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清末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哲之所以接二连三的拒绝劝进,搞这种掩耳盗铃之事,这不是林哲想要搞的这么矫情,而是自古以来要想称帝,都是这么一个流程,不先拒绝几次,做足了前戏,看戏的普通老百姓都不答应。
这不,三次劝进吸引了大量的外人观看,几个外国公使们甚至是专门观摩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没有。
当然了,这种劝进、拒绝、再劝进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拜托,大家都那么忙,扔下一大堆事跑来上来劝进也不容易,林哲拒绝几次就好了,如果一直拒绝下去,大家也不用做事了。
二月三号,面对两百多群臣的第四次劝进,林哲终于是叹一口气后答应了下来,而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剧本,旁边的徐言青、施清瑄、林安飞、毕余同等人把早就准备好的龙袍给拿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动手直接给林哲穿上了。
接下来,林哲就端坐在一把临时打造的龙椅上接受了朝臣的跪拜。
看着下头黑压压一片人齐声高呼自己为万岁,说实话这种感觉很奇怪,有一点点兴奋和激动,也一点点滑稽的感觉,好像自己是某出大戏里●,的木偶一样。
正所谓事不宜迟,余胜军诸多文臣武将也都忙得很,尤其是徐言青、林安飞等人,一个个都是外面大军的统帅将领,不可能长久的待在上海,如果离开的久了,一旦清军或者太平军打过来,前线大军没有了大将统帅。很有可能出现意外。
所以在二月三号林哲接受群臣劝进称帝后,仅仅是三天后就是举行了一场登基大典。
这个登基大典自然不是短短几天内就能够筹备完毕的。哪怕是再简单行事,但是该有的东西还是得有。所以实际上自从徐言青从杭州返回上海,并带回了已经攻克浙江全境的消息后,大元帅府内个一个厢房内,就是悄无声息的成立了一个大典筹备处。
林哲事先已经明确指示:霸业未成,一切从简!
然后又做出指示,依旧制尊古礼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创新立意!
所以筹备的登基大典算得上是融合了华夏古礼和近代风格!
首先是林哲的礼服以及群臣的礼服上,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既然遵循华夏古礼,那自然以汉服为主,满清的那种什么马褂长袍之类的有多远滚多远。
登基时候的林哲大礼服,也就是龙袍和传统汉族的龙袍差不多。而群臣们的大礼服则是分为武官和文官,文官的则是汉服官袍,和明式官袍差不多。但是武官的大礼服则是依旧是余胜军的军服为基础,进行再设计,设计出了具有明显近代礼服的武将大礼服。
然后就是跪拜上,虽然林哲在之前就已经下令过。君臣相见免跪拜之礼,但是在登基大典上,依旧行跪拜之礼,这一点是筹备处的官员们强烈要求的。说没有了这跪拜之礼就不成大典。
反正这也是一次性的,也就只有登基大典的时候才跪那么一次,所以林哲也就没有坚持。让他们自己折腾去了。
二月六号,上海商贸区内一片沸腾。众多官员们穿着复古汉服官袍,武将们穿着军装大礼服。就连是执勤的普通士兵也都是换上了新军装。
从早上开始,林哲就是开始当起了木偶,然而在负责礼仪的官员陪同下进行一项又一项的流程。
这些繁琐的仪式中,林哲颁布了登基诏书,这份诏书也是复古,用词都是和以往的开国皇帝登基诏书差不多的,比如说开头的那句就是:皇帝臣哲,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
然后又是通篇晦涩难懂的词句,说的是满清皇帝已经不能代表天下,成为共主了,如今天下大乱,只有我林哲才能平定天下,让天下黎明百姓安居乐业云云。
有意思的是,这诏书里说了满清多么坏,咸丰帝失德无能之类的,但是惟独没提及洪秀全,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承认洪秀全这个天王是天子或者帝王,在余胜军的文武官员眼里,太平天国只是一群流民贼军而已,上不了台面。
哗啦刷拉六多百字后,结尾又是历朝开国诏书的老套路,以‘永保于我有中华。惟明灵是飨’。收尾。
其中的‘中华’二字就是这个新立王朝的国号了,如果是在外交文书上,尤其是和西方诸国的外交文书上,那么这个国号就是“大中华帝国”,而外交文书上对林哲的尊称应为‘大中华帝国大皇帝’。
尽管一系列的仪式都是慢慢的复古味道,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而已,根据林哲事先制定的一些规划,这个新成立的中华王朝骨子里和古制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内宫制度,林哲虽然册封了妻子陈静为皇后,但是却又拒绝了属下们建议制定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制度,同时不采用阉人为内侍,而该用宫内女官制度。
而更重要的自然是体现在官制上,林哲没有仿效上古设置丞相、六部尚书之类的,而是力排众议,依旧把原来的大元帅府的各部直接套用。
设立了‘总理内阁制’,内阁下属设民政部;外务部;财务部;教育部;司法部;工商部;农林部;巡警部;组织部。
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两人,各部大臣各一人,各部协办大臣两人。
各部下设各司、各处、各科等。
&nbs... -->>
林哲之所以接二连三的拒绝劝进,搞这种掩耳盗铃之事,这不是林哲想要搞的这么矫情,而是自古以来要想称帝,都是这么一个流程,不先拒绝几次,做足了前戏,看戏的普通老百姓都不答应。
这不,三次劝进吸引了大量的外人观看,几个外国公使们甚至是专门观摩了好几天,也不知道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没有。
当然了,这种劝进、拒绝、再劝进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拜托,大家都那么忙,扔下一大堆事跑来上来劝进也不容易,林哲拒绝几次就好了,如果一直拒绝下去,大家也不用做事了。
二月三号,面对两百多群臣的第四次劝进,林哲终于是叹一口气后答应了下来,而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剧本,旁边的徐言青、施清瑄、林安飞、毕余同等人把早就准备好的龙袍给拿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动手直接给林哲穿上了。
接下来,林哲就端坐在一把临时打造的龙椅上接受了朝臣的跪拜。
看着下头黑压压一片人齐声高呼自己为万岁,说实话这种感觉很奇怪,有一点点兴奋和激动,也一点点滑稽的感觉,好像自己是某出大戏里●,的木偶一样。
正所谓事不宜迟,余胜军诸多文臣武将也都忙得很,尤其是徐言青、林安飞等人,一个个都是外面大军的统帅将领,不可能长久的待在上海,如果离开的久了,一旦清军或者太平军打过来,前线大军没有了大将统帅。很有可能出现意外。
所以在二月三号林哲接受群臣劝进称帝后,仅仅是三天后就是举行了一场登基大典。
这个登基大典自然不是短短几天内就能够筹备完毕的。哪怕是再简单行事,但是该有的东西还是得有。所以实际上自从徐言青从杭州返回上海,并带回了已经攻克浙江全境的消息后,大元帅府内个一个厢房内,就是悄无声息的成立了一个大典筹备处。
林哲事先已经明确指示:霸业未成,一切从简!
然后又做出指示,依旧制尊古礼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创新立意!
所以筹备的登基大典算得上是融合了华夏古礼和近代风格!
首先是林哲的礼服以及群臣的礼服上,这点没有什么好说的。既然遵循华夏古礼,那自然以汉服为主,满清的那种什么马褂长袍之类的有多远滚多远。
登基时候的林哲大礼服,也就是龙袍和传统汉族的龙袍差不多。而群臣们的大礼服则是分为武官和文官,文官的则是汉服官袍,和明式官袍差不多。但是武官的大礼服则是依旧是余胜军的军服为基础,进行再设计,设计出了具有明显近代礼服的武将大礼服。
然后就是跪拜上,虽然林哲在之前就已经下令过。君臣相见免跪拜之礼,但是在登基大典上,依旧行跪拜之礼,这一点是筹备处的官员们强烈要求的。说没有了这跪拜之礼就不成大典。
反正这也是一次性的,也就只有登基大典的时候才跪那么一次,所以林哲也就没有坚持。让他们自己折腾去了。
二月六号,上海商贸区内一片沸腾。众多官员们穿着复古汉服官袍,武将们穿着军装大礼服。就连是执勤的普通士兵也都是换上了新军装。
从早上开始,林哲就是开始当起了木偶,然而在负责礼仪的官员陪同下进行一项又一项的流程。
这些繁琐的仪式中,林哲颁布了登基诏书,这份诏书也是复古,用词都是和以往的开国皇帝登基诏书差不多的,比如说开头的那句就是:皇帝臣哲,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
然后又是通篇晦涩难懂的词句,说的是满清皇帝已经不能代表天下,成为共主了,如今天下大乱,只有我林哲才能平定天下,让天下黎明百姓安居乐业云云。
有意思的是,这诏书里说了满清多么坏,咸丰帝失德无能之类的,但是惟独没提及洪秀全,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承认洪秀全这个天王是天子或者帝王,在余胜军的文武官员眼里,太平天国只是一群流民贼军而已,上不了台面。
哗啦刷拉六多百字后,结尾又是历朝开国诏书的老套路,以‘永保于我有中华。惟明灵是飨’。收尾。
其中的‘中华’二字就是这个新立王朝的国号了,如果是在外交文书上,尤其是和西方诸国的外交文书上,那么这个国号就是“大中华帝国”,而外交文书上对林哲的尊称应为‘大中华帝国大皇帝’。
尽管一系列的仪式都是慢慢的复古味道,但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而已,根据林哲事先制定的一些规划,这个新成立的中华王朝骨子里和古制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内宫制度,林哲虽然册封了妻子陈静为皇后,但是却又拒绝了属下们建议制定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制度,同时不采用阉人为内侍,而该用宫内女官制度。
而更重要的自然是体现在官制上,林哲没有仿效上古设置丞相、六部尚书之类的,而是力排众议,依旧把原来的大元帅府的各部直接套用。
设立了‘总理内阁制’,内阁下属设民政部;外务部;财务部;教育部;司法部;工商部;农林部;巡警部;组织部。
内阁设‘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两人,各部大臣各一人,各部协办大臣两人。
各部下设各司、各处、各科等。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