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篡改生母 (2/2)
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大明野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殿下,宁王府的力量必须加强一些,微臣认为不妨换了冯成!”
在文华殿上,黄子澄面露厉色的对着朱允炆说道。
听到这话,朱允炆却是有些心动了。
没错,既然这两位长吏有些脱离掌控,那么重新换人便是,只是这张群和冯成并无过错,贸然撤换也没有位置可以安置啊。
看出朱允炆脸上的意动,黄子澄接着说道:
“蓝玉一案之后,大理寺空缺了不少人手,以冯成的资历去大理寺当上一任主簿倒是也够了”
“为何只换冯成,而不换张群?”
听到黄子澄话中只提到冯成却没有说到张群,朱允炆有些不解。
蓝玉一案牵连甚广,洪武帝总归要推出一些人来平息天下沸腾之议,而大理寺作为蓝玉一案的主审单位自然免不了上下洗牌一番,在蓝玉随口牵连了户部尚书詹徽导致詹徽因此而被判满门抄斩之后,大理寺少卿陈大人也没有能够逃脱这样的命运,而大理寺上下为此也是空出了不少位置,直到现在还没有补充完全。
黄子澄神色一震而后道:
“张群与冯成相比,张群狡猾而冯成耿直,也正是因此,当初才会选定他们二人前往大宁,但是微臣看来,宁王殿下聪明非常,以冯成的耿直根本查不出宁王的漏处,而张群则不然。因此虽说张群不稳,但只要张群还想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那么就势必要投靠东宫,至于冯成,既然其制不住宁王,那么不如调回京师,另派能吏前往”
说着,黄子澄又道:
“王府总共两位长吏,若是全部撤换,那么陛下会怎么看待此事?”
朱允炆点了点头认同了黄子澄这番话。
“那么以黄大人看,这冯成走后的位置该由何人来替上?”
“呵呵,殿下,以臣看来,要么齐泰要么便是解缙!”
齐泰眼下是兵部主事,齐泰原名齐德,在数年前谨身殿被雷击中,洪武帝去京师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同时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洪武帝前去祭祀,在祭祀过程中,洪武帝对齐泰的表现非常满意随后便卫他赐名泰。
这齐泰虽说只是兵部主事,但是其简在帝心却是为人所知,谁都知道齐泰的仕途远远不会止于兵部主事。
不过也因此,让朱允炆对黄子澄提议的齐泰有些疑虑。
齐泰虽说不是明显的东宫党,但是其对东宫的尊敬和认同却是大家都知道的,让齐泰去担任宁王府长吏,等于将是将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打发出了朝堂。
要知道,虽说王府长吏是由朝廷指派,但是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王府长吏往往会在这一职位上待上许久,甚至是到死,燕王曾经的长吏便是如此。
而且王府长吏日夜生活在王府之中,时间长了只要藩王聪明,长吏难免会被藩王所拉拢,毕竟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天高皇帝远,很多地方长吏还需要依靠藩王。
对于齐泰,朱允炆不舍他去担任长吏,因为朱允炆清楚齐泰的能力,他不希望将齐泰大材小用。
至于黄子澄提名的另一个人选,朱允炆倒也知道。
这位解缙可不是一般人,十八岁便高中江西乡试榜首也就是解元,十九岁便中了进士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当时可是被传为了佳话。
虽说解缙殿试只得了三甲,但是大家都清楚,主要原因是解缙殿试的文章太过激进了些,为朝廷上一些稳重的大臣所不容,不然的话即便不是状元,起码也是二甲之列。
虽说如此,但是学霸就是学霸,在科举之后解缙顺利的被选上了翰林院庶吉士,之后不久便被授予了翰林学士深受洪武帝的器重。
不过解缙虽说才高,但到底年轻激进了些,即便是将他落在了三甲,但是此后的官路亨通再次让他志高气扬了起来,不仅数次弹劾朝中高官,而且还在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案之后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
这下可是触了洪武帝的逆鳞了。
胡惟庸案是洪武帝开国之后炮制的第一大案,牵连数万人,杀的勋贵都有数十家,不管李善长有没有牵扯到胡惟庸案中,总之当时洪武帝一心要将李善长下狱抄斩,结果身边的近臣备受他器重的解缙居然站出来为李善长说话,这岂不是在打洪武帝的脸。
洪武二十四年,洪武帝特意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此言既出,解缙只好随父回归老家江西吉水。
不过虽说是回了乡,但是其功课却没有落下,听闻其最近在校改《元史》。
想到这里,朱允炆便说道:
“黄师傅为何会推荐解缙?”
。
“殿下,宁王府的力量必须加强一些,微臣认为不妨换了冯成!”
在文华殿上,黄子澄面露厉色的对着朱允炆说道。
听到这话,朱允炆却是有些心动了。
没错,既然这两位长吏有些脱离掌控,那么重新换人便是,只是这张群和冯成并无过错,贸然撤换也没有位置可以安置啊。
看出朱允炆脸上的意动,黄子澄接着说道:
“蓝玉一案之后,大理寺空缺了不少人手,以冯成的资历去大理寺当上一任主簿倒是也够了”
“为何只换冯成,而不换张群?”
听到黄子澄话中只提到冯成却没有说到张群,朱允炆有些不解。
蓝玉一案牵连甚广,洪武帝总归要推出一些人来平息天下沸腾之议,而大理寺作为蓝玉一案的主审单位自然免不了上下洗牌一番,在蓝玉随口牵连了户部尚书詹徽导致詹徽因此而被判满门抄斩之后,大理寺少卿陈大人也没有能够逃脱这样的命运,而大理寺上下为此也是空出了不少位置,直到现在还没有补充完全。
黄子澄神色一震而后道:
“张群与冯成相比,张群狡猾而冯成耿直,也正是因此,当初才会选定他们二人前往大宁,但是微臣看来,宁王殿下聪明非常,以冯成的耿直根本查不出宁王的漏处,而张群则不然。因此虽说张群不稳,但只要张群还想在朝堂之上更进一步,那么就势必要投靠东宫,至于冯成,既然其制不住宁王,那么不如调回京师,另派能吏前往”
说着,黄子澄又道:
“王府总共两位长吏,若是全部撤换,那么陛下会怎么看待此事?”
朱允炆点了点头认同了黄子澄这番话。
“那么以黄大人看,这冯成走后的位置该由何人来替上?”
“呵呵,殿下,以臣看来,要么齐泰要么便是解缙!”
齐泰眼下是兵部主事,齐泰原名齐德,在数年前谨身殿被雷击中,洪武帝去京师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同时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洪武帝前去祭祀,在祭祀过程中,洪武帝对齐泰的表现非常满意随后便卫他赐名泰。
这齐泰虽说只是兵部主事,但是其简在帝心却是为人所知,谁都知道齐泰的仕途远远不会止于兵部主事。
不过也因此,让朱允炆对黄子澄提议的齐泰有些疑虑。
齐泰虽说不是明显的东宫党,但是其对东宫的尊敬和认同却是大家都知道的,让齐泰去担任宁王府长吏,等于将是将一个前途无量的官员打发出了朝堂。
要知道,虽说王府长吏是由朝廷指派,但是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王府长吏往往会在这一职位上待上许久,甚至是到死,燕王曾经的长吏便是如此。
而且王府长吏日夜生活在王府之中,时间长了只要藩王聪明,长吏难免会被藩王所拉拢,毕竟县官不如现管,更何况天高皇帝远,很多地方长吏还需要依靠藩王。
对于齐泰,朱允炆不舍他去担任长吏,因为朱允炆清楚齐泰的能力,他不希望将齐泰大材小用。
至于黄子澄提名的另一个人选,朱允炆倒也知道。
这位解缙可不是一般人,十八岁便高中江西乡试榜首也就是解元,十九岁便中了进士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当时可是被传为了佳话。
虽说解缙殿试只得了三甲,但是大家都清楚,主要原因是解缙殿试的文章太过激进了些,为朝廷上一些稳重的大臣所不容,不然的话即便不是状元,起码也是二甲之列。
虽说如此,但是学霸就是学霸,在科举之后解缙顺利的被选上了翰林院庶吉士,之后不久便被授予了翰林学士深受洪武帝的器重。
不过解缙虽说才高,但到底年轻激进了些,即便是将他落在了三甲,但是此后的官路亨通再次让他志高气扬了起来,不仅数次弹劾朝中高官,而且还在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案之后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辩冤。
这下可是触了洪武帝的逆鳞了。
胡惟庸案是洪武帝开国之后炮制的第一大案,牵连数万人,杀的勋贵都有数十家,不管李善长有没有牵扯到胡惟庸案中,总之当时洪武帝一心要将李善长下狱抄斩,结果身边的近臣备受他器重的解缙居然站出来为李善长说话,这岂不是在打洪武帝的脸。
洪武二十四年,洪武帝特意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此言既出,解缙只好随父回归老家江西吉水。
不过虽说是回了乡,但是其功课却没有落下,听闻其最近在校改《元史》。
想到这里,朱允炆便说道:
“黄师傅为何会推荐解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