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兰陵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cript> 燕周亡得太快,这让欧罗顿措手不及。
四月初乌古斯大举进兵燕周时,欧罗顿就在犹豫,要不要攻打燕周边地占好处。宫廷会议上吵成两派,一派代表军方,强烈要求扩张;一派是保守贵族,还有一部分眼光长远的贵族,认为应该暂时观望:东部这两个邻国中,燕周虽然与欧罗顿接壤更广,但乌古斯侵略性更强,相比燕周眼光放向大唐,乌古斯似乎更欲西进,比起出兵占领燕周边地的利益,欧罗顿更应该以燕周为屏,减少来自乌古斯和大唐帝国的威胁。
因为宫廷会议争执不下,加上圣教的意见也有分裂,欧罗顿暂时采取了观望态度。
五月十五大唐宣战出兵,这也在欧罗顿的意料之中——唐人不趁火打劫才怪了。
燕周立即派出使臣前往欧罗顿,请其出兵,两国共结“抗唐乌联盟”。欧罗顿应诺结盟出兵之事——大唐出兵,若欧罗顿坐视,一旦燕周帝国这个屏障破灭,欧罗顿就要直面大唐和乌古斯的兵锋了。
结盟书虽然签了,但欧罗顿以调兵为由行动并不迅速,私下打着主意,想要三国大军都打得伤损时才出兵,好摘桃子。
这时大唐宣战后,河西军、中央军、安北军分三路越过横马山,跨过燕然河,二十五万大军会师后就停驻在苏木河以东,达勒戈壁以南,和燕周南下的三十万军队会战。这场战役从五月十九日开打,时战时停,一直打到六月十五。燕周军战损不断,不得不从全国征兵增援达勒戈壁,前后投入四十五万兵员,至六月十五大会战,只有两万骑突围逃出。四十三万燕周军埋骨在这片三百里的血漠戈壁上。
大唐出兵前制定的战略就是——不急着攻城掠地,以消灭燕周军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这个战略取得了巨大的胜果,也很好的麻痹了欧罗顿,坐等唐军与燕周军在这片戈壁上厮杀。谁知道燕周军竟是败得这般快?原以为至少要打两三个月,竟然不到一个月就折了四十万人进去!
而唐军在消灭燕周四十三万兵员后,便迅如雷、疾如风,分三路北上,燕周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当欧罗顿醒悟过来出兵时,大唐和乌古斯的军队已经直逼帝都察合德了。
察合德在鲜卑语中就是“长安”的意思,宇文氏一直惦记着打回中原,重回他们大周皇朝的都城长安,然而这个愿望随着燕周皇帝的自尽,宣告了它的彻底毁灭。
燕周亡国了。
但是,燕周西部三个军镇还有总计十万的镇戍军,以喀纳军镇的节镇使——柱国大将军、信王宇文健为首,据守西境不降。
燕周皇帝死得太果决了,这就让唐乌联军挟君令以降的计划落了空。
如果皇帝活着被俘虏,无论是否投降,盖了有国玺的投降书都会很有效力,至少权贵和大臣们投降就不会觉得太可耻。而皇帝殉国而死,这情况就不同了。那些未被唐乌军队占领的地方要做出投降的决定就有些顾虑了;何况,还有西境十万镇戍军队。
燕周皇帝的死讯一传出,西部三镇立即拥立信王宇文健为皇帝,打出“收复国都,恢复燕周”的旗号,很快聚拢了不愿投降和犹豫不决的地方权贵,还有从四方涌来的残军,半个多月就聚拢起了三十七八万军队,号称八十万。趁着唐乌联军还没打到西部,宇文健迅速出兵占领西部三州,并联合欧罗顿帝国出兵的十五万军队,誓要收复国土,与唐乌联军决战到底。
唐军和乌古斯军队也暂时没有西进的打算,毕竟已经占领的燕周国土要消化,而大军也需要休整。四国联军便以库鲁河、呼格山一线为界,形成了暂时的对峙局面。
占领燕周全境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国都已破,且俘虏了皇帝,虽然皇帝已殉国,从国家意义上来讲,燕周已经灭亡了。两国报捷的士兵快马加鞭,背插报捷的旗子,一路大喊“胜利!燕周国破!”疾驰往京城而去。
露布传到两国京城,沿途经过州县皆知,朝野一片欢腾。
大唐每逢大战胜利长安城内都有钟鼓宣扬,露布传入大明宫,不出一刻,皇宫丹凤门城楼上的青铜大钟和胜利鼓就如雷鸣般彻响,跟着,长安城四面城楼上的钟鼓也如雷声滚滚而起。不一会,整个长安城都响起了人们的欢呼呐喊:“大捷!大捷!燕周大捷!万岁!帝国万岁!大唐万岁!”
欢呼声如同海浪连绵不绝,直冲云霄,欢呼呐喊的百姓们无论士庶,无不骄傲。
这是他们的军队!
这是他们的帝国!
这一刻,长安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无论大街还是市集、坊巷、茶楼酒肆,欢呼的人们纷纷踏歌唱起了胜利乐,渐渐的,歌声整齐,跟随着悠鸣全城的胜利乐钟鼓声节奏,宏大又喜悦的声音充满了全城。
这是整个长安的节日。
... -->>
</script> 燕周亡得太快,这让欧罗顿措手不及。
四月初乌古斯大举进兵燕周时,欧罗顿就在犹豫,要不要攻打燕周边地占好处。宫廷会议上吵成两派,一派代表军方,强烈要求扩张;一派是保守贵族,还有一部分眼光长远的贵族,认为应该暂时观望:东部这两个邻国中,燕周虽然与欧罗顿接壤更广,但乌古斯侵略性更强,相比燕周眼光放向大唐,乌古斯似乎更欲西进,比起出兵占领燕周边地的利益,欧罗顿更应该以燕周为屏,减少来自乌古斯和大唐帝国的威胁。
因为宫廷会议争执不下,加上圣教的意见也有分裂,欧罗顿暂时采取了观望态度。
五月十五大唐宣战出兵,这也在欧罗顿的意料之中——唐人不趁火打劫才怪了。
燕周立即派出使臣前往欧罗顿,请其出兵,两国共结“抗唐乌联盟”。欧罗顿应诺结盟出兵之事——大唐出兵,若欧罗顿坐视,一旦燕周帝国这个屏障破灭,欧罗顿就要直面大唐和乌古斯的兵锋了。
结盟书虽然签了,但欧罗顿以调兵为由行动并不迅速,私下打着主意,想要三国大军都打得伤损时才出兵,好摘桃子。
这时大唐宣战后,河西军、中央军、安北军分三路越过横马山,跨过燕然河,二十五万大军会师后就停驻在苏木河以东,达勒戈壁以南,和燕周南下的三十万军队会战。这场战役从五月十九日开打,时战时停,一直打到六月十五。燕周军战损不断,不得不从全国征兵增援达勒戈壁,前后投入四十五万兵员,至六月十五大会战,只有两万骑突围逃出。四十三万燕周军埋骨在这片三百里的血漠戈壁上。
大唐出兵前制定的战略就是——不急着攻城掠地,以消灭燕周军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这个战略取得了巨大的胜果,也很好的麻痹了欧罗顿,坐等唐军与燕周军在这片戈壁上厮杀。谁知道燕周军竟是败得这般快?原以为至少要打两三个月,竟然不到一个月就折了四十万人进去!
而唐军在消灭燕周四十三万兵员后,便迅如雷、疾如风,分三路北上,燕周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当欧罗顿醒悟过来出兵时,大唐和乌古斯的军队已经直逼帝都察合德了。
察合德在鲜卑语中就是“长安”的意思,宇文氏一直惦记着打回中原,重回他们大周皇朝的都城长安,然而这个愿望随着燕周皇帝的自尽,宣告了它的彻底毁灭。
燕周亡国了。
但是,燕周西部三个军镇还有总计十万的镇戍军,以喀纳军镇的节镇使——柱国大将军、信王宇文健为首,据守西境不降。
燕周皇帝死得太果决了,这就让唐乌联军挟君令以降的计划落了空。
如果皇帝活着被俘虏,无论是否投降,盖了有国玺的投降书都会很有效力,至少权贵和大臣们投降就不会觉得太可耻。而皇帝殉国而死,这情况就不同了。那些未被唐乌军队占领的地方要做出投降的决定就有些顾虑了;何况,还有西境十万镇戍军队。
燕周皇帝的死讯一传出,西部三镇立即拥立信王宇文健为皇帝,打出“收复国都,恢复燕周”的旗号,很快聚拢了不愿投降和犹豫不决的地方权贵,还有从四方涌来的残军,半个多月就聚拢起了三十七八万军队,号称八十万。趁着唐乌联军还没打到西部,宇文健迅速出兵占领西部三州,并联合欧罗顿帝国出兵的十五万军队,誓要收复国土,与唐乌联军决战到底。
唐军和乌古斯军队也暂时没有西进的打算,毕竟已经占领的燕周国土要消化,而大军也需要休整。四国联军便以库鲁河、呼格山一线为界,形成了暂时的对峙局面。
占领燕周全境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国都已破,且俘虏了皇帝,虽然皇帝已殉国,从国家意义上来讲,燕周已经灭亡了。两国报捷的士兵快马加鞭,背插报捷的旗子,一路大喊“胜利!燕周国破!”疾驰往京城而去。
露布传到两国京城,沿途经过州县皆知,朝野一片欢腾。
大唐每逢大战胜利长安城内都有钟鼓宣扬,露布传入大明宫,不出一刻,皇宫丹凤门城楼上的青铜大钟和胜利鼓就如雷鸣般彻响,跟着,长安城四面城楼上的钟鼓也如雷声滚滚而起。不一会,整个长安城都响起了人们的欢呼呐喊:“大捷!大捷!燕周大捷!万岁!帝国万岁!大唐万岁!”
欢呼声如同海浪连绵不绝,直冲云霄,欢呼呐喊的百姓们无论士庶,无不骄傲。
这是他们的军队!
这是他们的帝国!
这一刻,长安城成了欢乐的海洋,无论大街还是市集、坊巷、茶楼酒肆,欢呼的人们纷纷踏歌唱起了胜利乐,渐渐的,歌声整齐,跟随着悠鸣全城的胜利乐钟鼓声节奏,宏大又喜悦的声音充满了全城。
这是整个长安的节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