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太后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庆丰帝倒有一半说的是真的。
打了胜仗确实是令一个帝王振奋激动的事情,所谓文治武功,他这辈子,后面一个已经不用愁了,只要安安稳稳守住江山,传个能干、清明的儿子,就是马上去见先帝,他也不用觉得脸上羞愧。
不过兴兵动武也确实费钱。
庆丰帝登基至今快有*年了,先帝虽留了半个烂摊子给他,也同样留了不少忠心的能臣干吏,除了开头两年还闹个饥荒流民,剩下的就尽是太平年岁,治吏也算清明。他手里又有不少来钱的,不敢说是盛世,但总能称得上仓廪充足、犹有富裕。
但就是这样,两场仗打下来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打倭国的是江浙福建等沿海,都是鱼米之乡,调粮发饷倒还便宜,打下倭国后又能得到大量钱粮,即便睁眼闭眼暗中落下不少,也是一船一船运回来。不仅有钱,还有俘虏的倭人。再卖了倭人又是一笔入账。
但北蒙就不一样,大草原上哪里去找吃的?燕北又不适宜产粮,都靠国库支撑,抄了北蒙亲贵的金银珠宝充给军费也远远不足。
钱就流水似的花出去。
因倭国还没全打下来,现任的水师统领安正祁尚算得用,但还远不如镇海候蒋定国,勉强能推着战线前进,却没有大捷的胜仗。故而朝中大都是打算先让玄武军班师、受封,然后遣一部分军士返乡,留下一部分暂时配合治理的官吏一起驻守北蒙,等倭国打下了了,再让水师回朝献俘、受赏。
可庆丰帝偷偷命叶相连夜清算了国库,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库没钱了。
没有切实的钱银封赏,难道光给将士们勋位?就是勋位还要出俸禄呢!还不止给活着的人封赏,战死沙场的要抚恤、受伤残疾的安顿、继续留守的也要安抚加饷……
耗钱的地方数不胜数。
要是只有这一回,那咬咬牙,勒紧裤腰带也就出了。大不了狠下心,先动一部分湖广明年的赋税。再好好修生养息个三五七八年,也就养回来了。
可后面还有个打下半个倭国的水师等着呢!
这仗已经打了快两年,三年之内要打不完,水师统领就该提头去向圣人请罪了。
但如果三年内打完了……这赏钱哪里出?
庆丰帝还没那个胆子为了封赏将士给老百姓加税。只怕他前脚出了圣旨,后脚就被御史骂个狗血淋头,起居注上还要添一笔他穷兵黩武,是个独夫了。
几个丞相聚头开了个小会,心里都明白寅支卯粮是怎么个事儿,不过拆了东墙补西墙而已。叶相琢摩了半天,就道:“不如先停一停,命一部分水师回朝,带着手头的战俘、钱饷请圣人授封。待玄武军班师,再整顿军备,一举拿下倭国。”
意思就是先派一部分把从倭国搜刮来的战利品带回来,国库里这点钱刚好赏给他们。那些战利品充了公,国库不就又有钱了?再筹措一笔,叫玄武军班师庆功,最后再想办法整顿军备,最好一下把倭国打下来。
咳咳,倭国的国库里总还是有钱的。就算那边也因为打仗打穷了,总还有不少大臣亲贵吧?反正到时候是要拉回来当做昆仑奴卖了,能抄出多少家财还不都是大宋的?
这钱不就正好作为给玄武军封赏嘛。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需要商讨转圜的地方,但毕竟能勉强圆回来,不会叫墙陷个窟窿就是功德了。
庆丰帝心里先给叶相记了一小功,和颜悦色道:“叶相既有了说法,此事就交由你来办。”眼锋压过严相徐相等人,“若有什么不便,尽管来与朕说。朕为你做主。”
严相徐相才冒出一点点小心思,又被庆丰帝摁灭了。军国大事,圣人不允许有人捣乱,要是办砸了,那就是打圣人的脸。要是这边找了叶温清不痛快,那边就要被圣人削,那还是算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默默腹诽,圣人,每回叶温清办事儿,您都站他那头,您什么时候站到臣这边儿来啊?!
叶相既然开了口,对此事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他本就管着户部,连位子都不用挪,直接找人干活就行。若真给他做成了,他就能凭着这个稳稳当当地把严相徐相压下去,成为名副其实的首辅。
庆丰帝也高兴有人接手,他不怕几个丞相能干,只怕他们不够能干!
这三个丞相里头,徐相世家大族,家室最高,脾气最差,精明不缺,但喜怒全写在脸上,办事马马虎虎,有时还要底下人事后给他找补,满头的小辫子可抓;严相是三流氏族的出身,胆子最小,也最为稳妥慎重,做事谨慎细致,几乎找不到空子可钻,但他太过小心,出不了差错,也立不下大功;而叶相出身最低,寒门士子,还无亲族支持,全凭己功,却最有能耐,抓的了小节,也担得起重任。
庆丰帝不惧叶温清步步为营地爬上来,说到底,叶温清也是要给他这个皇帝干活的,他又不是昏庸无能的软蛋,还拍捏不住一个臣子的忠心?!
只要叶温清敢上来,他就敢用。
严相徐相还有政务堆积,陆续告辞了。叶相新得了差事,要先拟个陈条,在庆丰帝这里挖了几个人,也笑眯眯得走了。
留下庆丰帝批完了折子,只好在立政殿里来回走着磨地砖。
这时候,到哪里去凑上一笔钱呢……
*******************************************************************************
林云熙翻找了这两年递进来的帖子,对着礼单查了一遍,庆丰帝说的几个名字是武官不错,可那都是南下去打倭国的武官。
除了沿海,各地的水师规模都不大,升官也难。故而能做到京官的,大部分仍是江浙沿海出身,杀海盗剿倭寇,差不多是实打实的靠着军功上来的,有一半还是镇海候的旧部。
两年前镇海候披甲出战,又把这些人统统拉回去了,他临终前托付的水军副统领安正祁就是其中一个。
庆丰帝要她把水师的家眷叫进来说话,是什么意思?
朝中不是商量好了,由玄武军先班师,再是水师吗?何况安正祁那里仗还没打完呢!就算国库空缺,不能加赏玄武军,难道水师回来就行了?这两边都来人,不是雪上加霜么?
林云熙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庆丰帝既然说了,她就要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林云熙暗暗思忖,圣人这样叮嘱她,可不是叫她随便把人唤进来赏些东西就完了,其中必然有什么目的,或是想借着这件事露出些风声。
但不管是为了什么,她要是没把人声势浩大地接来,就没人知道她传召了水师的家眷,圣人想借此达到的‘目的’也就成不了。最好让所有人都知道,昭阳殿召见了水师家眷,亲切问候,恩赏厚赐。
哪怕林云熙没猜中,也不要紧。就当是为圣人拉拢在外征战的将士。反正是庆丰帝要求她做的,她光明正大地办,怎么都不会错。
青菱碧芷帮着她看了半天帖子,总算找着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镇海候的孙女,安定郡县蒋涵君的生辰恰在三日之后。镇海候阵亡后,蒋涵君与其祖母、母亲都在守孝,极少外出走动。蒋涵君为承嗣孙,本是要斩衰三年,到如今虽只有一年余,但若是圣人有恩旨,叫进来给小娘子小小地贺一贺,也不是不可以。
这就能请镇海候往日的旧部家眷作陪了。
林云熙便拟了帖子,又开了库房挑贺礼。虽说是给小娘子庆生,但毕竟还在孝中,她也不敢给太过华贵、艳丽的东西,准备了一柄白玉如意,一架约一尺高的青山流水仙鹤衔枝的苏绣屏风,再添些颜色淡雅的首饰布料也就齐了。
至于赐给其他人的,就用不着这样小心,直接由琥琳写单子,再叫董嬷嬷掌掌眼,划掉一些太过贵重、忌讳的东西就可以了。
她这头才收拾妥当,准备给殿中省传话接人进来,那边储秀宫忽然出了件大事。
有个落选即将要被送回家的秀女,把另一个入选的秀女推进水里了。
听说那个没被选中的秀女庄氏长得花容月貌,堪比天仙下凡,从小家里就是捧着宠着,打算入宫侍奉圣驾的。而那个入选的秀女惠氏模样、家室皆不算出色,却选上了,庄氏哪里肯依,当着面把茶水泼到对方脸上,指着鼻子骂她贿赂了尚宫局的嬷嬷。
惠氏明明是正正经经被选中的,三言两语被人诬陷,也是一时气愤,两人就拌起嘴来,推推搡搡之间,不知是谁使劲推了她一把,就掉进了太液池里。
若是私下无人也就罢了,尚宫局有的是法子叫两个人都落选了乖乖回家去,但偏偏是众目睽睽之下,惠氏还是禁卫军救起来的。不然四月里的太液池湖水冰冷,又有一人来高,会水的都起不来,只怕要出人命。
尚宫局见事情闹大了,只得回禀皇后裁决。
这个庄氏林云熙也知道,尚宫局名册上最后两页都写着,庄氏姿容不俗,还是列在开头几个。只是除了美貌,庄氏既无出彩的家室,也没有过人的才情,能过了初选,可谓真真算的上是“以貌取人”了。
再看庄氏能在宫里动手喝骂的性子,被司礼嬷嬷们刷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皇后不知是怎么想的,并没有处理秀女的问题,反而先责问起尚宫局行事不公。
一面是应选的秀女,一面是六宫之主,尚宫局夹在里头受气,简直两面不是人。秀女闹事就罢了,哪年没有过,从来都是压下去,没有一个闹成的,可皇后是什么意思?
拿尚宫局的颜面给还没当上嫔妃的秀女卖好?还是对尚宫局不满了,想借机换上自己人?
皇后又没吩咐禁口,这事儿到底还是闹得满宫尽知。
要是她开口说一句庄氏惠氏因病所以言辞不得体,保管尚宫局一夜就叫她们都病倒。病了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有些出格的举动也很正常。
她们病着,怎么能和病人计较呢?
再来,既然两个人都病了,病人是不能侍奉圣人的,自然要挪出去治病。等庄氏和惠氏出宫,再闹出什么事儿来,就和宫里没有关系了。肯定是她们家里没教导好、照顾好。
... -->>
庆丰帝倒有一半说的是真的。
打了胜仗确实是令一个帝王振奋激动的事情,所谓文治武功,他这辈子,后面一个已经不用愁了,只要安安稳稳守住江山,传个能干、清明的儿子,就是马上去见先帝,他也不用觉得脸上羞愧。
不过兴兵动武也确实费钱。
庆丰帝登基至今快有*年了,先帝虽留了半个烂摊子给他,也同样留了不少忠心的能臣干吏,除了开头两年还闹个饥荒流民,剩下的就尽是太平年岁,治吏也算清明。他手里又有不少来钱的,不敢说是盛世,但总能称得上仓廪充足、犹有富裕。
但就是这样,两场仗打下来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打倭国的是江浙福建等沿海,都是鱼米之乡,调粮发饷倒还便宜,打下倭国后又能得到大量钱粮,即便睁眼闭眼暗中落下不少,也是一船一船运回来。不仅有钱,还有俘虏的倭人。再卖了倭人又是一笔入账。
但北蒙就不一样,大草原上哪里去找吃的?燕北又不适宜产粮,都靠国库支撑,抄了北蒙亲贵的金银珠宝充给军费也远远不足。
钱就流水似的花出去。
因倭国还没全打下来,现任的水师统领安正祁尚算得用,但还远不如镇海候蒋定国,勉强能推着战线前进,却没有大捷的胜仗。故而朝中大都是打算先让玄武军班师、受封,然后遣一部分军士返乡,留下一部分暂时配合治理的官吏一起驻守北蒙,等倭国打下了了,再让水师回朝献俘、受赏。
可庆丰帝偷偷命叶相连夜清算了国库,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库没钱了。
没有切实的钱银封赏,难道光给将士们勋位?就是勋位还要出俸禄呢!还不止给活着的人封赏,战死沙场的要抚恤、受伤残疾的安顿、继续留守的也要安抚加饷……
耗钱的地方数不胜数。
要是只有这一回,那咬咬牙,勒紧裤腰带也就出了。大不了狠下心,先动一部分湖广明年的赋税。再好好修生养息个三五七八年,也就养回来了。
可后面还有个打下半个倭国的水师等着呢!
这仗已经打了快两年,三年之内要打不完,水师统领就该提头去向圣人请罪了。
但如果三年内打完了……这赏钱哪里出?
庆丰帝还没那个胆子为了封赏将士给老百姓加税。只怕他前脚出了圣旨,后脚就被御史骂个狗血淋头,起居注上还要添一笔他穷兵黩武,是个独夫了。
几个丞相聚头开了个小会,心里都明白寅支卯粮是怎么个事儿,不过拆了东墙补西墙而已。叶相琢摩了半天,就道:“不如先停一停,命一部分水师回朝,带着手头的战俘、钱饷请圣人授封。待玄武军班师,再整顿军备,一举拿下倭国。”
意思就是先派一部分把从倭国搜刮来的战利品带回来,国库里这点钱刚好赏给他们。那些战利品充了公,国库不就又有钱了?再筹措一笔,叫玄武军班师庆功,最后再想办法整顿军备,最好一下把倭国打下来。
咳咳,倭国的国库里总还是有钱的。就算那边也因为打仗打穷了,总还有不少大臣亲贵吧?反正到时候是要拉回来当做昆仑奴卖了,能抄出多少家财还不都是大宋的?
这钱不就正好作为给玄武军封赏嘛。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需要商讨转圜的地方,但毕竟能勉强圆回来,不会叫墙陷个窟窿就是功德了。
庆丰帝心里先给叶相记了一小功,和颜悦色道:“叶相既有了说法,此事就交由你来办。”眼锋压过严相徐相等人,“若有什么不便,尽管来与朕说。朕为你做主。”
严相徐相才冒出一点点小心思,又被庆丰帝摁灭了。军国大事,圣人不允许有人捣乱,要是办砸了,那就是打圣人的脸。要是这边找了叶温清不痛快,那边就要被圣人削,那还是算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默默腹诽,圣人,每回叶温清办事儿,您都站他那头,您什么时候站到臣这边儿来啊?!
叶相既然开了口,对此事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他本就管着户部,连位子都不用挪,直接找人干活就行。若真给他做成了,他就能凭着这个稳稳当当地把严相徐相压下去,成为名副其实的首辅。
庆丰帝也高兴有人接手,他不怕几个丞相能干,只怕他们不够能干!
这三个丞相里头,徐相世家大族,家室最高,脾气最差,精明不缺,但喜怒全写在脸上,办事马马虎虎,有时还要底下人事后给他找补,满头的小辫子可抓;严相是三流氏族的出身,胆子最小,也最为稳妥慎重,做事谨慎细致,几乎找不到空子可钻,但他太过小心,出不了差错,也立不下大功;而叶相出身最低,寒门士子,还无亲族支持,全凭己功,却最有能耐,抓的了小节,也担得起重任。
庆丰帝不惧叶温清步步为营地爬上来,说到底,叶温清也是要给他这个皇帝干活的,他又不是昏庸无能的软蛋,还拍捏不住一个臣子的忠心?!
只要叶温清敢上来,他就敢用。
严相徐相还有政务堆积,陆续告辞了。叶相新得了差事,要先拟个陈条,在庆丰帝这里挖了几个人,也笑眯眯得走了。
留下庆丰帝批完了折子,只好在立政殿里来回走着磨地砖。
这时候,到哪里去凑上一笔钱呢……
*******************************************************************************
林云熙翻找了这两年递进来的帖子,对着礼单查了一遍,庆丰帝说的几个名字是武官不错,可那都是南下去打倭国的武官。
除了沿海,各地的水师规模都不大,升官也难。故而能做到京官的,大部分仍是江浙沿海出身,杀海盗剿倭寇,差不多是实打实的靠着军功上来的,有一半还是镇海候的旧部。
两年前镇海候披甲出战,又把这些人统统拉回去了,他临终前托付的水军副统领安正祁就是其中一个。
庆丰帝要她把水师的家眷叫进来说话,是什么意思?
朝中不是商量好了,由玄武军先班师,再是水师吗?何况安正祁那里仗还没打完呢!就算国库空缺,不能加赏玄武军,难道水师回来就行了?这两边都来人,不是雪上加霜么?
林云熙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庆丰帝既然说了,她就要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林云熙暗暗思忖,圣人这样叮嘱她,可不是叫她随便把人唤进来赏些东西就完了,其中必然有什么目的,或是想借着这件事露出些风声。
但不管是为了什么,她要是没把人声势浩大地接来,就没人知道她传召了水师的家眷,圣人想借此达到的‘目的’也就成不了。最好让所有人都知道,昭阳殿召见了水师家眷,亲切问候,恩赏厚赐。
哪怕林云熙没猜中,也不要紧。就当是为圣人拉拢在外征战的将士。反正是庆丰帝要求她做的,她光明正大地办,怎么都不会错。
青菱碧芷帮着她看了半天帖子,总算找着了一个合适的理由。
镇海候的孙女,安定郡县蒋涵君的生辰恰在三日之后。镇海候阵亡后,蒋涵君与其祖母、母亲都在守孝,极少外出走动。蒋涵君为承嗣孙,本是要斩衰三年,到如今虽只有一年余,但若是圣人有恩旨,叫进来给小娘子小小地贺一贺,也不是不可以。
这就能请镇海候往日的旧部家眷作陪了。
林云熙便拟了帖子,又开了库房挑贺礼。虽说是给小娘子庆生,但毕竟还在孝中,她也不敢给太过华贵、艳丽的东西,准备了一柄白玉如意,一架约一尺高的青山流水仙鹤衔枝的苏绣屏风,再添些颜色淡雅的首饰布料也就齐了。
至于赐给其他人的,就用不着这样小心,直接由琥琳写单子,再叫董嬷嬷掌掌眼,划掉一些太过贵重、忌讳的东西就可以了。
她这头才收拾妥当,准备给殿中省传话接人进来,那边储秀宫忽然出了件大事。
有个落选即将要被送回家的秀女,把另一个入选的秀女推进水里了。
听说那个没被选中的秀女庄氏长得花容月貌,堪比天仙下凡,从小家里就是捧着宠着,打算入宫侍奉圣驾的。而那个入选的秀女惠氏模样、家室皆不算出色,却选上了,庄氏哪里肯依,当着面把茶水泼到对方脸上,指着鼻子骂她贿赂了尚宫局的嬷嬷。
惠氏明明是正正经经被选中的,三言两语被人诬陷,也是一时气愤,两人就拌起嘴来,推推搡搡之间,不知是谁使劲推了她一把,就掉进了太液池里。
若是私下无人也就罢了,尚宫局有的是法子叫两个人都落选了乖乖回家去,但偏偏是众目睽睽之下,惠氏还是禁卫军救起来的。不然四月里的太液池湖水冰冷,又有一人来高,会水的都起不来,只怕要出人命。
尚宫局见事情闹大了,只得回禀皇后裁决。
这个庄氏林云熙也知道,尚宫局名册上最后两页都写着,庄氏姿容不俗,还是列在开头几个。只是除了美貌,庄氏既无出彩的家室,也没有过人的才情,能过了初选,可谓真真算的上是“以貌取人”了。
再看庄氏能在宫里动手喝骂的性子,被司礼嬷嬷们刷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皇后不知是怎么想的,并没有处理秀女的问题,反而先责问起尚宫局行事不公。
一面是应选的秀女,一面是六宫之主,尚宫局夹在里头受气,简直两面不是人。秀女闹事就罢了,哪年没有过,从来都是压下去,没有一个闹成的,可皇后是什么意思?
拿尚宫局的颜面给还没当上嫔妃的秀女卖好?还是对尚宫局不满了,想借机换上自己人?
皇后又没吩咐禁口,这事儿到底还是闹得满宫尽知。
要是她开口说一句庄氏惠氏因病所以言辞不得体,保管尚宫局一夜就叫她们都病倒。病了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有些出格的举动也很正常。
她们病着,怎么能和病人计较呢?
再来,既然两个人都病了,病人是不能侍奉圣人的,自然要挪出去治病。等庄氏和惠氏出宫,再闹出什么事儿来,就和宫里没有关系了。肯定是她们家里没教导好、照顾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