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生于187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狄危机中,俄国所处的地位比它的对手更有利,危机结束时,平狄依然在俄国手里。
而受到此次‘平狄危机’的影响,英国开始对他的中近东战略及海峡政策进行调整。
首先,平狄危机以后,英国进入黑海的欲望更加强烈,在无法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支持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试图以埃及问题的让步换取土耳其开放海峡的承诺。
同时,‘平狄危机’也证实了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索尔兹伯里的担心,即‘俄国对英印帝国的威胁不仅在近东和地中海,而且在中亚——英印帝国与俄国之间的中间地带’。
索尔兹伯里从‘平狄危机’中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印度防御问题上,“依赖于俄国的保证是不明智的,当我们自身在哪里的力量不足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在巨文岛问题上做出了有条件的让步。
而载湉看到这里面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于是和李鸿章、奕譞、阎敬铭等人商议,拿出了一整套的中英合作建议来解决巨文岛问题。其中包括:1、巨文岛交还朝鲜,但由大清协助共同管理。2、大清租借英国新式铁甲快舰两艘作为训练所用,以便尽快帮助海军形成战斗力。3、英国在未来十年时间内陆续接受300名海军学员赴英国海军学习;4、英国政府协助招募海军退役人员赴中国任教,协助培养海军人员;5、清政府协助英商在武汉设立造船厂、钢铁厂;6、英国商人在上海建设的船厂,今后清政府保证海军订单的三分之一交由英商造船厂建造。
这一系列的条款,从现在的政治角度来看,除了后面两条外,都是暗地里为了应对俄国的海上攻势的。李鸿章得了载湉的授意,暗示英国人以大清目前的海军力量,根本不足以牵制俄国人,所以才寻求英国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中、英两国是利益一致的。
同时,英国人虽然已经和俄国的军事对峙有所缓和,但深知俄国人的贪婪的英国人不可能在远东对俄国放任不管,一定程度上的扶植清政府也符合英国的利益,更何况后面两条对英国商人的吸引是致命的,所以两国一拍即合。
这件事情虽然办的漂亮,但是李鸿章的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因为在这件事的共同过程中,光绪皇帝不单只是利用李鸿章,他还同时征求了另外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奕訢。
和李鸿章一样,奕訢同样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外交领域,奕訢可谓是宗室第一人。虽然他因为甲申之变下台,但依然在朝廷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此次对英国的重大政策决定,光绪皇帝征求他的意见,这明显是传递一个信号。
李鸿章现在已经将北洋海军逐渐交出,陆军方面皇上搞的这个新式陆军学堂活动明显是不希望看到淮军独大,如果外交这方面也会失去,那自己可就剩直隶总督这个头衔了。至于盛宣怀、郑观应这些北洋新秀,李鸿章还没有自大到要和皇上挣人心的地步。
作为一代权臣,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被一点儿一点儿剥夺,自然是心有不甘。但皇上这几步棋走的实在精妙,让自己不得不接受。你说皇上将办实业这样的美差交到北洋新秀们的手中,自己能拦么?拦能拦得住么?北洋既得了实惠,自然招人嫉妒打击,为了平衡,交出兵权自然是水到渠成。
海军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海军的问题所在,可有左宗棠在,海军不可能交给北洋,就算左宗棠刚死,你也不能一口把南洋吞了啊,人家尸骨未寒,你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所以只能由宗室出人来管。
现在又出来个‘鬼子六’,起分走李鸿章一半儿的外交权,不服都不行。
对于载湉来说,巨文岛事件间接的将大清绑在了英国的战车上。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大英帝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封建的待发展国家,能够抱上大英帝国的粗腿,对于加快清帝国的工业化建设和军事现代化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更何况面对北方大熊的贪婪,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是毫无胜算可言的,而这次达成的中英密约,使大清在英国的扶植下对抗俄国成为一种可能。至于扶植了之后能扶植成什么样子,就要看清政府自己的本事了。
宫里面聊的是兴高采烈,宫外面的公子少爷们可是苦不堪言。
虽然登录的过程十分混乱,但毕竟人数不多,而且也就是录个姓名拿个号,也不费事,所以很快就完事儿了。那几个小太监登记完后,扭头进了宫里,剩下十几个侍卫和一大堆公子少爷在外面大眼瞪小眼,这一瞪就是半个时辰。
这些都是在家里养尊处优的主儿,平常都是娇生惯养着的,那受过这份儿罪,再加上还有些抽大烟的,时间一长,这烟瘾可就顶不住了,在那儿直犯困。连冻带累再犯上大烟瘾,你就看吧,这东便门外就是丑态百出了。
倒是有几个宗室选出来的子弟表现还算不错。一方面他们基本没有抽烟的,再一个经常跑马打围,身体素质还算过得去。
再有表现不错的就是京师神机营、步军统领衙门和都统衙门选出来的人。
神机营之前在京师,那就是烂疮一个,里头的八旗子弟别说打仗了,骑马都能自己摔断腿,点卯操练那都是雇人来的。但醇亲王接手后,尤其是小皇帝亲政后,下大力气整改,所谓‘上阵父子兵’,之前之所以神机营会是这个样子,无非是八旗官官相护,吃空饷、不训练,奈何谁都知道这个事儿,可谁都不想得罪人,没人管。现在好了,大清国最拔尖儿两个人亲自... -->>
平狄危机中,俄国所处的地位比它的对手更有利,危机结束时,平狄依然在俄国手里。
而受到此次‘平狄危机’的影响,英国开始对他的中近东战略及海峡政策进行调整。
首先,平狄危机以后,英国进入黑海的欲望更加强烈,在无法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支持的情况下,英国政府试图以埃及问题的让步换取土耳其开放海峡的承诺。
同时,‘平狄危机’也证实了1878年柏林会议期间索尔兹伯里的担心,即‘俄国对英印帝国的威胁不仅在近东和地中海,而且在中亚——英印帝国与俄国之间的中间地带’。
索尔兹伯里从‘平狄危机’中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印度防御问题上,“依赖于俄国的保证是不明智的,当我们自身在哪里的力量不足的时候,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在巨文岛问题上做出了有条件的让步。
而载湉看到这里面有可以利用的空间,于是和李鸿章、奕譞、阎敬铭等人商议,拿出了一整套的中英合作建议来解决巨文岛问题。其中包括:1、巨文岛交还朝鲜,但由大清协助共同管理。2、大清租借英国新式铁甲快舰两艘作为训练所用,以便尽快帮助海军形成战斗力。3、英国在未来十年时间内陆续接受300名海军学员赴英国海军学习;4、英国政府协助招募海军退役人员赴中国任教,协助培养海军人员;5、清政府协助英商在武汉设立造船厂、钢铁厂;6、英国商人在上海建设的船厂,今后清政府保证海军订单的三分之一交由英商造船厂建造。
这一系列的条款,从现在的政治角度来看,除了后面两条外,都是暗地里为了应对俄国的海上攻势的。李鸿章得了载湉的授意,暗示英国人以大清目前的海军力量,根本不足以牵制俄国人,所以才寻求英国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中、英两国是利益一致的。
同时,英国人虽然已经和俄国的军事对峙有所缓和,但深知俄国人的贪婪的英国人不可能在远东对俄国放任不管,一定程度上的扶植清政府也符合英国的利益,更何况后面两条对英国商人的吸引是致命的,所以两国一拍即合。
这件事情虽然办的漂亮,但是李鸿章的心里却没有半点喜悦。因为在这件事的共同过程中,光绪皇帝不单只是利用李鸿章,他还同时征求了另外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奕訢。
和李鸿章一样,奕訢同样是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而且在外交领域,奕訢可谓是宗室第一人。虽然他因为甲申之变下台,但依然在朝廷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此次对英国的重大政策决定,光绪皇帝征求他的意见,这明显是传递一个信号。
李鸿章现在已经将北洋海军逐渐交出,陆军方面皇上搞的这个新式陆军学堂活动明显是不希望看到淮军独大,如果外交这方面也会失去,那自己可就剩直隶总督这个头衔了。至于盛宣怀、郑观应这些北洋新秀,李鸿章还没有自大到要和皇上挣人心的地步。
作为一代权臣,看着自己手中的权力被一点儿一点儿剥夺,自然是心有不甘。但皇上这几步棋走的实在精妙,让自己不得不接受。你说皇上将办实业这样的美差交到北洋新秀们的手中,自己能拦么?拦能拦得住么?北洋既得了实惠,自然招人嫉妒打击,为了平衡,交出兵权自然是水到渠成。
海军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海军的问题所在,可有左宗棠在,海军不可能交给北洋,就算左宗棠刚死,你也不能一口把南洋吞了啊,人家尸骨未寒,你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所以只能由宗室出人来管。
现在又出来个‘鬼子六’,起分走李鸿章一半儿的外交权,不服都不行。
对于载湉来说,巨文岛事件间接的将大清绑在了英国的战车上。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大英帝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一个封建的待发展国家,能够抱上大英帝国的粗腿,对于加快清帝国的工业化建设和军事现代化建设是有很大帮助的。更何况面对北方大熊的贪婪,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是毫无胜算可言的,而这次达成的中英密约,使大清在英国的扶植下对抗俄国成为一种可能。至于扶植了之后能扶植成什么样子,就要看清政府自己的本事了。
宫里面聊的是兴高采烈,宫外面的公子少爷们可是苦不堪言。
虽然登录的过程十分混乱,但毕竟人数不多,而且也就是录个姓名拿个号,也不费事,所以很快就完事儿了。那几个小太监登记完后,扭头进了宫里,剩下十几个侍卫和一大堆公子少爷在外面大眼瞪小眼,这一瞪就是半个时辰。
这些都是在家里养尊处优的主儿,平常都是娇生惯养着的,那受过这份儿罪,再加上还有些抽大烟的,时间一长,这烟瘾可就顶不住了,在那儿直犯困。连冻带累再犯上大烟瘾,你就看吧,这东便门外就是丑态百出了。
倒是有几个宗室选出来的子弟表现还算不错。一方面他们基本没有抽烟的,再一个经常跑马打围,身体素质还算过得去。
再有表现不错的就是京师神机营、步军统领衙门和都统衙门选出来的人。
神机营之前在京师,那就是烂疮一个,里头的八旗子弟别说打仗了,骑马都能自己摔断腿,点卯操练那都是雇人来的。但醇亲王接手后,尤其是小皇帝亲政后,下大力气整改,所谓‘上阵父子兵’,之前之所以神机营会是这个样子,无非是八旗官官相护,吃空饷、不训练,奈何谁都知道这个事儿,可谁都不想得罪人,没人管。现在好了,大清国最拔尖儿两个人亲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