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7章 惊现太史慈(第五更)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召唤之三国霸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叛军商谈招抚的事,尊驾难道不知道吗?兄长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如果尊驾一定要见他,只有等兄长从房县回来了。”
太史慈神态庄重,轻声说道:“李君侯已经渡过大辽水,从小路悄然而回,赵将军何必隐瞒。”
赵云骇然心动,脸上笑得更加和善了,说道:“尊驾说笑话了。”
太史慈后退一步,再次躬身施礼,言词恳切地说道:“在下的确有要是求见李君侯。李君侯从房县返回,一路上都是由北海隐士管宁管先生带人护送。赵将军如若不信,可以派人向李君侯求证。”
赵云稍加沉吟,然后目视程普。
程普急忙退出大帐。
赵云一边请太史慈坐下,一边笑问道:“这位北海隐士,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太史慈刚刚坐下,闻言又急忙站了起来,躬身施礼道:“赵将军……”
太史慈伸手拉住他,笑道:“太史壮士无须客气,坐着说,坐着说。我记得他在北海很有名气,是吗?”
“对,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与平原华歆、北海邴原并称‘一龙’,青州和冀州很有名气。去年年初,黄巾之乱爆发,席卷我大汉七州二十八郡,北海也受了兵灾,管先生与邴原先生及王烈先生等人一起来辽东避乱,一直到现在。”
这时李翊掀开帐帘,走了进来,他笑着说道:“那要谢谢温方了,竟然请得这等高士送我回来。”
随即他朝太史慈拱拱手,说道:“刚才怠慢了子义,请多多谅解。”
太史慈惊讶地望着他,问道:“阁下如何得知在下的字?”
李翊笑道:“子义在京师做的好事,虽然知晓的人不多,却瞒不过李某的耳目。”
“啊?”太史慈更是目瞪口呆,他当然知道李翊所说的他在京师的事迹指的是什么。
原来,太史慈年轻时好学,颇有学问。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人赏识,在东莱郡府中任奏曹史。
当时东莱郡守与青州刺史有矛盾,双方闹的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
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
当时,青州刺史弹劾东莱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东莱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东莱郡守情急之中,寻求能够完成送章使命之人,选中了二十岁的太史慈。
太史慈昼夜兼程赶到洛阳城,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黑,他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那州刺史先把文书发走了,郡太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让我拼命追赶。咦,那送信的人怎么还不来?”太史慈来到城东,四下观察着。
一辆马车迎面驰来,驾车的正是那个州刺史的送信人。太史慈灵机一动:“何不如此这般!”
太史慈马上抢步上前,打招呼道:“这位客官,您这么行程匆匆,是想向朝里送奏章吗?”
那人并不认识太史慈,忙点头道:“是!”
太史慈又关心地问道:“奏章在哪里?”
那人揩了揩满头大汗,回答道:“藏在车上啊!”
太史慈环顾四周,显出一副神秘之色,说道:“客官,您有所不知啊,这递奏章的事情非常麻烦!如此这般……”
随后太史慈胡乱扯了一通,说的那州刺史的送信人晕晕乎乎的。那人打量一下太史慈,见他一副京官派头,暗暗高兴,心说:“本来到京师办事。怕没熟人引荐,耽误了时间,这人准是宫里的官人,准有门路,何不趁此良机给他一看!”
太史慈刚将奏章取到手中,“嗖”地一声,从怀里掏出小刀,飞速把它割坏。
那人忙大声叫喊:“有人割坏我的奏章啦!”
暮色沉沉,四野无人,有谁听得见这声音?
太史慈将头一摆,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说道:“如果你不把文书给我,我也不会弄坏它。传出去,你我都吃罪不起。我看,咱俩一块逃吧。”
那人走投无路,只得跟太史慈一同消失在洛阳城外。借夜色作掩护,太史慈出城后又偷偷甩下那人,绕道返回城里,送上随身藏着的郡守的奏章。靠着太史慈的机智聪明,郡守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
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但州刺史却深深忌恨。太史慈担心受州刺史迫害,逃到辽东避祸。
谁知道这前脚才刚到辽东,竟然马上就被人认出来了。
难道是那青州刺史派人来抓自己了吗?(未完待续。)
PS: 又是五更,求大家的支持订阅。另外,感谢书友绿米亚的打赏。
叛军商谈招抚的事,尊驾难道不知道吗?兄长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如果尊驾一定要见他,只有等兄长从房县回来了。”
太史慈神态庄重,轻声说道:“李君侯已经渡过大辽水,从小路悄然而回,赵将军何必隐瞒。”
赵云骇然心动,脸上笑得更加和善了,说道:“尊驾说笑话了。”
太史慈后退一步,再次躬身施礼,言词恳切地说道:“在下的确有要是求见李君侯。李君侯从房县返回,一路上都是由北海隐士管宁管先生带人护送。赵将军如若不信,可以派人向李君侯求证。”
赵云稍加沉吟,然后目视程普。
程普急忙退出大帐。
赵云一边请太史慈坐下,一边笑问道:“这位北海隐士,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太史慈刚刚坐下,闻言又急忙站了起来,躬身施礼道:“赵将军……”
太史慈伸手拉住他,笑道:“太史壮士无须客气,坐着说,坐着说。我记得他在北海很有名气,是吗?”
“对,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与平原华歆、北海邴原并称‘一龙’,青州和冀州很有名气。去年年初,黄巾之乱爆发,席卷我大汉七州二十八郡,北海也受了兵灾,管先生与邴原先生及王烈先生等人一起来辽东避乱,一直到现在。”
这时李翊掀开帐帘,走了进来,他笑着说道:“那要谢谢温方了,竟然请得这等高士送我回来。”
随即他朝太史慈拱拱手,说道:“刚才怠慢了子义,请多多谅解。”
太史慈惊讶地望着他,问道:“阁下如何得知在下的字?”
李翊笑道:“子义在京师做的好事,虽然知晓的人不多,却瞒不过李某的耳目。”
“啊?”太史慈更是目瞪口呆,他当然知道李翊所说的他在京师的事迹指的是什么。
原来,太史慈年轻时好学,颇有学问。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人赏识,在东莱郡府中任奏曹史。
当时东莱郡守与青州刺史有矛盾,双方闹的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
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
当时,青州刺史弹劾东莱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东莱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东莱郡守情急之中,寻求能够完成送章使命之人,选中了二十岁的太史慈。
太史慈昼夜兼程赶到洛阳城,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黑,他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那州刺史先把文书发走了,郡太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让我拼命追赶。咦,那送信的人怎么还不来?”太史慈来到城东,四下观察着。
一辆马车迎面驰来,驾车的正是那个州刺史的送信人。太史慈灵机一动:“何不如此这般!”
太史慈马上抢步上前,打招呼道:“这位客官,您这么行程匆匆,是想向朝里送奏章吗?”
那人并不认识太史慈,忙点头道:“是!”
太史慈又关心地问道:“奏章在哪里?”
那人揩了揩满头大汗,回答道:“藏在车上啊!”
太史慈环顾四周,显出一副神秘之色,说道:“客官,您有所不知啊,这递奏章的事情非常麻烦!如此这般……”
随后太史慈胡乱扯了一通,说的那州刺史的送信人晕晕乎乎的。那人打量一下太史慈,见他一副京官派头,暗暗高兴,心说:“本来到京师办事。怕没熟人引荐,耽误了时间,这人准是宫里的官人,准有门路,何不趁此良机给他一看!”
太史慈刚将奏章取到手中,“嗖”地一声,从怀里掏出小刀,飞速把它割坏。
那人忙大声叫喊:“有人割坏我的奏章啦!”
暮色沉沉,四野无人,有谁听得见这声音?
太史慈将头一摆,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说道:“如果你不把文书给我,我也不会弄坏它。传出去,你我都吃罪不起。我看,咱俩一块逃吧。”
那人走投无路,只得跟太史慈一同消失在洛阳城外。借夜色作掩护,太史慈出城后又偷偷甩下那人,绕道返回城里,送上随身藏着的郡守的奏章。靠着太史慈的机智聪明,郡守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
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但州刺史却深深忌恨。太史慈担心受州刺史迫害,逃到辽东避祸。
谁知道这前脚才刚到辽东,竟然马上就被人认出来了。
难道是那青州刺史派人来抓自己了吗?(未完待续。)
PS: 又是五更,求大家的支持订阅。另外,感谢书友绿米亚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