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憨夫养成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里的野菜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弄完了这茬,过两天就又长了一茬,有时候李沁甚至都恨不能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两半来过。这样疯狂弄各种野菜的日子,差不多大半个多月才稍微迟缓下来。
天气开始转热,野菜的生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本来四五天才能长出第二茬的,后来就是三天、两天,实在采不过来,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放风了。但是,野菜到底有过季的时候,等进了五月,野菜也就基本不能再吃了。
有了今年的教训,李沁自然还是本着一切都放在眼前的原则。像是猴腿儿之类的,她就直接给挖回家,放到溪边的树林里面摘上。好在这东西生命力极是顽强,多浇些水也便活的很有精神了。所以李沁也不厌其烦的一直挖、栽,等到端午之前,已经挖了差不多二百多墩回来了。
猴腿儿放风之后虽然茎还是棕红色的,但叶子却是张开的翠绿色,所以远远望去,整个树林的地上,都是一墩一墩的绿色,好看极了!
而且让李沁觉得暖心的是,于斐大约发现了她很喜欢吃酸姜,几乎每天都会给她带回来一捆,李沁吃不完的,就给放到陶罐里面用糖腌了。但是天一天一天暖,放到外面李沁实在是担心坏了,于是就在房后挖了一个坑,把陶罐埋在了里面。土有保鲜的作用,以前在京里收集荷花上的露珠、梅花上的雪水泡茶的时候,也都是埋在地下的,如果保存得当,存放个一年左右都不是问题。
当然,李沁存的坛子不止这一个,腌的柳蒿、刺果棒、猴腿儿、蕨菜等各种野菜,李沁都分门别类的给埋在了房阴头。她放的盐不是很多,到时候冬天运出山,想来不光能自己吃,也能卖上一些赚钱。
这段时间于斐也没闲着,几乎也天天都能给她带回来一些刺嫩芽的秆子,不过,饶是他用皮子包着,还是被上面的刺刺了很多回。刺嫩芽秆子上的刺是有微毒的,扎到人之后,会很快出现一个红肿的小疙瘩,看着不起眼,却又痒又疼。只是他怕李沁知道,硬是不肯吱一声。
倒是后来李沁发现了,已经是很大一片了,李沁心疼的不行,非让他冲澡的时候在患处涂些皂角去毒,这样才好些。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李沁又在房子附近栽了好大一片的刺嫩芽,随挖随栽,倒是也弄了三四百棵了。
不过,最让李沁得意的,还是她这段日子采的山菜。葛大婶她们总笑她,采山菜的时候要在筐里码得整整齐齐,放到锅里用水焯的时候,也不让它们散乱的到处都是,最后晾晒的时候,还要保持队形,这能怎么样呢?到时候还不是吃?可当野菜都成了菜干的时候,她们才发现,即便是野菜干,李沁也都整整齐齐的弄成了一捆捆,用榆树皮一扎,一捆便是半斤,整齐的让人看到了就心情舒畅。说实在的,同样的野菜干,便是半斤多付上二三十文,李沁的也肯定会比她们的好卖!最关键的是,李沁不管是采、焯、晒,都没比她们花上多少时间,最后得的总斤数也和她们的差不多,但是总体算下来,李沁这些东西,至少就会比她们的多出三分之一的价钱!
李沁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野菜干在山里人看来不算是什么好东西,就算拿到镇上,譬如猴腿儿干,一斤也不过是能卖上二百文的价钱。这还是要在年下,所有东西都涨价的时候!当然,李沁瞄准的也是这个时候!但对象不是平民,而是上流贵族。上流贵族冬天里也不免是要吃野菜的,到时候送礼的地方也是很多。不管怎样,做得精致一些,便比那乱糟糟一团的好看,这样送出去也会很有面子,所以价格再提高一些,也不是没有可能!秦荛的山货铺子面对的多是上流贵族的人,她十分自信,到时候一定会让老板一眼就相中她的野菜!
眼瞧着时间就到了端阳。早两天李沁便把糯米和大黄米泡上了,又熬了红豆沙,准备包粽子吃。
赶上端阳前一天一场大雨,雨过天晴,于斐又带着李沁到下面抓鱼。李沁这次没不停地盯着渔网,反倒不停地去揪水边的苇叶。等于斐捞完鱼,她也弄了两三百片叶子了。
前两天在齐老大家吃饭的时候,李沁说要端午节包粽子,大家一商量,就觉得省了出山买粽子的事儿,于是就都在李沁这订了。山里一共也不到一百人,但是平均一家一个,这也不是小的工程。再加上他们要的馅儿各式各样,李沁也只能细心的记了,准备这晚大干一场。
葛大婶和姚小婶知道李沁要做粽子,也都过来帮忙。她们也都会做这个,但是自家包这个实在不值当,所以她们也都是在这订的,当然最主要还是想看李沁包的粽子有什么不一样。
李沁一共准备了几样儿馅儿,有豆沙、花生、红枣、芸豆粒、芝麻的,最出奇的是,她竟然还弄了腊肉的。自来北方人吃粽子都是甜的,倒是头一次听说,还能包咸的!
端阳大家都在山里过节,也都约好去齐家热闹,所以葛大婶和姚小婶头一晚上索性就都在李沁这帮着包粽子,加上于斐,几人直包到后半夜,才都包完。
“亏了这粽子价格不便宜,要么,咱们可真是白受累了!”葛大婶叹道。
的确,北方不产粳米,李沁用的还是糯米,这样的一个粽子外面也要卖四文钱,她们不用出山,不用忙活,所以齐大嫂主动帮李沁把价格抬到了五文,大家也都愿意来订。这段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李沁做东西的手艺好了,所以多花一点钱,过节么,大家也不是很在乎,只要好吃就行。
李沁第二天早上足足煮了四锅才把所有的粽子煮好,然后再过凉,着实是个不小的工程。晚上拿到齐家的时候,须得于斐李沁加上葛大叔、葛大婶四人拿了两趟,才拿的差不多。
山里的野菜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是弄完了这茬,过两天就又长了一茬,有时候李沁甚至都恨不能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两半来过。这样疯狂弄各种野菜的日子,差不多大半个多月才稍微迟缓下来。
天气开始转热,野菜的生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本来四五天才能长出第二茬的,后来就是三天、两天,实在采不过来,便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放风了。但是,野菜到底有过季的时候,等进了五月,野菜也就基本不能再吃了。
有了今年的教训,李沁自然还是本着一切都放在眼前的原则。像是猴腿儿之类的,她就直接给挖回家,放到溪边的树林里面摘上。好在这东西生命力极是顽强,多浇些水也便活的很有精神了。所以李沁也不厌其烦的一直挖、栽,等到端午之前,已经挖了差不多二百多墩回来了。
猴腿儿放风之后虽然茎还是棕红色的,但叶子却是张开的翠绿色,所以远远望去,整个树林的地上,都是一墩一墩的绿色,好看极了!
而且让李沁觉得暖心的是,于斐大约发现了她很喜欢吃酸姜,几乎每天都会给她带回来一捆,李沁吃不完的,就给放到陶罐里面用糖腌了。但是天一天一天暖,放到外面李沁实在是担心坏了,于是就在房后挖了一个坑,把陶罐埋在了里面。土有保鲜的作用,以前在京里收集荷花上的露珠、梅花上的雪水泡茶的时候,也都是埋在地下的,如果保存得当,存放个一年左右都不是问题。
当然,李沁存的坛子不止这一个,腌的柳蒿、刺果棒、猴腿儿、蕨菜等各种野菜,李沁都分门别类的给埋在了房阴头。她放的盐不是很多,到时候冬天运出山,想来不光能自己吃,也能卖上一些赚钱。
这段时间于斐也没闲着,几乎也天天都能给她带回来一些刺嫩芽的秆子,不过,饶是他用皮子包着,还是被上面的刺刺了很多回。刺嫩芽秆子上的刺是有微毒的,扎到人之后,会很快出现一个红肿的小疙瘩,看着不起眼,却又痒又疼。只是他怕李沁知道,硬是不肯吱一声。
倒是后来李沁发现了,已经是很大一片了,李沁心疼的不行,非让他冲澡的时候在患处涂些皂角去毒,这样才好些。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李沁又在房子附近栽了好大一片的刺嫩芽,随挖随栽,倒是也弄了三四百棵了。
不过,最让李沁得意的,还是她这段日子采的山菜。葛大婶她们总笑她,采山菜的时候要在筐里码得整整齐齐,放到锅里用水焯的时候,也不让它们散乱的到处都是,最后晾晒的时候,还要保持队形,这能怎么样呢?到时候还不是吃?可当野菜都成了菜干的时候,她们才发现,即便是野菜干,李沁也都整整齐齐的弄成了一捆捆,用榆树皮一扎,一捆便是半斤,整齐的让人看到了就心情舒畅。说实在的,同样的野菜干,便是半斤多付上二三十文,李沁的也肯定会比她们的好卖!最关键的是,李沁不管是采、焯、晒,都没比她们花上多少时间,最后得的总斤数也和她们的差不多,但是总体算下来,李沁这些东西,至少就会比她们的多出三分之一的价钱!
李沁自然有自己的想法。野菜干在山里人看来不算是什么好东西,就算拿到镇上,譬如猴腿儿干,一斤也不过是能卖上二百文的价钱。这还是要在年下,所有东西都涨价的时候!当然,李沁瞄准的也是这个时候!但对象不是平民,而是上流贵族。上流贵族冬天里也不免是要吃野菜的,到时候送礼的地方也是很多。不管怎样,做得精致一些,便比那乱糟糟一团的好看,这样送出去也会很有面子,所以价格再提高一些,也不是没有可能!秦荛的山货铺子面对的多是上流贵族的人,她十分自信,到时候一定会让老板一眼就相中她的野菜!
眼瞧着时间就到了端阳。早两天李沁便把糯米和大黄米泡上了,又熬了红豆沙,准备包粽子吃。
赶上端阳前一天一场大雨,雨过天晴,于斐又带着李沁到下面抓鱼。李沁这次没不停地盯着渔网,反倒不停地去揪水边的苇叶。等于斐捞完鱼,她也弄了两三百片叶子了。
前两天在齐老大家吃饭的时候,李沁说要端午节包粽子,大家一商量,就觉得省了出山买粽子的事儿,于是就都在李沁这订了。山里一共也不到一百人,但是平均一家一个,这也不是小的工程。再加上他们要的馅儿各式各样,李沁也只能细心的记了,准备这晚大干一场。
葛大婶和姚小婶知道李沁要做粽子,也都过来帮忙。她们也都会做这个,但是自家包这个实在不值当,所以她们也都是在这订的,当然最主要还是想看李沁包的粽子有什么不一样。
李沁一共准备了几样儿馅儿,有豆沙、花生、红枣、芸豆粒、芝麻的,最出奇的是,她竟然还弄了腊肉的。自来北方人吃粽子都是甜的,倒是头一次听说,还能包咸的!
端阳大家都在山里过节,也都约好去齐家热闹,所以葛大婶和姚小婶头一晚上索性就都在李沁这帮着包粽子,加上于斐,几人直包到后半夜,才都包完。
“亏了这粽子价格不便宜,要么,咱们可真是白受累了!”葛大婶叹道。
的确,北方不产粳米,李沁用的还是糯米,这样的一个粽子外面也要卖四文钱,她们不用出山,不用忙活,所以齐大嫂主动帮李沁把价格抬到了五文,大家也都愿意来订。这段日子,大家也都知道李沁做东西的手艺好了,所以多花一点钱,过节么,大家也不是很在乎,只要好吃就行。
李沁第二天早上足足煮了四锅才把所有的粽子煮好,然后再过凉,着实是个不小的工程。晚上拿到齐家的时候,须得于斐李沁加上葛大叔、葛大婶四人拿了两趟,才拿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