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头顶青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姬傲剑问,“内功为什么是心法呢?”
姬玉雪道,“这就要从头说起。武功本自兵阵厮杀演化而来,朝廷选将,首重的就是弓马兵刃功夫。少林是外家拳法之祖,但隋末相助唐室,嘉靖助剿倭寇,派出的精锐都是棍僧。所以江湖相斗,威力最大的依然是兵刃功夫。”
姬傲剑点了点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拳一剑三的说法,并不是讲着玩玩的。
海上玉龙的冰山神掌无比厉害,但要打退一群一流高手的围攻,也非得动用兵刃不可。
姬玉雪道,“既然兵刃功夫最为重要,为何这数百年来,天下间拳法盛行,各种外家拳内家拳层出不穷?”
姬傲剑想了想,“这是因为满人占据中原,怕汉人造反,不许百姓练习兵刃。练武之人只好把战场功夫化成拳脚功夫,勤练不息,以免忘却我华夏武功。”
姬玉雪道,“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姬傲剑是后世见过这个说法,心中早有怀疑,“拳法盛行是在明清时代,先明并非异族政权,为何已经有此兆头?”
姬玉雪道,“五代十国入宋以后,国家转向重文轻武,民间习武之风渐被控制。于是越到后世,越是轻兵刃而重拳脚。”
中国自古兵民合一,国家兵源主要来自乡野之民,战国时期更是军国主义体制,全民都要拼命习武,随时准备被征募到战场上。
汉唐盛世,民间兵源依然是军队主力。魏晋乱世,坞壁密布,民间习武自保。在这些年代,练武之人剽悍凶狠,和游牧部族相斗不落下风。即使五胡乱华,也不能对华夏一扫而尽。北方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之时,已完成了汉化,被天下人视为中华政权。
在宋以前,“出将入相”这四个字是天下壮志男儿的梦想,沙场建功立业,回朝就有望拜相。文武双途都有出色业绩,最是风光。
那时的书生,同样是练武不懈,时时佩剑在身,以上阵效国为荣。大唐是诗歌盛世,就有边塞诗歌这一流派。李长吉亦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自宋朝立下重文轻武的国策之后,“出将入相”的豪情已成为过眼云烟,民间武风也开始转衰。时人都认为,武将即使率军光复燕云十六州,凯歌回朝,太庙献捷,也比不上状元及第的荣耀。民间更是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语。
虽然北宋覆倾之后,南宋的民间武风略有恢复。但以文制武,始终是国家不变的政策。明清时代世间的普遍看法:百业之中,举业第一。
姬玉雪问,“小剑,你说元末之后,拳法遍地盛行,这是不是进入了武学盛世?”
姬傲剑想了又想,迟疑道,“应该是吧。”
姬玉雪又问,“那现下的练武之人和古时相比,是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姬傲剑道,“古时全民练武,自然是练武之人要比现在多。”
姬玉雪道,“为何那时拳法少,招式少,套路少?”
姬傲剑忽然眼前灵光一闪,“因为那时人人都需练武自保,听国征召,有拳法也得练,没拳法也得练。”
古时人人都要练武,日常相斗视若沙场厮杀,在平日里渐渐积累经验和诀窍,虽然没有多少固定成型的招式,但资质颖悟过人者,对于武技的掌握并不比后世差。
多年在战场厮杀的名将,更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活。只是天下人人都在自小练武,自小感悟属于自己的武道理解,并不需要全盘照搬照学别人的武技,所以武道高手也没有必要编出过多的固定招式。那个时代,有回马枪、有拖刀计、有三板斧,但完整繁复的武学套路却不多。
姬傲剑道,“两宋之后,民间武风转衰,寻常百姓练武兴趣大减。练武之人急剧减少,如果还是靠乱打乱斗来积累经验,摸索武技,不仅见效慢,有兴趣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武道高人将各自的武理整理出完整的套路招式,方便训导弟子。”
他心中却想到,其实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是在不断进步的,宋代以后,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这人一过上好日子,国家又不提倡武风,谁愿意费神费力乱打一气学武技啊,当然要有个固定路数,好跟着学。
姬玉雪道,“正是如此。宋代最早开始将武道整理成完整武学套路的,便是军门世家。”
姬傲剑问,“莫非是杨家将那些?”
姬玉雪点头,“杨家枪法是当世第一枪,七郎八虎,八姐九妹,世代都有人是枪法高手。两宋时有言,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姬傲剑心想,把枪法编出套路流传下去,果然能大大提高成才率。这天波府一家好像也没出过庸才,和我家很像。
姬玉雪道,“之后在武道上进行探索整理的,还有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们。”
姬傲剑立刻想起了王进、林冲,王文斌等人的名字,问道,“禁军教头很多吗?”
姬玉雪道,“大小各种教头,有两百来人。”
姬傲剑咳了一声,“教师真是挺多的,简直是一家学院了。”
姬玉雪道,“当时也有传承武道的武林大派,便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传的少林寺。”
姬傲剑道,“此时少林寺定然也开始整理武功套路了?”
姬玉雪道,“历代有高人从战场厮杀之中,或是禽兽身形中揣摩悟出武学真谛,虽然未必个个创出了完整武功,但也留下了许多心得笔记。少林寺一直是武学交流圣地,这方面保留的资料十分丰富,在两宋之时,寺内高僧和外来的武学名家,便归纳整理了许多兵刃拳脚上的武功,又向外间传播出去。有了这份渊源,当时就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姬傲剑明白了,“少林武功果然不都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
姬玉雪道,“达摩祖师是大宗师,自然有许多武学心得传于后世。但他一人之力,自然不能创出少林寺成百上千套的完整武功。”
姬傲剑道,“我听小苏提过,元末明初之时,内家拳派在武当发轫,将少林一系的拳法说成是外家拳。”
姬玉雪道,“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名声传开之后,即使有人再创出新的拳法,外界也一定视为有少林的渊源。少林是佛家,在武道上独占显赫地位,道家高人自然不... -->>
姬傲剑问,“内功为什么是心法呢?”
姬玉雪道,“这就要从头说起。武功本自兵阵厮杀演化而来,朝廷选将,首重的就是弓马兵刃功夫。少林是外家拳法之祖,但隋末相助唐室,嘉靖助剿倭寇,派出的精锐都是棍僧。所以江湖相斗,威力最大的依然是兵刃功夫。”
姬傲剑点了点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拳一剑三的说法,并不是讲着玩玩的。
海上玉龙的冰山神掌无比厉害,但要打退一群一流高手的围攻,也非得动用兵刃不可。
姬玉雪道,“既然兵刃功夫最为重要,为何这数百年来,天下间拳法盛行,各种外家拳内家拳层出不穷?”
姬傲剑想了想,“这是因为满人占据中原,怕汉人造反,不许百姓练习兵刃。练武之人只好把战场功夫化成拳脚功夫,勤练不息,以免忘却我华夏武功。”
姬玉雪道,“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姬傲剑是后世见过这个说法,心中早有怀疑,“拳法盛行是在明清时代,先明并非异族政权,为何已经有此兆头?”
姬玉雪道,“五代十国入宋以后,国家转向重文轻武,民间习武之风渐被控制。于是越到后世,越是轻兵刃而重拳脚。”
中国自古兵民合一,国家兵源主要来自乡野之民,战国时期更是军国主义体制,全民都要拼命习武,随时准备被征募到战场上。
汉唐盛世,民间兵源依然是军队主力。魏晋乱世,坞壁密布,民间习武自保。在这些年代,练武之人剽悍凶狠,和游牧部族相斗不落下风。即使五胡乱华,也不能对华夏一扫而尽。北方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之时,已完成了汉化,被天下人视为中华政权。
在宋以前,“出将入相”这四个字是天下壮志男儿的梦想,沙场建功立业,回朝就有望拜相。文武双途都有出色业绩,最是风光。
那时的书生,同样是练武不懈,时时佩剑在身,以上阵效国为荣。大唐是诗歌盛世,就有边塞诗歌这一流派。李长吉亦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自宋朝立下重文轻武的国策之后,“出将入相”的豪情已成为过眼云烟,民间武风也开始转衰。时人都认为,武将即使率军光复燕云十六州,凯歌回朝,太庙献捷,也比不上状元及第的荣耀。民间更是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语。
虽然北宋覆倾之后,南宋的民间武风略有恢复。但以文制武,始终是国家不变的政策。明清时代世间的普遍看法:百业之中,举业第一。
姬玉雪问,“小剑,你说元末之后,拳法遍地盛行,这是不是进入了武学盛世?”
姬傲剑想了又想,迟疑道,“应该是吧。”
姬玉雪又问,“那现下的练武之人和古时相比,是多了呢,还是少了呢?”
姬傲剑道,“古时全民练武,自然是练武之人要比现在多。”
姬玉雪道,“为何那时拳法少,招式少,套路少?”
姬傲剑忽然眼前灵光一闪,“因为那时人人都需练武自保,听国征召,有拳法也得练,没拳法也得练。”
古时人人都要练武,日常相斗视若沙场厮杀,在平日里渐渐积累经验和诀窍,虽然没有多少固定成型的招式,但资质颖悟过人者,对于武技的掌握并不比后世差。
多年在战场厮杀的名将,更是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活。只是天下人人都在自小练武,自小感悟属于自己的武道理解,并不需要全盘照搬照学别人的武技,所以武道高手也没有必要编出过多的固定招式。那个时代,有回马枪、有拖刀计、有三板斧,但完整繁复的武学套路却不多。
姬傲剑道,“两宋之后,民间武风转衰,寻常百姓练武兴趣大减。练武之人急剧减少,如果还是靠乱打乱斗来积累经验,摸索武技,不仅见效慢,有兴趣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武道高人将各自的武理整理出完整的套路招式,方便训导弟子。”
他心中却想到,其实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是在不断进步的,宋代以后,中国百姓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这人一过上好日子,国家又不提倡武风,谁愿意费神费力乱打一气学武技啊,当然要有个固定路数,好跟着学。
姬玉雪道,“正是如此。宋代最早开始将武道整理成完整武学套路的,便是军门世家。”
姬傲剑问,“莫非是杨家将那些?”
姬玉雪点头,“杨家枪法是当世第一枪,七郎八虎,八姐九妹,世代都有人是枪法高手。两宋时有言,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姬傲剑心想,把枪法编出套路流传下去,果然能大大提高成才率。这天波府一家好像也没出过庸才,和我家很像。
姬玉雪道,“之后在武道上进行探索整理的,还有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们。”
姬傲剑立刻想起了王进、林冲,王文斌等人的名字,问道,“禁军教头很多吗?”
姬玉雪道,“大小各种教头,有两百来人。”
姬傲剑咳了一声,“教师真是挺多的,简直是一家学院了。”
姬玉雪道,“当时也有传承武道的武林大派,便是从南北朝就开始流传的少林寺。”
姬傲剑道,“此时少林寺定然也开始整理武功套路了?”
姬玉雪道,“历代有高人从战场厮杀之中,或是禽兽身形中揣摩悟出武学真谛,虽然未必个个创出了完整武功,但也留下了许多心得笔记。少林寺一直是武学交流圣地,这方面保留的资料十分丰富,在两宋之时,寺内高僧和外来的武学名家,便归纳整理了许多兵刃拳脚上的武功,又向外间传播出去。有了这份渊源,当时就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
姬傲剑明白了,“少林武功果然不都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
姬玉雪道,“达摩祖师是大宗师,自然有许多武学心得传于后世。但他一人之力,自然不能创出少林寺成百上千套的完整武功。”
姬傲剑道,“我听小苏提过,元末明初之时,内家拳派在武当发轫,将少林一系的拳法说成是外家拳。”
姬玉雪道,“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名声传开之后,即使有人再创出新的拳法,外界也一定视为有少林的渊源。少林是佛家,在武道上独占显赫地位,道家高人自然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