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乱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李莲英等呆在圣母皇太后左近的人,都留意到了。只是个中原由,除了太后贴身的玉儿,没有第二个人想得到。
关卓凡扶着太后的大轿,送到了胡同口,然后,一直在那里呆到銮驾远去视野之外。
叶赫那拉.杏贞没有想过,站在柳条胡同口的这个男人,还是不是她上一次临幸贝子府时候的那个男人?
有什么变化发生吗?发生在什么时候?
有的东西,一旦变了,再变回来,很难,很难。
嗯,补充一句,关卓凡已经弄清楚了一个他原先颇感兴趣的问题:慈禧的本名,到底是“杏贞”,还是“兰儿”?
是“杏贞”。
“兰儿”源于她的“兰贵人”的封号,就是说,是专属于咸丰的一个昵称。
话题先拉回来。
真要“太后下嫁”,难度太高了。狮子不晓得关卓凡那句“我要娶你”,几分真,几分假?只是替关卓凡瞎想:和太后保持“特殊关系”,比较现实的路子是做多尔衮——不对,说是韩德让更恰当一些。
还得低调,不能像多尔衮和韩德让那么招摇。
多尔衮于孝庄文皇后和清世祖,韩德让于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情形仿佛。但多尔衮身后被残酷清算,韩德让却生荣死哀,根本原因在于,多尔衮做为皇位继承人选之一,时刻都对他辅佐的世祖构成致命的威胁,而韩德让一个汉人,就算后来也像关卓凡一样,混进了宗室的队伍,但在法统上,永不会对辽圣宗构成威胁。
到目前为止,眼瞅着关卓凡和韩德让走的路子,确实有几分相似。
今后呢?
先不管今后路在何方,关卓凡这个大龄青年,终究还是要结婚的——要么娶太后,要么娶公主。他叫慈禧转告慈安,“放个一、两年再说”,所用的理由倒不能说是编造的,两个公主年纪确实还太小,不适合生育;还有,关卓凡毕竟从现代穿越而来,老婆十四岁不到——心理上的这个坎,叫他怎么过得去?
不过,更重要的是,关卓凡要为实现更大的目标争取一个缓冲期。
更大的目标?是太后,还是其他的什么?
如果,结婚的对象最终还是公主,那么,荣安公主和敦柔公主这两位,关卓凡属意于谁呢?
关卓凡娶敦柔公主,最乐见其成的,一定是文祥、曹毓瑛这一班“亲关”的恭系大将。关、敦联姻,会被他们视作两派建立血亲联盟、甚至合二为一的标志,对国家,对王爷和贝子,对他们自己,都是最佳选择——他们自己,再也不必在关、恭之间摇来摆去,忍受良心的不安了。
可以说,娶敦柔公主,是关卓凡收编“恭系”的捷径。
可是,关卓凡判断,“恭系”中唯一未必中意这桩婚姻的,很可能是恭王本人。
一派政治力量,有两位地位并尊的领袖,不算一个稳定的“体制”。关系、恭系一旦合流,就是恭王本人被边缘化之始。
别的不说,军机处里一对翁婿,这算一种正常的情形吗?是不是有一个要“回避”?
例外正出在恭王本人身上。关卓凡入直军机,正是顶恭王的岳丈桂良的缺。桂良、恭王翁婿同直军机,背景是恭王举手遮天、一力把持政府——可是,这正是恭王被黜,关卓凡取而代之的最重要的原因。
同样的情形再来一遍?只是恭王从“婿“换成了“翁”?就算旁人不说,当事人自己也别扭吧?
可是,恭王愿意“退居二线”吗?
答案明摆着,他才三十三岁。
当然,如果是太后赐婚,恭王本人对女儿的婚姻基本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说不上话不代表乐意;不乐意,收编“恭系”的努力就未必顺遂。
关卓凡屁股底下的位子刚刚坐热,他现阶段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开个好头,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短时间内,政坛最好不要再兴什么大的波澜。
所以,敦柔格格这锅饭,虽然香甜,现在就吃,却还有点夹生。
*(未完待续。。)
王、李莲英等呆在圣母皇太后左近的人,都留意到了。只是个中原由,除了太后贴身的玉儿,没有第二个人想得到。
关卓凡扶着太后的大轿,送到了胡同口,然后,一直在那里呆到銮驾远去视野之外。
叶赫那拉.杏贞没有想过,站在柳条胡同口的这个男人,还是不是她上一次临幸贝子府时候的那个男人?
有什么变化发生吗?发生在什么时候?
有的东西,一旦变了,再变回来,很难,很难。
嗯,补充一句,关卓凡已经弄清楚了一个他原先颇感兴趣的问题:慈禧的本名,到底是“杏贞”,还是“兰儿”?
是“杏贞”。
“兰儿”源于她的“兰贵人”的封号,就是说,是专属于咸丰的一个昵称。
话题先拉回来。
真要“太后下嫁”,难度太高了。狮子不晓得关卓凡那句“我要娶你”,几分真,几分假?只是替关卓凡瞎想:和太后保持“特殊关系”,比较现实的路子是做多尔衮——不对,说是韩德让更恰当一些。
还得低调,不能像多尔衮和韩德让那么招摇。
多尔衮于孝庄文皇后和清世祖,韩德让于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情形仿佛。但多尔衮身后被残酷清算,韩德让却生荣死哀,根本原因在于,多尔衮做为皇位继承人选之一,时刻都对他辅佐的世祖构成致命的威胁,而韩德让一个汉人,就算后来也像关卓凡一样,混进了宗室的队伍,但在法统上,永不会对辽圣宗构成威胁。
到目前为止,眼瞅着关卓凡和韩德让走的路子,确实有几分相似。
今后呢?
先不管今后路在何方,关卓凡这个大龄青年,终究还是要结婚的——要么娶太后,要么娶公主。他叫慈禧转告慈安,“放个一、两年再说”,所用的理由倒不能说是编造的,两个公主年纪确实还太小,不适合生育;还有,关卓凡毕竟从现代穿越而来,老婆十四岁不到——心理上的这个坎,叫他怎么过得去?
不过,更重要的是,关卓凡要为实现更大的目标争取一个缓冲期。
更大的目标?是太后,还是其他的什么?
如果,结婚的对象最终还是公主,那么,荣安公主和敦柔公主这两位,关卓凡属意于谁呢?
关卓凡娶敦柔公主,最乐见其成的,一定是文祥、曹毓瑛这一班“亲关”的恭系大将。关、敦联姻,会被他们视作两派建立血亲联盟、甚至合二为一的标志,对国家,对王爷和贝子,对他们自己,都是最佳选择——他们自己,再也不必在关、恭之间摇来摆去,忍受良心的不安了。
可以说,娶敦柔公主,是关卓凡收编“恭系”的捷径。
可是,关卓凡判断,“恭系”中唯一未必中意这桩婚姻的,很可能是恭王本人。
一派政治力量,有两位地位并尊的领袖,不算一个稳定的“体制”。关系、恭系一旦合流,就是恭王本人被边缘化之始。
别的不说,军机处里一对翁婿,这算一种正常的情形吗?是不是有一个要“回避”?
例外正出在恭王本人身上。关卓凡入直军机,正是顶恭王的岳丈桂良的缺。桂良、恭王翁婿同直军机,背景是恭王举手遮天、一力把持政府——可是,这正是恭王被黜,关卓凡取而代之的最重要的原因。
同样的情形再来一遍?只是恭王从“婿“换成了“翁”?就算旁人不说,当事人自己也别扭吧?
可是,恭王愿意“退居二线”吗?
答案明摆着,他才三十三岁。
当然,如果是太后赐婚,恭王本人对女儿的婚姻基本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说不上话不代表乐意;不乐意,收编“恭系”的努力就未必顺遂。
关卓凡屁股底下的位子刚刚坐热,他现阶段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国的工业化开个好头,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短时间内,政坛最好不要再兴什么大的波澜。
所以,敦柔格格这锅饭,虽然香甜,现在就吃,却还有点夹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