮捕您的。咱俩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就在张信把这话说完之后,燕王朱棣呀瞬间恢复自己的常态,腰杆也挺直了,虎背熊腰,往那一站。来吧,说说怎么回事。
张信嘡嘡嘡打来龙去脉一讲,燕王朱棣立刻躬身十里呀,说张信,你可是救了我全家,他跟张信一商量。觉得还能宽限几天,说你先回去容我再想想办法。张信走了之后,朱棣马上开始打算召集众将官,结果发现四处都有人监视,而且呢主要路口。
也开始有人把守了,这个时候手下的将领都在外面,你根本找不来人探马送不出去,你将军也进不来,情况非常的紧急。紧接着形势进一步的恶化。张昺和谢贵带着大军把燕王府给团团围住了,手里拿着诏书明确要擒拿燕王府的官署。此时此刻,朱棣面临的环境就是太险恶了。外面的大军根本调不回来,府中的兵力太少了,根本不足以跟人家对抗。这种情况下究竟该怎么?!
没人知道,但是朱棣必须自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因为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可言!随着削藩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在军师姚广孝的建议下起兵“靖难”。朱棣以800亲兵起事,随着北平旧部来投,连战连捷。建文帝派出曹国公李景隆,统领五十万大军,准备一举平定燕藩。
定下险计,坚守北平,大宁借兵。
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十万大军,此时北平城内只有数万守军。如果只是拒城坚守,李景隆拥有南方广阔腹地资源的支持,北平一座孤城,定无胜算。朱棣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大宁,朱元璋的十七子,被封为宁王的朱权驻守于此。朱权手里有八万甲兵,麾下的朵颜三卫多是由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组成。朱棣定下了自己前往大宁,向宁王“借兵”,由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等待他带军归来的策略。
这是一条险计,因为留给朱高炽的兵马仅有一万人,朱棣带着剩下的兵马秘密去往大宁。城外五十万南军人喧马嘶,鼓声雷雷,以1万敌50万,按常理这座北平城毫无守住的希望。
万一城破,朱棣的老婆孩子就都成了俘虏,即使朱棣借兵成功,他也失去了根据地,只能在各座城池之间游离,没有粮草接济,兵败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这是朱棣的背水一战,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世子朱高炽。
燕世子城头督战,曹国公犹疑不决
朱棣敢于只留下一万人防守北平,在于北平原是元朝大都,城高池深,想要破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朱高炽守到他带兵回来,他们就有了决一胜负的资本。
朱棣一离开北平,朱高炽便带着长子朱瞻基住在了城楼上,对着众将士说:“如果北平城破,我与此子同众将士共存亡!”,顿时士气大振。朱高炽年轻,缺少守城经验,但老将顾城身经百战,虽然顾城是南军的降将,但是朱高炽对其信任有加,给他赋予极高的权力,由其直接调度北平的军务。
李景隆与朱棣年少时曾一起在北平参与对北元的作战,朱棣对李景隆说过如果北平被围,应当率骑兵出城,游击敌军。为此,李景隆一直不敢全力攻城,生怕朱棣突袭,等到他发现朱棣已率军前往大宁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攻城时机。
此时北方正值寒冬,朱高炽瞅准时机,命人向城墙浇水,一夜过后,城墙便变成了冰墙。南军久攻不下北平城,本就士气不振,现在面对这一堵冰城墙,更是没了攻城的信心。
城破在即,燕王率大军及时来援,这才挽回局势。
虽然李景隆犹疑不决,屡屡失去攻城良机,但是城内只有一万守军,随着南军的持续攻城,守城人数不断减少,甚至燕王府中家丁妇孺都上城应战。
形势一度十分危急,在南军的猛攻下丽正门、顺城门、彰义门都险些被攻破,燕军拼死抵抗,艰难守住城门。此时如果朱棣还不能率援军来救,北平城恐怕就守不住了。好在朱棣成功从宁王处“借到”八万兵马,率领十几万军队出现在北平城下。
李景隆本就不具备帅才,只是承袭父荫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公爵,才让他领兵。反观朱棣,多次深入大漠,对北元作战,实战经验丰富。李景隆也深知自己领兵才能不及朱棣,将心不稳,兵士便成一盘散沙。燕军得新胜,兵强马壮,再加上守住了北平,士气如虹。
因李景隆和朱棣是旧识,年轻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建文帝虽任用李景隆为大将,但是心中仍存疑虑,不敢过分放权,经常下诏远程指挥战斗。战机往往稍纵即逝,将在外还要受君命限制,用兵显然就跟不上战场节奏的变化。
燕王及时“借兵”回援,也是个好主意。
两军决战,燕军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朱棣带头冲锋,燕军个个以一当十,杀的南军节节败退。混战中,李景隆中箭负伤,引残部败退。最终,燕军不可思议的获得了北平守卫战的胜利。
这一战是朱棣孤注一掷的一战,是他起兵路上最险的一战,在军事史上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自从北平守卫战后,南北两军的主动性就发生了转变,北军由防御转换为向南进攻,南军则转入了防御阶段。
在建文帝这边,同样是削藩,相比汉武帝的“推恩令”,兵不血刃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而建文帝选择的是直接对藩王下手,不是杀就是贬,逼得藩王无路可走,只能起兵反叛。
一南一北两位君王,在临大事做关键决策的时候,所选择的不同路线,可能冥冥之中就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在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战争中,建文朝廷虽然屡战屡败,但依靠雄厚的人力物力,大部分时间内依然将燕王所控制的区域死死压缩在北平一地。最终朱棣不堪长期的战争消耗,决心孤注一掷直捣京师南京。这次千里南下的“斩首行动”固然可视作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但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朱棣的胜利完全是一场意外。
对于朱允炆的失败原因,有认为他削藩顺序不合理的,有认为他身边文臣瞎指挥的,有认为他本人过于仁慈的,更有认为朝廷之中内奸太多的。但是依笔者看来,靖难战争是以代表江南地主利益的文官集团,和宗室亲王、勋贵武臣之间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在明初兵权掌握在宗室和勋贵手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建文朝堂的失败是必然的,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
如果把建文朝廷上的势力做个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藩王势力,以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等太祖诸子为代表。
其二是武勋势力,以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长兴侯耿炳文以及云南沐家等为代表。
其三是文官势力,以朱允炆的皇太孙东宫班底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为代表。
经过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案,和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蓝玉案的清洗,明初的开国武勋集团已经所剩无几。其空缺出来的兵权,基本都被分封各地的太祖系亲王瓜分完毕。
明初的外部环境并不安定,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过后,北元王庭对于明代的威胁才算基本解除。此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明军南征北战,十分的忙碌,整个朝廷也是以军事为先,文官们地位并不高。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之后,朱元璋有意识地提高文官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为了皇位顺利交接做准备。
在皇太孙的东宫班底之中,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黄子澄是江西分宜人,齐泰是直隶溧水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根据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明代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直隶、浙江和江西三地的人口总数约两千七百万,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换句话说,南方诸省是大明王朝的基本盘,三地的地主阶级更是遭老朱薅羊毛的主力。而且南方地主认为自己贡献大那么大,政治地位却不能相匹配,比如朱元璋那句着名的“苏松江浙人勿得任户部”。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代表江南大地主阶层利益的文官集团迅速掌握了朝廷权力。出于自身的阶级诉求,他们迫不及待地对太祖成法进行改革,将损害他们利益的制度全部废除:
甲子,均江、浙田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明史卷四·本纪第四》
这是真正的倒行逆施!从上文人口普查结果可知,直隶、浙江和江西三地... -->>
燕王朱棣奋起大军,已经直接突破了北平城,燕王造反已经箭在弦上了,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他马上让并不尚书麒态选了一个特使前往北平城,特使到了北平城之后。立刻召见张昺和谢贵,让他们二十四小时开始监控燕王的一举一动。但凡有谋反之意,立刻拿下,不用再请示了。张昺和谢贵两人一商量啊,没有时间再等了。马上就动手吧,立刻请来都指挥使张信,让他带兵立刻逮捕朱棣是远在南京的兵部尚书齐泰,专门定下了政策。
但是他没算到一点,张信是什么人?张信那是燕王的亲信呢,他跟燕王私交非常好,拿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他非常犹豫。在屋里来回的踱步,我到底抓还是不抓抓?对不起,阎王平时对我的厚爱呀,但是不抓朝廷的任命,就在这放着,我应该何去何从?正在犹豫之间,正好他的老母亲进来了,就问他说我儿有什么忧虑,结果张信呢在家里正愁没人商量,就跟他母亲讲的,南京那边给我消息了。让我逮捕驻地呀,这个事儿啊,我正犯愁该怎么办?
结果老太太跟他讲,我最近出门上公园遛弯儿的时候,就压腿那帮老头老太太都跟我讲了,说燕王这个人呢未来必得天下。所以你绝对不能抓的。张信这个人第一孝顺。第二也迷信,显然是燕王朱棣之前找那些专业的术士,在大街小巷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信呢也坚定的认为,燕王将来必成大器。
所以他做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上燕王府向燕王。姓张信马上跑到燕王府门口,说我要求见燕王,但是燕王府这些门卫啊坚决不让你见。张信急了怎么办呢?乔装打扮之后啊,从小门进去。终于见到了燕王,燕王,此时此刻呀还在床上躺着,哼哼唧的,我不行了我难受,我冷,还在摆这个状态。张信冷冷的看着他说,燕王,您就别装了,我是来逮捕您的。咱俩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就在张信把这话说完之后,燕王朱棣呀瞬间恢复自己的常态,腰杆也挺直了,虎背熊腰,往那一站。来吧,说说怎么回事。
张信嘡嘡嘡打来龙去脉一讲,燕王朱棣立刻躬身十里呀,说张信,你可是救了我全家,他跟张信一商量。觉得还能宽限几天,说你先回去容我再想想办法。张信走了之后,朱棣马上开始打算召集众将官,结果发现四处都有人监视,而且呢主要路口。
也开始有人把守了,这个时候手下的将领都在外面,你根本找不来人探马送不出去,你将军也进不来,情况非常的紧急。紧接着形势进一步的恶化。张昺和谢贵带着大军把燕王府给团团围住了,手里拿着诏书明确要擒拿燕王府的官署。此时此刻,朱棣面临的环境就是太险恶了。外面的大军根本调不回来,府中的兵力太少了,根本不足以跟人家对抗。这种情况下究竟该怎么?!
没人知道,但是朱棣必须自己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因为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可言!随着削藩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在军师姚广孝的建议下起兵“靖难”。朱棣以800亲兵起事,随着北平旧部来投,连战连捷。建文帝派出曹国公李景隆,统领五十万大军,准备一举平定燕藩。
定下险计,坚守北平,大宁借兵。
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十万大军,此时北平城内只有数万守军。如果只是拒城坚守,李景隆拥有南方广阔腹地资源的支持,北平一座孤城,定无胜算。朱棣将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大宁,朱元璋的十七子,被封为宁王的朱权驻守于此。朱权手里有八万甲兵,麾下的朵颜三卫多是由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组成。朱棣定下了自己前往大宁,向宁王“借兵”,由世子朱高炽守卫北平,等待他带军归来的策略。
这是一条险计,因为留给朱高炽的兵马仅有一万人,朱棣带着剩下的兵马秘密去往大宁。城外五十万南军人喧马嘶,鼓声雷雷,以1万敌50万,按常理这座北平城毫无守住的希望。
万一城破,朱棣的老婆孩子就都成了俘虏,即使朱棣借兵成功,他也失去了根据地,只能在各座城池之间游离,没有粮草接济,兵败被灭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这是朱棣的背水一战,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世子朱高炽。
燕世子城头督战,曹国公犹疑不决
朱棣敢于只留下一万人防守北平,在于北平原是元朝大都,城高池深,想要破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朱高炽守到他带兵回来,他们就有了决一胜负的资本。
朱棣一离开北平,朱高炽便带着长子朱瞻基住在了城楼上,对着众将士说:“如果北平城破,我与此子同众将士共存亡!”,顿时士气大振。朱高炽年轻,缺少守城经验,但老将顾城身经百战,虽然顾城是南军的降将,但是朱高炽对其信任有加,给他赋予极高的权力,由其直接调度北平的军务。
李景隆与朱棣年少时曾一起在北平参与对北元的作战,朱棣对李景隆说过如果北平被围,应当率骑兵出城,游击敌军。为此,李景隆一直不敢全力攻城,生怕朱棣突袭,等到他发现朱棣已率军前往大宁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攻城时机。
此时北方正值寒冬,朱高炽瞅准时机,命人向城墙浇水,一夜过后,城墙便变成了冰墙。南军久攻不下北平城,本就士气不振,现在面对这一堵冰城墙,更是没了攻城的信心。
城破在即,燕王率大军及时来援,这才挽回局势。
虽然李景隆犹疑不决,屡屡失去攻城良机,但是城内只有一万守军,随着南军的持续攻城,守城人数不断减少,甚至燕王府中家丁妇孺都上城应战。
形势一度十分危急,在南军的猛攻下丽正门、顺城门、彰义门都险些被攻破,燕军拼死抵抗,艰难守住城门。此时如果朱棣还不能率援军来救,北平城恐怕就守不住了。好在朱棣成功从宁王处“借到”八万兵马,率领十几万军队出现在北平城下。
李景隆本就不具备帅才,只是承袭父荫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公爵,才让他领兵。反观朱棣,多次深入大漠,对北元作战,实战经验丰富。李景隆也深知自己领兵才能不及朱棣,将心不稳,兵士便成一盘散沙。燕军得新胜,兵强马壮,再加上守住了北平,士气如虹。
因李景隆和朱棣是旧识,年轻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玩,建文帝虽任用李景隆为大将,但是心中仍存疑虑,不敢过分放权,经常下诏远程指挥战斗。战机往往稍纵即逝,将在外还要受君命限制,用兵显然就跟不上战场节奏的变化。
燕王及时“借兵”回援,也是个好主意。
两军决战,燕军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朱棣带头冲锋,燕军个个以一当十,杀的南军节节败退。混战中,李景隆中箭负伤,引残部败退。最终,燕军不可思议的获得了北平守卫战的胜利。
这一战是朱棣孤注一掷的一战,是他起兵路上最险的一战,在军事史上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自从北平守卫战后,南北两军的主动性就发生了转变,北军由防御转换为向南进攻,南军则转入了防御阶段。
在建文帝这边,同样是削藩,相比汉武帝的“推恩令”,兵不血刃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具有极高的政治智慧。而建文帝选择的是直接对藩王下手,不是杀就是贬,逼得藩王无路可走,只能起兵反叛。
一南一北两位君王,在临大事做关键决策的时候,所选择的不同路线,可能冥冥之中就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在这场持续三年之久的战争中,建文朝廷虽然屡战屡败,但依靠雄厚的人力物力,大部分时间内依然将燕王所控制的区域死死压缩在北平一地。最终朱棣不堪长期的战争消耗,决心孤注一掷直捣京师南京。这次千里南下的“斩首行动”固然可视作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但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朱棣的胜利完全是一场意外。
对于朱允炆的失败原因,有认为他削藩顺序不合理的,有认为他身边文臣瞎指挥的,有认为他本人过于仁慈的,更有认为朝廷之中内奸太多的。但是依笔者看来,靖难战争是以代表江南地主利益的文官集团,和宗室亲王、勋贵武臣之间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在明初兵权掌握在宗室和勋贵手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建文朝堂的失败是必然的,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
如果把建文朝廷上的势力做个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是藩王势力,以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等太祖诸子为代表。
其二是武勋势力,以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长兴侯耿炳文以及云南沐家等为代表。
其三是文官势力,以朱允炆的皇太孙东宫班底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为代表。
经过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案,和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蓝玉案的清洗,明初的开国武勋集团已经所剩无几。其空缺出来的兵权,基本都被分封各地的太祖系亲王瓜分完毕。
明初的外部环境并不安定,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过后,北元王庭对于明代的威胁才算基本解除。此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明军南征北战,十分的忙碌,整个朝廷也是以军事为先,文官们地位并不高。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之后,朱元璋有意识地提高文官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为了皇位顺利交接做准备。
在皇太孙的东宫班底之中,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黄子澄是江西分宜人,齐泰是直隶溧水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根据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明代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直隶、浙江和江西三地的人口总数约两千七百万,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换句话说,南方诸省是大明王朝的基本盘,三地的地主阶级更是遭老朱薅羊毛的主力。而且南方地主认为自己贡献大那么大,政治地位却不能相匹配,比如朱元璋那句着名的“苏松江浙人勿得任户部”。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代表江南大地主阶层利益的文官集团迅速掌握了朝廷权力。出于自身的阶级诉求,他们迫不及待地对太祖成法进行改革,将损害他们利益的制度全部废除:
甲子,均江、浙田赋,诏曰:“国家有惟正之供,江浙赋独重。而苏、松官田悉准私税,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今悉与减免,亩毋逾一斗。苏、松人仍得官户部。”—《明史卷四·本纪第四》
这是真正的倒行逆施!从上文人口普查结果可知,直隶、浙江和江西三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