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534年,十月,关西。
东魏这边刚刚拥立了新皇帝元善见,还在举国欢庆的时候,西边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趁着高欢还在洛阳忙活的这个空当,宇文泰悄然从长安出兵,偷袭了高欢刚刚建立起来的河东防线。
收留元修之后,宇文泰知道高欢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必须考虑如何存活下来的问题了。
环顾四周,宇文泰现在的基本盘只有关中和陇右这两块地方。这里虽然比贺拔胜的荆州要强得多,但跟高欢那边还是没法比。
关中地区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早已民生凋敝残破不堪,当年元子攸被陈庆之赶出洛阳的时候,宁可北上太行山去找尔朱荣也不肯去长安;而陇右那边更没指望,都是些羌氐异族聚居的山区,土地贫瘠民风彪悍,能不闹事就谢天谢地了。
而北魏最富庶的几个地区,包括河东、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荆襄、徐兖等等,几乎都在高欢手里。就算有个别几个州还企图抵抗,但被高欢平定也是迟早的事情,自己在关西根本没办法飞过去帮忙。
因此,无论地盘、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高欢对自己的优势都是碾压式的。
当然,关中毕竟做过很久的国家政治中心,底子和潜力还是有的,当年秦国在这里可以一个打六个,自己如果能认真经营几年,完全有信心把这里治理好。
问题是高欢又不笨,肯定不愿意给自己这个发展机会,等他把东边的事情理顺了,必然会第一时间集中所有力量来攻打关中。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再想着防守,基本就死定了。
对宇文泰而言,威胁最大的就是高欢刚建立起来的这条河东防线。关中被称为形胜之地,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四面都有天然的山河屏障,易守难攻,但高欢这条防线相当于在关中的东墙上硬开了几扇大门,无论是从潼关还是从北面几个渡口,高欢的大军都可以随时出入,完全把关中当成旅游景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种情况下想安心发展根本没可能。
龟缩在家里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打乱高欢的战略部署,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当宇文泰得知高欢已经离开前线回到洛阳之后,立刻倾尽所有兵力偷偷杀出长安,突然对潼关发起攻击。
元修得知宇文泰要出兵,死活也要跟过来,宇文泰被磨得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由着他。
此时在潼关镇守的是高欢的行台尚书长史薛瑜。
薛瑜没想到宇文泰居然敢主动出击,而且又带来了这么多人马过来,一时间慌了手脚,他赶紧组织部队全力防守,同时火速派人去洛阳请求增援。
宇文泰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精锐,不给薛瑜一点儿喘息的机会。宇文泰麾下的将领们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都非常卖命。
组织攻城的时候,元修也站在一边指手画脚,各种发号施令,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谁都顾不上搭理他。
薛瑜最终还是没能顶住西魏大军的强力攻击。在宇文泰的外甥贺兰祥等人的拼死进攻之下,潼关失守,东魏守军七千多人被俘虏,薛瑜本人也被活捉。
薛瑜出身河东薛氏,宇文泰本来想留着他用来收买薛氏一族的人心,但元修不依不饶,说什么也要把薛瑜斩首示众。
让那些不老实的人看看,胆敢背叛朕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宇文泰实在懒得跟他计较,反正薛瑜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砍了就砍了吧。
元修难得被尊重一回,非常高兴,当即下旨封宇文泰为大丞相。
在官职上,宇文泰终于跟高欢平起平坐了。
但宇文泰没心思管这些。现在虽然拿下了潼关,堵住了从洛阳直接进攻关中的路线,但高欢的大军还是可以绕到河东,从潼关北面的几个渡口走水路进入关中。
必须把这些渡口也封上才保险,至少要把高欢的守军赶回东边,不能让他轻轻松松就过河。
宇文泰还在考虑具体如何安排的时候,突然收到消息:北面的龙门渡口出现了新的状况,一个叫薛端的小伙子把东魏驻守在杨氏壁的守军给赶跑了,请他赶紧派兵去接管。
薛端也是河东薛氏子弟,今年刚满十八岁。
河东薛氏是河东的大族,跟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称河东三着姓。薛氏家族分支众多,这次在东西魏站队问题上,家族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立场分歧。
薛端这一支属于薛氏西祖第二房,世代都是高官大户。薛端前些年曾经给高乾做过司空参军,高乾被赐死之后,他觉得元修跟高欢成天明争暗斗,实在太没意思了,于是弃官不做,回到河东老家关起门来读书。
等到元修逃亡长安的时候,宇文泰派大都督薛崇礼把守龙门渡口。薛崇礼知道薛端是个人才,于是把他请出来帮忙。薛端内心还是认同元修为大魏正统皇帝的,现在朝廷有难,自己再躲起来看热闹就不好了,于是他不仅决定加入,还把自己的宗族僮仆等人全部动员起来,协助薛崇礼驻守杨氏壁。
结果高欢那边的行台薛修义一封信过来,薛崇礼就领着部队投降了,薛端很是无语。
薛修义接管杨氏壁之后,逼迫薛端等人回到河东。薛端不甘心,趁着夜色带着自己的宗族僮仆等人叛逃到边上一个叫做石城栅的堡垒,在里面组织抵抗,坚决不回去。
薛修义派人劝说了几次,都被薛端怼了回来,后来薛修义因事返回河东,留薛琰达等人驻守杨氏壁。薛端抓住机会,派人四处部署疑兵虚张声势,号称宇文泰的大军已经杀过来了。薛琰达是个没脑子的人,被吓得六神无主,头也不回就往河东跑,手下士兵因为抢船淹死了一千多人。
就这样,薛端没费太大力气就占领了杨氏壁,重新夺回了龙门渡口西岸的控制权。薛端担心东魏那边反应过来,于是立刻派人去通知宇文泰。
没想到如此轻松就搞定了龙门渡口,宇文泰大喜过望,当即派南汾州刺史苏景恕领兵去接管杨氏壁。
薛端年纪虽小,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靠智谋击退了东魏的上万守军,表现得非常出彩。宇文泰现在正缺少这样有才能的人,他把薛端调到长安,任命为自己的大丞相府户曹参... -->>
534年,十月,关西。
东魏这边刚刚拥立了新皇帝元善见,还在举国欢庆的时候,西边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趁着高欢还在洛阳忙活的这个空当,宇文泰悄然从长安出兵,偷袭了高欢刚刚建立起来的河东防线。
收留元修之后,宇文泰知道高欢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必须考虑如何存活下来的问题了。
环顾四周,宇文泰现在的基本盘只有关中和陇右这两块地方。这里虽然比贺拔胜的荆州要强得多,但跟高欢那边还是没法比。
关中地区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早已民生凋敝残破不堪,当年元子攸被陈庆之赶出洛阳的时候,宁可北上太行山去找尔朱荣也不肯去长安;而陇右那边更没指望,都是些羌氐异族聚居的山区,土地贫瘠民风彪悍,能不闹事就谢天谢地了。
而北魏最富庶的几个地区,包括河东、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荆襄、徐兖等等,几乎都在高欢手里。就算有个别几个州还企图抵抗,但被高欢平定也是迟早的事情,自己在关西根本没办法飞过去帮忙。
因此,无论地盘、人口还是经济实力,高欢对自己的优势都是碾压式的。
当然,关中毕竟做过很久的国家政治中心,底子和潜力还是有的,当年秦国在这里可以一个打六个,自己如果能认真经营几年,完全有信心把这里治理好。
问题是高欢又不笨,肯定不愿意给自己这个发展机会,等他把东边的事情理顺了,必然会第一时间集中所有力量来攻打关中。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再想着防守,基本就死定了。
对宇文泰而言,威胁最大的就是高欢刚建立起来的这条河东防线。关中被称为形胜之地,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四面都有天然的山河屏障,易守难攻,但高欢这条防线相当于在关中的东墙上硬开了几扇大门,无论是从潼关还是从北面几个渡口,高欢的大军都可以随时出入,完全把关中当成旅游景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种情况下想安心发展根本没可能。
龟缩在家里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打乱高欢的战略部署,为自己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当宇文泰得知高欢已经离开前线回到洛阳之后,立刻倾尽所有兵力偷偷杀出长安,突然对潼关发起攻击。
元修得知宇文泰要出兵,死活也要跟过来,宇文泰被磨得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由着他。
此时在潼关镇守的是高欢的行台尚书长史薛瑜。
薛瑜没想到宇文泰居然敢主动出击,而且又带来了这么多人马过来,一时间慌了手脚,他赶紧组织部队全力防守,同时火速派人去洛阳请求增援。
宇文泰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精锐,不给薛瑜一点儿喘息的机会。宇文泰麾下的将领们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都非常卖命。
组织攻城的时候,元修也站在一边指手画脚,各种发号施令,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谁都顾不上搭理他。
薛瑜最终还是没能顶住西魏大军的强力攻击。在宇文泰的外甥贺兰祥等人的拼死进攻之下,潼关失守,东魏守军七千多人被俘虏,薛瑜本人也被活捉。
薛瑜出身河东薛氏,宇文泰本来想留着他用来收买薛氏一族的人心,但元修不依不饶,说什么也要把薛瑜斩首示众。
让那些不老实的人看看,胆敢背叛朕的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宇文泰实在懒得跟他计较,反正薛瑜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砍了就砍了吧。
元修难得被尊重一回,非常高兴,当即下旨封宇文泰为大丞相。
在官职上,宇文泰终于跟高欢平起平坐了。
但宇文泰没心思管这些。现在虽然拿下了潼关,堵住了从洛阳直接进攻关中的路线,但高欢的大军还是可以绕到河东,从潼关北面的几个渡口走水路进入关中。
必须把这些渡口也封上才保险,至少要把高欢的守军赶回东边,不能让他轻轻松松就过河。
宇文泰还在考虑具体如何安排的时候,突然收到消息:北面的龙门渡口出现了新的状况,一个叫薛端的小伙子把东魏驻守在杨氏壁的守军给赶跑了,请他赶紧派兵去接管。
薛端也是河东薛氏子弟,今年刚满十八岁。
河东薛氏是河东的大族,跟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称河东三着姓。薛氏家族分支众多,这次在东西魏站队问题上,家族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立场分歧。
薛端这一支属于薛氏西祖第二房,世代都是高官大户。薛端前些年曾经给高乾做过司空参军,高乾被赐死之后,他觉得元修跟高欢成天明争暗斗,实在太没意思了,于是弃官不做,回到河东老家关起门来读书。
等到元修逃亡长安的时候,宇文泰派大都督薛崇礼把守龙门渡口。薛崇礼知道薛端是个人才,于是把他请出来帮忙。薛端内心还是认同元修为大魏正统皇帝的,现在朝廷有难,自己再躲起来看热闹就不好了,于是他不仅决定加入,还把自己的宗族僮仆等人全部动员起来,协助薛崇礼驻守杨氏壁。
结果高欢那边的行台薛修义一封信过来,薛崇礼就领着部队投降了,薛端很是无语。
薛修义接管杨氏壁之后,逼迫薛端等人回到河东。薛端不甘心,趁着夜色带着自己的宗族僮仆等人叛逃到边上一个叫做石城栅的堡垒,在里面组织抵抗,坚决不回去。
薛修义派人劝说了几次,都被薛端怼了回来,后来薛修义因事返回河东,留薛琰达等人驻守杨氏壁。薛端抓住机会,派人四处部署疑兵虚张声势,号称宇文泰的大军已经杀过来了。薛琰达是个没脑子的人,被吓得六神无主,头也不回就往河东跑,手下士兵因为抢船淹死了一千多人。
就这样,薛端没费太大力气就占领了杨氏壁,重新夺回了龙门渡口西岸的控制权。薛端担心东魏那边反应过来,于是立刻派人去通知宇文泰。
没想到如此轻松就搞定了龙门渡口,宇文泰大喜过望,当即派南汾州刺史苏景恕领兵去接管杨氏壁。
薛端年纪虽小,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靠智谋击退了东魏的上万守军,表现得非常出彩。宇文泰现在正缺少这样有才能的人,他把薛端调到长安,任命为自己的大丞相府户曹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