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yanqingzw.com,重来197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你妈犯病以前碰到过什么事儿吗?”
“倒没什么事儿……对了,我想起来了。她犯病以前到县城去了一趟,回来后情绪就不怎么高。”
“哦,那她到县城具体做什么你知道吗?”
刘娜摇摇头,然后又皱着眉头想一下:“我估摸是到县城里找人借钱去了,她想让我复读。”
秦咏梅埋头记了会笔记,然后看看表:“这会儿那位万大爷该过来了。你认识他吗?”
刘娜点点头:“认识,他是我们村最早的村民。”
“那我先过去了。”
“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了。对了,你这里晚上有地方住吗?”
“当然有了。”
“那我晚上过来陪你啊。”
“好啊,好啊。”
秦咏梅回到谭村长家的时候,谭村长果然把万大爷接过来了。
其实万大爷不到七十岁,身体还挺硬朗。
在乡下,他这样的还能顶半个劳动力。
还没等万大爷说话,谭村长有些感慨地说:“乡里乡亲也不一定知根儿知底儿啊!”
“怎么了?”
秦咏梅说着,看一眼万大爷。
万大爷笑笑,还没等他张口,谭村长又说:“万大爷刚才说了,刘彩霞恐怕是老刘家捡来的!”
万大爷在一旁点头。
万大爷是1948年到西北旺村的。
老刘家两口子则是1950年来到的。
刚到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并没有带子女。
可到了1951年的时候,他们身边就突然出现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
这就是刘彩霞。
他们对外宣称这刘彩霞是他们从冀东老家带来的孩子。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很容易就报上户口了。
可万大爷觉得有些蹊跷。
因为这刘彩霞无论面貌或者气质跟老刘两口子的都相差甚远。
后来,私底下,老刘两口子才对万大爷坦陈:这刘彩霞其实是捡来的。
1951年秋天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在去往县城的路边发现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儿。
就把她背回家中,灌了两碗米汤水后,救活回来。
小曹有些兴奋地说:“这么说刘彩霞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啊。”
万大爷点点头:“看她的气质确实跟咱穷人家孩子不一样。”
大家七嘴八舌热聊着,袁宪洲却皱着眉头在一旁想着什么。
秦咏梅又跟万大爷聊了一会儿,然后和谭村长一起送他出去了。
等回到院子里时,袁宪洲还挠着下巴想着。
秦咏梅笑了。
“怎么了?”
“就算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儿,发现她时她才七八岁,她不可能学会普通话,学会外语啊。”
秦咏梅点点头:“普通话这个好说。她天天听洋匣子说不定在梦里都学会说普通话了。但外语这东西,不专门学肯定是学不会的。”
“对啊,就算她从五六岁开始学吧,七八岁也不见得能说得那么流利。”
“而且刘彩霞1951年的时候是七八岁,1949年的时候才五六岁。那时候他们家早就被专政了,哪有机会学洋文。”
“是啊,我说怎么不对劲。可这么一来,这些线索又没用了。”
“别着急,等明天回县城了,咱们再查一查。我感觉她在县城里有什么亲戚。”
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回到镇上时,秦咏梅让顾所长先把刘彩霞放了。
然后赶上开往县城的长途客车。
到了城里后,秦咏梅和袁宪洲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来到公安局的档案室,查阅50年代的案件卷宗。
这其实只是秦咏梅的直觉。
她专门调出了1951年的档案。
这一年,公安局组建不久,案件也不多。
所以,很快就查到了一桩大案。
1951年春天,县城里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
一户姓康的人家因不堪迫害,全家五口悬梁自尽。
秦咏梅虽然不是县城里的坐地户,但当了这么多年公安,对县城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也知道不少。
解放前,康家是县城里最大的地主。
据说,眼下南街的半条街都是他家的。
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三分之一应该是有的。
眼下,南街上医药公司的门面就是老康家的“康德记”药房改造的。
康老爷有两个儿子。
老大曾留学米国,后回国... -->>
“那你妈犯病以前碰到过什么事儿吗?”
“倒没什么事儿……对了,我想起来了。她犯病以前到县城去了一趟,回来后情绪就不怎么高。”
“哦,那她到县城具体做什么你知道吗?”
刘娜摇摇头,然后又皱着眉头想一下:“我估摸是到县城里找人借钱去了,她想让我复读。”
秦咏梅埋头记了会笔记,然后看看表:“这会儿那位万大爷该过来了。你认识他吗?”
刘娜点点头:“认识,他是我们村最早的村民。”
“那我先过去了。”
“要不要我陪你去。”
“不用了。对了,你这里晚上有地方住吗?”
“当然有了。”
“那我晚上过来陪你啊。”
“好啊,好啊。”
秦咏梅回到谭村长家的时候,谭村长果然把万大爷接过来了。
其实万大爷不到七十岁,身体还挺硬朗。
在乡下,他这样的还能顶半个劳动力。
还没等万大爷说话,谭村长有些感慨地说:“乡里乡亲也不一定知根儿知底儿啊!”
“怎么了?”
秦咏梅说着,看一眼万大爷。
万大爷笑笑,还没等他张口,谭村长又说:“万大爷刚才说了,刘彩霞恐怕是老刘家捡来的!”
万大爷在一旁点头。
万大爷是1948年到西北旺村的。
老刘家两口子则是1950年来到的。
刚到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并没有带子女。
可到了1951年的时候,他们身边就突然出现了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
这就是刘彩霞。
他们对外宣称这刘彩霞是他们从冀东老家带来的孩子。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很容易就报上户口了。
可万大爷觉得有些蹊跷。
因为这刘彩霞无论面貌或者气质跟老刘两口子的都相差甚远。
后来,私底下,老刘两口子才对万大爷坦陈:这刘彩霞其实是捡来的。
1951年秋天的时候,他们两口子在去往县城的路边发现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儿。
就把她背回家中,灌了两碗米汤水后,救活回来。
小曹有些兴奋地说:“这么说刘彩霞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啊。”
万大爷点点头:“看她的气质确实跟咱穷人家孩子不一样。”
大家七嘴八舌热聊着,袁宪洲却皱着眉头在一旁想着什么。
秦咏梅又跟万大爷聊了一会儿,然后和谭村长一起送他出去了。
等回到院子里时,袁宪洲还挠着下巴想着。
秦咏梅笑了。
“怎么了?”
“就算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儿,发现她时她才七八岁,她不可能学会普通话,学会外语啊。”
秦咏梅点点头:“普通话这个好说。她天天听洋匣子说不定在梦里都学会说普通话了。但外语这东西,不专门学肯定是学不会的。”
“对啊,就算她从五六岁开始学吧,七八岁也不见得能说得那么流利。”
“而且刘彩霞1951年的时候是七八岁,1949年的时候才五六岁。那时候他们家早就被专政了,哪有机会学洋文。”
“是啊,我说怎么不对劲。可这么一来,这些线索又没用了。”
“别着急,等明天回县城了,咱们再查一查。我感觉她在县城里有什么亲戚。”
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回到镇上时,秦咏梅让顾所长先把刘彩霞放了。
然后赶上开往县城的长途客车。
到了城里后,秦咏梅和袁宪洲来不及休息,就赶紧来到公安局的档案室,查阅50年代的案件卷宗。
这其实只是秦咏梅的直觉。
她专门调出了1951年的档案。
这一年,公安局组建不久,案件也不多。
所以,很快就查到了一桩大案。
1951年春天,县城里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
一户姓康的人家因不堪迫害,全家五口悬梁自尽。
秦咏梅虽然不是县城里的坐地户,但当了这么多年公安,对县城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也知道不少。
解放前,康家是县城里最大的地主。
据说,眼下南街的半条街都是他家的。
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三分之一应该是有的。
眼下,南街上医药公司的门面就是老康家的“康德记”药房改造的。
康老爷有两个儿子。
老大曾留学米国,后回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