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魏野仙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军四大相公。
秦凤、泾源两军,从仁宗年间的名将种世衡,继之以其子种谔,孙辈种师道、种师中,三代宿将,威权最重。原本在神宗朝,西军将门还有姚家与种家并驾齐驱,但到了如今,连姚家之主、熙河路经略使姚古都唯种师道马首是瞻。西军上下,人人都只认种家旗号,更不要说如今那些正值壮年的将校,打从他们记事开始,老种就是西军的领头人,是当之无愧的西军领袖!
于是理所应当地,童贯和蔡攸的针对目标,也就全然落到了种师道身上。
宣抚使节堂之内,自童贯而下,人人身不披甲,腰不勒带,只是公服圆领、玉带围腰,沉静而坐。除了文武两班服色上的些微差异,还有文臣与武臣体格上的区别外,这节堂中就显得格外地一团和气。
童贯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然而多年军旅生涯,也把他熬炼得面黑如铁,筋骨健硕,甚至很有创意地蓄了十数茎如铁丝般的须髯。这副尊容,实在和一般人刻板认知里的太监相去太远。
比起来,蔡攸的卖相就要好得多,真正继承了他老子蔡京那丰神如玉的好皮囊,生得修眉俊目、五绺美髯,那未语先笑的世家子气度,真正是让人一见忘俗。
这么个一武一文的组合里,却独独少了同为宣抚副使的许玄龄。
这些天许玄龄一遇到童贯要召集西军重将商议军情,便推脱修炼正在紧要时刻,无暇与会,连酒宴也只是啜一瓯清茶便走。许玄龄这么个不合群的态度,不免让随着童贯、蔡攸奔走的那些风尘俗吏大为不满,暗地里没少讥讽这位宣抚副使沽名钓誉——你现在装着一派心不染尘的隐君子模样,那之前钻营自献于官家面前,身为道士却弄了一个宣抚副使差遣的当口,怎么不顾忌着些吃相?
但童贯和蔡攸是何等老练的官场中人,分明就看出来,这许侍宸虽然得官家爱重,倒是个识得进退的人物。这明明就是向童贯和蔡攸表明心迹,军政之事,他许玄龄一概不过问,只要童贯和蔡攸记得将伐辽大功分润他一份即可。
当然,若是童贯和蔡攸若想昧下他的那份功劳,许侍宸也不是没有上达天听的手段!
不过当此刻的节堂里,许玄龄这位宣抚副使,对童贯、对蔡攸,甚至对老种小种这对掌握西军的种家兄弟而言,约等于不存在。
童贯以下,人人面上一派忠谨神色,只是听蔡攸侃侃而谈:
“官家仁德,之所以征伐辽土,并非是暴秦强汉,纯为拓土绝域,夸功蛮荒而已。实在是耶律氏大数将终,而宋辽百年盟好,约为兄弟,官家实不忍辽室绝其宗祀,故发义兵,兴王师,欲迎辽国君臣奉养于汴梁,以存旧好,不得不为耳!”
纵然蔡攸说得言恳辞切,但这话再怎么冠冕堂皇,但其中总还是抹不去那卖笑青楼女和贞节牌坊之间的暧昧意味。
不过下面坐着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环庆军的刘延庆、熙河军的姚古,只是一面庄肃地听着,刘延庆更是还露出一派“小臣为官家仁德感佩不已”的神情。
但接下来的话,就在节堂中传出了一片异样气氛:“正因如此,然而欲成此太祖太宗以来之不世奇功,则非有宿将统兵不可。论我朝之武臣,何人韬略能胜过老种相公?所以依着某之愚见,入辽先锋,必然是要泾源军为前锋、秦凤军军为中军,熙河军、环庆军掩护侧翼,而以童宣抚领都门禁军居中策应。不知蔡某这一得之愚,老种相公以为如何?”
老种已是七十来岁的人了,须发皆白的老头子,精神居然依旧健旺,脑筋也丝毫不僵,只是微微一笑,应声道:“官家遣我等北上取燕云之地还于汉家,补艺祖之恨,雪太宗之耻,诚盛德之事也!然而官家兴王师,讨不道,必令辽民心悦诚服而为我大宋子民,则大军行经之处,必然要广宣陛下圣德,使沿途辽民欣然来归。西军上下,皆是笨嘴拙舌的鲁直之人,哪里懂得讲说陛下圣德!倒不如都门禁军,久在都下,得承圣恩,聪明俊秀处,更不似那辈厮杀军汉,此等重任,倒不如叫都门禁军领下为宜。”
蔡攸被老种不软不硬地顶了这么一下,顿时僵住,却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这一条,是他和童贯定下的法子,只要让老种为首的西军当了先锋,蔡攸再联络王黼,糊弄赵佶这位荒唐轻易的官家下这么一道“彰显圣德”的旨意,那么在这“彰显圣德”、一路和平进军的过程里,以秦凤军为首的西军战力也就等于废了一多半。那么接下来,童贯和蔡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老种和小种从伐辽大战中排挤出去,好由他们这一党独占大功!
至于在这场伐辽大战中,会因为这种内讧和党争延误多少战机,对正崛起的女真暴露多少弱点,这可不在童贯和蔡攸的考虑之内。
在那个没有外力施加影响的时空里,就是因为童贯和蔡攸的种种私心自用,面对着踹一脚就能溃灭的辽国,宋军伐辽,就在这种“宣扬圣德”的和平徒步旅行中不温不火地浪费了大半年。而后,伐辽大军又被拼凑起最后一点家底的辽国守军大败于燕京城下。对着摆明了袖手看笑话的老种小种,童贯甚至干脆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的一切行动,直接向女真赎买燕云之地。
也正因宋军如此不堪的表现,才让女真在消灭辽国残余势力之后万分热情地到访了汴梁。
那一年,正是靖康。
而在这个时候,童贯、蔡攸、老种、小种间的明争暗斗也是丝毫不差什么!
蔡攸在老种面前碰了软钉子,童贯正准备再拿出他主帅身份压一压老种,外面亲军却是忽然来报:“宣抚,外面许副使到了,说有要事与相公们商议。”
这一句话,引得满堂目光都朝外望去,小种性子急切些,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而童贯和蔡攸对望一眼,满眼都是狐疑警戒:“那个成天和官家谈玄论道的道士,此刻却突然要转性来了节堂?这事定然有古怪!”
西军四大相公。
秦凤、泾源两军,从仁宗年间的名将种世衡,继之以其子种谔,孙辈种师道、种师中,三代宿将,威权最重。原本在神宗朝,西军将门还有姚家与种家并驾齐驱,但到了如今,连姚家之主、熙河路经略使姚古都唯种师道马首是瞻。西军上下,人人都只认种家旗号,更不要说如今那些正值壮年的将校,打从他们记事开始,老种就是西军的领头人,是当之无愧的西军领袖!
于是理所应当地,童贯和蔡攸的针对目标,也就全然落到了种师道身上。
宣抚使节堂之内,自童贯而下,人人身不披甲,腰不勒带,只是公服圆领、玉带围腰,沉静而坐。除了文武两班服色上的些微差异,还有文臣与武臣体格上的区别外,这节堂中就显得格外地一团和气。
童贯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然而多年军旅生涯,也把他熬炼得面黑如铁,筋骨健硕,甚至很有创意地蓄了十数茎如铁丝般的须髯。这副尊容,实在和一般人刻板认知里的太监相去太远。
比起来,蔡攸的卖相就要好得多,真正继承了他老子蔡京那丰神如玉的好皮囊,生得修眉俊目、五绺美髯,那未语先笑的世家子气度,真正是让人一见忘俗。
这么个一武一文的组合里,却独独少了同为宣抚副使的许玄龄。
这些天许玄龄一遇到童贯要召集西军重将商议军情,便推脱修炼正在紧要时刻,无暇与会,连酒宴也只是啜一瓯清茶便走。许玄龄这么个不合群的态度,不免让随着童贯、蔡攸奔走的那些风尘俗吏大为不满,暗地里没少讥讽这位宣抚副使沽名钓誉——你现在装着一派心不染尘的隐君子模样,那之前钻营自献于官家面前,身为道士却弄了一个宣抚副使差遣的当口,怎么不顾忌着些吃相?
但童贯和蔡攸是何等老练的官场中人,分明就看出来,这许侍宸虽然得官家爱重,倒是个识得进退的人物。这明明就是向童贯和蔡攸表明心迹,军政之事,他许玄龄一概不过问,只要童贯和蔡攸记得将伐辽大功分润他一份即可。
当然,若是童贯和蔡攸若想昧下他的那份功劳,许侍宸也不是没有上达天听的手段!
不过当此刻的节堂里,许玄龄这位宣抚副使,对童贯、对蔡攸,甚至对老种小种这对掌握西军的种家兄弟而言,约等于不存在。
童贯以下,人人面上一派忠谨神色,只是听蔡攸侃侃而谈:
“官家仁德,之所以征伐辽土,并非是暴秦强汉,纯为拓土绝域,夸功蛮荒而已。实在是耶律氏大数将终,而宋辽百年盟好,约为兄弟,官家实不忍辽室绝其宗祀,故发义兵,兴王师,欲迎辽国君臣奉养于汴梁,以存旧好,不得不为耳!”
纵然蔡攸说得言恳辞切,但这话再怎么冠冕堂皇,但其中总还是抹不去那卖笑青楼女和贞节牌坊之间的暧昧意味。
不过下面坐着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环庆军的刘延庆、熙河军的姚古,只是一面庄肃地听着,刘延庆更是还露出一派“小臣为官家仁德感佩不已”的神情。
但接下来的话,就在节堂中传出了一片异样气氛:“正因如此,然而欲成此太祖太宗以来之不世奇功,则非有宿将统兵不可。论我朝之武臣,何人韬略能胜过老种相公?所以依着某之愚见,入辽先锋,必然是要泾源军为前锋、秦凤军军为中军,熙河军、环庆军掩护侧翼,而以童宣抚领都门禁军居中策应。不知蔡某这一得之愚,老种相公以为如何?”
老种已是七十来岁的人了,须发皆白的老头子,精神居然依旧健旺,脑筋也丝毫不僵,只是微微一笑,应声道:“官家遣我等北上取燕云之地还于汉家,补艺祖之恨,雪太宗之耻,诚盛德之事也!然而官家兴王师,讨不道,必令辽民心悦诚服而为我大宋子民,则大军行经之处,必然要广宣陛下圣德,使沿途辽民欣然来归。西军上下,皆是笨嘴拙舌的鲁直之人,哪里懂得讲说陛下圣德!倒不如都门禁军,久在都下,得承圣恩,聪明俊秀处,更不似那辈厮杀军汉,此等重任,倒不如叫都门禁军领下为宜。”
蔡攸被老种不软不硬地顶了这么一下,顿时僵住,却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这一条,是他和童贯定下的法子,只要让老种为首的西军当了先锋,蔡攸再联络王黼,糊弄赵佶这位荒唐轻易的官家下这么一道“彰显圣德”的旨意,那么在这“彰显圣德”、一路和平进军的过程里,以秦凤军为首的西军战力也就等于废了一多半。那么接下来,童贯和蔡攸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老种和小种从伐辽大战中排挤出去,好由他们这一党独占大功!
至于在这场伐辽大战中,会因为这种内讧和党争延误多少战机,对正崛起的女真暴露多少弱点,这可不在童贯和蔡攸的考虑之内。
在那个没有外力施加影响的时空里,就是因为童贯和蔡攸的种种私心自用,面对着踹一脚就能溃灭的辽国,宋军伐辽,就在这种“宣扬圣德”的和平徒步旅行中不温不火地浪费了大半年。而后,伐辽大军又被拼凑起最后一点家底的辽国守军大败于燕京城下。对着摆明了袖手看笑话的老种小种,童贯甚至干脆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的一切行动,直接向女真赎买燕云之地。
也正因宋军如此不堪的表现,才让女真在消灭辽国残余势力之后万分热情地到访了汴梁。
那一年,正是靖康。
而在这个时候,童贯、蔡攸、老种、小种间的明争暗斗也是丝毫不差什么!
蔡攸在老种面前碰了软钉子,童贯正准备再拿出他主帅身份压一压老种,外面亲军却是忽然来报:“宣抚,外面许副使到了,说有要事与相公们商议。”
这一句话,引得满堂目光都朝外望去,小种性子急切些,更是直接站了起来。
而童贯和蔡攸对望一眼,满眼都是狐疑警戒:“那个成天和官家谈玄论道的道士,此刻却突然要转性来了节堂?这事定然有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