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崛起之第三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材料采集地。而且他们很快就要把奥地利和捷克吞下去了……这等于把原来奥匈帝国大部分的工业区也拿下来了。”
“这样德国的经济一定会更加失衡!”别尔津非常肯定地说,“所以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对外扩张。而他们又一再宣称反殖民,认为在殖民地进行投资是一件赔本买卖……”
“或者是在欺骗,或者是向走本土扩张的路线,”图哈切夫斯基冷淡地一笑,“他们在向美国看齐,想要打出一个工农业资源齐全的大德意志帝国!”
“对!”别尔津赞同地点头,“如果要在欧洲实现这一目标,德国扩张的方向必然是向东……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是波兰,波兰之后将是苏联!”
“这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图哈切夫斯基吸了一口烟,眼睛望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所以苏联一定要做好和德国开战的准备!”
……
图哈切夫斯基和别尔津在德国各地参观访问的时候,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正在和总参谋部的高参们一起,对《绿色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
《绿色方案》是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还有波兰三国制定的作战方案。早在1934年鲁登道夫继任总统后不久,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和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就接到总统的密令,制定两份作战方案:其中一份是用于对抗法国和比利时的《红色方案》;另一份则是《绿色方案》。
根据国防部、总参谋部、海军部和海军参谋部的几次联席会议的讨论结果,《红色方案》是一份以防御为主的方案——德国将在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边境修建一道用于防御的“齐格菲”防线,以对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和协约国可能发动的进攻。
不过由于财力有限,“齐格菲”防线的坚固程度远远不能和“马奇诺”防线相比。
这条全长达630公里的防线,主要是由障碍地带、主防御带和后方阵地三部分组成,纵深35到75千米。障碍地带主要是雷场、刺铁丝网、防坦克壕以及“龙牙”系统。这是一种多列角锥形钢筋混凝土桩砦,主要用于阻挡坦克推进——修建这条“齐格菲”防线的理论依据是赫斯曼提出的《大纵深弹性防御论》。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反机械化突击的防线!
除了拥有防坦克壕和龙牙之外,在障碍地带之后还修建了许多钢筋混凝土和钢铁装甲的永备工事,配备了机关枪和反坦克火炮。不过却没有如“马奇诺”防线一样配备大量的结构复杂的大型要塞工事和装甲炮塔。但是整条防线使用的混凝土和钢铁,都要超过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各种防御工事的数量更多达11860个,也远超“马奇诺”防线。
实际上,历史上的静坐战和这条“齐格菲”防线的存在是有极大关联的。如果法国人真的对“齐格菲”防线进行强攻,恐怕损失会大到让人难以承受。
在后来的历史上,这条“齐格菲”防线在战争末期,德军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还阻挡了火力强大的英美盟军整整五个月!如果换成1939年,让法国人单独去进攻“齐格菲”,只怕连后面的《曼施坦因方案》都用不着,德国人走一战的老路就能轻轻松松打垮法国了。
虽然知道后来“静坐战”,但是赫斯曼还是不敢去干预“齐格菲”防线的施工——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事情,多打点保险因素还是好的……
而且《红色方案》也不是赫斯曼主管的事情,而是有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大将亲自负责。赫斯曼分管的则是《绿色方案》这一块。
而在赫斯曼主导下的《绿色方案》和历史上的版本肯定是不同的。
首先,这就不是一个以使用武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为主的方案——而是一个政治、外交、谍报和军事手段互相叠加的综合方案。和历史上不一样,整个行动是控制在总参谋部手中,而不是由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掌握。
其次,吞并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赫斯曼制定的《绿色方案》中,第一个被德国吞并的不是奥地利,而是捷克。而且,吞并捷克行动也不是从苏台德德意志人闹事开始的。
而是从德国、意大利、苏联和日本在国际联盟中展开秘密合作开始的。(未完待续。)
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材料采集地。而且他们很快就要把奥地利和捷克吞下去了……这等于把原来奥匈帝国大部分的工业区也拿下来了。”
“这样德国的经济一定会更加失衡!”别尔津非常肯定地说,“所以他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对外扩张。而他们又一再宣称反殖民,认为在殖民地进行投资是一件赔本买卖……”
“或者是在欺骗,或者是向走本土扩张的路线,”图哈切夫斯基冷淡地一笑,“他们在向美国看齐,想要打出一个工农业资源齐全的大德意志帝国!”
“对!”别尔津赞同地点头,“如果要在欧洲实现这一目标,德国扩张的方向必然是向东……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是波兰,波兰之后将是苏联!”
“这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图哈切夫斯基吸了一口烟,眼睛望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所以苏联一定要做好和德国开战的准备!”
……
图哈切夫斯基和别尔津在德国各地参观访问的时候,路德维希.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正在和总参谋部的高参们一起,对《绿色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
《绿色方案》是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还有波兰三国制定的作战方案。早在1934年鲁登道夫继任总统后不久,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和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就接到总统的密令,制定两份作战方案:其中一份是用于对抗法国和比利时的《红色方案》;另一份则是《绿色方案》。
根据国防部、总参谋部、海军部和海军参谋部的几次联席会议的讨论结果,《红色方案》是一份以防御为主的方案——德国将在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边境修建一道用于防御的“齐格菲”防线,以对应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和协约国可能发动的进攻。
不过由于财力有限,“齐格菲”防线的坚固程度远远不能和“马奇诺”防线相比。
这条全长达630公里的防线,主要是由障碍地带、主防御带和后方阵地三部分组成,纵深35到75千米。障碍地带主要是雷场、刺铁丝网、防坦克壕以及“龙牙”系统。这是一种多列角锥形钢筋混凝土桩砦,主要用于阻挡坦克推进——修建这条“齐格菲”防线的理论依据是赫斯曼提出的《大纵深弹性防御论》。也就是说,这是一条反机械化突击的防线!
除了拥有防坦克壕和龙牙之外,在障碍地带之后还修建了许多钢筋混凝土和钢铁装甲的永备工事,配备了机关枪和反坦克火炮。不过却没有如“马奇诺”防线一样配备大量的结构复杂的大型要塞工事和装甲炮塔。但是整条防线使用的混凝土和钢铁,都要超过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各种防御工事的数量更多达11860个,也远超“马奇诺”防线。
实际上,历史上的静坐战和这条“齐格菲”防线的存在是有极大关联的。如果法国人真的对“齐格菲”防线进行强攻,恐怕损失会大到让人难以承受。
在后来的历史上,这条“齐格菲”防线在战争末期,德军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还阻挡了火力强大的英美盟军整整五个月!如果换成1939年,让法国人单独去进攻“齐格菲”,只怕连后面的《曼施坦因方案》都用不着,德国人走一战的老路就能轻轻松松打垮法国了。
虽然知道后来“静坐战”,但是赫斯曼还是不敢去干预“齐格菲”防线的施工——这是关系国家存亡的事情,多打点保险因素还是好的……
而且《红色方案》也不是赫斯曼主管的事情,而是有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大将亲自负责。赫斯曼分管的则是《绿色方案》这一块。
而在赫斯曼主导下的《绿色方案》和历史上的版本肯定是不同的。
首先,这就不是一个以使用武力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为主的方案——而是一个政治、外交、谍报和军事手段互相叠加的综合方案。和历史上不一样,整个行动是控制在总参谋部手中,而不是由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掌握。
其次,吞并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赫斯曼制定的《绿色方案》中,第一个被德国吞并的不是奥地利,而是捷克。而且,吞并捷克行动也不是从苏台德德意志人闹事开始的。
而是从德国、意大利、苏联和日本在国际联盟中展开秘密合作开始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