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重生之谋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尘埃落定之后,韶亓箫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本是想当日便去忠勇伯府见赵敏禾一面,奈何赵毅这会儿看他哪里都不舒服,愣是不许他入后院,还美名其曰未婚夫妻之间见面不吉利!
韶亓箫泪流满面。他与阿禾婚期都没定下,这样下去以后他见阿禾不是遥遥无期了?
更何况,赵毅还领着他沿着忠勇伯府围墙转了一圈儿,他一见府内五步一守卫的架势,便晓得这是老丈人明摆着在提醒他——我加强了府中守卫,你小子别想再翻墙了!
而后,老丈人便带着他往练功房去了……
韶亓箫缩了缩脖子,他自被抓包后,也是有些心虚的。即使老丈人不捏拳头给他看,他近期、至少两个月内也不打算翻墙了。
现在……似乎好几个月都没办法偷偷来见她了啊……
见不到未婚妻的韶亓箫很郁闷。
连承元帝在闰六月里初一并将在世的六个儿子——包括去年在战时就满了十五岁的韶亓荿——一同赐封了郡王爵,也没叫他开心一些。
前头几个、包括韶亓箫在内的皇子都有了自己的封号,因而只是将爵位从郡公升到了郡王,再添上了数量不一的食邑数,然后已开封建府的几个皇子府上换个牌匾就差不多了。
韶亓荿得了个“旭”字封号,这与他前世倒是一样的。只是他前世并未去晋州,所以无功可封,仅是按例得个郡公爵罢了。
再有韶亓箫自己也不一样了。前世他那个样子,自然什么都没捞到,身上仍是郡公爵。后来一直到三十岁才依例晋封顺郡王。而后新帝登极,给他晋了亲王爵,又改了“璟”字封号。
说起“功”,韶亓箫与韶亓荿两个基本就是长见识去的,俩人在御前只帮着承元帝打打下手跑跑腿什么的,硬要套上功劳也就只有一点点。然而这两个运气也不错——那最后一战,是他两个与赵煦率先察觉端倪的。
有了这首察之功,他俩得个郡王爵也算顺理成章,也没人没眼色地跳出来反驳。
到底承元帝只给了他俩一人一千食邑不是?连之前二公主出嫁时得的三千食邑都不及,更别提这回因战功而得了最多的六千食邑的二皇子了。
群臣没人反对,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开国之初,太|祖改动了皇子们封爵的规矩,叫自古至今皇子们生来便是亲王的爵位……没了。
一是当时太|祖当时下定决心削藩,所有宗室王公都拘在襄京城中,这么一来年代长了,子生孙,孙亦有子,不用几代宗室就将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控制宗室爵位的品级和数量便是毫无悬念的事,否则光是养活宗室便是好大一笔支出,必将成为拖累国库的负担。
二是,太|祖即便要抑制宗室的地位,也从没有打压宗室的想法。叫他们自己上进挣爵位挣官位,总比白养着人好。皇子因功而破例进爵,倒可以为宗室们做个表率作用。至于“皇子十五封郡公三十封郡王”的规矩,则是以防皇帝的儿子真的那么没用、只能混吃等死而已。
然而,太|祖那时没有料到,自他自己与正懿皇后育有宣和帝、安王、宁王三子之后,承德、承元二帝均是单传的独子,连姐姐妹妹都没有一个。承元帝的二公主,更是大周开朝以来韶姓公主中活到成年嫁人的头一个!
这种情况下,大兴宫北边儿专门划出来留给宗室们造府邸的兴安坊,长年都不满员,好多地方都是空着积灰的!
所以啦,承元帝儿子多,这时候逮着个理由想叫每个儿子爵位都高些,在朝臣们看来其实也不是大事,反正没碍着谁的利益,国库绰绰有余付得起食邑,兴安坊也空着好多地方。
————防盗部分... -->>
尘埃落定之后,韶亓箫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本是想当日便去忠勇伯府见赵敏禾一面,奈何赵毅这会儿看他哪里都不舒服,愣是不许他入后院,还美名其曰未婚夫妻之间见面不吉利!
韶亓箫泪流满面。他与阿禾婚期都没定下,这样下去以后他见阿禾不是遥遥无期了?
更何况,赵毅还领着他沿着忠勇伯府围墙转了一圈儿,他一见府内五步一守卫的架势,便晓得这是老丈人明摆着在提醒他——我加强了府中守卫,你小子别想再翻墙了!
而后,老丈人便带着他往练功房去了……
韶亓箫缩了缩脖子,他自被抓包后,也是有些心虚的。即使老丈人不捏拳头给他看,他近期、至少两个月内也不打算翻墙了。
现在……似乎好几个月都没办法偷偷来见她了啊……
见不到未婚妻的韶亓箫很郁闷。
连承元帝在闰六月里初一并将在世的六个儿子——包括去年在战时就满了十五岁的韶亓荿——一同赐封了郡王爵,也没叫他开心一些。
前头几个、包括韶亓箫在内的皇子都有了自己的封号,因而只是将爵位从郡公升到了郡王,再添上了数量不一的食邑数,然后已开封建府的几个皇子府上换个牌匾就差不多了。
韶亓荿得了个“旭”字封号,这与他前世倒是一样的。只是他前世并未去晋州,所以无功可封,仅是按例得个郡公爵罢了。
再有韶亓箫自己也不一样了。前世他那个样子,自然什么都没捞到,身上仍是郡公爵。后来一直到三十岁才依例晋封顺郡王。而后新帝登极,给他晋了亲王爵,又改了“璟”字封号。
说起“功”,韶亓箫与韶亓荿两个基本就是长见识去的,俩人在御前只帮着承元帝打打下手跑跑腿什么的,硬要套上功劳也就只有一点点。然而这两个运气也不错——那最后一战,是他两个与赵煦率先察觉端倪的。
有了这首察之功,他俩得个郡王爵也算顺理成章,也没人没眼色地跳出来反驳。
到底承元帝只给了他俩一人一千食邑不是?连之前二公主出嫁时得的三千食邑都不及,更别提这回因战功而得了最多的六千食邑的二皇子了。
群臣没人反对,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开国之初,太|祖改动了皇子们封爵的规矩,叫自古至今皇子们生来便是亲王的爵位……没了。
一是当时太|祖当时下定决心削藩,所有宗室王公都拘在襄京城中,这么一来年代长了,子生孙,孙亦有子,不用几代宗室就将达到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控制宗室爵位的品级和数量便是毫无悬念的事,否则光是养活宗室便是好大一笔支出,必将成为拖累国库的负担。
二是,太|祖即便要抑制宗室的地位,也从没有打压宗室的想法。叫他们自己上进挣爵位挣官位,总比白养着人好。皇子因功而破例进爵,倒可以为宗室们做个表率作用。至于“皇子十五封郡公三十封郡王”的规矩,则是以防皇帝的儿子真的那么没用、只能混吃等死而已。
然而,太|祖那时没有料到,自他自己与正懿皇后育有宣和帝、安王、宁王三子之后,承德、承元二帝均是单传的独子,连姐姐妹妹都没有一个。承元帝的二公主,更是大周开朝以来韶姓公主中活到成年嫁人的头一个!
这种情况下,大兴宫北边儿专门划出来留给宗室们造府邸的兴安坊,长年都不满员,好多地方都是空着积灰的!
所以啦,承元帝儿子多,这时候逮着个理由想叫每个儿子爵位都高些,在朝臣们看来其实也不是大事,反正没碍着谁的利益,国库绰绰有余付得起食邑,兴安坊也空着好多地方。
————防盗部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