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一品代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解元论文一事, 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日一众新举子们往茶楼里去了,许珠自然不能跟了去, 可好事者众,早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只消叫人去仔细打听一下,便连当日那一众新举子们都各是什么神态, 说了什么话都能打听出来,更不必说梅耿二人应试的文章了。
举人试要考三场, 头一场出三道《四书》题, 一篇应制诗,及经义四篇。所谓文章重《四书》, 便是头一日的三道《四书》题最为要紧。可这一回,耿举人开始只默出了自己的三篇《四书》文, 梅解元却不但连应制诗和经义都默写出来,甚至连第二场第三场所考的那些诏、判、表、诰及时事策论题都默了出来, 最终逼得耿举人也只好把所有的文章都默写出来,摆在那里供人比较。
这一比, 耿举人真是完败。
许珠的丫鬟知缃从外头把所有的文章都叫人给抄了回来:“奴婢不懂文章, 可听人说, 梅解元这一篇篇的文章, 哪篇都比耿举人的好, 比得那耿举人灰头土脸,再不敢说什么论文的话了。”
许珠随手就把耿举人的那一摞文章扔一边去了,只捧着梅解元的看。其实她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只是捧着就觉得心中欢喜:“如此说来,梅解元这是实至名归了。”
“可不是。”知缃不晓得自家姑娘怎么突然打听起这个来,但这事儿眼下是京城里的知名事件,仅次于皇上有了长子——说不定比皇长子还引人关注,毕竟那是皇帝的家事,离着大家远着呢,倒不如这举人解元的,大家更喜闻乐见一些。
“咱们老爷也叫人抄了文章回来,说梅解元这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一般,给了少爷,叫少爷好生习学呢。还说梅解元的策论题言之有物,不像那耿举人纸上谈兵,比一比,就见出高下来了。”
知缃到底也是翰林府上的丫鬟,很是懂几个成语,难得把许良圃那么文诌诌的评价都一字不差地学了来。
许珠听了心里更高兴,道:“那外籍的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梅解元究竟是哪里人?”
这个知缃也打听了:“听说梅解元是岭南人,跟着家里人来了京城,不知怎么的就在京城应了秋闱。那耿举人,做秀才的时候就考了案首,文章也是好的,有三元及第的志向呢。就为这个三元及第,明明十五六岁上就能考中秀才的,硬是拖到十八岁,中了秀才又苦读了两年,就是冲着秋闱解元来的。谁知这一考,冷不丁的跳出个梅解元来,大家都不识得,再一看,竟是个外籍的。这外籍可不是人人都考得的,举人们疑心这梅解元有什么靠山,就疑心到考官不公上头,只是没个凭据。这耿举人就想出比较文章的法子——若是梅解元文章不如他,岂不就证明考官不公了么?谁知这一比,耿举人是服了,那些举子们,也再没半个敢说不公的了……”
“那梅解元到底有什么靠山?”许珠听得极是好奇。
一问这个,知缃立刻啧了一声道:“姑娘不晓得,这位梅解元,也是这几日论文之事惊动了京城,才被人打听出来——原来是皇后娘娘的族弟哪!”
许珠顿时睁大了眼睛:“竟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弟?难怪——”难怪那般俊美如同明珠美玉,气派不俗……
知缃还没说完呢:“梅解元的父亲,就是岭南那位有名的梅大儒啊!之前在江浙那边,在军营里教倭语的,就是那位大儒!”
外头军营里的事,原本许珠是不感兴趣的,但因为事关沈家,两家到底是姻亲,也听了那么一耳朵,却没想到这会儿又对上了,不由得一喜:“这,这么说也是有交情的。听说梅大儒还是沈家、沈家姐夫请了去的呢。”
许碧嫁去沈家快两年了,这一声姐夫还是头一回听见,着实新鲜得很,若不是前头加上沈家二字,知缃都不晓得这姐夫说的是谁呢?闻言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道:“听说是这么回事儿。”
许珠脱口便道:“若这么说,咱们家跟梅解元家也该交好才是。”
知缃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才道:“咱们家,跟沈家……”这都好久没来往了呢。也就是上回沈家姑爷来京城,往家里来了那么一趟,结果还闹得不快。如今沈姑爷早回了江浙,路姨娘也去庵堂里住着了,两家越发连封信都没有呢。如此,梅家与沈家有无交情,跟许家好像扯不上边儿罢。
许珠嘀咕道:“再怎么,也是姻亲呢……”
知缃没敢说话,只是暗暗地想,从前可没说是姻亲呢,姑娘说起沈家都觉晦气,只怕给宫里大姑娘扯了后腿。今儿这是怎么了,竟说起姻亲的话来,敢情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殊不知,说起姻亲来的,还真不止许珠一个呢,许良圃这会儿就正跟许夫人提这事儿。
许良圃的消息,自比许珠更灵通许多,正跟许夫人细说梅家之事:“梅大儒的长子在修书,据说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对他都颇为欣赏。次子在备明年的春闱。这会儿,幼子又中了一个解元,多少人都在说,明年怕不是要兄弟同榜呢。”
许夫人也听了一耳朵举子们论文的事儿,却不知晓许良圃说这个做什么。
许良圃叹道:“如今瑶儿生的儿子给皇后养着,咱们自该跟梅家设法亲近亲近才是。”
许夫人不是没打过这样的主意,可梅皇后娘家虽自今上登基之后就迁来了京城,却是承恩侯府,其门第之高,哪里是许良圃一个寒门出身的五品翰林能巴得上的?且承恩侯本人又不喜交际,一家子都不怎么出门,便是想来个偶遇或怎样的,都找不到机会。
许良圃深觉妻子不开窍,道:“承恩公府姓梅,梅大儒也姓梅。”这不都是一家子吗?
许夫人这才听明白丈夫的意思,道:“既这样,老爷也在翰林院,正好与梅家大公子亲近才是。”
许良圃顿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道:“梅大公子忙着修书,哪里有时间呢。且他不爱应酬,翰林院里多少人想寻他说话,都挨不上……”
梅若明本就无心出仕,只是修书这事儿能有机会博览天下群书,正投了他的脾气。自他进了翰林院,那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天下书,什么人情往来都不大答理的。
这倒不是说他脾气不好。事实上,他虽有梅皇后这个族妹,却从不以身份骄人的,对上对下皆是温和以待,只是说到出去吃酒赏花之类,就一概推了。理由也十分充分:他本是举人,皇上觉得他于修书有些个用处,才给了他这个官身,若是把心思用在别处,岂不是辜负圣恩?若说吃酒赏花,且等他修完了书,辞去了这官身,自当奉陪。
这话说得真是冠冕堂皇,任谁也挑不出点毛病来。且梅若明只是不去应酬,并不骄人,有时诸人向他请教些学问,他也都一一地细说分明,因此除了个把心眼窄的背后说他几句,但凡是明白道理的,都肯与他交好。
尤其这话后头还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特特地夸赞了几句,还赏了一套御制的笔墨。并还赞梅大儒家风好,说是等着明年梅若坚春闱得中,“再为朝廷添一人才”呢。
皇帝都说了这话了,只要梅若坚不掉链子,那前程还愁什么呢?
“那还是前几个月,如今梅家这幼子又中了解元——”许良圃说到这个新解元,简直眼馋得了不得。说起来梅家幼子梅若辰跟他的儿子许瑾一般年纪,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哪。
总之,梅大儒这一家,如今简直比承恩侯府都红火,偏这一家子也是深居简出的,一样的难巴结。
许夫人听了这些,心下不由担忧:“这,这如何是好?”丈夫说了半天,根本就结交不到,岂不是白说?
许良圃微微皱眉:“你怎的还未想到,沈家与梅大儒却是有交情的。”
许夫人听见沈家,也得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丈夫说的是什么:“沈家?”
“可不是。”许良圃叹道,“梅大儒因在江浙教授倭语,才被皇上称赞忠心为国,提拔起来的。当初,还是沈家邀请了他去的呢。咱们跟沈家,到底也是姻亲……”
许夫人难以置信地道:“可沈家不是招皇上忌讳……”
“嘘——”许良圃摆手示意妻子不可高声,看屋里的丫鬟早都被打发了下去,才低声道,“以前都说皇上忌讳沈家在西北势力,才将他们调到江浙去。可如今看来,未必是那么回事。再说,就算是那样,如今江浙可又是沈家的天下了。你大约还不晓得,江浙那边又送了战报来,说是倭人劫持... -->>
解元论文一事, 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日一众新举子们往茶楼里去了,许珠自然不能跟了去, 可好事者众,早把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只消叫人去仔细打听一下,便连当日那一众新举子们都各是什么神态, 说了什么话都能打听出来,更不必说梅耿二人应试的文章了。
举人试要考三场, 头一场出三道《四书》题, 一篇应制诗,及经义四篇。所谓文章重《四书》, 便是头一日的三道《四书》题最为要紧。可这一回,耿举人开始只默出了自己的三篇《四书》文, 梅解元却不但连应制诗和经义都默写出来,甚至连第二场第三场所考的那些诏、判、表、诰及时事策论题都默了出来, 最终逼得耿举人也只好把所有的文章都默写出来,摆在那里供人比较。
这一比, 耿举人真是完败。
许珠的丫鬟知缃从外头把所有的文章都叫人给抄了回来:“奴婢不懂文章, 可听人说, 梅解元这一篇篇的文章, 哪篇都比耿举人的好, 比得那耿举人灰头土脸,再不敢说什么论文的话了。”
许珠随手就把耿举人的那一摞文章扔一边去了,只捧着梅解元的看。其实她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只是捧着就觉得心中欢喜:“如此说来,梅解元这是实至名归了。”
“可不是。”知缃不晓得自家姑娘怎么突然打听起这个来,但这事儿眼下是京城里的知名事件,仅次于皇上有了长子——说不定比皇长子还引人关注,毕竟那是皇帝的家事,离着大家远着呢,倒不如这举人解元的,大家更喜闻乐见一些。
“咱们老爷也叫人抄了文章回来,说梅解元这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一般,给了少爷,叫少爷好生习学呢。还说梅解元的策论题言之有物,不像那耿举人纸上谈兵,比一比,就见出高下来了。”
知缃到底也是翰林府上的丫鬟,很是懂几个成语,难得把许良圃那么文诌诌的评价都一字不差地学了来。
许珠听了心里更高兴,道:“那外籍的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梅解元究竟是哪里人?”
这个知缃也打听了:“听说梅解元是岭南人,跟着家里人来了京城,不知怎么的就在京城应了秋闱。那耿举人,做秀才的时候就考了案首,文章也是好的,有三元及第的志向呢。就为这个三元及第,明明十五六岁上就能考中秀才的,硬是拖到十八岁,中了秀才又苦读了两年,就是冲着秋闱解元来的。谁知这一考,冷不丁的跳出个梅解元来,大家都不识得,再一看,竟是个外籍的。这外籍可不是人人都考得的,举人们疑心这梅解元有什么靠山,就疑心到考官不公上头,只是没个凭据。这耿举人就想出比较文章的法子——若是梅解元文章不如他,岂不就证明考官不公了么?谁知这一比,耿举人是服了,那些举子们,也再没半个敢说不公的了……”
“那梅解元到底有什么靠山?”许珠听得极是好奇。
一问这个,知缃立刻啧了一声道:“姑娘不晓得,这位梅解元,也是这几日论文之事惊动了京城,才被人打听出来——原来是皇后娘娘的族弟哪!”
许珠顿时睁大了眼睛:“竟然是皇后娘娘的族弟?难怪——”难怪那般俊美如同明珠美玉,气派不俗……
知缃还没说完呢:“梅解元的父亲,就是岭南那位有名的梅大儒啊!之前在江浙那边,在军营里教倭语的,就是那位大儒!”
外头军营里的事,原本许珠是不感兴趣的,但因为事关沈家,两家到底是姻亲,也听了那么一耳朵,却没想到这会儿又对上了,不由得一喜:“这,这么说也是有交情的。听说梅大儒还是沈家、沈家姐夫请了去的呢。”
许碧嫁去沈家快两年了,这一声姐夫还是头一回听见,着实新鲜得很,若不是前头加上沈家二字,知缃都不晓得这姐夫说的是谁呢?闻言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道:“听说是这么回事儿。”
许珠脱口便道:“若这么说,咱们家跟梅解元家也该交好才是。”
知缃不知如何回答,半晌才道:“咱们家,跟沈家……”这都好久没来往了呢。也就是上回沈家姑爷来京城,往家里来了那么一趟,结果还闹得不快。如今沈姑爷早回了江浙,路姨娘也去庵堂里住着了,两家越发连封信都没有呢。如此,梅家与沈家有无交情,跟许家好像扯不上边儿罢。
许珠嘀咕道:“再怎么,也是姻亲呢……”
知缃没敢说话,只是暗暗地想,从前可没说是姻亲呢,姑娘说起沈家都觉晦气,只怕给宫里大姑娘扯了后腿。今儿这是怎么了,竟说起姻亲的话来,敢情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殊不知,说起姻亲来的,还真不止许珠一个呢,许良圃这会儿就正跟许夫人提这事儿。
许良圃的消息,自比许珠更灵通许多,正跟许夫人细说梅家之事:“梅大儒的长子在修书,据说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对他都颇为欣赏。次子在备明年的春闱。这会儿,幼子又中了一个解元,多少人都在说,明年怕不是要兄弟同榜呢。”
许夫人也听了一耳朵举子们论文的事儿,却不知晓许良圃说这个做什么。
许良圃叹道:“如今瑶儿生的儿子给皇后养着,咱们自该跟梅家设法亲近亲近才是。”
许夫人不是没打过这样的主意,可梅皇后娘家虽自今上登基之后就迁来了京城,却是承恩侯府,其门第之高,哪里是许良圃一个寒门出身的五品翰林能巴得上的?且承恩侯本人又不喜交际,一家子都不怎么出门,便是想来个偶遇或怎样的,都找不到机会。
许良圃深觉妻子不开窍,道:“承恩公府姓梅,梅大儒也姓梅。”这不都是一家子吗?
许夫人这才听明白丈夫的意思,道:“既这样,老爷也在翰林院,正好与梅家大公子亲近才是。”
许良圃顿时脸上就有些挂不住,道:“梅大公子忙着修书,哪里有时间呢。且他不爱应酬,翰林院里多少人想寻他说话,都挨不上……”
梅若明本就无心出仕,只是修书这事儿能有机会博览天下群书,正投了他的脾气。自他进了翰林院,那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天下书,什么人情往来都不大答理的。
这倒不是说他脾气不好。事实上,他虽有梅皇后这个族妹,却从不以身份骄人的,对上对下皆是温和以待,只是说到出去吃酒赏花之类,就一概推了。理由也十分充分:他本是举人,皇上觉得他于修书有些个用处,才给了他这个官身,若是把心思用在别处,岂不是辜负圣恩?若说吃酒赏花,且等他修完了书,辞去了这官身,自当奉陪。
这话说得真是冠冕堂皇,任谁也挑不出点毛病来。且梅若明只是不去应酬,并不骄人,有时诸人向他请教些学问,他也都一一地细说分明,因此除了个把心眼窄的背后说他几句,但凡是明白道理的,都肯与他交好。
尤其这话后头还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特特地夸赞了几句,还赏了一套御制的笔墨。并还赞梅大儒家风好,说是等着明年梅若坚春闱得中,“再为朝廷添一人才”呢。
皇帝都说了这话了,只要梅若坚不掉链子,那前程还愁什么呢?
“那还是前几个月,如今梅家这幼子又中了解元——”许良圃说到这个新解元,简直眼馋得了不得。说起来梅家幼子梅若辰跟他的儿子许瑾一般年纪,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哪。
总之,梅大儒这一家,如今简直比承恩侯府都红火,偏这一家子也是深居简出的,一样的难巴结。
许夫人听了这些,心下不由担忧:“这,这如何是好?”丈夫说了半天,根本就结交不到,岂不是白说?
许良圃微微皱眉:“你怎的还未想到,沈家与梅大儒却是有交情的。”
许夫人听见沈家,也得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丈夫说的是什么:“沈家?”
“可不是。”许良圃叹道,“梅大儒因在江浙教授倭语,才被皇上称赞忠心为国,提拔起来的。当初,还是沈家邀请了他去的呢。咱们跟沈家,到底也是姻亲……”
许夫人难以置信地道:“可沈家不是招皇上忌讳……”
“嘘——”许良圃摆手示意妻子不可高声,看屋里的丫鬟早都被打发了下去,才低声道,“以前都说皇上忌讳沈家在西北势力,才将他们调到江浙去。可如今看来,未必是那么回事。再说,就算是那样,如今江浙可又是沈家的天下了。你大约还不晓得,江浙那边又送了战报来,说是倭人劫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