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冬去春来, 墙里墙外长出芳草, 碧绿连天成了成了一片好风景。
许珍坐在城门口打哈欠。
路上来了几个风沙满面的行商, 许珍稽查身份,顺便从里头买了点葡萄和番茄的种子, 准备趁着秋日太阳好种下。
她将种子藏进兜袋里。
旁边有住在这里的平凉人隔着一道墙看见了她, 小声议论。
“那就是上次龙门战役中, 出兵法的关令。”
“让开我看看——哎呀!长得也没特别厉害啊,这是从长安贬官来的?”
“对啊,和她一块的还有个胡人, 那日杀了好多同族。”
“哇!!”
感叹声顺着凉风送到许珍耳边, 许珍听后笑了笑没理会,等老兵吃完饭回来,她直接不要脸的翘班了。
回到家中, 许珍开始种地。
这几日她已经种了不少, 天冷的时候用大棚保持光照和温度, 现在不少植物已经长出了小苗苗。
商城不更新, 她也不舍得耗费过多功德点去购买水稻种植的书籍, 干脆直接自己凭借记忆写了一本, 以官员的身份发放给几户农家, 要求大家互相传阅, 有什么看不懂的可以直接问她。
走到某处,农户打开来看了看上面内容,见到杂交、缩短时令之类的内容,大大诧异, 觉得完全不行。
那农户骂道:“你非农家出身,不知道我们农家内中深奥,上应天时是最基本的,你这就是逆天而为。”
许珍笑着解释:“这怎么算是逆天,《淮南子》说要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我不过就是利用人力,凭借天地而扩大生产罢了。”
农户说道:“荒谬!”
“而且最重要的并不是逆时令,而是种水稻的技术。”许珍并不担心惹怒农户,她说道,“平凉虽为旱地,好歹还是能种个单季稻的,你们如果好好利用清明以前的这段时间,今年就不用担心收成问题。”
最早在北方旱地发明种植水稻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出家为僧之后取名为“行痴和尚”,他因悲痛北方饥荒,因此潜心研究,发明出了旱地种植水稻的方法。
有几家农户听后看了看那本宣传手册,不敢置信。
还有几个依旧破口大骂:“你个儒生,懂什么农学!”
许珍说道:“不管我懂不懂,这上头的东西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若是你们不这么做,而邻居这么做了,到时候差距悬殊,可千万别觉得惊奇。”
挑拨完以后,挥挥袖子走了。
留下几户农家面面相觑,不知到底该不该种。
最后不少人内心暗暗决定,要不用一半的土地来尝试一下吧。
农田方方正正躺在四面八方,黄沙吹来,在干涸的土地上留下滚石。
许珍并非一定要这些人种出什么厉害的农作物来,她有钱,完全可以去周边购买。只不过若是这些农户种的多,价格就能便宜不少。
她内心打着小算盘,走去书院上课。
这段时间,小叫花又回军营,许珍觉得生活无趣,只好继续布谋自己设下的局。
春日殿试将近。
书院近日读书气氛良好,葛喜儿准备殿试,不再跑来书院,许珍身边换了个小跟班。
是先前一块去龙门花楼的学生,名叫明月。
明月这姑娘,和普遍尚武的平凉学生略有不同,她看似聪明,可脑子仿佛少根筋,被许珍帮助后,就一直缠着许珍,说要给许珍做贴身婢女。
许珍不要。
明月也不走,还时不时的询问许珍:“许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想出的兵法,我何时才能像你这样?”
许珍很擅长回答这种问题,她语重心长道:“当然是刻苦学习,要知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每天早上卯时起床,辰时到书院开始早读,念完书去操场强身健体,戊时才能回家,晚上还要写很久的功课。”
明月听后震惊了:“先生,那一整日岂不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实在是了不得,这简直比练武还辛苦。”
许珍说:“差不多吧,身边同学都在努力,就连前人都在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我总不能不念书。”
明月听后惭愧不已。
许珍谈到以前念书时候的情形,有些怀念,随口算算,自己穿越过来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还挺丰富,教了几个学生,赚了点银钱,见到了古代皇帝,升官又被贬官,如今在边塞地区安心养老。
再过几年,自己应该就记不清穿越前的事情了,可能会记忆衰退,彻底融入这里的生活。
她该留下点什么的。
但不论如何,好在自己身边还有小叫花,还有学生。
许珍脸上露出笑容。
走进书堂,明月回到位置上坐下,许珍开始讲课,说的是百家内容,以及她还记得的一些现代知识。
讲到中午午休时间,有一名学生和许珍高喊:“许先生,我们有学生马上要参加殿试,你可有什么可以传授的内容?”
许珍很震惊。
原来平凉书院的这些尚武分子,也参加了策论常科考试?
她好奇的问道:“你们有几个人要参加殿试?”
下边学生站起身来,一共三人,两名女生一名男生,脸上略微傲气,在平凉能够通过秋试,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许珍问:“你们想让我传授什么?”
那学生说:“希望先生传授圣上关注的问题。”
“关注的问题无非就是百姓的问题。”许珍笼统的说了说,接着问道,“你们可有什么政治抱负?”
那三学生说的也简单,一个“非攻”,一个“无为”,一个“重农抑商”,总结下来就是墨家、道家和农家的思想。
朝堂就是个大杂烩,百官各有各的信仰。
许珍说道:“按照你们所想的,表达出来便好,百家学说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当你们阐述自己抱负的时候,肯定会被圣上挑错,可那又如何,世上没有绝对的圆。”
三名学生问道:“先生当过官,可知道圣上有什么喜好?”
许珍说道:“你们这样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你们,圣上重儒。”
三名学生听后,若有所思。
许珍问:“你们打算做什么?”
学生没说话,但明显是准备将自己的抱负往儒学上贴。
许珍意识到了,问道:“但是难道这样,你们就打算放弃自己想的吗,你们得明白一个道理,你们入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国,而不是为了去迎合别人。”
放在以前,她不一定会说这种话。
只是现在,礼乐快要崩坏了。
社会即将重建,以后是哪种思想来维持世界的运转,谁也不知道。
今年的殿试,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小插曲。
不论是书中剧情,还是自己所谋划的道路,都已经清晰昭示了一切。
天下动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其中,有她的责任,也有其他无数人的责任。
想到这,许珍内心不忍。
学生们垂头依旧各有思考。
许珍将书本合上,思考一会儿后,起身和几名学生说道:“诸位同学。”
学生们抬头看她,目光疑惑。
许珍说:“长安路途遥远,这次殿试,诸位,还请多多保重啊!”
 ... -->>
冬去春来, 墙里墙外长出芳草, 碧绿连天成了成了一片好风景。
许珍坐在城门口打哈欠。
路上来了几个风沙满面的行商, 许珍稽查身份,顺便从里头买了点葡萄和番茄的种子, 准备趁着秋日太阳好种下。
她将种子藏进兜袋里。
旁边有住在这里的平凉人隔着一道墙看见了她, 小声议论。
“那就是上次龙门战役中, 出兵法的关令。”
“让开我看看——哎呀!长得也没特别厉害啊,这是从长安贬官来的?”
“对啊,和她一块的还有个胡人, 那日杀了好多同族。”
“哇!!”
感叹声顺着凉风送到许珍耳边, 许珍听后笑了笑没理会,等老兵吃完饭回来,她直接不要脸的翘班了。
回到家中, 许珍开始种地。
这几日她已经种了不少, 天冷的时候用大棚保持光照和温度, 现在不少植物已经长出了小苗苗。
商城不更新, 她也不舍得耗费过多功德点去购买水稻种植的书籍, 干脆直接自己凭借记忆写了一本, 以官员的身份发放给几户农家, 要求大家互相传阅, 有什么看不懂的可以直接问她。
走到某处,农户打开来看了看上面内容,见到杂交、缩短时令之类的内容,大大诧异, 觉得完全不行。
那农户骂道:“你非农家出身,不知道我们农家内中深奥,上应天时是最基本的,你这就是逆天而为。”
许珍笑着解释:“这怎么算是逆天,《淮南子》说要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我不过就是利用人力,凭借天地而扩大生产罢了。”
农户说道:“荒谬!”
“而且最重要的并不是逆时令,而是种水稻的技术。”许珍并不担心惹怒农户,她说道,“平凉虽为旱地,好歹还是能种个单季稻的,你们如果好好利用清明以前的这段时间,今年就不用担心收成问题。”
最早在北方旱地发明种植水稻的,是清朝顺治皇帝,出家为僧之后取名为“行痴和尚”,他因悲痛北方饥荒,因此潜心研究,发明出了旱地种植水稻的方法。
有几家农户听后看了看那本宣传手册,不敢置信。
还有几个依旧破口大骂:“你个儒生,懂什么农学!”
许珍说道:“不管我懂不懂,这上头的东西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若是你们不这么做,而邻居这么做了,到时候差距悬殊,可千万别觉得惊奇。”
挑拨完以后,挥挥袖子走了。
留下几户农家面面相觑,不知到底该不该种。
最后不少人内心暗暗决定,要不用一半的土地来尝试一下吧。
农田方方正正躺在四面八方,黄沙吹来,在干涸的土地上留下滚石。
许珍并非一定要这些人种出什么厉害的农作物来,她有钱,完全可以去周边购买。只不过若是这些农户种的多,价格就能便宜不少。
她内心打着小算盘,走去书院上课。
这段时间,小叫花又回军营,许珍觉得生活无趣,只好继续布谋自己设下的局。
春日殿试将近。
书院近日读书气氛良好,葛喜儿准备殿试,不再跑来书院,许珍身边换了个小跟班。
是先前一块去龙门花楼的学生,名叫明月。
明月这姑娘,和普遍尚武的平凉学生略有不同,她看似聪明,可脑子仿佛少根筋,被许珍帮助后,就一直缠着许珍,说要给许珍做贴身婢女。
许珍不要。
明月也不走,还时不时的询问许珍:“许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想出的兵法,我何时才能像你这样?”
许珍很擅长回答这种问题,她语重心长道:“当然是刻苦学习,要知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每天早上卯时起床,辰时到书院开始早读,念完书去操场强身健体,戊时才能回家,晚上还要写很久的功课。”
明月听后震惊了:“先生,那一整日岂不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实在是了不得,这简直比练武还辛苦。”
许珍说:“差不多吧,身边同学都在努力,就连前人都在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我总不能不念书。”
明月听后惭愧不已。
许珍谈到以前念书时候的情形,有些怀念,随口算算,自己穿越过来已经一年了。
这一年还挺丰富,教了几个学生,赚了点银钱,见到了古代皇帝,升官又被贬官,如今在边塞地区安心养老。
再过几年,自己应该就记不清穿越前的事情了,可能会记忆衰退,彻底融入这里的生活。
她该留下点什么的。
但不论如何,好在自己身边还有小叫花,还有学生。
许珍脸上露出笑容。
走进书堂,明月回到位置上坐下,许珍开始讲课,说的是百家内容,以及她还记得的一些现代知识。
讲到中午午休时间,有一名学生和许珍高喊:“许先生,我们有学生马上要参加殿试,你可有什么可以传授的内容?”
许珍很震惊。
原来平凉书院的这些尚武分子,也参加了策论常科考试?
她好奇的问道:“你们有几个人要参加殿试?”
下边学生站起身来,一共三人,两名女生一名男生,脸上略微傲气,在平凉能够通过秋试,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许珍问:“你们想让我传授什么?”
那学生说:“希望先生传授圣上关注的问题。”
“关注的问题无非就是百姓的问题。”许珍笼统的说了说,接着问道,“你们可有什么政治抱负?”
那三学生说的也简单,一个“非攻”,一个“无为”,一个“重农抑商”,总结下来就是墨家、道家和农家的思想。
朝堂就是个大杂烩,百官各有各的信仰。
许珍说道:“按照你们所想的,表达出来便好,百家学说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当你们阐述自己抱负的时候,肯定会被圣上挑错,可那又如何,世上没有绝对的圆。”
三名学生问道:“先生当过官,可知道圣上有什么喜好?”
许珍说道:“你们这样问我的话,我会告诉你们,圣上重儒。”
三名学生听后,若有所思。
许珍问:“你们打算做什么?”
学生没说话,但明显是准备将自己的抱负往儒学上贴。
许珍意识到了,问道:“但是难道这样,你们就打算放弃自己想的吗,你们得明白一个道理,你们入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国,而不是为了去迎合别人。”
放在以前,她不一定会说这种话。
只是现在,礼乐快要崩坏了。
社会即将重建,以后是哪种思想来维持世界的运转,谁也不知道。
今年的殿试,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小插曲。
不论是书中剧情,还是自己所谋划的道路,都已经清晰昭示了一切。
天下动乱,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其中,有她的责任,也有其他无数人的责任。
想到这,许珍内心不忍。
学生们垂头依旧各有思考。
许珍将书本合上,思考一会儿后,起身和几名学生说道:“诸位同学。”
学生们抬头看她,目光疑惑。
许珍说:“长安路途遥远,这次殿试,诸位,还请多多保重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