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准确的说,是推翻沙皇政权。
中国政府明确发表了公告,这场战争不彻底推翻沙皇统治的政府,绝对不会结束战争,以此来给全民树立一个目标。为什么把俄国拉了出来,却没有提另一个敌人英国,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一场水师的失败。
按照周琅的观点,英国比俄国危险十倍,英国才是中国的全面竞争对手。在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之后,俄国就已经不够成威胁。说句不好听的,这场战争,就是另一场英国和中国的争霸战争,俄国不过是英国人的一个打手而已。
对主子视而不见,却把打手拎出来威胁,确实有些不合理。
但是没办法,无法摧毁英国海军,却宣称要灭亡英国,只能让自己下不来台。
中国水师收到这些信息之后,感到了很大的屈辱,但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跟英国之间的海战基本上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了。
跟激烈的陆战不同,海战从一开始就很压抑。双方海军都进行了动员,中国将大量船台上储备的战列舰下水,英国同样如此,而且作为老牌海军,英国还拥有大量的封存老舰,也都重新入役,让英国海军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让中国无法保持跟英国两倍的优势,最小的时候,英国战列舰数量达到中国数量的三分之二,但随着中国新舰的不断下水,这个平衡再次恢复到了二比一的程度。
战列舰数量是对方的两倍,按说在主要拼火力的海军比拼中,中国水师应该能完全压到英国才对,可实际上一直都没取得过什么像样的胜利。
开战之初,水师上百艘战列舰进入印度洋,英国印度舰队则在战前就撤走了,拱手将印度洋制海权让给了中国舰队,这跟上次双方大战的情况相似。
但中国显然不可能接受上次战争那样的情况,所以水师是有后续计划的,但海战不是陆战,不可能无所顾忌的将所有兵力推上去决战,海战有海战要遵守的规矩。中国军舰虽多,但中国需要维护的海路也更多,中国需要控制太平洋方向的安全,而这个大洋的面积,主动需要占用中国大半的海上力量。能动用的军舰,最多也就是100艘上下的战列舰。
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中,除了特拉法尔加这个遭遇战之外,英法双方都没有爆发大海战,不是英国不想主动歼灭法国舰队主力,而是因为海洋实在是太大了,英国人没有能力始终保持大舰队,需要分散开来护航。特拉法尔加是碰上了,绝大多数双方都只能互相袭击对方的商船。
中国外洋水师遇到的也是这种情况,但他们这次有完全的计划,在浩瀚的大西洋、太平洋上抓不住英国海军主力,但放在地中海就容易多了,这个封闭的海域中有大量岛屿,必经之处的几个海峡很容易堵住英国舰队。而且英国海军也不是法国海军,哪怕处于劣势,英国海军的荣誉感也不允许他们逃跑,而是主动进攻。因此双方是有可能在海上展开一场战列舰决战的。
所以在取得印度洋制海权之后,水师主力将印度洋的巡航任务交给欧洲公司和非洲公司舰队负责,主力则权力调往欧洲,通过苏伊士运河,在克里特岛集结。很容易将英国海军逐出了克里特岛以东的东地中海地区,甚至舰队轰炸了英国人占领的塞浦路斯,但攻占塞浦路斯的行动则失败了,还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水师在地中海决战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英国軍队的训练水平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陆军尚且如此,海军就更不用说了。陆军还是临时招募的士兵,而海军才是英国真正的常备军。时至今日,英国人还在继续引领世界海军的潮流,中国的水师跟英国相比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不是武器技术上的差距,而是管理技术的差距,对舰队的管理,对水兵的管理,这些都跟英国有差距。
所以地中海是一个更适合的地方,因为这里很少有大的风浪,因此大大抵消了英国海军士兵娴熟的驾驶技术和对大海的适应能力。
因此预设的决战战场,一直就是地中海。而英国人却又无法放弃这里,这里是距离英国最近的航路,放弃这里,中国对英国的威胁就更进一步。
鉴于此,在控制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后,中国舰队继续进入地中海,最后集结了110艘战列舰,然后杀向目标,英国的军事基地马耳他岛。
这里是地中海东西之间的重要通道突尼斯海峡的必经之地,英国当年为了这里,跟俄国产生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让俄国人一度退出了反法战争。
只要英国人不想放弃这里,他们就必须跟中国舰队决战。
英国人又何尝不想通过一场大战打击中国海军力量呢,所以双方都猜到... -->>
准确的说,是推翻沙皇政权。
中国政府明确发表了公告,这场战争不彻底推翻沙皇统治的政府,绝对不会结束战争,以此来给全民树立一个目标。为什么把俄国拉了出来,却没有提另一个敌人英国,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一场水师的失败。
按照周琅的观点,英国比俄国危险十倍,英国才是中国的全面竞争对手。在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之后,俄国就已经不够成威胁。说句不好听的,这场战争,就是另一场英国和中国的争霸战争,俄国不过是英国人的一个打手而已。
对主子视而不见,却把打手拎出来威胁,确实有些不合理。
但是没办法,无法摧毁英国海军,却宣称要灭亡英国,只能让自己下不来台。
中国水师收到这些信息之后,感到了很大的屈辱,但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跟英国之间的海战基本上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了。
跟激烈的陆战不同,海战从一开始就很压抑。双方海军都进行了动员,中国将大量船台上储备的战列舰下水,英国同样如此,而且作为老牌海军,英国还拥有大量的封存老舰,也都重新入役,让英国海军规模迅速扩大,甚至让中国无法保持跟英国两倍的优势,最小的时候,英国战列舰数量达到中国数量的三分之二,但随着中国新舰的不断下水,这个平衡再次恢复到了二比一的程度。
战列舰数量是对方的两倍,按说在主要拼火力的海军比拼中,中国水师应该能完全压到英国才对,可实际上一直都没取得过什么像样的胜利。
开战之初,水师上百艘战列舰进入印度洋,英国印度舰队则在战前就撤走了,拱手将印度洋制海权让给了中国舰队,这跟上次双方大战的情况相似。
但中国显然不可能接受上次战争那样的情况,所以水师是有后续计划的,但海战不是陆战,不可能无所顾忌的将所有兵力推上去决战,海战有海战要遵守的规矩。中国军舰虽多,但中国需要维护的海路也更多,中国需要控制太平洋方向的安全,而这个大洋的面积,主动需要占用中国大半的海上力量。能动用的军舰,最多也就是100艘上下的战列舰。
这就是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中,除了特拉法尔加这个遭遇战之外,英法双方都没有爆发大海战,不是英国不想主动歼灭法国舰队主力,而是因为海洋实在是太大了,英国人没有能力始终保持大舰队,需要分散开来护航。特拉法尔加是碰上了,绝大多数双方都只能互相袭击对方的商船。
中国外洋水师遇到的也是这种情况,但他们这次有完全的计划,在浩瀚的大西洋、太平洋上抓不住英国海军主力,但放在地中海就容易多了,这个封闭的海域中有大量岛屿,必经之处的几个海峡很容易堵住英国舰队。而且英国海军也不是法国海军,哪怕处于劣势,英国海军的荣誉感也不允许他们逃跑,而是主动进攻。因此双方是有可能在海上展开一场战列舰决战的。
所以在取得印度洋制海权之后,水师主力将印度洋的巡航任务交给欧洲公司和非洲公司舰队负责,主力则权力调往欧洲,通过苏伊士运河,在克里特岛集结。很容易将英国海军逐出了克里特岛以东的东地中海地区,甚至舰队轰炸了英国人占领的塞浦路斯,但攻占塞浦路斯的行动则失败了,还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水师在地中海决战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英国軍队的训练水平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陆军尚且如此,海军就更不用说了。陆军还是临时招募的士兵,而海军才是英国真正的常备军。时至今日,英国人还在继续引领世界海军的潮流,中国的水师跟英国相比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不是武器技术上的差距,而是管理技术的差距,对舰队的管理,对水兵的管理,这些都跟英国有差距。
所以地中海是一个更适合的地方,因为这里很少有大的风浪,因此大大抵消了英国海军士兵娴熟的驾驶技术和对大海的适应能力。
因此预设的决战战场,一直就是地中海。而英国人却又无法放弃这里,这里是距离英国最近的航路,放弃这里,中国对英国的威胁就更进一步。
鉴于此,在控制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后,中国舰队继续进入地中海,最后集结了110艘战列舰,然后杀向目标,英国的军事基地马耳他岛。
这里是地中海东西之间的重要通道突尼斯海峡的必经之地,英国当年为了这里,跟俄国产生了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让俄国人一度退出了反法战争。
只要英国人不想放弃这里,他们就必须跟中国舰队决战。
英国人又何尝不想通过一场大战打击中国海军力量呢,所以双方都猜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