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海洋战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简报室内,安静的针落可闻,如果不是看到在简报室内伏案疾书的飞行员,肯定以为简报室是空闲的。
已经飞行过很多次了,写简报对于孙韶峰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也许唯一让他感到为难的就是要将那种飞行的感觉写进去吧。
教官的飞行简报也要写,但是现在他还在减压仓里没有出来。简报室内暂时只有孙韶峰一个人。
毕竟是身体素质出色,孙韶峰在减压舱内刚待到五分钟时,舱外的监控人员就发现他的所有身体数值回归到了正常数值,而他身边的教官,却还在“高血压”的飘着。这个时候减压仓对孙韶峰的作用已经不大,如果他还在里面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监控员就提早将他放了出来。
现在孙韶峰想起离开减压仓时,教官的眼神,依然忍俊不禁。
孙韶峰活动几下酸疼的脖子,继续奋笔疾书。
从减压仓出来后,他就被带到医务室例行检查。当然检查结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除了脖子酸痛。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
飞行员在座舱里,整个身躯都是被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的,包括腿都有可固定的位置,但除了一个位置以外——头。
战机在做高过载的动作时,全身上下都有可固定的地方,只有头部和颈部是无法固定的,全凭飞行员自己的颈部肌肉固定。作为全身比较脆弱和重要的部位而言,锻炼颈部肌肉保护颈椎,是飞行员的必修科目。
不过即使这样,飞行员每次飞下来之后颈椎附近都不会很舒服,所以飞行员在一次高质量的飞行后,要有短则一天长则三四天的休息期。
当然,与平常的体育运动一样,如果这次的飞行没有超过飞行员的身体极限,在医护人员检查确定无误批准后,是可以连续飞行的。
不过按照孙韶峰现在的情况,这两三天内是不用想飞行了。这是他第一次连续的做这么剧烈的高过载机动,在颈部肌肉恢复过来之前,他也只能在地面蹦跶。
在孙韶峰活动脖子时,会议室中的讲解员,也到了他的颈部肌肉,确切的,是全身肌肉。
孙韶峰有九十多公斤的体重,却质疑欧7.7%的体脂肪含量。可以他是由骨头和肌肉拼起来的也不过分。
人体标准体重下的体脂肪含量在0%以下,体脂肪含量低于10%的健康人体,也只有专业的体育运动员或者pla军人能做到(大pla的训练方法与米国大兵不一样,体脂肪更少,体能更好,但是力量上有差距,这样的情况主要跟军队战略有关,在此只是稍微提及,不过两种训练方法只能各有千秋吧,都是最符合两**队特的训练方法)。
甚至一些看起来瘦如竹竿的普通人,体脂肪也不会低到这种地步。毕竟这里的是比例,不是重量。体重轻,肌肉量和脂肪量会少,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按照所占本身体重的百分比来计算。瘦人的体脂肪百分比也许会高于那些人高马大的nba篮球运动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情况。
孙韶峰在一个并不是注重肌肉的“行业”,有着与特种兵相差无几的体脂肪数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更别那多出来的十几公斤的肌肉。他在学院健身馆里卧推150公斤的数据都被这些搞数据的怪人们扒了出来,可见这怪人们真的是刨根问底,不过确定孙韶峰有这种卧推数据的人不是怪人??
更多的肌肉,就意味着更多的保护和抗性。
经过观察组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孙韶峰有可能承受的过载,达到了1g。
这样的过载,已经超过大部分二代机和一部分三代机能够承受的上限,即使是可以承受这种过载的战斗机,也会造成机体结构的应力性损伤,影响战斗机机体的寿命。
一架战斗机的机体寿命一般在0年左右,引擎、雷达等系统可以升级更换,但是机体无法升级和更换。若是战机受外力影响,表面受到损坏,还可以维修,一旦战机内部机体出现问题,那只做能报废处理。
可以现在能够百分百发挥孙韶峰这种身体素质的飞机,pla现役装备中暂时还没有,全世界的现役战机,也许只有f能与他配合起来,可这只能是个梦。
孙韶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经受过1g过载的考验,对他来,极限依然是个迷。但是显然,他已经正式的进入了军队高层的视线之内,一个有可能成为战略级飞行员的人才,军队是绝对肯下狠手培养的。
会议室中的将军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在讲解的最后,讲解员十分郑重的表示,这次战机的某些数据经过了后期修改,这差让在做军官们炸了毛。
假数据!这不是开玩笑么!!!
“难道是刚才的数据都是假的?”
这是军官们心中的第一个想法。
军官们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是军衔最的上校,也带领着几千人的部队作战,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的功夫,也练得略有成。在最开始的怀疑过后,都安静地等待着讲解员接下来的话。讲解员的话,必有所指。
果然,讲解员告诉了所有人,改变的数据只有一项,那就是孙韶峰驾驶战机时的最高过载数。
观测组在记录峰值数据后,就通过远程系统更改了战机显示器上的过载数。
因为怕麻烦。
当真正的过载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时候,军官们的目光都牢牢的盯着那个硕大的数字。
9.9!
只差0.1就到双位数了!
距离全军第一个双位数的飞行过载!仅仅只差0.1!
怪不得这个数值不显示出来,虽然只是比9g高了0.9,但是这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超过9g之后,那就是另一个世界。
战机过载9g这个概念,是经过大量的实际试验,坠毁了多少架战机,牺牲了多少的飞行员后,全世界得出来的普遍性结论。仅仅美国在试验论证高过载战机时,牺牲的飞行员就达到了三位数。pla在历史上也有接近类似的试验,但受限于工业水平和技术的原因,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有两位数的飞行员牺牲。
战机在跨越9g过载这道坎的时候,一般有战机性能和驾驶员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不过随着战斗机的引擎推力越来越大,推重比越来越高,新型高强度低重量的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战机的性能问题正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
就像这次使用的歼11bs,数据上显示机体可承受最大过载是9g,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9g。歼11系列战机上大范围复合材料的使用,帮了很大的忙。
现在制约着战机高过载机动性的,已经不再是战机本身,而是人。
飞行员在忍受9g过载时已经非常吃力,当战机过载在超过9g一丢丢的时候,飞行员其实是可以继续忍受的,但问题就是,那“一丢丢”是个整数。
在低过载时,战机的过载指示器上显示的过载数可以0.1,0.1的一个一个向上蹦,.4g,4.g等数值都有可能出现,但随着过载数的增加,尤其是超过7g时,过载数就是0.5,0.5的向上蹦。飞行员在高过载下一般看到的数值间隔都不于0.5。
这是因为高过载往往意味着高速度。
就像开汽车一样。10公里每时的速度和100公里每时的速度下,方向盘同样的转向角度,车体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转弯幅度。
战斗机的过载原理也差不多。
速度低,过载,并且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速度高,过载大,控制非常艰难。
对于战斗机而言,9g,就是一个分水岭。
超过了9g,那就不是0.5,0.5的过载变化了,而是整数的变化!
9g的下一个过载数不是9.1,也不是9.5,而是10!
也就是,飞行员做不到9.1的过载,想要超越9g过载,只能一口气做到10!
当过载到10g时,曾经试飞的飞行员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黑视或红视状态。各国飞行员虽然学习系统不一样,但是一些试飞时的常识却都一样——遇到黑视或红视时,凭感觉完成既定动作。
可是在10g过载下,这一方法就是在送人头。
战机失灵、空中解体、失速斡旋、飞行员晕厥、脑出血、颈椎断裂……等等等等各种情况都出现过。
最终这种血淋淋的结果下,各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这种实验,并将战机的极限过载定在了9g。
孙韶峰误打误撞的做到了9.9g过载,已经属于10g的范畴。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孙韶峰依然没有黑视,这才是所有人所惊讶的原因。
不过军官们对于这样的情况依然是难以置信,后来通过孙韶峰教官的简报才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这个可以抗住9g过载的特级教官,华丽丽的黑视了。
不过即便没有教官的简报,在座的军官们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只是这个简报给他们的决断添加了信心。
讲解员讲完后,就与观察组的其他人离开了会议室,接下来的谈话,不是他们这种级别能够知晓的,同时,他们也不关心。
对于科学狂来,这... -->>
简报室内,安静的针落可闻,如果不是看到在简报室内伏案疾书的飞行员,肯定以为简报室是空闲的。
已经飞行过很多次了,写简报对于孙韶峰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也许唯一让他感到为难的就是要将那种飞行的感觉写进去吧。
教官的飞行简报也要写,但是现在他还在减压仓里没有出来。简报室内暂时只有孙韶峰一个人。
毕竟是身体素质出色,孙韶峰在减压舱内刚待到五分钟时,舱外的监控人员就发现他的所有身体数值回归到了正常数值,而他身边的教官,却还在“高血压”的飘着。这个时候减压仓对孙韶峰的作用已经不大,如果他还在里面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监控员就提早将他放了出来。
现在孙韶峰想起离开减压仓时,教官的眼神,依然忍俊不禁。
孙韶峰活动几下酸疼的脖子,继续奋笔疾书。
从减压仓出来后,他就被带到医务室例行检查。当然检查结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除了脖子酸痛。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
飞行员在座舱里,整个身躯都是被牢牢地固定在座椅上的,包括腿都有可固定的位置,但除了一个位置以外——头。
战机在做高过载的动作时,全身上下都有可固定的地方,只有头部和颈部是无法固定的,全凭飞行员自己的颈部肌肉固定。作为全身比较脆弱和重要的部位而言,锻炼颈部肌肉保护颈椎,是飞行员的必修科目。
不过即使这样,飞行员每次飞下来之后颈椎附近都不会很舒服,所以飞行员在一次高质量的飞行后,要有短则一天长则三四天的休息期。
当然,与平常的体育运动一样,如果这次的飞行没有超过飞行员的身体极限,在医护人员检查确定无误批准后,是可以连续飞行的。
不过按照孙韶峰现在的情况,这两三天内是不用想飞行了。这是他第一次连续的做这么剧烈的高过载机动,在颈部肌肉恢复过来之前,他也只能在地面蹦跶。
在孙韶峰活动脖子时,会议室中的讲解员,也到了他的颈部肌肉,确切的,是全身肌肉。
孙韶峰有九十多公斤的体重,却质疑欧7.7%的体脂肪含量。可以他是由骨头和肌肉拼起来的也不过分。
人体标准体重下的体脂肪含量在0%以下,体脂肪含量低于10%的健康人体,也只有专业的体育运动员或者pla军人能做到(大pla的训练方法与米国大兵不一样,体脂肪更少,体能更好,但是力量上有差距,这样的情况主要跟军队战略有关,在此只是稍微提及,不过两种训练方法只能各有千秋吧,都是最符合两**队特的训练方法)。
甚至一些看起来瘦如竹竿的普通人,体脂肪也不会低到这种地步。毕竟这里的是比例,不是重量。体重轻,肌肉量和脂肪量会少,但是所占的比例,还是按照所占本身体重的百分比来计算。瘦人的体脂肪百分比也许会高于那些人高马大的nba篮球运动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情况。
孙韶峰在一个并不是注重肌肉的“行业”,有着与特种兵相差无几的体脂肪数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
更别那多出来的十几公斤的肌肉。他在学院健身馆里卧推150公斤的数据都被这些搞数据的怪人们扒了出来,可见这怪人们真的是刨根问底,不过确定孙韶峰有这种卧推数据的人不是怪人??
更多的肌肉,就意味着更多的保护和抗性。
经过观察组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孙韶峰有可能承受的过载,达到了1g。
这样的过载,已经超过大部分二代机和一部分三代机能够承受的上限,即使是可以承受这种过载的战斗机,也会造成机体结构的应力性损伤,影响战斗机机体的寿命。
一架战斗机的机体寿命一般在0年左右,引擎、雷达等系统可以升级更换,但是机体无法升级和更换。若是战机受外力影响,表面受到损坏,还可以维修,一旦战机内部机体出现问题,那只做能报废处理。
可以现在能够百分百发挥孙韶峰这种身体素质的飞机,pla现役装备中暂时还没有,全世界的现役战机,也许只有f能与他配合起来,可这只能是个梦。
孙韶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经受过1g过载的考验,对他来,极限依然是个迷。但是显然,他已经正式的进入了军队高层的视线之内,一个有可能成为战略级飞行员的人才,军队是绝对肯下狠手培养的。
会议室中的将军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在讲解的最后,讲解员十分郑重的表示,这次战机的某些数据经过了后期修改,这差让在做军官们炸了毛。
假数据!这不是开玩笑么!!!
“难道是刚才的数据都是假的?”
这是军官们心中的第一个想法。
军官们也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是军衔最的上校,也带领着几千人的部队作战,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的功夫,也练得略有成。在最开始的怀疑过后,都安静地等待着讲解员接下来的话。讲解员的话,必有所指。
果然,讲解员告诉了所有人,改变的数据只有一项,那就是孙韶峰驾驶战机时的最高过载数。
观测组在记录峰值数据后,就通过远程系统更改了战机显示器上的过载数。
因为怕麻烦。
当真正的过载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时候,军官们的目光都牢牢的盯着那个硕大的数字。
9.9!
只差0.1就到双位数了!
距离全军第一个双位数的飞行过载!仅仅只差0.1!
怪不得这个数值不显示出来,虽然只是比9g高了0.9,但是这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超过9g之后,那就是另一个世界。
战机过载9g这个概念,是经过大量的实际试验,坠毁了多少架战机,牺牲了多少的飞行员后,全世界得出来的普遍性结论。仅仅美国在试验论证高过载战机时,牺牲的飞行员就达到了三位数。pla在历史上也有接近类似的试验,但受限于工业水平和技术的原因,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也有两位数的飞行员牺牲。
战机在跨越9g过载这道坎的时候,一般有战机性能和驾驶员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不过随着战斗机的引擎推力越来越大,推重比越来越高,新型高强度低重量的复合材料的大量应用,战机的性能问题正已经不再是主要问题。
就像这次使用的歼11bs,数据上显示机体可承受最大过载是9g,可实际上已经超过了9g。歼11系列战机上大范围复合材料的使用,帮了很大的忙。
现在制约着战机高过载机动性的,已经不再是战机本身,而是人。
飞行员在忍受9g过载时已经非常吃力,当战机过载在超过9g一丢丢的时候,飞行员其实是可以继续忍受的,但问题就是,那“一丢丢”是个整数。
在低过载时,战机的过载指示器上显示的过载数可以0.1,0.1的一个一个向上蹦,.4g,4.g等数值都有可能出现,但随着过载数的增加,尤其是超过7g时,过载数就是0.5,0.5的向上蹦。飞行员在高过载下一般看到的数值间隔都不于0.5。
这是因为高过载往往意味着高速度。
就像开汽车一样。10公里每时的速度和100公里每时的速度下,方向盘同样的转向角度,车体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转弯幅度。
战斗机的过载原理也差不多。
速度低,过载,并且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速度高,过载大,控制非常艰难。
对于战斗机而言,9g,就是一个分水岭。
超过了9g,那就不是0.5,0.5的过载变化了,而是整数的变化!
9g的下一个过载数不是9.1,也不是9.5,而是10!
也就是,飞行员做不到9.1的过载,想要超越9g过载,只能一口气做到10!
当过载到10g时,曾经试飞的飞行员无一例外的都出现了黑视或红视状态。各国飞行员虽然学习系统不一样,但是一些试飞时的常识却都一样——遇到黑视或红视时,凭感觉完成既定动作。
可是在10g过载下,这一方法就是在送人头。
战机失灵、空中解体、失速斡旋、飞行员晕厥、脑出血、颈椎断裂……等等等等各种情况都出现过。
最终这种血淋淋的结果下,各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这种实验,并将战机的极限过载定在了9g。
孙韶峰误打误撞的做到了9.9g过载,已经属于10g的范畴。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孙韶峰依然没有黑视,这才是所有人所惊讶的原因。
不过军官们对于这样的情况依然是难以置信,后来通过孙韶峰教官的简报才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这个可以抗住9g过载的特级教官,华丽丽的黑视了。
不过即便没有教官的简报,在座的军官们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只是这个简报给他们的决断添加了信心。
讲解员讲完后,就与观察组的其他人离开了会议室,接下来的谈话,不是他们这种级别能够知晓的,同时,他们也不关心。
对于科学狂来,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