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盛世明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日,朱棣常朝过后,留下了解缙、杨士奇、杨荣,“你三人陪朕去看看翰林院的翰林们书读得怎么样。”解缙说道:“陛下亲自提擢的二十八位翰林都是饱学之士,且日夜苦读,日后定可为大明江山社稷尽心。”朱棣边走边说:“但愿不是读死书的文人,而是真正懂得治国,知晓民间疾苦的好官。”
君臣几人边聊边来到了翰林院,翰林们见陛下驾到,赶忙伏地叩拜,朱棣笑着让他们都免礼后,便问道:“都读的什么书?”其中一位翰林答道:“回陛下,臣等近日在读《大学衍义》。”朱棣点了点头,“甚好,也要读一些关于百姓疾苦的文章,如此才能明白百姓生活不易,日后为政才知道为民做主。你给朕背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那翰林听了吩咐,赶忙开口背:“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无......无御之者......”朱棣看这翰林背不下来,便对后边的翰林说道:“你来背。”那翰林走上前来,“陛下,臣等平日都是背四书五经的......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并不在会试范围之中。”朱棣对着后边的翰林们喊道:“谁能背下《捕蛇者说》?”翰林们纷纷低下了头,朱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意:“朕八岁的时候,太祖皇帝便叫我们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虽不在会试范围之内,可它讲的是什么?不读《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这关乎百姓疾苦的文章你们竟背不出?看来你们是真心不知百姓不易啊。”
朱棣说完叹了口气,转身看了看解缙,说道:“这样的翰林日后如何为大明江山社稷尽心?如何为天下黎民苍生请命?你去安排,让这二十八个翰林去戍边充军。何时知道百姓不易,何时再回翰林院。”朱棣说完便转身走了,行至翰林院的门口,朱棣回过头来,又对众翰林说道:“戍边之时再背背白居易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说完便直奔奉天殿,杨士奇等人赶忙跟随着朱棣回了奉天殿,路上,朱棣吩咐道:“这二十八人的试卷朕都看过,都是饱学之士,只是还日日读书,不知民间疾苦,充军历练一下再用。过段时日,记得把他们召回来,好生提点培养着。”
朱棣回到了奉天殿,恰好督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回京奏报治水之事,朱棣赶忙接过俞士吉的奏疏,说道:“苏、松、嘉、湖水患不断,去岁四月,朕遣户部尚书夏原吉去治水,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现况如何了?灾民可安置妥当?”俞士吉答道:“回陛下,夏尚书布衣徒步,日夜经画,苏州府、松江府等地水患已然治理,当地灾民也已妥善安置。”朱棣欣慰地点着头,“甚好,万不要让受灾百姓流离失所。”朱棣翻看着奏疏,突然皱起了双眉,“你这奏疏写的是什么?《圣孝瑞应颂》?苏州府、松江府水患严重,何来瑞应之说?”俞士吉答道:“正是陛下圣贤仁孝,才能让苏、松水患缓解得如此之快,并出现了种种瑞应啊。”朱棣将奏疏一把扔向俞士吉,“你身为大臣,不言民间利病,却献阿谀奉承之词。朕想知道的是苏、松等地现况如何,不想看这些。回去写一份治水的奏疏来。”俞士吉吓得大惊失色,赶忙拿起地上的奏疏,退了出去。
端午过后,解缙将编好的《永乐大典》进献朱棣,朱棣高兴异常:“果然是大明第一才子,才一年的功夫便将这《永乐大典》修好了。”“请陛下过目,并为《大典》题名。”朱棣笑着翻看着修好的书,可看着看着,朱棣的脸上却露出了不悦之态,然后拿起笔在这部书上题了四个字:“文献大成”,解缙不解地问道:“陛下,不是说这部书叫《永乐大典》?”朱棣看了看解缙,“你没有领会朕的意思。朕想修的是一部旷世奇书,要收录历朝历代的所有古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万千余种古书典籍都要汇编在内。朕方才翻看了一下你修的书,都是儒家文化,这便太狭隘了。这部《永乐大典》要集百家之言,它必须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旷世奇书,不然的话,何谈‘为往圣继绝学’?”朱... -->>
这日,朱棣常朝过后,留下了解缙、杨士奇、杨荣,“你三人陪朕去看看翰林院的翰林们书读得怎么样。”解缙说道:“陛下亲自提擢的二十八位翰林都是饱学之士,且日夜苦读,日后定可为大明江山社稷尽心。”朱棣边走边说:“但愿不是读死书的文人,而是真正懂得治国,知晓民间疾苦的好官。”
君臣几人边聊边来到了翰林院,翰林们见陛下驾到,赶忙伏地叩拜,朱棣笑着让他们都免礼后,便问道:“都读的什么书?”其中一位翰林答道:“回陛下,臣等近日在读《大学衍义》。”朱棣点了点头,“甚好,也要读一些关于百姓疾苦的文章,如此才能明白百姓生活不易,日后为政才知道为民做主。你给朕背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那翰林听了吩咐,赶忙开口背:“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无......无御之者......”朱棣看这翰林背不下来,便对后边的翰林说道:“你来背。”那翰林走上前来,“陛下,臣等平日都是背四书五经的......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并不在会试范围之中。”朱棣对着后边的翰林们喊道:“谁能背下《捕蛇者说》?”翰林们纷纷低下了头,朱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意:“朕八岁的时候,太祖皇帝便叫我们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虽不在会试范围之内,可它讲的是什么?不读《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这关乎百姓疾苦的文章你们竟背不出?看来你们是真心不知百姓不易啊。”
朱棣说完叹了口气,转身看了看解缙,说道:“这样的翰林日后如何为大明江山社稷尽心?如何为天下黎民苍生请命?你去安排,让这二十八个翰林去戍边充军。何时知道百姓不易,何时再回翰林院。”朱棣说完便转身走了,行至翰林院的门口,朱棣回过头来,又对众翰林说道:“戍边之时再背背白居易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说完便直奔奉天殿,杨士奇等人赶忙跟随着朱棣回了奉天殿,路上,朱棣吩咐道:“这二十八人的试卷朕都看过,都是饱学之士,只是还日日读书,不知民间疾苦,充军历练一下再用。过段时日,记得把他们召回来,好生提点培养着。”
朱棣回到了奉天殿,恰好督察院佥都御史俞士吉回京奏报治水之事,朱棣赶忙接过俞士吉的奏疏,说道:“苏、松、嘉、湖水患不断,去岁四月,朕遣户部尚书夏原吉去治水,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现况如何了?灾民可安置妥当?”俞士吉答道:“回陛下,夏尚书布衣徒步,日夜经画,苏州府、松江府等地水患已然治理,当地灾民也已妥善安置。”朱棣欣慰地点着头,“甚好,万不要让受灾百姓流离失所。”朱棣翻看着奏疏,突然皱起了双眉,“你这奏疏写的是什么?《圣孝瑞应颂》?苏州府、松江府水患严重,何来瑞应之说?”俞士吉答道:“正是陛下圣贤仁孝,才能让苏、松水患缓解得如此之快,并出现了种种瑞应啊。”朱棣将奏疏一把扔向俞士吉,“你身为大臣,不言民间利病,却献阿谀奉承之词。朕想知道的是苏、松等地现况如何,不想看这些。回去写一份治水的奏疏来。”俞士吉吓得大惊失色,赶忙拿起地上的奏疏,退了出去。
端午过后,解缙将编好的《永乐大典》进献朱棣,朱棣高兴异常:“果然是大明第一才子,才一年的功夫便将这《永乐大典》修好了。”“请陛下过目,并为《大典》题名。”朱棣笑着翻看着修好的书,可看着看着,朱棣的脸上却露出了不悦之态,然后拿起笔在这部书上题了四个字:“文献大成”,解缙不解地问道:“陛下,不是说这部书叫《永乐大典》?”朱棣看了看解缙,“你没有领会朕的意思。朕想修的是一部旷世奇书,要收录历朝历代的所有古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万千余种古书典籍都要汇编在内。朕方才翻看了一下你修的书,都是儒家文化,这便太狭隘了。这部《永乐大典》要集百家之言,它必须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旷世奇书,不然的话,何谈‘为往圣继绝学’?”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