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暗黑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且王安石起初打算仅在陕西一路执行,为何选在陕西,因为有李参执行青苗钱的底子在,不会让百姓感到哗然。
王安石与吕惠卿商议好后,将此策出示于苏辙。
小苏便说了一句话:“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确实相比于宋朝害死人不偿命的高利贷来说,青苗法的二分利,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低得不能再低的利息了。
但小苏又说道:“不过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
意思上有上面的政策,下面有下面的对策,一旦执行下去,不可能象王安石所说的那样不仰配。
“钱虽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笞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一旦置法,必会产生抑配,一旦抑配结果就是借钱容易,还钱时大家都不想还了,到时候州县怎么办,抓人,笞打,催还,事儿也就来了。
“唐朝刘晏掌国计,也没有假贷过,有人献计,刘晏说,使民侥幸得钱,听之不还,国家会有损失,但若是让小吏倚法督办,又非民之便。所以我不同意假贷。再说有贱则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贵无甚贱,何必用假贷之法。刘晏所说的,就是汉时常平仓法。今此法具在,只是患不修。公若诚有意于民,举而行之,而刘晏之功则立。”
不就是想救民吗?
将常平仓漏洞堵上,粮贱时大肆买粮,粮贵时再将粮食卖出去。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王安石与吕惠卿心中都有“鬼”,不能作声。
不过小苏知道自己说话不算话,心中更是苦恼,正好听到王巨来到京城,一个天章阁待制,也隐隐将王巨推到前台了,于是小苏找到王巨,一个劲地吐槽。
王巨先对琼娘说道:“上街买一些菜回来,天色渐暮,子由兄就在这里吃晚饭了。”
“喏。”
“子安,适可而止,切莫学我那位兄长。”小苏道。
也就是纳一个妾就可以了,切莫在家中养几十个小妾家ji。
“那个……我们还是说正事,首先我来说一说常平仓。常平仓会产生损耗,一是运输的损耗,二是翻晒的损耗,三是鸟鼠的损耗,并且这些损耗意外很多,难以统计。我朝又是差役法,用不要钱的差役去管理库仓。子由兄,试问,我不给薪酬让你去管理库仓,库仓里的物资都可以典当钱财,而这些物资损耗又难以统计,你会怎么做?”
“必会贪墨,所以我劝介甫公修正常平仓的一些弊端。”
“说易行难,如何修正?在这种情况如果投入大量钱财,即便贱籴贵粜,能否做到出纳持平?其一。其二粮草保管时间有限,而灾害却是无法预算的。往往十年内没有灾害,但这些粮食早霉烂掉了,这个损失又如何计算?若是灾害连连,常平仓如何能供应得上?常平仓如此,况且漏洞更多的义仓,所以介甫公没有同意。仓法不立,如何用常平仓去济民?”
“我也想过,却是一个麻烦的事。”小苏苦恼地说。
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免役法一行,仓法就立起来了。但就是那样,常平仓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损耗”,没办法。
“莫急,它只是第一条,其次,李参青苗钱的背景,李参用青苗钱,骚动很小吧。”
小苏又苦恼地点头。
正是因为这一点,小苏不能很好的辨驳。
“但你没有注意李参执青苗钱时国家的经济情况,那时候国家经济没有那么紧张,相反的,从庆历战争中走出来,在渐渐恢复。因此李参是以宽民救民为主,有百姓偿还不起的,并没有强行让他们偿还,也就是用那份低利保障这份没有偿还的钱粮,用之持平。然而这样一来,百姓耕种得到保障,陕西出了粮食,减少了国家从中原调运过来的损耗费用,实际就是出了政绩。可惜仁宗没有注意到他这份良政。”
“我明白了,当时李参成功原因主要根本是不想敛财,一旦以敛财为根本,必然产生骚动了……还是敛财啊!但介甫公为何要说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条,为何你都担任了条例司检详文字,介甫公也没有对你透露国家的积欠?如果没有这个积欠,以介甫公之能,确实能做到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请相信之!实际不用多,只要将冗兵冗官冗政问题稍稍解决,再加上一些改良措施,就可以做到这一条了。然而这个积欠怎么办?”
小苏又苦恼了,实际张载同样在边上蹙眉不止。
这不是少,而是一亿六千多万,分成十年,一年得偿还一千六百多万,那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他们还没有意料到这个积欠的真正危机。
王巨继续说道:“为何介甫没有泄露,至今为止,我只说给三个半人听了,一个是恩师,一个是我原来的门人葛少华,他要去广南替内藏库经营木棉,为了让他慎重,不得不说出来,还有半个人,章质夫,然而我也没有提数字,另外一个人就是你。原因在哪里?不仅是有关先帝声名,还有一处,辽夏。如果传扬开来,让辽夏得知,他们又能产生联手之心,乘机向我朝发兵。我朝背负着这个一亿六千多万积欠两面开战,后果是什么?”
那就是顷刻之间,财政一下子崩溃,然后内部骚乱,外面侵略,宋朝不亡,也丢失半壁江山了。
小苏与张载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明白了吧。”
“那为何官家还将富公提拨上来?”
“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可能官家与介甫公以为富公性格随和,不足以为害。变法开始,反对者多,由富公在前面挡风蔽雨,会利于变法实施。但看来效果不大好啊……”王巨笑道。
别看富弼说话很少,但他只说了几次王安石是小人,便给下面人反对的勇气了。
并且他一直气愤地病退,这也是一种态度。
如果赵顼与王安石以为富弼能做挡箭牌,那么这一招同样也是失误。
但富弼虽然反对,不象其他人那样上蹦下跳,有那么一点温润似玉的君子味道,不过真的不能往深处想,你做君子了,好人了,国家呢?
只能说富弼戾气不多,多少还顾点脸面与节操,然而做为三朝老臣重臣,那是绝对不合格的。
“那么介甫公为何不执行?”
... -->>
而且王安石起初打算仅在陕西一路执行,为何选在陕西,因为有李参执行青苗钱的底子在,不会让百姓感到哗然。
王安石与吕惠卿商议好后,将此策出示于苏辙。
小苏便说了一句话:“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
确实相比于宋朝害死人不偿命的高利贷来说,青苗法的二分利,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低得不能再低的利息了。
但小苏又说道:“不过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
意思上有上面的政策,下面有下面的对策,一旦执行下去,不可能象王安石所说的那样不仰配。
“钱虽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笞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一旦置法,必会产生抑配,一旦抑配结果就是借钱容易,还钱时大家都不想还了,到时候州县怎么办,抓人,笞打,催还,事儿也就来了。
“唐朝刘晏掌国计,也没有假贷过,有人献计,刘晏说,使民侥幸得钱,听之不还,国家会有损失,但若是让小吏倚法督办,又非民之便。所以我不同意假贷。再说有贱则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贵无甚贱,何必用假贷之法。刘晏所说的,就是汉时常平仓法。今此法具在,只是患不修。公若诚有意于民,举而行之,而刘晏之功则立。”
不就是想救民吗?
将常平仓漏洞堵上,粮贱时大肆买粮,粮贵时再将粮食卖出去。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王安石与吕惠卿心中都有“鬼”,不能作声。
不过小苏知道自己说话不算话,心中更是苦恼,正好听到王巨来到京城,一个天章阁待制,也隐隐将王巨推到前台了,于是小苏找到王巨,一个劲地吐槽。
王巨先对琼娘说道:“上街买一些菜回来,天色渐暮,子由兄就在这里吃晚饭了。”
“喏。”
“子安,适可而止,切莫学我那位兄长。”小苏道。
也就是纳一个妾就可以了,切莫在家中养几十个小妾家ji。
“那个……我们还是说正事,首先我来说一说常平仓。常平仓会产生损耗,一是运输的损耗,二是翻晒的损耗,三是鸟鼠的损耗,并且这些损耗意外很多,难以统计。我朝又是差役法,用不要钱的差役去管理库仓。子由兄,试问,我不给薪酬让你去管理库仓,库仓里的物资都可以典当钱财,而这些物资损耗又难以统计,你会怎么做?”
“必会贪墨,所以我劝介甫公修正常平仓的一些弊端。”
“说易行难,如何修正?在这种情况如果投入大量钱财,即便贱籴贵粜,能否做到出纳持平?其一。其二粮草保管时间有限,而灾害却是无法预算的。往往十年内没有灾害,但这些粮食早霉烂掉了,这个损失又如何计算?若是灾害连连,常平仓如何能供应得上?常平仓如此,况且漏洞更多的义仓,所以介甫公没有同意。仓法不立,如何用常平仓去济民?”
“我也想过,却是一个麻烦的事。”小苏苦恼地说。
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免役法一行,仓法就立起来了。但就是那样,常平仓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损耗”,没办法。
“莫急,它只是第一条,其次,李参青苗钱的背景,李参用青苗钱,骚动很小吧。”
小苏又苦恼地点头。
正是因为这一点,小苏不能很好的辨驳。
“但你没有注意李参执青苗钱时国家的经济情况,那时候国家经济没有那么紧张,相反的,从庆历战争中走出来,在渐渐恢复。因此李参是以宽民救民为主,有百姓偿还不起的,并没有强行让他们偿还,也就是用那份低利保障这份没有偿还的钱粮,用之持平。然而这样一来,百姓耕种得到保障,陕西出了粮食,减少了国家从中原调运过来的损耗费用,实际就是出了政绩。可惜仁宗没有注意到他这份良政。”
“我明白了,当时李参成功原因主要根本是不想敛财,一旦以敛财为根本,必然产生骚动了……还是敛财啊!但介甫公为何要说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三条,为何你都担任了条例司检详文字,介甫公也没有对你透露国家的积欠?如果没有这个积欠,以介甫公之能,确实能做到民不加赋税而国自用。请相信之!实际不用多,只要将冗兵冗官冗政问题稍稍解决,再加上一些改良措施,就可以做到这一条了。然而这个积欠怎么办?”
小苏又苦恼了,实际张载同样在边上蹙眉不止。
这不是少,而是一亿六千多万,分成十年,一年得偿还一千六百多万,那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他们还没有意料到这个积欠的真正危机。
王巨继续说道:“为何介甫没有泄露,至今为止,我只说给三个半人听了,一个是恩师,一个是我原来的门人葛少华,他要去广南替内藏库经营木棉,为了让他慎重,不得不说出来,还有半个人,章质夫,然而我也没有提数字,另外一个人就是你。原因在哪里?不仅是有关先帝声名,还有一处,辽夏。如果传扬开来,让辽夏得知,他们又能产生联手之心,乘机向我朝发兵。我朝背负着这个一亿六千多万积欠两面开战,后果是什么?”
那就是顷刻之间,财政一下子崩溃,然后内部骚乱,外面侵略,宋朝不亡,也丢失半壁江山了。
小苏与张载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明白了吧。”
“那为何官家还将富公提拨上来?”
“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可能官家与介甫公以为富公性格随和,不足以为害。变法开始,反对者多,由富公在前面挡风蔽雨,会利于变法实施。但看来效果不大好啊……”王巨笑道。
别看富弼说话很少,但他只说了几次王安石是小人,便给下面人反对的勇气了。
并且他一直气愤地病退,这也是一种态度。
如果赵顼与王安石以为富弼能做挡箭牌,那么这一招同样也是失误。
但富弼虽然反对,不象其他人那样上蹦下跳,有那么一点温润似玉的君子味道,不过真的不能往深处想,你做君子了,好人了,国家呢?
只能说富弼戾气不多,多少还顾点脸面与节操,然而做为三朝老臣重臣,那是绝对不合格的。
“那么介甫公为何不执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