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少年杯酒意气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非还是死了。
连着紧张了数日的咸阳城中,气氛为之一宽。
并非是对韩非子有不敬之意,昭人直到最后还是念着韩师的好的。只是王上与公子之间的隐约对峙,实在让国人心思浮动。
公子扶苏并未赴刑场送老师最后一程,这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无情,反而因为公子的不忍,惹得国人更加怜惜。
毕竟能做的,公子都已经做了。
对于这个连形同犯上的“逼宫”都做过的公子,何人还愿意指责于他呢?
更何况,似乎除了公子扶苏,所有人都乐见韩非之死。
对始皇来说,韩非的死是他收官故韩的最后一步,能够凝聚故韩人心的最后一人身死,意味着故韩脊梁已经彻底被他折断了。
劫所预言的大乱并未发生,故韩的再次平定,并未耗去昭国太多国力,这让嬴政更为坚定自己霸道理念的正确。
借此,始皇同时给了西魏定了一个章程:有扶苏的胡萝卜在前不假,昭王政的大棒可也离得不远。
对故韩贵胄来说,韩非的快速定刑,代表着昭王并不愿意扩大此次诛逆的范围,这可谓是一件大好事。
首恶迅速亡故,除了那些随着韩非,被一起押运到咸阳城,最后关头还想着与社稷共存亡的顽固分子,及时脱离韩非党羽,留在故韩的贵胄们,似乎又得脱一难。
听说公子扶苏利用故地贵人的策略被昭王欣赏,那么他们这群人,很可能不久之后就又有机会如同西魏那些贵族一般,重新掌权。
如此,当然就足以让他们忘却并未有切肤之感所谓的亡国之殇,安安心心做个昭臣了。
故韩民众的接受速度虽然没有这些贵人们迅速,但心理上,随着韩安与韩非的先后亡故,似乎他们对故韩王室的留恋便就只停留在记忆中了。
即便还有哀怜,但毕竟往者已矣,生者还是要继续活下去。
从韩人到昭人的转变,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惨烈。
两次亡国,给底层民众的印象,不过是新郑城头换来换去的王旗罢了。
真正愿意与国携亡之人,早在第一次亡国之时,早就死了个七七八八,如今不过是彻底死干净了而已。
韩非被判了腰斩之刑。
这对于一个谋逆之人而言,其实已经是法外施恩了。
到底比车裂而死体面一些。
获罪而死之人本不配享受祭祀,可偏偏有人在咸阳城外一日之距遥遥做祭,身旁代表着昭国法度的甲士们却无人拦着。
便是昭王事后得知此事之时,也只是一句听不出喜怒的“随他去吧”,普天之下又有谁敢阻止这位天下间身份最贵重的学生祭奠他的老师?
“今日,先说问田。”
这是老师说与自己的第一句话。
没有多余寒暄,没有任何抱怨,其中怨念却一览无遗。
原本只是觉得老师的怨念只在父王身上,可如今想来,何尝没有对自己强行为其续命的怨?
从结果来看,自己不过只是让老师更为身不由己数年而已。
扶苏行完拜礼却并未离开,只坐在渭水边上,胡乱想着心事。
“昭法严苛?不过是‘法不阿贵’的心思作祟而已,不必去理这些胡言乱语。”
出乎意料的,老师并未与列国人士一般认为昭法酷烈,甚至还对此多有认同。
多次探讨之中,老师不止一次对自己明言,昭法之烈,就是要如同烈火一般,涤荡那些根深蒂固的恶习。
“今日,讲五蠹。”
如果不算那狱中与其说是授课,不如说是托付期盼的一晚,这就是韩师的最后一讲。
可是没... -->>
韩非还是死了。
连着紧张了数日的咸阳城中,气氛为之一宽。
并非是对韩非子有不敬之意,昭人直到最后还是念着韩师的好的。只是王上与公子之间的隐约对峙,实在让国人心思浮动。
公子扶苏并未赴刑场送老师最后一程,这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无情,反而因为公子的不忍,惹得国人更加怜惜。
毕竟能做的,公子都已经做了。
对于这个连形同犯上的“逼宫”都做过的公子,何人还愿意指责于他呢?
更何况,似乎除了公子扶苏,所有人都乐见韩非之死。
对始皇来说,韩非的死是他收官故韩的最后一步,能够凝聚故韩人心的最后一人身死,意味着故韩脊梁已经彻底被他折断了。
劫所预言的大乱并未发生,故韩的再次平定,并未耗去昭国太多国力,这让嬴政更为坚定自己霸道理念的正确。
借此,始皇同时给了西魏定了一个章程:有扶苏的胡萝卜在前不假,昭王政的大棒可也离得不远。
对故韩贵胄来说,韩非的快速定刑,代表着昭王并不愿意扩大此次诛逆的范围,这可谓是一件大好事。
首恶迅速亡故,除了那些随着韩非,被一起押运到咸阳城,最后关头还想着与社稷共存亡的顽固分子,及时脱离韩非党羽,留在故韩的贵胄们,似乎又得脱一难。
听说公子扶苏利用故地贵人的策略被昭王欣赏,那么他们这群人,很可能不久之后就又有机会如同西魏那些贵族一般,重新掌权。
如此,当然就足以让他们忘却并未有切肤之感所谓的亡国之殇,安安心心做个昭臣了。
故韩民众的接受速度虽然没有这些贵人们迅速,但心理上,随着韩安与韩非的先后亡故,似乎他们对故韩王室的留恋便就只停留在记忆中了。
即便还有哀怜,但毕竟往者已矣,生者还是要继续活下去。
从韩人到昭人的转变,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惨烈。
两次亡国,给底层民众的印象,不过是新郑城头换来换去的王旗罢了。
真正愿意与国携亡之人,早在第一次亡国之时,早就死了个七七八八,如今不过是彻底死干净了而已。
韩非被判了腰斩之刑。
这对于一个谋逆之人而言,其实已经是法外施恩了。
到底比车裂而死体面一些。
获罪而死之人本不配享受祭祀,可偏偏有人在咸阳城外一日之距遥遥做祭,身旁代表着昭国法度的甲士们却无人拦着。
便是昭王事后得知此事之时,也只是一句听不出喜怒的“随他去吧”,普天之下又有谁敢阻止这位天下间身份最贵重的学生祭奠他的老师?
“今日,先说问田。”
这是老师说与自己的第一句话。
没有多余寒暄,没有任何抱怨,其中怨念却一览无遗。
原本只是觉得老师的怨念只在父王身上,可如今想来,何尝没有对自己强行为其续命的怨?
从结果来看,自己不过只是让老师更为身不由己数年而已。
扶苏行完拜礼却并未离开,只坐在渭水边上,胡乱想着心事。
“昭法严苛?不过是‘法不阿贵’的心思作祟而已,不必去理这些胡言乱语。”
出乎意料的,老师并未与列国人士一般认为昭法酷烈,甚至还对此多有认同。
多次探讨之中,老师不止一次对自己明言,昭法之烈,就是要如同烈火一般,涤荡那些根深蒂固的恶习。
“今日,讲五蠹。”
如果不算那狱中与其说是授课,不如说是托付期盼的一晚,这就是韩师的最后一讲。
可是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