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好爸爸胜过富爸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篇第八章10被尊重的孩子更能自我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法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灵动。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放纵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等,不仅会妨碍到他人,也会让自己因此受到损失。如果一味地放纵孩子,他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后来受到种种惩罚,反而不自由。用一时的自由换另一时的不自由,当然不是真正的自由。
孩子在真正的自由空间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可能是我们家长无法想到的。而这个自由环境的前提,就是爸爸和妈妈要尊重孩子。
我们知道,西方人经常相互称呼名字,可能孙子会直接叫爷爷的名字“乔治”,但这并不表示西方人不尊重孩子,他们其实比我们更注重对孩子的尊重。比如说,他们对孩子提问的时候,也先问一句:“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而我们的父母,总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很少考虑过孩子愿不愿意回答。
一家人出去聚会的时候,你询问过孩子想要去哪里、想吃什么吗?当宴请宾客的时候,你把孩子当成家族中的一分子来让他行使主人的权利吗?当孩子不喜欢上辅导班的时候,你听取过他的理由吗?有太多太多的小细节,都说明我们对孩子尊重的不够。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的时候,他就很难有责任感、羞耻心、感恩之心、自信自重等等良好的情绪。
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培养对孩子的尊重意识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对生命本身的能力不了解,或者不自信。
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出生之时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父母将好的理念、知识传授给他。这种观点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孩子本身不具有主观能动性,父母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和能力。因而当一个家庭里产生出一位杰出的人物——政治家、演员、科学家甚至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时候,父母就非常积极地出书来讲述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还一再地在书中申明:“我的孩子非常普通,是我们一手将他带向成功的”。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自夸,孩子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这种书在市面上并不少见,读者数量也相当可观。很多遇到困难的家长希望从中得到指点,在看完这样的书以后,常常产生一种“我要教育出一个天才”的豪情,将自己过往生活的种种失意都化为一股改造人的动力,开始了对孩子全方位的“整改”。
孩子的心灵真的是一张白纸吗?如果是,那最初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文明尚未成形的时候,“尊贵”、“同情”这些概念是怎样一步一步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
一粒种子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不能发芽抽苗,但是一旦它完全成熟以后,就能够利用空气水分,长成一棵大树。同样,当孩子在母亲体内成长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大脑和器官都在向适应外界环境的方向发展,一旦十月怀胎满期,孩子从母亲体内分娩出来,他其实就具备了学习、思考的物质条件。他需要的就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父母给他提供“阳光”、“空气”和“土壤”,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律成长起来。
刚刚出生的幼蝶必须吃到最嫩的叶子才能长大,而蝴蝶是不会给幼蝶喂食的,那蝴蝶怎样保证孩子成活呢?雌蝶在合适的季节将卵产在树杈中间,等到幼蝶破茧而出的时候,天生对光线的敏感直觉会引着它朝枝头爬去,那时刚好是植物开始抽芽的时候,而枝头的枝叶一定是最嫩最适合幼蝶食用的。但是对光线的敏感性并不会永远伴随蝴蝶,一旦它长大可以吃一般的叶子时,那种敏感性也就随之消失了。
刚生下来的婴儿的各种反应能力都不输于其他动物,这些反应的能力就如同幼蝶对光线的敏感性一样,是一种成长的本能,也是成长的规律。既然我们从来不担心孩子的身体不能长开,从来不担心减掉的头发不能再生,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孩子的心灵也有自然舒展、成熟的能力呢?
有心理学家研究过,儿童在三岁前掌握得东西,成人需要三十六年的努力才能完成同等比例的知识量。如果不是儿童自身有成长的规律,哪个父母可以一字一句地教给孩子他所要掌握的知识。如果所有东西都只是父母的教育成果,那人的说话时间可能要往后推到十岁甚至更远。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灵的成长过程,智力只是心灵成长中的一个环节,它依附着心灵的成长。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感觉孩子的成长规律,遵照这个规律来为他及时地提供成长的条件,让他自然地成长起来。一旦孩子的规律遭到破坏,比如完全只关注知识的积累,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影响,他的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健康,就像感情上没有依托的贝多芬那样。因而父母要做孩子心灵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第三篇第八章10被尊重的孩子更能自我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法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灵动。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放纵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等,不仅会妨碍到他人,也会让自己因此受到损失。如果一味地放纵孩子,他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后来受到种种惩罚,反而不自由。用一时的自由换另一时的不自由,当然不是真正的自由。
孩子在真正的自由空间中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可能是我们家长无法想到的。而这个自由环境的前提,就是爸爸和妈妈要尊重孩子。
我们知道,西方人经常相互称呼名字,可能孙子会直接叫爷爷的名字“乔治”,但这并不表示西方人不尊重孩子,他们其实比我们更注重对孩子的尊重。比如说,他们对孩子提问的时候,也先问一句:“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而我们的父母,总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疑问,很少考虑过孩子愿不愿意回答。
一家人出去聚会的时候,你询问过孩子想要去哪里、想吃什么吗?当宴请宾客的时候,你把孩子当成家族中的一分子来让他行使主人的权利吗?当孩子不喜欢上辅导班的时候,你听取过他的理由吗?有太多太多的小细节,都说明我们对孩子尊重的不够。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的时候,他就很难有责任感、羞耻心、感恩之心、自信自重等等良好的情绪。
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培养对孩子的尊重意识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对生命本身的能力不了解,或者不自信。
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出生之时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父母将好的理念、知识传授给他。这种观点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孩子本身不具有主观能动性,父母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和能力。因而当一个家庭里产生出一位杰出的人物——政治家、演员、科学家甚至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时候,父母就非常积极地出书来讲述自己培养孩子的经历,还一再地在书中申明:“我的孩子非常普通,是我们一手将他带向成功的”。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自夸,孩子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这种书在市面上并不少见,读者数量也相当可观。很多遇到困难的家长希望从中得到指点,在看完这样的书以后,常常产生一种“我要教育出一个天才”的豪情,将自己过往生活的种种失意都化为一股改造人的动力,开始了对孩子全方位的“整改”。
孩子的心灵真的是一张白纸吗?如果是,那最初人类还在茹毛饮血、文明尚未成形的时候,“尊贵”、“同情”这些概念是怎样一步一步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
一粒种子在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不能发芽抽苗,但是一旦它完全成熟以后,就能够利用空气水分,长成一棵大树。同样,当孩子在母亲体内成长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健全的“人”,大脑和器官都在向适应外界环境的方向发展,一旦十月怀胎满期,孩子从母亲体内分娩出来,他其实就具备了学习、思考的物质条件。他需要的就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父母给他提供“阳光”、“空气”和“土壤”,让他按照自己的规律成长起来。
刚刚出生的幼蝶必须吃到最嫩的叶子才能长大,而蝴蝶是不会给幼蝶喂食的,那蝴蝶怎样保证孩子成活呢?雌蝶在合适的季节将卵产在树杈中间,等到幼蝶破茧而出的时候,天生对光线的敏感直觉会引着它朝枝头爬去,那时刚好是植物开始抽芽的时候,而枝头的枝叶一定是最嫩最适合幼蝶食用的。但是对光线的敏感性并不会永远伴随蝴蝶,一旦它长大可以吃一般的叶子时,那种敏感性也就随之消失了。
刚生下来的婴儿的各种反应能力都不输于其他动物,这些反应的能力就如同幼蝶对光线的敏感性一样,是一种成长的本能,也是成长的规律。既然我们从来不担心孩子的身体不能长开,从来不担心减掉的头发不能再生,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孩子的心灵也有自然舒展、成熟的能力呢?
有心理学家研究过,儿童在三岁前掌握得东西,成人需要三十六年的努力才能完成同等比例的知识量。如果不是儿童自身有成长的规律,哪个父母可以一字一句地教给孩子他所要掌握的知识。如果所有东西都只是父母的教育成果,那人的说话时间可能要往后推到十岁甚至更远。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灵的成长过程,智力只是心灵成长中的一个环节,它依附着心灵的成长。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去感觉孩子的成长规律,遵照这个规律来为他及时地提供成长的条件,让他自然地成长起来。一旦孩子的规律遭到破坏,比如完全只关注知识的积累,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影响,他的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健康,就像感情上没有依托的贝多芬那样。因而父母要做孩子心灵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