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铜驼烟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男子想要大口地呼吸,想要拼命地挥动双臂,想要逃离这莫名其妙的境况,直到喉咙中发出了野兽般地嘶吼。
睁开双眼的时候,男子看到了陌生却有着记忆的人与物。
男子知道,这不是他的记忆,此刻却属于了自己。
清晨,一名叫做李峻的年轻人从垂死中醒来。
这是万千生死中最为寻常的事情,除了他至亲至爱的人,没有谁会在意这件事。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一些事情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历史的车轮也就此转换了一个方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
洛阳城,是一座几经更替的帝王之都。
两年前,它再次经历了战火纷飞,但依旧矗立在中原的大地上。
这座古老的城池,一直都用它那巍峨庄重的身姿俯瞰着大地,漠视着蝼蚁般的世人,看他们那短暂的生死轮回。
洛阳城中,既有十米九糠的穷苦之人,也有浆酒藿肉的极奢之家。
无论贫穷或富贵,城中的每一个人都在钻营、图谋与窥觑,乞望能在某个恰当的时刻,成为另一个不同的自己。
铜驼大街,因一对汉武铜驼而成名。
现如今,置放铜驼的帝王早已成云烟,阊阖门外的这对铜驼也饱经风雨。
然而,它们依旧在默默地俯身前望。望着铜驼大街上那来往的行人,欣赏着大街上所发生的荣辱兴衰与悲欢离合。
此时,月上中空,除了烟花之地外,城中的家户早已灭了烛火,落了帷帐。
大街中段,临近辅路的承露巷中,长沙王府门前的两盏门灯在夜风中摇晃,将街面上的光影拉的时短时长,忽明忽暗。
王府的栖阁中,长沙王司马乂正低头看着一份密函。
他望着纸面上的字迹,沉思了片刻,将密函递给了身旁的内史李澈。
李澈仔细地看了一遍,抬眼望了望司马乂,又将目光落回在纸面上。
片刻后,李澈问道:“明公,这是您拜陵之时与成都王所说之言,他这一字不差地写给您,是要做什么?难道说...?”
司马乂点了一下头,缓声地说道:“既然是一字不差,说明他当时便入耳进心了,应该是想要做了。”
李澈闻言,神情略有迟疑道:“明公,属下有些担心。”
司马乂问道:“有何担心?”
李澈皱眉回道:“属下担心,若您应下此事,一旦咱们兵起,他们却隔岸观火,那……”
李澈没有将话继续下去,毕竟长沙王与成都王是亲兄弟,作为臣属的他只能将话说到这了。
“唉...”?司马乂闻言,叹了一口气,手指轻敲着桌面。思忖片刻后,他点头道:“你所担心的不无道理。”
其实,对于李澈的这份担忧,司马乂也不是没有想到过,甚至他认为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骨肉之情又如何?
既然生在了帝王家,心中所想的是天下,心中所求的也只能是天下,所有的骨肉之情都是争夺天下的绊脚石。
司马乂相信成都王司马颖会这样想,因为他是司马颖的兄长,正所谓兄弟连心嘛!
然而,司马乂清楚地知道,眼下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兄弟间的尔虞我诈,而是来自于朝堂上的掌权者。
这个掌权者并非是当今天子,而是齐王司马冏。
“自迎帝复位,齐王官至大司马,权倾朝野。如今,他又自命太子太师,掌控整个朝廷。如若不除,怎知他不会是将来的赵王伦?”
司马乂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略显轻瘦的年轻面容上泛起了冷意。
随即,他口中继续道:“齐王一直戒心于孤,处处制衡。他若称帝,我司马乂必定是他想要除之而后快之人。”
矛盾都要有主有次,尔虞我诈毕竟还在暗下里,可司马乂与司马冏的矛盾已经摆到了明面上,更是要到了兵刃相交的程度。
司马乂清楚这些,也知道应该先除掉哪个危险。
身为内史的李澈追随司马乂多年,深得司马乂的器重。这与李澈的忠心有关,也得益于他的出谋划策。
李澈深知司马乂的话不假,也知晓长沙王府的人已然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即便是引而不发,将来也恐难逃一死。
路有多条,既然选择了长沙王司马乂,李澈就决定与长沙王府荣辱与共。
因此,他便定下心,开口道:“明公,既然您的心中已有定数,那就应尽早做下安排。即便最终是拼死一搏,咱们也未必会败。”
望着容色凛然的李澈,司马乂的脸上恢复了笑意,抬手在烛火处点燃密函。
“禁军中多数将领都与孤相熟,且其中大部又归参军皇甫商辖制,兵力这一处倒不是没有。”
司马乂拿燃着的密函,继续道:“至于中军嘛...孤会再想其他的办法。”
密函燃烧过半,司马乂将其投在了香薰炉中,拍了拍手上的纸灰,望向李澈。
“前几日,鲁先生离开时与孤有所交代,说城中尚有百余名墨家子弟,可随时听从王命”
说到鲁叔时,司马乂想起一件事来,问向李澈。
“对了,鲁先生临行时曾向孤举荐一人,以往也听你说起过,是你本家的一个侄儿吧?”
“让明公劳心了,的确是属下的一个侄儿,名唤李峻。”
李澈起身执礼,口中介绍道:“李峻因送属下入京,得了梁孝王的赏识做了牙门将。后随梁孝王平叛立了大功,朝廷赏了侯位,现任平阳郡督护一职。”
“平阳郡督护?”司马乂有所思地应了一句。
随后,他望着李澈,略有深意地问道:“平阳太守宋胄听命于东海王,想必你那侄儿也是如此吧?”
“唉...”
李澈明白司马乂的话意,叹息了一声,故作苦笑道:“明公有所不知,李家的儿郎都是一样心性,倔强的狠。他既得了梁孝王的恩惠,心中也便只有梁孝王,故与那宋太守相处不恰。”
李澈的话中所指,司马乂自然听得明白,他器重李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想到此处,司马乂笑道:“如今知恩重义的人愈发地少了,难得他能如此。只是没了靠山,他恐怕会被宋胄责难了。”
不等李澈答话,司马乂继续说道:“如今府中正是用人之际,你可让他入京来。本王也会书信给宋胄,让他多照拂一下,他自会明白本王的意思。”
无论怎样的才俊,如果没有忠心二字当头,便是墙头草,无根萍。任何的不利状况都会让其叛离,更会深受其害。
对于这样的人,司马乂不会关心,更不会信任,只会利用。
; 男子想要大口地呼吸,想要拼命地挥动双臂,想要逃离这莫名其妙的境况,直到喉咙中发出了野兽般地嘶吼。
睁开双眼的时候,男子看到了陌生却有着记忆的人与物。
男子知道,这不是他的记忆,此刻却属于了自己。
清晨,一名叫做李峻的年轻人从垂死中醒来。
这是万千生死中最为寻常的事情,除了他至亲至爱的人,没有谁会在意这件事。
然而,在随后的岁月里,一些事情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改变。
历史的车轮也就此转换了一个方向,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
洛阳城,是一座几经更替的帝王之都。
两年前,它再次经历了战火纷飞,但依旧矗立在中原的大地上。
这座古老的城池,一直都用它那巍峨庄重的身姿俯瞰着大地,漠视着蝼蚁般的世人,看他们那短暂的生死轮回。
洛阳城中,既有十米九糠的穷苦之人,也有浆酒藿肉的极奢之家。
无论贫穷或富贵,城中的每一个人都在钻营、图谋与窥觑,乞望能在某个恰当的时刻,成为另一个不同的自己。
铜驼大街,因一对汉武铜驼而成名。
现如今,置放铜驼的帝王早已成云烟,阊阖门外的这对铜驼也饱经风雨。
然而,它们依旧在默默地俯身前望。望着铜驼大街上那来往的行人,欣赏着大街上所发生的荣辱兴衰与悲欢离合。
此时,月上中空,除了烟花之地外,城中的家户早已灭了烛火,落了帷帐。
大街中段,临近辅路的承露巷中,长沙王府门前的两盏门灯在夜风中摇晃,将街面上的光影拉的时短时长,忽明忽暗。
王府的栖阁中,长沙王司马乂正低头看着一份密函。
他望着纸面上的字迹,沉思了片刻,将密函递给了身旁的内史李澈。
李澈仔细地看了一遍,抬眼望了望司马乂,又将目光落回在纸面上。
片刻后,李澈问道:“明公,这是您拜陵之时与成都王所说之言,他这一字不差地写给您,是要做什么?难道说...?”
司马乂点了一下头,缓声地说道:“既然是一字不差,说明他当时便入耳进心了,应该是想要做了。”
李澈闻言,神情略有迟疑道:“明公,属下有些担心。”
司马乂问道:“有何担心?”
李澈皱眉回道:“属下担心,若您应下此事,一旦咱们兵起,他们却隔岸观火,那……”
李澈没有将话继续下去,毕竟长沙王与成都王是亲兄弟,作为臣属的他只能将话说到这了。
“唉...”?司马乂闻言,叹了一口气,手指轻敲着桌面。思忖片刻后,他点头道:“你所担心的不无道理。”
其实,对于李澈的这份担忧,司马乂也不是没有想到过,甚至他认为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骨肉之情又如何?
既然生在了帝王家,心中所想的是天下,心中所求的也只能是天下,所有的骨肉之情都是争夺天下的绊脚石。
司马乂相信成都王司马颖会这样想,因为他是司马颖的兄长,正所谓兄弟连心嘛!
然而,司马乂清楚地知道,眼下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兄弟间的尔虞我诈,而是来自于朝堂上的掌权者。
这个掌权者并非是当今天子,而是齐王司马冏。
“自迎帝复位,齐王官至大司马,权倾朝野。如今,他又自命太子太师,掌控整个朝廷。如若不除,怎知他不会是将来的赵王伦?”
司马乂深吸了一口气,咬了咬牙,略显轻瘦的年轻面容上泛起了冷意。
随即,他口中继续道:“齐王一直戒心于孤,处处制衡。他若称帝,我司马乂必定是他想要除之而后快之人。”
矛盾都要有主有次,尔虞我诈毕竟还在暗下里,可司马乂与司马冏的矛盾已经摆到了明面上,更是要到了兵刃相交的程度。
司马乂清楚这些,也知道应该先除掉哪个危险。
身为内史的李澈追随司马乂多年,深得司马乂的器重。这与李澈的忠心有关,也得益于他的出谋划策。
李澈深知司马乂的话不假,也知晓长沙王府的人已然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即便是引而不发,将来也恐难逃一死。
路有多条,既然选择了长沙王司马乂,李澈就决定与长沙王府荣辱与共。
因此,他便定下心,开口道:“明公,既然您的心中已有定数,那就应尽早做下安排。即便最终是拼死一搏,咱们也未必会败。”
望着容色凛然的李澈,司马乂的脸上恢复了笑意,抬手在烛火处点燃密函。
“禁军中多数将领都与孤相熟,且其中大部又归参军皇甫商辖制,兵力这一处倒不是没有。”
司马乂拿燃着的密函,继续道:“至于中军嘛...孤会再想其他的办法。”
密函燃烧过半,司马乂将其投在了香薰炉中,拍了拍手上的纸灰,望向李澈。
“前几日,鲁先生离开时与孤有所交代,说城中尚有百余名墨家子弟,可随时听从王命”
说到鲁叔时,司马乂想起一件事来,问向李澈。
“对了,鲁先生临行时曾向孤举荐一人,以往也听你说起过,是你本家的一个侄儿吧?”
“让明公劳心了,的确是属下的一个侄儿,名唤李峻。”
李澈起身执礼,口中介绍道:“李峻因送属下入京,得了梁孝王的赏识做了牙门将。后随梁孝王平叛立了大功,朝廷赏了侯位,现任平阳郡督护一职。”
“平阳郡督护?”司马乂有所思地应了一句。
随后,他望着李澈,略有深意地问道:“平阳太守宋胄听命于东海王,想必你那侄儿也是如此吧?”
“唉...”
李澈明白司马乂的话意,叹息了一声,故作苦笑道:“明公有所不知,李家的儿郎都是一样心性,倔强的狠。他既得了梁孝王的恩惠,心中也便只有梁孝王,故与那宋太守相处不恰。”
李澈的话中所指,司马乂自然听得明白,他器重李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想到此处,司马乂笑道:“如今知恩重义的人愈发地少了,难得他能如此。只是没了靠山,他恐怕会被宋胄责难了。”
不等李澈答话,司马乂继续说道:“如今府中正是用人之际,你可让他入京来。本王也会书信给宋胄,让他多照拂一下,他自会明白本王的意思。”
无论怎样的才俊,如果没有忠心二字当头,便是墙头草,无根萍。任何的不利状况都会让其叛离,更会深受其害。
对于这样的人,司马乂不会关心,更不会信任,只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