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大明铁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进隆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这清河城天寒地冻的,虽说天色尚明,可这街上却早不见了什么路人,即便是偶有路人经过,也不过只是匆匆忙忙的赶着路。
那经略使衙署前,几名兵卒依然持枪挺立于衙前,他们的身上除了厚实的棉袄之外,还穿着大衣,再加上那皮帽倒也是能挡得住这风寒。
衙署内,门内门外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门外天寒地冻,门内却是温暖如春。
“因为今年冬天比往年来的更早,所以这城中百姓大抵皆苦于无炭薪渡冬。便是军营之中,用于取暖的炭薪亦显匮乏……”
两个取暖的火盆燃着炭火,若有所思的看着那铜质火盆,朱明忠并没有打断的屈大均的汇报,他口中所说的炭薪指的是“木炭”、“薪材”。
17世纪的冬天,冷得有些远超过朱明忠的想象,阴历不过只是10月,便已经是天寒地冻,运河上更是结了一层厚冰,甚至就连同黄河的河面上也起了层层堆积的冰凌,让曾经繁忙的码头顿时陷入了萧条之中。当真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期”,天气居然会这么冷。
不过幸好原本依赖水力的工厂还建有风车,那些高达二十几米的风车,可以借助冬天的风力,为工厂提供生产所需的动力。对于工厂的生产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相对的建设成本有些增加。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并没有蒸汽机,尽管对于蒸汽机的结构,朱明忠并不陌生,可是受限于加工条件已经技术制造水平,现在制造蒸汽机显然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风力和水力是工厂最现实的动力来源。
可是如果不解决动力的问题,那么将来肯定没有办法在北方建立工厂。每个地方到了冬天都有充沛的动力。即便是在清河,那些耸立于黄河边上的风车,有时也会因为风力不足,导致工厂停止生产。
不过眼下朱明忠并没有时间去考虑蒸汽机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对于官府来说。每到冬天,都要去考虑居民取暖燃料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曾经,不过只有几万人的清河县,一下子涌入了近10万军民。与民争炭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在清河上演。
取暖用的木炭,不仅老百姓需要,官厅里的官员也需要,军营里的官兵同样也需要。相比之下,百姓自然是弱势。如此一来,入冬之后取暖木炭甚至做饭用的材火的不足,直接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为何不用煤?”
面对下属的汇报,朱明忠有些不解地问道,按道理来说,这里离徐州这么近,用煤炭应该是很正常的。
“回经略,这煤气性劣,若是用煤于房中取暖,只恐会生意外?”
“嗯,我知道了,这件事好办。”
默点下头,如果不是屈大均提及此事,恐怕朱明忠压根就想不起这种琐事来。煤炭不能够直接在屋子内取暖。那样会导致煤气中毒,这是一个在起码不过的常识,虽然木炭同样也会。可总归还是安全一些。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直接拿起铅笔——月前去利国铁矿时,那里有部分铁矿石含有石墨,所以在离开之前朱明忠特意吩咐先矿时把石墨送至清河——他在清河创办了一个原始的铅笔作坊。
在作坊中工匠先是把石墨磨成粉,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黏土混合搅拌,再用一个特殊模具把混合物挤出来,挤成面条一样的长条,晾晒干之后就得到了石墨条。然后再将石墨条嵌入细板条内,用牛皮胶粘盒后就成了铅笔,而根据石墨和黏土比例的不同,铅笔的软硬程度、颜色深浅都可以随之调整。
尽管现在这衙署中的官员对于铅笔尚有些抵触,但是朱明忠却一直着力在军中以及工厂推广铅笔,与衙署内的抵触不同,军队因其方便使用,几乎是立即接受了铅笔,而工厂同样也发现其比炭笔更适合制图。
拿起铅笔的朱明忠直接在纸上绘制着一个三百多年后常见的蜂窝煤取暖炉,相比于炭笔,铅笔更适宜绘图,当然,他也更习惯使用铅笔。
很快一个蜂窝煤取暖炉就被绘了出来,在一旁标注了尺寸以及炉膛的结构等结节之后,一个简单的燃煤取暖炉便被制了出来。思索片刻,想到这个时代并没有蜂窝煤球,他又绘制了一个简单的人力蜂窝煤球机。然后便对屈大均说道。
“一会你命人把这个取暖炉送到工房,先登计专利,然后交给工厂制造,这... -->>
时进隆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这清河城天寒地冻的,虽说天色尚明,可这街上却早不见了什么路人,即便是偶有路人经过,也不过只是匆匆忙忙的赶着路。
那经略使衙署前,几名兵卒依然持枪挺立于衙前,他们的身上除了厚实的棉袄之外,还穿着大衣,再加上那皮帽倒也是能挡得住这风寒。
衙署内,门内门外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门外天寒地冻,门内却是温暖如春。
“因为今年冬天比往年来的更早,所以这城中百姓大抵皆苦于无炭薪渡冬。便是军营之中,用于取暖的炭薪亦显匮乏……”
两个取暖的火盆燃着炭火,若有所思的看着那铜质火盆,朱明忠并没有打断的屈大均的汇报,他口中所说的炭薪指的是“木炭”、“薪材”。
17世纪的冬天,冷得有些远超过朱明忠的想象,阴历不过只是10月,便已经是天寒地冻,运河上更是结了一层厚冰,甚至就连同黄河的河面上也起了层层堆积的冰凌,让曾经繁忙的码头顿时陷入了萧条之中。当真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期”,天气居然会这么冷。
不过幸好原本依赖水力的工厂还建有风车,那些高达二十几米的风车,可以借助冬天的风力,为工厂提供生产所需的动力。对于工厂的生产倒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相对的建设成本有些增加。这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并没有蒸汽机,尽管对于蒸汽机的结构,朱明忠并不陌生,可是受限于加工条件已经技术制造水平,现在制造蒸汽机显然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风力和水力是工厂最现实的动力来源。
可是如果不解决动力的问题,那么将来肯定没有办法在北方建立工厂。每个地方到了冬天都有充沛的动力。即便是在清河,那些耸立于黄河边上的风车,有时也会因为风力不足,导致工厂停止生产。
不过眼下朱明忠并没有时间去考虑蒸汽机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对于官府来说。每到冬天,都要去考虑居民取暖燃料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曾经,不过只有几万人的清河县,一下子涌入了近10万军民。与民争炭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在清河上演。
取暖用的木炭,不仅老百姓需要,官厅里的官员也需要,军营里的官兵同样也需要。相比之下,百姓自然是弱势。如此一来,入冬之后取暖木炭甚至做饭用的材火的不足,直接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为何不用煤?”
面对下属的汇报,朱明忠有些不解地问道,按道理来说,这里离徐州这么近,用煤炭应该是很正常的。
“回经略,这煤气性劣,若是用煤于房中取暖,只恐会生意外?”
“嗯,我知道了,这件事好办。”
默点下头,如果不是屈大均提及此事,恐怕朱明忠压根就想不起这种琐事来。煤炭不能够直接在屋子内取暖。那样会导致煤气中毒,这是一个在起码不过的常识,虽然木炭同样也会。可总归还是安全一些。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直接拿起铅笔——月前去利国铁矿时,那里有部分铁矿石含有石墨,所以在离开之前朱明忠特意吩咐先矿时把石墨送至清河——他在清河创办了一个原始的铅笔作坊。
在作坊中工匠先是把石墨磨成粉,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黏土混合搅拌,再用一个特殊模具把混合物挤出来,挤成面条一样的长条,晾晒干之后就得到了石墨条。然后再将石墨条嵌入细板条内,用牛皮胶粘盒后就成了铅笔,而根据石墨和黏土比例的不同,铅笔的软硬程度、颜色深浅都可以随之调整。
尽管现在这衙署中的官员对于铅笔尚有些抵触,但是朱明忠却一直着力在军中以及工厂推广铅笔,与衙署内的抵触不同,军队因其方便使用,几乎是立即接受了铅笔,而工厂同样也发现其比炭笔更适合制图。
拿起铅笔的朱明忠直接在纸上绘制着一个三百多年后常见的蜂窝煤取暖炉,相比于炭笔,铅笔更适宜绘图,当然,他也更习惯使用铅笔。
很快一个蜂窝煤取暖炉就被绘了出来,在一旁标注了尺寸以及炉膛的结构等结节之后,一个简单的燃煤取暖炉便被制了出来。思索片刻,想到这个时代并没有蜂窝煤球,他又绘制了一个简单的人力蜂窝煤球机。然后便对屈大均说道。
“一会你命人把这个取暖炉送到工房,先登计专利,然后交给工厂制造,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