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明朝那些事儿(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地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侯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颍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侯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结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我很孤独。
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终于放心了,大好河山将永远掌握在自己子孙的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之后发生了很多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这个判断却始终是正确的。
烧掉良弓、杀掉走狗固然是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地骚扰边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牧民族不擅长耕田,一旦从统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业就很难了,粮食衣服金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获得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操旧业——抢劫,这也是没办法,总得找条活路吧。
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纵横千里的年轻人,长期的战争经历和繁重的公务压弯了他的身躯、消磨了他的锐志。且不说眼前的这些打劫者,万一将来又出个蒙古第二,谁去抵抗呢?
年轻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会空读兵书,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不大,可这个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而此时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杀掉了,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就如同以前一样,朱元璋总是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找到了一个极有军事天赋的人,这个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朱棣。
祸根
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
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虽然《明实录·成祖实录》中曾经确定了这一点,但种种证据显示,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虽然在他当上皇帝后改动了自己的出生记录,但这只能骗骗后来的人(现在看来这一目的也未达到),当年他是不可能拿这些蹩脚的把戏去糊弄朱元璋的,虽然朱元璋很忙,但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他还是有数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
虽然朱标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但他是长子,而且为人忠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就被立为太子。
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十分注意对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如太子有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此二人的指点。
这堪称当年的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将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反观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时,父亲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他从事的是比较特殊的劳动——造反。但在元末那无数的造反者中,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小本经营者,过着有今天无明日的冒险生活,自然顾不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儿子。
虽然后来朱元璋的环境日渐改善,身份地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朱棣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待,这是因为随着朱元璋档次的提升,他的老婆也越来越多。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
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算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一声儿子,朱棣被叫到的概率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分之一。
何苦生在帝王家。
和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除朱标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的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的文人并不多。除了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的。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的。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造反。
这就注定了朱棣从小整日见到的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的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的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的士兵,耳中终日听到的都是什么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之类的儿童不宜的话语。慢慢地,他也被同化了。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样的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的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的尊荣。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的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的社会青年。
毛泽东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确实没有什么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的失学青年、后来的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朱棣经常和武将们混在一起,似乎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另外,他和他的一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一同出游。按说他的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较特殊。
他的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的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与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了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经验。
此外,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了朱棣的伙伴。
幼年时的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与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虽然比不上龙凤,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儿子却只能算是一只老鼠。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蠢才,还是个软骨头。当然李景隆的这些性格特点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相信,将来总归是会派上用场的。
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人不怕穷,只怕比。
朱标享受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他是太子。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龄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1371),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他年幼时已历经战火,成长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年轻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当然,客观地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洪武二十三年,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 -->>
此时大明帝国的内部,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造成的破坏已成为过去,经济得以恢复,国库渐趋充盈,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恢复了生机。
朱元璋对此也十分满意,应该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好祖父。幼年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不愿自己的子孙受苦。为了让继承人可以安心地统治天下,为了维持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他为自己的帝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系统,他坚信只要子孙们坚守自己创立的制度,大明帝国将永远延续下去。
但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还必须清除一些人,这些人包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名单很长),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胡蓝案的血雨腥风,他基本解决了问题。
似乎一切都很完美,该杀的杀了,该整肃的也整肃了,就此结束了吗?
不,还没有。
还有几位老朋友需要做个了断。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周德兴(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侯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
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颍国公傅友德,一代名将就此陨灭。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侯王弼。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冯胜,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结了。
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汤和。
汤和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
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
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几十年的刀光剑影和斧声烛影,当年的朋友都远去了,有些是为我而死的,有些是我杀的,想来所谓孤家寡人,就是如此吧。
汤和,活下去吧,那激荡岁月里英姿勃发、生死共进的人们,现在只剩下你和我了,陪我走完这段路吧。
我很孤独。
送走了老朋友,朱元璋终于放心了,大好河山将永远掌握在自己子孙的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之后发生了很多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这个判断却始终是正确的。
烧掉良弓、杀掉走狗固然是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蒙古骑兵仍然时不时地骚扰边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游牧民族不擅长耕田,一旦从统治者的位置上退休,想再就业就很难了,粮食衣服金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获得这些东西的最好方式只能是重操旧业——抢劫,这也是没办法,总得找条活路吧。
朱元璋老了,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纵横千里的年轻人,长期的战争经历和繁重的公务压弯了他的身躯、消磨了他的锐志。且不说眼前的这些打劫者,万一将来又出个蒙古第二,谁去抵抗呢?
年轻人还是靠不住的,他们只会空读兵书,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李景隆年纪不大,可这个人除了是李文忠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而此时能带兵、有经验的都被杀掉了,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就如同以前一样,朱元璋总是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他找到了一个极有军事天赋的人,这个人的能力足以完成保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忠诚是绝对可以信任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朱棣。
祸根
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
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
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虽然《明实录·成祖实录》中曾经确定了这一点,但种种证据显示,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我们将在后面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虽然在他当上皇帝后改动了自己的出生记录,但这只能骗骗后来的人(现在看来这一目的也未达到),当年他是不可能拿这些蹩脚的把戏去糊弄朱元璋的,虽然朱元璋很忙,但儿子是哪个老婆生的,他还是有数的。
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
虽然朱标的母亲地位也不高,但他是长子,而且为人忠厚,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即明朝建立的同日,就被立为太子。
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朱元璋十分注意对朱标的教育,他为太子设立了东宫,而且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太子的学业。
此外,他还专门指派了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如太子有疑问可以随时得到此二人的指点。
这堪称当年的最豪华阵容,天下最优秀的文臣武将都聚集在太子身边,在他们的熏陶下,太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反观朱棣就不同了,他出生时,父亲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虽然他从事的是比较特殊的劳动——造反。但在元末那无数的造反者中,此时的朱元璋只是一个小本经营者,过着有今天无明日的冒险生活,自然顾不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儿子。
虽然后来朱元璋的环境日渐改善,身份地位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朱棣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优待,这是因为随着朱元璋档次的提升,他的老婆也越来越多。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
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算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
如果朱元璋检阅这支朱家军时喊一声儿子,朱棣被叫到的概率大概是四十到五十分之一。
何苦生在帝王家。
和朱标比起来,朱棣的教育也很成问题,他应该没有受过系统的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在他童年时,正是朱元璋抢地盘的黄金时期,除朱标外,朱元璋顾不上其他儿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当时朱元璋手下最多的是士兵和将领,可做老师的文人并不多。除了寥寥几个像李善长这样主动来投奔的人外,大部分文人都是被“请”来的。
这个“请”字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威胁、拐骗、绑架等不同方式,如刘基、叶琛、章溢等都是被这样“请”来的。读书人混碗饭吃还是容易的,大可不必去造反。
这就注定了朱棣从小整日见到的都是那些拿着明晃晃的刀剑、穿着厚重铠甲出入的将领和缺手缺脚、身负重伤的士兵,耳中终日听到的都是什么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昨天抢了多少东西之类的儿童不宜的话语。慢慢地,他也被同化了。
即使在环境变好后,朱棣也从来都不是朱元璋教育的重点对象,没有像宋濂那样的学者去教导他,他虽有皇子的名号,却似乎并没有皇子的尊荣。如果要以学习成绩来划分的话,皇太子朱标就是班里的优等生,而朱棣则是不用功读书的社会青年。
毛泽东曾经对朱棣的文化程度有过一个评价——半文盲,当然这个文盲不是指不识字,而是相对于当时皇家的教育水平而言的。就史料和朱棣批改的奏章来看,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他确实没有什么文采,甚至还不如当年的失学青年、后来的自学成才者朱重八。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优等生往往干不过社会青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朱棣经常和武将们混在一起,似乎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另外,他和他的一个表哥关系也很好,时常一同出游。按说他的表哥也是皇亲国戚,应该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可问题在于这位表哥主抓的工作比较特殊。
他的这个表哥就是李文忠。
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的名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军事能力已经超过了常遇春。与李文忠在一起,除了打仗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这段经历让朱棣受益匪浅,他学到了很多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军事经验。
此外,他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由于李文忠比朱棣要大很多,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自然就成为了朱棣的伙伴。
幼年时的经历使得朱棣早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讨论后,他清楚地认识到——与李文忠相比,李景隆是个军事白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李文忠虽然比不上龙凤,但也可以称得上是老虎,偏偏他的儿子却只能算是一只老鼠。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景隆不但是个军事蠢才,还是个软骨头。当然李景隆的这些性格特点都已被朱棣牢牢地记在心中,他相信,将来总归是会派上用场的。
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因为大臣们知道,这个叫朱标的人将来会继承皇位,是新一代的统治者,如果要保住脑袋、官位,就一定要拍他的马屁。你朱棣是个什么东西,上不管天,下不管地,还是早点去就藩,当个土财主吧!
人不怕穷,只怕比。
朱标享受这一切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他是太子。
什么是太子?大家都是贫农朱重八的儿子,你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认识你,尿床捣蛋哪一样你没干过,还真把自己当龙子龙孙了,谁不知道谁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朱棣虽然不穷,却比较惨,因为无论这个家多好、多富,将来都不是他的。所以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的朱棣并没有同龄人的天真。
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要想得到什么,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一定要成功
洪武四年(1371),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因为据史料记载,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十七岁时,朱棣经朱氏婚姻介绍所包办,迎娶了他的第一个妻子,而他的这个老婆正是第一名将徐达的长女。
这样看来,他的这次婚姻也包含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朱棣和武将之间的某种联盟。
二十一岁时,他奉命就藩,地点是北平,即当年之大都、今日之北京。
此时的朱棣年纪虽轻,却已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世间悲凉,身为皇子,更能感受到那些大臣内官们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径。
当然他也明白,这些人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定要做一个成功者。
他年幼时已历经战火,成长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血腥的杀戮,年轻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已将他的人生角色定格为职业军人,而这个角色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左右着他的性格,即使在他登上皇位之后。
当然,客观地讲,此时的朱棣并没有谋反的野心,说到底无非是心理不平衡,最多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作为一个不起眼的皇子,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以便在将来分遗产时多捞点好处。
洪武二十三年,他终于开始了自己人生舞台上的第一次表演。
此时距离捕鱼儿海大捷已经过去了两年,当年的统兵大将、日渐骄狂的蓝玉已列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把兵权交给他,在经过仔细思考后,他把部队的指挥权授予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