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定侯昨晚都下定了决心,不再指望新帝选妃,这一刻,心思又死灰复燃了。
就像是有人往池子里撒下了一大把诱人的鱼食似的,不仅是安定侯,其他不少官员的心也犹如闻香而动的鱼群一般骚动了起来,金銮殿上泛起一阵阵的涟漪。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心思各异,近一半人都有些跃跃欲试。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官员都压抑不住期盼之色,他们舍不得把嫡长女送进宫,但是嫡次女、嫡幼女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就是那些没适龄嫡女的官员也忍不住琢磨着家中哪个庶女的姿色好,也许可以把庶女送进宫,哪怕是一开始份位低些也不妨事;
而那些家里没有女儿的官员也就只能暗自懊恼了;
当然,也还是有一部分官员目不斜视地站立着,对杨玄善说的这个话题充耳不闻,这部分人只想当纯臣。
杨玄善对于周围的骚动自是看在眼里的,面不改色,从容自若,继续说道:“皇上,历来新帝登基后,按我朝惯例,可从官宦世家中择二十名适龄女子入宫遴选,再由太后、皇后挑选十人,以充盈后廷,绵延后嗣。”
杨玄善一派泰然地侃侃而谈,规矩是什么,他就说什么。
反正他们杨家不打算送女儿进宫,一来是为了避嫌,免得被别人议论他们杨家以权谋私;二来,则是因为他们杨家是书香世家,几代为官,且一向是当纯臣的。
相较之下,其他官员的心跳更快,已经琢磨起这二十个名额中自家能否有一席之地。
于是乎,众人的目光就朝杨玄善望了过去,打算等下朝后,就跟杨玄善套套话,他心里对这二十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分配的,文臣、武将以及勋贵中肯定都要占一定比例,宗室不能直接送顾氏女入宫,却可以帮着姻亲争取一个名额。
这么一想,众人就觉得这二十个名额实在是太少了。
殿内的气氛又起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些官员已经忍不住打量起周围其他官员,思忖着对方会不会是自家的竞争对手,又想着回家问问夫人京城中哪家有适龄的女儿……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个清冷的男音,如流水淙淙而来:
“朕不纳妃。”
在大齐,在这金銮殿上,能够自称“朕”的也就是一个人而已。
一瞬间,所有人大惊失色,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朝前方的顾玦看了过去。
顾玦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高高的金銮宝座上,没有戴冕冠,少了那摇曳的十二旒,俊美的面庞少了几分疏离感,气质清冷,姿态安然,仿佛只是在述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也包括那些原本觉得事不关己的官员。
虽然昨天他们都从自家夫人的口中听说了寿宁宫发生的那些事,也知道殷太后已经明确表示她不会给新帝纳妃,但是,他们也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最多也就是对着夫人感叹一句:太后对皇后真好,婆媳俩就跟亲母女似的。
也就仅此而已。
大家都是男人,对于男人的本性再了解不过,根本没有人觉得顾玦会拒绝纳妃。
男人三妻四妾理所当然,从古至今,官员们、乡绅、富户等全都是妻妾不断,就是平常的百姓,但凡家里稍稍富裕点的,不愁吃穿住的,都会在成亲几年后纳妾。
再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皇帝来说,纳妃无论于公于私,都只有益处。
尤其,顾玦昨天才刚刚登基,因为他与先帝顾琅的那些恩怨,不少人心中都有些没底,也怕顾玦登基后会找他们秋后算账。如果这个时候,顾玦愿意挑几户不功不过的人家,纳了他们家的姑娘,就足以安不少朝臣的心。
他们也知道帝后还是新婚,感情笃深,现在眼里还容不下沙子,但是一码归一码,顾玦既然登基为帝,就该当起为君之责,顾全大局。
杨玄善心里也和其他人一样的想法,可他还清晰地记得顾玦此前是怎么坚持要把登基大典与立后大典同时举行。
他知道顾玦不是一个轻易被摆布的人,所以一时也没想好该怎么说。
杨玄善默默地对着张首辅投以询问的目光,然而,张首辅笼袖而立,根本没接收到他的目光。
就在这时,翰林院大学士大步出列了,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
“皇上,您的子嗣繁衍不仅关系到宗庙祭祀是否后继有人,也涉及到社稷的稳定与安危。”
“您乃大齐天子,不该只顾一时喜好,为一己之私枉顾大局。”
叶大学士虽然老迈,年逾花甲,干瘦的身形有几分佝偻,却是声音洪亮,说话时,慷慨激昂。
顾玦笑容淡淡地俯视着叶大学士,声音不高不低,问道:“如果朕就只顾自己的喜好呢?”
金灿灿的龙椅上,顾玦一手撑着一侧脸颊,姿态随意。
内蕴的光华从眸中绽放,仿佛夜空冷月,高贵清皎,万丈光芒。
明明他也没释放什么杀气,语气也是平平,却有一种无所不知的威压感,萦绕在他周身。
明明他这番话只是对叶大学士一人说的,可是连殿上的其他人也觉得心中发寒,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再脊柱上攀爬着。
众人完全被他的气势所慑。
“……”
“……”
“……”
叶大学士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不太好看,嘴角抽了一下。
他是三朝元老了,在翰林院待了几十年,一向以清贵出名,颇受尊重,就是喜怒无常的先帝顾琅也没这样当众打过他的脸。
叶大学士的脸色涨得通红,羞愤之色溢于脸上。
顾玦笑容清浅地再次质问道:“你们奈朕何?”
他这五个字分明就是当朝对群臣发出了挑衅,说话的对象不止是叶大学士,把其他官员们也都包含了进去。
一众官员既是无言以对,再次目瞪口呆,彻底呆住了。
金銮殿上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一些官员在下方面面相觑,有人惊于顾玦的桀骜;有人被顾玦的气势压倒,伏下了头;有人立刻识时务地放弃了送女儿入宫的念头;也有少数人觉得顾玦未免太任性了。
右都御史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随即也出列,声援起叶大学士:“皇上,您是一国之君,岂可说这等无状之语!”
“纳妃一事并非您的家事,也干系到大局,请皇上莫要因小失大。”
右都御史说得振振有词,不仅仅是因为仪制上皇帝确实需要纳妃,同时也是为了借此事压制新帝。
这是新帝登基后君臣之间第一次为某件事起争执,彼此各执一词。
说句实话,新帝现在纳妃又或者三五年后再纳妃都是小事,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纳妃”这件事了,这也是一场君臣之间的博弈。
君强则臣弱。
如果说,这一次他们为人臣者输给了新帝,退让了,那么以后新帝在政见上与他们有不同的主张时,岂不是可以再次任性地丢给他们同样的两句话:
“如果朕就只顾自己的喜好呢?”
“你们奈朕何?”
光是回想这两句话,众人就觉得有些堵心。
顾玦为人处世太过强势了,要是全然顺着他的意思,以后他们也就没别的选择了,只能一次次地退让,一次次地由着顾玦肆意妄为!
那么,他们这些臣子以后就更说不上话了。
右都御史是这么想的,其他官员们心里也都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没人帮着顾玦反驳右都御史和叶大学士。
众人心中紧张忐忑,都在旁观,都在审时度势,都想看看顾玦最后会如何应对这一切。
然而,任右都御史振振有词地说了一通,顾玦依旧不动如山,神情沉着而又闲适,带着几分睥睨天下的不羁。
他淡淡地嗤笑了一声,反问道:“所以,朕不纳妃,大齐就要亡国了吗?”
一句话让原本就压抑的气氛变得更凝重了。
“……”右都御史被顾玦这一句话噎了一下。
有人轻轻地笑了一声,他的笑声其实很轻很轻,但是在此刻寂静的金銮殿上仿佛被放大了好几倍,愈显得这一笑透着讥诮嘲讽的意味。
大部分官员都下意识地循声看去,也包括右都御史。
在一群面色复杂、身形僵直的官员中,穆国公那眉眼含笑的样子... -->>
安定侯昨晚都下定了决心,不再指望新帝选妃,这一刻,心思又死灰复燃了。
就像是有人往池子里撒下了一大把诱人的鱼食似的,不仅是安定侯,其他不少官员的心也犹如闻香而动的鱼群一般骚动了起来,金銮殿上泛起一阵阵的涟漪。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心思各异,近一半人都有些跃跃欲试。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官员都压抑不住期盼之色,他们舍不得把嫡长女送进宫,但是嫡次女、嫡幼女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就是那些没适龄嫡女的官员也忍不住琢磨着家中哪个庶女的姿色好,也许可以把庶女送进宫,哪怕是一开始份位低些也不妨事;
而那些家里没有女儿的官员也就只能暗自懊恼了;
当然,也还是有一部分官员目不斜视地站立着,对杨玄善说的这个话题充耳不闻,这部分人只想当纯臣。
杨玄善对于周围的骚动自是看在眼里的,面不改色,从容自若,继续说道:“皇上,历来新帝登基后,按我朝惯例,可从官宦世家中择二十名适龄女子入宫遴选,再由太后、皇后挑选十人,以充盈后廷,绵延后嗣。”
杨玄善一派泰然地侃侃而谈,规矩是什么,他就说什么。
反正他们杨家不打算送女儿进宫,一来是为了避嫌,免得被别人议论他们杨家以权谋私;二来,则是因为他们杨家是书香世家,几代为官,且一向是当纯臣的。
相较之下,其他官员的心跳更快,已经琢磨起这二十个名额中自家能否有一席之地。
于是乎,众人的目光就朝杨玄善望了过去,打算等下朝后,就跟杨玄善套套话,他心里对这二十户人家到底是怎么分配的,文臣、武将以及勋贵中肯定都要占一定比例,宗室不能直接送顾氏女入宫,却可以帮着姻亲争取一个名额。
这么一想,众人就觉得这二十个名额实在是太少了。
殿内的气氛又起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些官员已经忍不住打量起周围其他官员,思忖着对方会不会是自家的竞争对手,又想着回家问问夫人京城中哪家有适龄的女儿……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个清冷的男音,如流水淙淙而来:
“朕不纳妃。”
在大齐,在这金銮殿上,能够自称“朕”的也就是一个人而已。
一瞬间,所有人大惊失色,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朝前方的顾玦看了过去。
顾玦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高高的金銮宝座上,没有戴冕冠,少了那摇曳的十二旒,俊美的面庞少了几分疏离感,气质清冷,姿态安然,仿佛只是在述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也包括那些原本觉得事不关己的官员。
虽然昨天他们都从自家夫人的口中听说了寿宁宫发生的那些事,也知道殷太后已经明确表示她不会给新帝纳妃,但是,他们也就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最多也就是对着夫人感叹一句:太后对皇后真好,婆媳俩就跟亲母女似的。
也就仅此而已。
大家都是男人,对于男人的本性再了解不过,根本没有人觉得顾玦会拒绝纳妃。
男人三妻四妾理所当然,从古至今,官员们、乡绅、富户等全都是妻妾不断,就是平常的百姓,但凡家里稍稍富裕点的,不愁吃穿住的,都会在成亲几年后纳妾。
再说,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对皇帝来说,纳妃无论于公于私,都只有益处。
尤其,顾玦昨天才刚刚登基,因为他与先帝顾琅的那些恩怨,不少人心中都有些没底,也怕顾玦登基后会找他们秋后算账。如果这个时候,顾玦愿意挑几户不功不过的人家,纳了他们家的姑娘,就足以安不少朝臣的心。
他们也知道帝后还是新婚,感情笃深,现在眼里还容不下沙子,但是一码归一码,顾玦既然登基为帝,就该当起为君之责,顾全大局。
杨玄善心里也和其他人一样的想法,可他还清晰地记得顾玦此前是怎么坚持要把登基大典与立后大典同时举行。
他知道顾玦不是一个轻易被摆布的人,所以一时也没想好该怎么说。
杨玄善默默地对着张首辅投以询问的目光,然而,张首辅笼袖而立,根本没接收到他的目光。
就在这时,翰林院大学士大步出列了,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
“皇上,您的子嗣繁衍不仅关系到宗庙祭祀是否后继有人,也涉及到社稷的稳定与安危。”
“您乃大齐天子,不该只顾一时喜好,为一己之私枉顾大局。”
叶大学士虽然老迈,年逾花甲,干瘦的身形有几分佝偻,却是声音洪亮,说话时,慷慨激昂。
顾玦笑容淡淡地俯视着叶大学士,声音不高不低,问道:“如果朕就只顾自己的喜好呢?”
金灿灿的龙椅上,顾玦一手撑着一侧脸颊,姿态随意。
内蕴的光华从眸中绽放,仿佛夜空冷月,高贵清皎,万丈光芒。
明明他也没释放什么杀气,语气也是平平,却有一种无所不知的威压感,萦绕在他周身。
明明他这番话只是对叶大学士一人说的,可是连殿上的其他人也觉得心中发寒,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再脊柱上攀爬着。
众人完全被他的气势所慑。
“……”
“……”
“……”
叶大学士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不太好看,嘴角抽了一下。
他是三朝元老了,在翰林院待了几十年,一向以清贵出名,颇受尊重,就是喜怒无常的先帝顾琅也没这样当众打过他的脸。
叶大学士的脸色涨得通红,羞愤之色溢于脸上。
顾玦笑容清浅地再次质问道:“你们奈朕何?”
他这五个字分明就是当朝对群臣发出了挑衅,说话的对象不止是叶大学士,把其他官员们也都包含了进去。
一众官员既是无言以对,再次目瞪口呆,彻底呆住了。
金銮殿上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一些官员在下方面面相觑,有人惊于顾玦的桀骜;有人被顾玦的气势压倒,伏下了头;有人立刻识时务地放弃了送女儿入宫的念头;也有少数人觉得顾玦未免太任性了。
右都御史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随即也出列,声援起叶大学士:“皇上,您是一国之君,岂可说这等无状之语!”
“纳妃一事并非您的家事,也干系到大局,请皇上莫要因小失大。”
右都御史说得振振有词,不仅仅是因为仪制上皇帝确实需要纳妃,同时也是为了借此事压制新帝。
这是新帝登基后君臣之间第一次为某件事起争执,彼此各执一词。
说句实话,新帝现在纳妃又或者三五年后再纳妃都是小事,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纳妃”这件事了,这也是一场君臣之间的博弈。
君强则臣弱。
如果说,这一次他们为人臣者输给了新帝,退让了,那么以后新帝在政见上与他们有不同的主张时,岂不是可以再次任性地丢给他们同样的两句话:
“如果朕就只顾自己的喜好呢?”
“你们奈朕何?”
光是回想这两句话,众人就觉得有些堵心。
顾玦为人处世太过强势了,要是全然顺着他的意思,以后他们也就没别的选择了,只能一次次地退让,一次次地由着顾玦肆意妄为!
那么,他们这些臣子以后就更说不上话了。
右都御史是这么想的,其他官员们心里也都意识到了这点,因此没人帮着顾玦反驳右都御史和叶大学士。
众人心中紧张忐忑,都在旁观,都在审时度势,都想看看顾玦最后会如何应对这一切。
然而,任右都御史振振有词地说了一通,顾玦依旧不动如山,神情沉着而又闲适,带着几分睥睨天下的不羁。
他淡淡地嗤笑了一声,反问道:“所以,朕不纳妃,大齐就要亡国了吗?”
一句话让原本就压抑的气氛变得更凝重了。
“……”右都御史被顾玦这一句话噎了一下。
有人轻轻地笑了一声,他的笑声其实很轻很轻,但是在此刻寂静的金銮殿上仿佛被放大了好几倍,愈显得这一笑透着讥诮嘲讽的意味。
大部分官员都下意识地循声看去,也包括右都御史。
在一群面色复杂、身形僵直的官员中,穆国公那眉眼含笑的样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