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唐朝最佳闲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位者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有可能引来一场风波。
李元吉带着年仅七岁的李承光进入了内阁,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却是极为震惊的消息。
其政治意义早已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身,至于参观什么的说法,还是趁早洗洗睡吧,皇帝没那么闲,大臣们也没那么多心思去往这方面想。
内阁,朝会,当下朝廷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前者为重,后者为辅。
在当下朝政制度中,因为各衙门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各衙门的人,都在内阁之中。
所有衙门有事要汇报,都必须先找各自的上司衙门,然后由上司衙门在内阁会议中提出商议。
而朝会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每月一次的例会,目的并不在于开会,而是在于勉励那些大臣,给其他人一些希望,同时给他们一些竞争压力。
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各衙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办正事,而不是将半天的时间用于上朝。
早朝制度最早起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但真正成为定制的,是在汉宣帝亲政以后,将其定为五日一上朝。
唐制袭成隋制,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后,改为每日一上朝,李元吉在改革之前,也是每日一上朝。
这样一来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仅仅只是皇帝的时间,还有大臣的时间。
而内阁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十日只需半天的会议就可以解决问题,如遇急事,也可直接找到皇帝,或者申请召开临时会议来商讨。
这套制度弹性很大,同时也很严谨,一切规矩,都是根据需求来制定的。
所以,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正事,皇帝除了干正事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得以去偷闲。
内阁会议,就是当下唐朝最重要的一个会议,每逢内阁会议召开,商讨的必然是关乎大唐决策的大事。
平时开会的时候,更是被禁军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周围百米以内,更是严禁喧哗,甚至一些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都要停止,以确保内阁会议不受任何形式的打扰。
而今日,李元吉竟毫无征兆的将李承光给带了过来。
李承光是谁?
李元吉的名义上的五子,实际上的长子,按照古制,李承光就是太子的第一人选,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排资论辈,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除非长子不成器,否则的话,哪怕他就是个平庸之人,没有什么太多的闪光点,不说日后当不当的上皇帝,这第一个太子,绝对就是他,这是跑不掉的。
带着皇子亲政,其意义在于何处,这还用多说吗?
之前大臣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上奏皇帝册立太子,毕竟太子这个事,是越早确定就越有利的。
这样的话,整个国家都可以趁早的进行资源划分,将更多的资源朝着太子倾斜,以培养其成为储君的能力。
但当时考虑到李承光年纪还小,大臣们只是私下里讨论了下,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李元吉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要册立太子。
于是,这一次的内阁会议更是出奇的平静。
原本该有争论的地方,该有吵闹的地方,大臣们都暂时克制了下来,只是平静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及意见,大家都在心平气和的讨论,很少出现往日那种争的面红耳赤的场面。
讨论了几件事情,又宣布了组建审计省,以及一系列任命的事情,会议便早早的结束了。
当然,皇帝虽然带着李承光离去了,但是大臣们却并未急着走。
刚才为什么不吵?为什么不骂娘?
不是为了讨好接下来可能被册立为太子的李承光,而是不想让李承光第一次参加内阁会议,就在心里留下一些阴影。
有些事情,是要循序渐进的,这很重要。
“陛下这是给咱们吃了颗定心丸呐……”萧瑀难得的主动发言道。
“是啊,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好……”房玄龄也跟着附和了句。
册立太子,册立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太子,一个储君那么简单。
同样的,册立太子还是在给天下吃了一颗定心丸,国有君有储才算是完整,虽然现在大家也很有干劲,可册立了太子以后,这心才会真正的踏实下来,也会让大家心中奋斗的这个方向更加明确。
三十一岁的李元吉,在位时间至少还有二十至三十年以上,而那个时候,太子李承光也不过二十七或者三十七,就算再晚一些,影响也并不大。
>
上位者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有可能引来一场风波。
李元吉带着年仅七岁的李承光进入了内阁,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却是极为震惊的消息。
其政治意义早已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身,至于参观什么的说法,还是趁早洗洗睡吧,皇帝没那么闲,大臣们也没那么多心思去往这方面想。
内阁,朝会,当下朝廷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前者为重,后者为辅。
在当下朝政制度中,因为各衙门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各衙门的人,都在内阁之中。
所有衙门有事要汇报,都必须先找各自的上司衙门,然后由上司衙门在内阁会议中提出商议。
而朝会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每月一次的例会,目的并不在于开会,而是在于勉励那些大臣,给其他人一些希望,同时给他们一些竞争压力。
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各衙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办正事,而不是将半天的时间用于上朝。
早朝制度最早起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但真正成为定制的,是在汉宣帝亲政以后,将其定为五日一上朝。
唐制袭成隋制,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后,改为每日一上朝,李元吉在改革之前,也是每日一上朝。
这样一来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仅仅只是皇帝的时间,还有大臣的时间。
而内阁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十日只需半天的会议就可以解决问题,如遇急事,也可直接找到皇帝,或者申请召开临时会议来商讨。
这套制度弹性很大,同时也很严谨,一切规矩,都是根据需求来制定的。
所以,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正事,皇帝除了干正事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得以去偷闲。
内阁会议,就是当下唐朝最重要的一个会议,每逢内阁会议召开,商讨的必然是关乎大唐决策的大事。
平时开会的时候,更是被禁军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周围百米以内,更是严禁喧哗,甚至一些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都要停止,以确保内阁会议不受任何形式的打扰。
而今日,李元吉竟毫无征兆的将李承光给带了过来。
李承光是谁?
李元吉的名义上的五子,实际上的长子,按照古制,李承光就是太子的第一人选,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排资论辈,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除非长子不成器,否则的话,哪怕他就是个平庸之人,没有什么太多的闪光点,不说日后当不当的上皇帝,这第一个太子,绝对就是他,这是跑不掉的。
带着皇子亲政,其意义在于何处,这还用多说吗?
之前大臣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上奏皇帝册立太子,毕竟太子这个事,是越早确定就越有利的。
这样的话,整个国家都可以趁早的进行资源划分,将更多的资源朝着太子倾斜,以培养其成为储君的能力。
但当时考虑到李承光年纪还小,大臣们只是私下里讨论了下,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毕竟李元吉也没有任何的迹象要册立太子。
于是,这一次的内阁会议更是出奇的平静。
原本该有争论的地方,该有吵闹的地方,大臣们都暂时克制了下来,只是平静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及意见,大家都在心平气和的讨论,很少出现往日那种争的面红耳赤的场面。
讨论了几件事情,又宣布了组建审计省,以及一系列任命的事情,会议便早早的结束了。
当然,皇帝虽然带着李承光离去了,但是大臣们却并未急着走。
刚才为什么不吵?为什么不骂娘?
不是为了讨好接下来可能被册立为太子的李承光,而是不想让李承光第一次参加内阁会议,就在心里留下一些阴影。
有些事情,是要循序渐进的,这很重要。
“陛下这是给咱们吃了颗定心丸呐……”萧瑀难得的主动发言道。
“是啊,现在这个时间点刚刚好……”房玄龄也跟着附和了句。
册立太子,册立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太子,一个储君那么简单。
同样的,册立太子还是在给天下吃了一颗定心丸,国有君有储才算是完整,虽然现在大家也很有干劲,可册立了太子以后,这心才会真正的踏实下来,也会让大家心中奋斗的这个方向更加明确。
三十一岁的李元吉,在位时间至少还有二十至三十年以上,而那个时候,太子李承光也不过二十七或者三十七,就算再晚一些,影响也并不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