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乱世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谢神策自知这场风波不会就这么简单的过去。
第二天,也就是宇文邕离开的前一天,姜起将谢神策请了过去。
当然,谢神策走的是小门,而且是在天亮之前。
检阅军队,历来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骑兵的检阅更是重要。谢神策一大早就来到了北大营,听姜起介绍过情况之后便准备演讲词。
类似于誓师壮词一般,谢神策不敢忽视自己来到西北之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姜起为此做足了功夫,不说数天之前顶着压力将谢神策捧上这个位置,但就是这两天压下了众人的怒火坚持不换谢神策,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老一辈的人坚决不允许这次的检阅由谢神策代劳,年轻一辈的不服,主事的一辈顾虑太多,上有老下有小,左右为难。
谢神策感谢姜起,同时也明白今天的重要性。
前天才公然打了老将军们的脸,成为了铁门关百分之七十高级将领的敌人,今天的检阅能够一帆风顺么?
根本不可能。
若是谢神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并将士♀→,气调动起来,那么他入主西北,成功的几率便降到了三成以下。
接管西北,最主要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接管西北军。若不能掌军,一切都是空谈。
军中强者为尊。人品不够硬,战场上的绝对强势会弥补相当多的不足。如果谢神策在大骂了西北军大佬们之后扛不住大佬们的反击,那无疑就是一个自取其辱的跳梁小丑。军队不会接纳他。
谢神策自始至终都清楚,他要结交的对象不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们,而是营长都尉校尉最多是裨将这一类中低层军官。
只要他们,才是西北军的未来,是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大放光彩的一代。
只要拿下他们,获得他们的绝对支持,那么谢神策将来不管是明着还是暗着,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西北。就算是谢神威来了也一样。
年轻有为,必然有着相应的傲气,要获得他们的好感,甚至战功都不是一件足以为凭恃的东西。那么谢神策如何能够驯服他们?
北大营接受检阅的三千精骑,无不是各个营中的精锐敢战之士,这混编的三千人,就有伍长两百人,队长七十人,营长十八人,都尉七人。
他们有人是跟谢神策打过葫芦腹山战役存活下来的老兵,有人是跟谢神威一道参加过对段部战争的重骑,甚至还有西北游骑兵。
姜若需就是其中七名都尉之一。
成为这种级别骑兵的检阅官......谢神策有这个能耐么?
北大营的驻地静悄悄,北大营的中军帐却是要打起来了。
“不能让这厮出现在检阅大会上!更别说让他誓词!”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我本部的二百三十人不会出现在大校场!”
“让谢神策滚蛋!”
“不学会礼仪就不要丢人现眼!”
“以为靠着父辈的馀荫就可以抛头露面了?他是什么东西。”
“我等浴血数十年未尝有过的殊荣,凭什么就让他来?”
“让他滚......”
姜起头疼的看着底下人的咆哮,无奈的捂住了额头。
谢衣是有亲笔信让他帮忙照顾着,那封字数少到可怜的信上就一句话,务必让谢神策检阅一支人数不低于三千的军队。
至于这支军队是骑兵还是步兵,谢衣并没有说明,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谢衣也只字未提。
然而谢衣不说,姜起哪能不明白?这是谢衣在为侄儿的上位造势,所以要检阅,那必然是宏大的、壮观的、严肃的、高规格的。
因此他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拿出一只三四千人的队伍让谢神策检阅?
若是一般辅兵乃至是负责守城的轻步兵,就是八千一万,姜起大笔一挥,又是多大的难事?想必这些唾沫星子横飞的大佬们也不会如此激烈的反对。但目前这三千人,是数万西北铁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千精骑!是精锐中的精锐!是西北的命,根子!是姜起恨不得自己执帅旗而检阅之的西北尖刀!
这三千人是临亲卫。
往常都是由谢衣亲自检阅的。
所以难怪军中大佬们联合起来抵抗。
不能怪谢神策太不得人心,大佬们一直反对,其实在临亲卫这件事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有人觉得此时的谢神策,实在是配不上今天的待遇。
临亲卫的重点不在亲卫,而在一个临字。
西北的骑军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步法,所以无论是哪支骑军,从中抽出部分人混入其他营,都能够快速无碍的投入使用。
临亲卫是二十年前谢衣定下的规矩,即从各顶级新老字号营中抽调顶级的骑兵组成,在战时由他统一指挥,充当啃最难啃骨头的獠牙,捣烂敌人心脏的尖刀。
所以这支骑兵中会有那么多的伍长、队长、营长都尉,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
由于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一惯由谢衣指挥,相当于谢衣战时亲卫军,所以又叫临亲卫。
能够指挥这支临亲卫的人,除了姜起有一次不得不勉力代劳,其他无一例外都是谢衣本人。
临亲卫是谢衣的象征,在军中享有莫大的殊荣,检阅临亲卫代表着成为西北军的精神砥柱。
谢衣无疑有绝对的权威。无论在西北军内部还是对鲜卑人——这一点从当初贺楼氏看到谢字帅旗便放弃了抵抗的念头可见一斑。他执掌检阅临亲卫甚至是一手挑选临亲卫的人选,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他的侄子呢?
尤其是这个侄子,还不是谢神威的时候。
谢神策当得起么?
谢神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检阅的,就是往年大伯的临亲卫。
检阅誓词谁都可以,但这儿讲究一个资历,讲究一个功绩。
&n... -->>
谢神策自知这场风波不会就这么简单的过去。
第二天,也就是宇文邕离开的前一天,姜起将谢神策请了过去。
当然,谢神策走的是小门,而且是在天亮之前。
检阅军队,历来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骑兵的检阅更是重要。谢神策一大早就来到了北大营,听姜起介绍过情况之后便准备演讲词。
类似于誓师壮词一般,谢神策不敢忽视自己来到西北之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姜起为此做足了功夫,不说数天之前顶着压力将谢神策捧上这个位置,但就是这两天压下了众人的怒火坚持不换谢神策,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老一辈的人坚决不允许这次的检阅由谢神策代劳,年轻一辈的不服,主事的一辈顾虑太多,上有老下有小,左右为难。
谢神策感谢姜起,同时也明白今天的重要性。
前天才公然打了老将军们的脸,成为了铁门关百分之七十高级将领的敌人,今天的检阅能够一帆风顺么?
根本不可能。
若是谢神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并将士♀→,气调动起来,那么他入主西北,成功的几率便降到了三成以下。
接管西北,最主要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接管西北军。若不能掌军,一切都是空谈。
军中强者为尊。人品不够硬,战场上的绝对强势会弥补相当多的不足。如果谢神策在大骂了西北军大佬们之后扛不住大佬们的反击,那无疑就是一个自取其辱的跳梁小丑。军队不会接纳他。
谢神策自始至终都清楚,他要结交的对象不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们,而是营长都尉校尉最多是裨将这一类中低层军官。
只要他们,才是西北军的未来,是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大放光彩的一代。
只要拿下他们,获得他们的绝对支持,那么谢神策将来不管是明着还是暗着,都能够有效的控制西北。就算是谢神威来了也一样。
年轻有为,必然有着相应的傲气,要获得他们的好感,甚至战功都不是一件足以为凭恃的东西。那么谢神策如何能够驯服他们?
北大营接受检阅的三千精骑,无不是各个营中的精锐敢战之士,这混编的三千人,就有伍长两百人,队长七十人,营长十八人,都尉七人。
他们有人是跟谢神策打过葫芦腹山战役存活下来的老兵,有人是跟谢神威一道参加过对段部战争的重骑,甚至还有西北游骑兵。
姜若需就是其中七名都尉之一。
成为这种级别骑兵的检阅官......谢神策有这个能耐么?
北大营的驻地静悄悄,北大营的中军帐却是要打起来了。
“不能让这厮出现在检阅大会上!更别说让他誓词!”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我本部的二百三十人不会出现在大校场!”
“让谢神策滚蛋!”
“不学会礼仪就不要丢人现眼!”
“以为靠着父辈的馀荫就可以抛头露面了?他是什么东西。”
“我等浴血数十年未尝有过的殊荣,凭什么就让他来?”
“让他滚......”
姜起头疼的看着底下人的咆哮,无奈的捂住了额头。
谢衣是有亲笔信让他帮忙照顾着,那封字数少到可怜的信上就一句话,务必让谢神策检阅一支人数不低于三千的军队。
至于这支军队是骑兵还是步兵,谢衣并没有说明,就是在什么样的场合,谢衣也只字未提。
然而谢衣不说,姜起哪能不明白?这是谢衣在为侄儿的上位造势,所以要检阅,那必然是宏大的、壮观的、严肃的、高规格的。
因此他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拿出一只三四千人的队伍让谢神策检阅?
若是一般辅兵乃至是负责守城的轻步兵,就是八千一万,姜起大笔一挥,又是多大的难事?想必这些唾沫星子横飞的大佬们也不会如此激烈的反对。但目前这三千人,是数万西北铁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三千精骑!是精锐中的精锐!是西北的命,根子!是姜起恨不得自己执帅旗而检阅之的西北尖刀!
这三千人是临亲卫。
往常都是由谢衣亲自检阅的。
所以难怪军中大佬们联合起来抵抗。
不能怪谢神策太不得人心,大佬们一直反对,其实在临亲卫这件事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有人觉得此时的谢神策,实在是配不上今天的待遇。
临亲卫的重点不在亲卫,而在一个临字。
西北的骑军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步法,所以无论是哪支骑军,从中抽出部分人混入其他营,都能够快速无碍的投入使用。
临亲卫是二十年前谢衣定下的规矩,即从各顶级新老字号营中抽调顶级的骑兵组成,在战时由他统一指挥,充当啃最难啃骨头的獠牙,捣烂敌人心脏的尖刀。
所以这支骑兵中会有那么多的伍长、队长、营长都尉,杂七杂八的混在一起。
由于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一惯由谢衣指挥,相当于谢衣战时亲卫军,所以又叫临亲卫。
能够指挥这支临亲卫的人,除了姜起有一次不得不勉力代劳,其他无一例外都是谢衣本人。
临亲卫是谢衣的象征,在军中享有莫大的殊荣,检阅临亲卫代表着成为西北军的精神砥柱。
谢衣无疑有绝对的权威。无论在西北军内部还是对鲜卑人——这一点从当初贺楼氏看到谢字帅旗便放弃了抵抗的念头可见一斑。他执掌检阅临亲卫甚至是一手挑选临亲卫的人选,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他的侄子呢?
尤其是这个侄子,还不是谢神威的时候。
谢神策当得起么?
谢神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检阅的,就是往年大伯的临亲卫。
检阅誓词谁都可以,但这儿讲究一个资历,讲究一个功绩。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