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天苍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潘冀却不这样认为,今年品鉴还有两个月,这次品鉴恐怕是泰定一朝最后一次品鉴,也是太子监国的首次品鉴,太子肯定非常重视,可能会指派亲信主持这次品鉴。
“大哥,你可别小看这次品鉴,”潘冀郑重的说:“皇上病重,太子监国,齐王被黜,说来说去,都是一件事,这事满朝皆知,可谁都不敢说,但你我应该明白。”
潘链点点头,皇上有可能不起,这才是朝局动荡的关键,满朝大臣心知肚明,所以才有兄终弟及之说,可这与品鉴有何关系呢?他迷惑不解的看着潘冀。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监国,可大臣们都是皇上留下来的,而且还有那么多支持齐王的,太子心里能不介意?”潘冀解释道:“我估计,一旦皇上大行,太子必定要对人事进行调整。”
潘冀说到这里停住了,潘链也明白了,这次品鉴,太子肯定要插手,要从中挑选他属意的人。
“太子既然要插手,郑恺自然不能主持秋品,不过,太子肯定不会自己出面,你觉着他会属意谁?”
潘链毫不迟疑的答道:“左辰。”
…~, 潘冀迟疑下摇摇头:“不一定。”
“哦,为什么?”潘链愣住了,经不住脱口问道。
潘冀再度迟疑,望着黑黑的夜空:“我也不知道,蓬柱太年青,声望不够,可太子手下又没其他人。”
“左辰是太子太保,不用他用谁?”潘链笑道,似乎笑话弟弟多虑。
潘冀也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他也觉着好像只有左辰合适,可隐隐又觉着太子可能不会让左辰主持。
这品鉴又叫秋品,原因便是,品鉴都在秋季,或者说是秋收之后,农闲之时,这也表示,朝廷重视农耕之意。
每年的秋品是朝廷的大事,这是朝廷挑选人才,征辟官员的前奏,只有参加了朝廷秋品的士子才能被征辟到中央任职,而只参加了州品鉴的只能被州里征辟,两者的大为不同。
朝廷秋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的,只有在州品鉴获得上品的士子,还有便是国子监太学的士子,其他人则没有资格。所以,无论士族还是庶族士子都十分重视,只要有机会便会来参加。
朝廷上下对秋品也十分重视,朝廷不同于州,州有中正之职,而朝廷中央则无此职务,每次秋品都由皇帝临时任命三五人,再在其中挑选一人为主,比如去年的秋品便是齐王主持,郑恺王沛为副。
“皇上让你当太尉,你想过没有,准备怎么作?”潘链问道。
“不知道。”潘冀的回答很干脆很简单,简单得让潘链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愣愣的望着他,潘冀连忙解释:“太尉掌控天下军权,权柄之重可想而知,本朝此职要么掌控在宗室中,要么掌握在外戚中,但有一点,少有超过五年的,超过五年的大都没有好结果。”
潘链心中一惊,随即默然,他没想这么多,可他相信弟弟的判断,潘冀读的书比他多多了。
“皇上这个时候让我出任太尉,我想了半响都没想清楚,他究竟要我干什么,齐王当了近十年太尉,军中有多少人是他的人,我是不是要进行人事调整,这人事调整是不是包括禁军和城卫军,可禁军城卫军将领都是皇上亲手提拔,皇上是不是愿意动他们?动了他们,用什么人取代?我都不知道,你问我要做什么,我那知道。”
潘冀的神情很苦涩,潘链一想也禁不住苦涩起来。
正民间那句话,麻杆打狼两头怕。
如果要消除齐王影响,他便只能进行人事调整,可最关键的是帝都的军队,他不知道该不该动,也不知道该怎么动。
除了皇上,太子呢?太子是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
更困难的是,若皇上不希望调整,可太子希望调整,父子意见不一,潘冀恐怕便只有撞墙了。
“明天,无论如何我都要见驾,否则这太尉我是没办法干的。”潘冀的神情很坚决,潘链点点头,现在他有些明白了,为何潘冀在接了圣旨后,一点都不高兴。
不过,今晚的交谈还是让潘链很满意,至少,潘冀提出的利用薛家是个非常高明的主意,薛家将替代潘家,成为天下人报怨的对象。
当晚,潘冀写了谢恩疏,第二天摇摇摆摆的上朝来,将奏疏交给尚书令裴舒,裴舒开始并没在意,这类奏疏没什么看头,不过谢谢皇上,臣一定不辜负圣恩,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之类的话。
按照惯例,这样的谢恩疏,尚书台都不看,交给小黄门送上去便行了,可现在皇上病重,一般不重要的奏疏尚书台可以代笔御批,裴舒打开谢恩疏时,心里便想好了如何批复,无非是朕心甚慰等等常用套话。
可一打开奏疏,裴舒看后有些目瞪口呆,潘冀在奏疏倒是谢恩了,可谢恩之后呢。
“.。,皇上对臣深知,臣本驽钝之材,拉不了重车,负不起重担,太尉掌天下兵马,皇上让臣当此责,便如让驽马拉重车,臣不知道能不能拉动,也不知道该作些什么,臣试着作一下,若作不好,还请陛下早些将臣免了。”
“我说自悟兄,你这疏与体制不合啊!”裴舒苦笑着说,这潘冀也太恃宠而骄了,谢恩疏有这样写的吗!
潘冀嘿嘿一笑,痞赖的拱拱手:“云闲兄,这不明摆着吗,我这驽马拉得动太尉这架车?我可有自知之明。”
“自悟兄!”裴舒苦笑着摇头,这段时间裴舒惶恐之极,那天皇帝拟了三道旨,可最终却只发了两道,第三道到现在也没发出来,昨天却忽然降下这样一道圣旨来,让他心惊胆颤。
表面上,裴舒在这场大位争夺中保持中立,没有作任何表态,对齐王对太子不偏不倚,可实际清河裴家是支持齐王的,他相信穆公公早已报告给皇帝,皇帝在这个时候将句誕升为尚书仆射,未尝不是在警告他。
不过,裴舒还是比较心安,因为皇帝毕竟还是将他列为四辅臣之一,所以,他立刻转变了立场,同时暗中通知清河裴家和门人子弟通通转变立场。
潘冀接任太尉,有点出乎大多数朝臣的意料,可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皇上这是用外戚掌兵权,为太子保驾护航,可裴舒没想到,这潘冀居然如此狷狂,一个谢恩疏差点就成了抱怨贴。
“你这是谢恩吗?”裴舒就想将奏疏扔回去,让这家伙重写,他重重叹口气,语重心长的提醒道:“自悟兄,皇上对你们潘家可谓皇恩浩荡,你这样递上去,就不怕有负皇上隆恩吗?”
潘冀呵呵一笑,依旧大咧咧的笑道:“老裴,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要恃宠而骄,没事,皇上知道我这性子,他要骂我自然会召见我,哎,对了,听说秋大将军请求致仕,皇上是什么意思?”
这又是朝局一大焦点,裴舒现在都还没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啦。
本来朝局的焦点是太子齐王之争,可忽然又冒出个秋云弹劾案,而且这案越闹越让人看不清楚。开始裴舒以为是皇上暗示的,可后来就感觉不对了,弹劾秋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分布在朝内的各个派别,更让裴舒不明白的是太子的态度。
按照裴舒的想法,太子应该是保秋云的,因为秋云不是齐王派的人,也从未对大位之争发表过意见,显然秋... -->>
潘冀却不这样认为,今年品鉴还有两个月,这次品鉴恐怕是泰定一朝最后一次品鉴,也是太子监国的首次品鉴,太子肯定非常重视,可能会指派亲信主持这次品鉴。
“大哥,你可别小看这次品鉴,”潘冀郑重的说:“皇上病重,太子监国,齐王被黜,说来说去,都是一件事,这事满朝皆知,可谁都不敢说,但你我应该明白。”
潘链点点头,皇上有可能不起,这才是朝局动荡的关键,满朝大臣心知肚明,所以才有兄终弟及之说,可这与品鉴有何关系呢?他迷惑不解的看着潘冀。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监国,可大臣们都是皇上留下来的,而且还有那么多支持齐王的,太子心里能不介意?”潘冀解释道:“我估计,一旦皇上大行,太子必定要对人事进行调整。”
潘冀说到这里停住了,潘链也明白了,这次品鉴,太子肯定要插手,要从中挑选他属意的人。
“太子既然要插手,郑恺自然不能主持秋品,不过,太子肯定不会自己出面,你觉着他会属意谁?”
潘链毫不迟疑的答道:“左辰。”
…~, 潘冀迟疑下摇摇头:“不一定。”
“哦,为什么?”潘链愣住了,经不住脱口问道。
潘冀再度迟疑,望着黑黑的夜空:“我也不知道,蓬柱太年青,声望不够,可太子手下又没其他人。”
“左辰是太子太保,不用他用谁?”潘链笑道,似乎笑话弟弟多虑。
潘冀也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他也觉着好像只有左辰合适,可隐隐又觉着太子可能不会让左辰主持。
这品鉴又叫秋品,原因便是,品鉴都在秋季,或者说是秋收之后,农闲之时,这也表示,朝廷重视农耕之意。
每年的秋品是朝廷的大事,这是朝廷挑选人才,征辟官员的前奏,只有参加了朝廷秋品的士子才能被征辟到中央任职,而只参加了州品鉴的只能被州里征辟,两者的大为不同。
朝廷秋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的,只有在州品鉴获得上品的士子,还有便是国子监太学的士子,其他人则没有资格。所以,无论士族还是庶族士子都十分重视,只要有机会便会来参加。
朝廷上下对秋品也十分重视,朝廷不同于州,州有中正之职,而朝廷中央则无此职务,每次秋品都由皇帝临时任命三五人,再在其中挑选一人为主,比如去年的秋品便是齐王主持,郑恺王沛为副。
“皇上让你当太尉,你想过没有,准备怎么作?”潘链问道。
“不知道。”潘冀的回答很干脆很简单,简单得让潘链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愣愣的望着他,潘冀连忙解释:“太尉掌控天下军权,权柄之重可想而知,本朝此职要么掌控在宗室中,要么掌握在外戚中,但有一点,少有超过五年的,超过五年的大都没有好结果。”
潘链心中一惊,随即默然,他没想这么多,可他相信弟弟的判断,潘冀读的书比他多多了。
“皇上这个时候让我出任太尉,我想了半响都没想清楚,他究竟要我干什么,齐王当了近十年太尉,军中有多少人是他的人,我是不是要进行人事调整,这人事调整是不是包括禁军和城卫军,可禁军城卫军将领都是皇上亲手提拔,皇上是不是愿意动他们?动了他们,用什么人取代?我都不知道,你问我要做什么,我那知道。”
潘冀的神情很苦涩,潘链一想也禁不住苦涩起来。
正民间那句话,麻杆打狼两头怕。
如果要消除齐王影响,他便只能进行人事调整,可最关键的是帝都的军队,他不知道该不该动,也不知道该怎么动。
除了皇上,太子呢?太子是怎么想的?谁都不知道。
更困难的是,若皇上不希望调整,可太子希望调整,父子意见不一,潘冀恐怕便只有撞墙了。
“明天,无论如何我都要见驾,否则这太尉我是没办法干的。”潘冀的神情很坚决,潘链点点头,现在他有些明白了,为何潘冀在接了圣旨后,一点都不高兴。
不过,今晚的交谈还是让潘链很满意,至少,潘冀提出的利用薛家是个非常高明的主意,薛家将替代潘家,成为天下人报怨的对象。
当晚,潘冀写了谢恩疏,第二天摇摇摆摆的上朝来,将奏疏交给尚书令裴舒,裴舒开始并没在意,这类奏疏没什么看头,不过谢谢皇上,臣一定不辜负圣恩,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之类的话。
按照惯例,这样的谢恩疏,尚书台都不看,交给小黄门送上去便行了,可现在皇上病重,一般不重要的奏疏尚书台可以代笔御批,裴舒打开谢恩疏时,心里便想好了如何批复,无非是朕心甚慰等等常用套话。
可一打开奏疏,裴舒看后有些目瞪口呆,潘冀在奏疏倒是谢恩了,可谢恩之后呢。
“.。,皇上对臣深知,臣本驽钝之材,拉不了重车,负不起重担,太尉掌天下兵马,皇上让臣当此责,便如让驽马拉重车,臣不知道能不能拉动,也不知道该作些什么,臣试着作一下,若作不好,还请陛下早些将臣免了。”
“我说自悟兄,你这疏与体制不合啊!”裴舒苦笑着说,这潘冀也太恃宠而骄了,谢恩疏有这样写的吗!
潘冀嘿嘿一笑,痞赖的拱拱手:“云闲兄,这不明摆着吗,我这驽马拉得动太尉这架车?我可有自知之明。”
“自悟兄!”裴舒苦笑着摇头,这段时间裴舒惶恐之极,那天皇帝拟了三道旨,可最终却只发了两道,第三道到现在也没发出来,昨天却忽然降下这样一道圣旨来,让他心惊胆颤。
表面上,裴舒在这场大位争夺中保持中立,没有作任何表态,对齐王对太子不偏不倚,可实际清河裴家是支持齐王的,他相信穆公公早已报告给皇帝,皇帝在这个时候将句誕升为尚书仆射,未尝不是在警告他。
不过,裴舒还是比较心安,因为皇帝毕竟还是将他列为四辅臣之一,所以,他立刻转变了立场,同时暗中通知清河裴家和门人子弟通通转变立场。
潘冀接任太尉,有点出乎大多数朝臣的意料,可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皇上这是用外戚掌兵权,为太子保驾护航,可裴舒没想到,这潘冀居然如此狷狂,一个谢恩疏差点就成了抱怨贴。
“你这是谢恩吗?”裴舒就想将奏疏扔回去,让这家伙重写,他重重叹口气,语重心长的提醒道:“自悟兄,皇上对你们潘家可谓皇恩浩荡,你这样递上去,就不怕有负皇上隆恩吗?”
潘冀呵呵一笑,依旧大咧咧的笑道:“老裴,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要恃宠而骄,没事,皇上知道我这性子,他要骂我自然会召见我,哎,对了,听说秋大将军请求致仕,皇上是什么意思?”
这又是朝局一大焦点,裴舒现在都还没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啦。
本来朝局的焦点是太子齐王之争,可忽然又冒出个秋云弹劾案,而且这案越闹越让人看不清楚。开始裴舒以为是皇上暗示的,可后来就感觉不对了,弹劾秋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分布在朝内的各个派别,更让裴舒不明白的是太子的态度。
按照裴舒的想法,太子应该是保秋云的,因为秋云不是齐王派的人,也从未对大位之争发表过意见,显然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