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采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月,照了前世又照今生。风声雨声已然远去,远去的还有金戈铁马,还有沧海桑田。只有那些秦砖汉瓦犹在时光的缝隙处默然。这样一个经历了无数岁月沧桑的古城,还静静的倚偎在嘉陵江畔,有些古朴和顽昧,看时光,渐渐,滴落。
阆中,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与安徽歙县、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歙县和平遥,我并未去过。丽江却将那一副古典婉约的画卷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在我无法抵达的角落,悄然绽放,动容的花瓣。而阆中,这名字带给我无数遐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古城?能位列四大古城,想必一定有它的非凡之处。
于是,在这样一个五月,这样一个黄金周的一天,我和夫在经历了五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来到这里。
天空,骄阳似火,人流如梭。武庙街的状元牌坊在阳光下兀自的鲜艳,却有些说不出的寂寞。从唐至清末,四川共出过十九名状元,其中阆中便出了四位,名列四川之首。历史已然逝去,状元牌坊只用来纪念这四位状元。目光拂过,隐约能触摸到曾经的辉煌。
牌坊这头,活脱脱现代的都市。三轮车、出租车、来往的人群、两旁的店铺商铺小吃店喧嚣溅起。牌坊的那头,青石板的街道,雕花的檐角,迎风的旗幡,斑驳的色泽收藏着千年怜惜的视线,轻拨曼挑。
我的目光就这样,一下穿越时光,做回那布衣孺子,一箪食,一瓢饮。时空拉近了——古朴装满镜头,溶入阆中旧时婉约的背影。
一、华山客栈
进得阆中,第一件事,欲觅得一方静幽之处,栖息旅途的倦意。但古城中的住宿,象张家大院、李家大院、杜家客栈等古朴院落的住宿,由于黄金周的缘故,价格陡然飙升。从几十元窜到几百元,连普通单人间也要200多。甚至,好几家,根本就没有铺位了。古城也在叹息吧?这样众多的人流,一定压得它不停的喘气。那些琉璃瓦在阳光下,似乎也打上沉重的标题,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仿佛可见一般,一刹那间,便有些许的退却。
我们有些后悔,在这样拥挤的黄金周,走进阆中。
我们只得折回头,到了离古城大约十几分钟的新城的花园路。找到一家小客栈。“华山客栈”有些侠风剑气。呼喇喇的,穿刺过去。让我想到射雕里的华山论剑。心想,主人是个喜欢武侠的隐士?
狭小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挂着今天的价位。只是,并无一人。大声问,有人吗?才从旁边的铺里,走来一位大婶。笑容可掬。价格倒是很公道。普通单人间,50元。
爬上狭窄的铺着有些泛白的地毯的木质楼梯,有几间空房,小小的房间,摆着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墙壁上有一电扇。洗得白净的床单。很干净利落的感觉。选了一个靠里的房间,我们登记了住宿。
放下行李,再次回到古城。
二、贡院
2300多年的历史,在刹那间,再次以斑驳的姿态迎接我们。
阳光透过翘角的檐旁,在青石板上,撒下一路的灿意。踩着那些细碎的阳光,走在青石板上,恍惚来到古时。街道两旁,满是张飞牛肉,白醣蒸馍,保宁醋等特产。只是没有人前来吆喝,就那样羞涩的摆放着。
穿过状元街,贡院就在学道街中。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又称川北道贡院。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
平时为10元的门票已涨价为20元。刚到门口,立刻有人上来兜售联票。包括了贡院、张飞庙、民俗会馆、嘉陵江体验游、华光楼等几大景点。票价为60元。可以在两天内有效。我们仔细算了算,联票要划算很多。但是,说实话,这种应时而涨的风格,我很不喜欢。其实,国家旅游局早就发了通知,今年各大旅游景点不允许擅自涨价。但,又有多少景区遵循呢?不光是阆中,后来,我们去的剑阁翠云廊涨得价更叫人瞠目结舌。似乎越落后的地方,涨价就越多。单靠票价上涨来提高收入的这种旅游发展思路,真的很让人担心。
走近贡院,里面正热闹着。因为是五一节,阆中旅游局,专门举行了贡院的仿古的科举考试。穿着古代官服的监考官正在上面长声么么的颁布,谁中得三甲,谁又考试作弊,如何处置等等。游人都可以去报名参加考试,还可以领取试卷。搞得倒是有模有样。
贡院的中心,至公堂。至公,即最公正的意思。语出后汉书:“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内有孔子塑像,孔子的思想着书,及和他思想着书有关的著述,也是当年考生的核心内容。
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庭院纵贯走向。沿着两边的长廊的房子,有各个关于科举考试的展厅和古代考生的考室。考室一人一间,较为宽敞,里面一几一书架一饭盒,吃喝拉撒全在里头,每个考桌的旁边还有一士兵监视,看来是颇为严格。古代对待学生的作弊也非常严格,轻者游街示众,发配边疆,重者斩首。在一些展厅里,还专门有当时斩首的画面。但即便在那样的严格里,仍然有以身试法者。联想到今天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也真不知是考纪不严,还是道德不高?虽然古代的做法过于严格,但,也许也只有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方能建立一个清廉肃穆的考试风气。
展厅中,专门有介绍阆中的两对兄弟状元,唐状元尹榀、尹极和宋状元陈尧叟、陈尧咨的事迹。尤其是陈氏一族,三个儿子一进士,两状元,任“两相一将”世称“三陈”让人感叹不已。
也知道了连中三元的来历: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三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历史上,文武考生中,连中三元的有十余人。而只有一位武状元“连中四元”他是明末的解元,到了清朝重考,再连中三元,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名“四元”但这样的一个千年独一人,也并未做到战神,只做到天津总兵而已。
有人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贡院则是这一发明的活化石。当我们流连在其中,才发现历史离我们那么远,而又那么近。只一个姿势,浪花淘尽滚滚东流没有半点踪迹,少年渴求的功名利禄都在云烟里随风而去,一个贡院又岂能看尽天下尘世、洗却人间沧桑?
三、胡家大院
贡院出来,顺着学道街,穿过狭长幽深的古巷,来到的第一家民居,是胡家大院。5月的阳光将翘角屋檐拉长长的影子,无语。使那幽深便多了些生动的色彩。
未来阆中前,我就知道,阆中古民居风格南北兼容,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园林式,还有奇特徽派民居,布局讲究寓意,除体现传统的风水理论外,按天井布局尚有“多”字、“品”字、“t”字、“串珠”式形,饱含浓郁的历史文化闻名。犹以张家小院、李家小院、杜家客栈、孔家大院、胡家大院、马家大院、秦家大院出名。在平时,若邀上三五好友,坐那清幽大院,品茗谈心,赏古观幽,一定别有情趣。只是,在这样的热闹时刻,那些院落里,只隐约有些幽静。来来往往的人群夹杂小孩的欢呼声,争执声,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却平添一股现代的商业气息。
还未进得门,瞥见一院的绿意。叫得出叫不出名儿的植物,喧闹着挤嚷着,和那寂寞的秦砖汉瓦形成鲜明的对比。胡柚木雕花的门,刻字的青瓦砖则酝酿出古典韵味。院墙上泛着青苔的石刻二龙戏珠,一缸清幽幽的水,如宁静地撒在季节青绿的苔痕。有些想象便如三月的烟雾弥漫开去,在空中形成一个微笑的样子凝结在时间的河上,如古时的光阴曾泼洒出这么一方寂静和绿意。
进入大门,则是一个约四十平米的小院。小院中,一株郁郁葱葱的大树,将阳光分割开来。树下,一张小巧的木制的四方桌椅和两张小木椅,一座一茶,阴凉,若清风写意。院角落则凌乱的摆放着青瓷花盆,有的花盆中似乎还长着蝴蝶叶的乱草,平添一种闲适。
青瓦、翘檐、飞脊、墙一列是青灰的,透着含蓄的调子,门窗则是清漆,泛着原木黄褐的本色,整个小院含蓄雅致的味道扑面而来。
天井的左边进入则是堂屋。堂屋是古代宗族敬神供祖祭祀的聚会场所,因胡家三代为医,堂屋正中,供奉着医神孙思邈。神龛古风犹存,十分庄严肃穆。堂屋的两边分别为西厢和东厢,书房。
胡中林是大院主人,康熙年间,行医的祖上定居于此,他今年61岁,就住了61年。他热情的向每一个参观的游人详细的介绍每一处细致。如那墙上的各种木雕和他收藏的各种木雕。那些木雕,初看似乎很平常,但细看细品,竟各有其特色和含义。人物木雕,有文臣、武将、神仙、道士,各种各样栩栩如生,那不是浮雕,而是真正的立体雕塑,你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物的表情,那宝剑,那长枪,那佛尘,都细致如微,今人叹为观止。各种花的的木雕,牡丹、菊花、兰花,全部在一尺见方的门框内争奇斗艳,那木质的花瓣在人工的巧手下次第地展开,真实而分明,我用手轻轻地抚摸那花瓣,一种湿润的气息透过指尖,那是三百年前便留下的气息,那里面有工匠的辛劳,有一个商人的悲喜,还有儿女的欢喜和一年又一年的彩灯
那木雕内也蕴含着为人做事的道理。如人生最难吃的3碗面:场面,情面和人面。凡事也须有度,物极必反,享福要有度,吃苦要有度,行善要有度,处世,做人更要有度难为胡家主人这么大年纪,讲起这些缘由,却绘声绘色,让人神往回味。
我犹喜欢那书房。光滑的木质书桌,笔墨碾台,触摸处,似乎能透过指尖,穿越时空,看那青衫长袖挥舞出怎样的一段传奇。书桌旁则是一古色古香的榻榻米,备暂时修憩所用,流淌出一股慵懒和舒适。辛苦之余的享受是不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呢?
四、桓侯祠
学道街左拐,北街的尽头是一座中天楼。据说,当初修建很花了气力。不过,除了那些灯笼依旧守望,忧伤摇曳着依恋远方的诗句,反复咀嚼嘉陵江在记忆中那苦涩的味道外。似乎一无用处。
转过中天楼,来到西街,也就是桓侯祠了。
桓侯祠又名张飞庙。这样直呼,其实是有些不敬的。但想必不拘小节的张飞一定不会怪罪了。张飞庙其实很小。据说是因为曾历经火废,现存祠庙为明清重建的一组四合庭院式的建筑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和墓冢等组成,占地30余亩。
汉恒侯祠正门悬挂“汉恒侯祠”大木匾,内塑张飞战马,上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撰著的恒侯庙记碑。大殿五间,殿内正壁塑有清喜庆年间追封张飞为“恒侯大帝”的冠冕座像,左壁有张飞使用的兵器丈八矛和点钢鞭。左厢房陈列着10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右厢房内有张飞生前重要事迹的六组塑像。后殿为墓亭,塑有张飞威武像,范强、张达跪于两侧。张飞墓高8米,东西径22米,南北长32米。冢上林木葱茏,碧草如茵。
阳光在此时渐渐柔和了。地上是青绿的野草,它们几乎一直如此绿得让人嫉妒。翠绿的节依旧抽出鲜绿的嫩芽。叶芽尽力地伸展,全然不顾伸展到极至的那天,它也将发黄坠地。
我们穿堂过门。很快就观赏完张飞庙。因守门的人早打了招呼,大家尽快出来,快到关门时间了。
对于张飞,我们太熟悉。那黝黑的皮肤,铜铃一般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似钢针一般飞扬的胡须。他的故事,我们也太熟悉。三国里,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张飞。说不出理由。
但听导游说得那张飞之死。一代英魂就这样在范强和张达的误杀下魂飞魄散时,心里仍唏嘘不已。再顽强的生命也有终结。只一刀,便换得冥冥未来,却再无人明白,坠落尘埃的一份愁绝。
世人都道张飞原本五大三粗,且身材矮小。也许是因为屠夫出身的缘故。但有人却独道,张飞原本风流倜傥,有勇有谋。一双女儿能嫁得刘禅,让他终日享受温柔乡,不理朝政,想必一定倾国倾城。而拥有倾国倾城的女儿的张飞又怎可能如此粗俗貌丑呢?一段无法考证的历史,人们只照自己的想象去刻画。相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飞的“忠义”“英勇”永远在人间流传下来。被人们景仰着,崇拜着。
即使曾经是屠夫又如何?只时间的流水,清澈明晰,浸泡着流血的寂寞,洗刷着无法言喻的壮志与伤愁。
五、嘉陵江
暮色越来越长。
西天的晚霞给四围悄悄染上淡淡的紫色。西街上边的阆中中学依然人影晃动,窗户上学习的剪影给这样的黄昏添上一层生动。有些鸟儿开始丈量天空。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每一种姿势都那样舒展美丽。那正用心的学子们在这样的节日也不曾休息。是不是这样的一只鸟儿呢?都有一个翱翔万里的向往。
顺着西街,走到尽头就是犀牛码头。而嘉陵江就这样静静的流淌着。任万丈霞光将江水染成半江瑟瑟半江红。
从犀牛码头坐到华光楼码头,大约半个小时。这也在联票的范围内。我怕这样的暮色已让游船停岸。码头的一老人告诉我,这游船一直到8点都有。况且,现在,每晚的8点开始,嘉陵江会举行“江枫鱼火对情歌”的活动呢。
我和夫并肩坐在嘉陵江边。风很轻很柔。夕阳将彼此的脸镀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我们都没有拍照片。有些美有些感觉不是照片可以保存下来的。也... -->>
月,照了前世又照今生。风声雨声已然远去,远去的还有金戈铁马,还有沧海桑田。只有那些秦砖汉瓦犹在时光的缝隙处默然。这样一个经历了无数岁月沧桑的古城,还静静的倚偎在嘉陵江畔,有些古朴和顽昧,看时光,渐渐,滴落。
阆中,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与安徽歙县、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歙县和平遥,我并未去过。丽江却将那一副古典婉约的画卷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在我无法抵达的角落,悄然绽放,动容的花瓣。而阆中,这名字带给我无数遐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古城?能位列四大古城,想必一定有它的非凡之处。
于是,在这样一个五月,这样一个黄金周的一天,我和夫在经历了五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来到这里。
天空,骄阳似火,人流如梭。武庙街的状元牌坊在阳光下兀自的鲜艳,却有些说不出的寂寞。从唐至清末,四川共出过十九名状元,其中阆中便出了四位,名列四川之首。历史已然逝去,状元牌坊只用来纪念这四位状元。目光拂过,隐约能触摸到曾经的辉煌。
牌坊这头,活脱脱现代的都市。三轮车、出租车、来往的人群、两旁的店铺商铺小吃店喧嚣溅起。牌坊的那头,青石板的街道,雕花的檐角,迎风的旗幡,斑驳的色泽收藏着千年怜惜的视线,轻拨曼挑。
我的目光就这样,一下穿越时光,做回那布衣孺子,一箪食,一瓢饮。时空拉近了——古朴装满镜头,溶入阆中旧时婉约的背影。
一、华山客栈
进得阆中,第一件事,欲觅得一方静幽之处,栖息旅途的倦意。但古城中的住宿,象张家大院、李家大院、杜家客栈等古朴院落的住宿,由于黄金周的缘故,价格陡然飙升。从几十元窜到几百元,连普通单人间也要200多。甚至,好几家,根本就没有铺位了。古城也在叹息吧?这样众多的人流,一定压得它不停的喘气。那些琉璃瓦在阳光下,似乎也打上沉重的标题,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仿佛可见一般,一刹那间,便有些许的退却。
我们有些后悔,在这样拥挤的黄金周,走进阆中。
我们只得折回头,到了离古城大约十几分钟的新城的花园路。找到一家小客栈。“华山客栈”有些侠风剑气。呼喇喇的,穿刺过去。让我想到射雕里的华山论剑。心想,主人是个喜欢武侠的隐士?
狭小的地方,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挂着今天的价位。只是,并无一人。大声问,有人吗?才从旁边的铺里,走来一位大婶。笑容可掬。价格倒是很公道。普通单人间,50元。
爬上狭窄的铺着有些泛白的地毯的木质楼梯,有几间空房,小小的房间,摆着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墙壁上有一电扇。洗得白净的床单。很干净利落的感觉。选了一个靠里的房间,我们登记了住宿。
放下行李,再次回到古城。
二、贡院
2300多年的历史,在刹那间,再次以斑驳的姿态迎接我们。
阳光透过翘角的檐旁,在青石板上,撒下一路的灿意。踩着那些细碎的阳光,走在青石板上,恍惚来到古时。街道两旁,满是张飞牛肉,白醣蒸馍,保宁醋等特产。只是没有人前来吆喝,就那样羞涩的摆放着。
穿过状元街,贡院就在学道街中。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又称川北道贡院。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
平时为10元的门票已涨价为20元。刚到门口,立刻有人上来兜售联票。包括了贡院、张飞庙、民俗会馆、嘉陵江体验游、华光楼等几大景点。票价为60元。可以在两天内有效。我们仔细算了算,联票要划算很多。但是,说实话,这种应时而涨的风格,我很不喜欢。其实,国家旅游局早就发了通知,今年各大旅游景点不允许擅自涨价。但,又有多少景区遵循呢?不光是阆中,后来,我们去的剑阁翠云廊涨得价更叫人瞠目结舌。似乎越落后的地方,涨价就越多。单靠票价上涨来提高收入的这种旅游发展思路,真的很让人担心。
走近贡院,里面正热闹着。因为是五一节,阆中旅游局,专门举行了贡院的仿古的科举考试。穿着古代官服的监考官正在上面长声么么的颁布,谁中得三甲,谁又考试作弊,如何处置等等。游人都可以去报名参加考试,还可以领取试卷。搞得倒是有模有样。
贡院的中心,至公堂。至公,即最公正的意思。语出后汉书:“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内有孔子塑像,孔子的思想着书,及和他思想着书有关的著述,也是当年考生的核心内容。
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斋舍为一楼一底四合院,楼下庭院纵贯走向。沿着两边的长廊的房子,有各个关于科举考试的展厅和古代考生的考室。考室一人一间,较为宽敞,里面一几一书架一饭盒,吃喝拉撒全在里头,每个考桌的旁边还有一士兵监视,看来是颇为严格。古代对待学生的作弊也非常严格,轻者游街示众,发配边疆,重者斩首。在一些展厅里,还专门有当时斩首的画面。但即便在那样的严格里,仍然有以身试法者。联想到今天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也真不知是考纪不严,还是道德不高?虽然古代的做法过于严格,但,也许也只有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方能建立一个清廉肃穆的考试风气。
展厅中,专门有介绍阆中的两对兄弟状元,唐状元尹榀、尹极和宋状元陈尧叟、陈尧咨的事迹。尤其是陈氏一族,三个儿子一进士,两状元,任“两相一将”世称“三陈”让人感叹不已。
也知道了连中三元的来历: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三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历史上,文武考生中,连中三元的有十余人。而只有一位武状元“连中四元”他是明末的解元,到了清朝重考,再连中三元,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名“四元”但这样的一个千年独一人,也并未做到战神,只做到天津总兵而已。
有人说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贡院则是这一发明的活化石。当我们流连在其中,才发现历史离我们那么远,而又那么近。只一个姿势,浪花淘尽滚滚东流没有半点踪迹,少年渴求的功名利禄都在云烟里随风而去,一个贡院又岂能看尽天下尘世、洗却人间沧桑?
三、胡家大院
贡院出来,顺着学道街,穿过狭长幽深的古巷,来到的第一家民居,是胡家大院。5月的阳光将翘角屋檐拉长长的影子,无语。使那幽深便多了些生动的色彩。
未来阆中前,我就知道,阆中古民居风格南北兼容,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园林式,还有奇特徽派民居,布局讲究寓意,除体现传统的风水理论外,按天井布局尚有“多”字、“品”字、“t”字、“串珠”式形,饱含浓郁的历史文化闻名。犹以张家小院、李家小院、杜家客栈、孔家大院、胡家大院、马家大院、秦家大院出名。在平时,若邀上三五好友,坐那清幽大院,品茗谈心,赏古观幽,一定别有情趣。只是,在这样的热闹时刻,那些院落里,只隐约有些幽静。来来往往的人群夹杂小孩的欢呼声,争执声,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却平添一股现代的商业气息。
还未进得门,瞥见一院的绿意。叫得出叫不出名儿的植物,喧闹着挤嚷着,和那寂寞的秦砖汉瓦形成鲜明的对比。胡柚木雕花的门,刻字的青瓦砖则酝酿出古典韵味。院墙上泛着青苔的石刻二龙戏珠,一缸清幽幽的水,如宁静地撒在季节青绿的苔痕。有些想象便如三月的烟雾弥漫开去,在空中形成一个微笑的样子凝结在时间的河上,如古时的光阴曾泼洒出这么一方寂静和绿意。
进入大门,则是一个约四十平米的小院。小院中,一株郁郁葱葱的大树,将阳光分割开来。树下,一张小巧的木制的四方桌椅和两张小木椅,一座一茶,阴凉,若清风写意。院角落则凌乱的摆放着青瓷花盆,有的花盆中似乎还长着蝴蝶叶的乱草,平添一种闲适。
青瓦、翘檐、飞脊、墙一列是青灰的,透着含蓄的调子,门窗则是清漆,泛着原木黄褐的本色,整个小院含蓄雅致的味道扑面而来。
天井的左边进入则是堂屋。堂屋是古代宗族敬神供祖祭祀的聚会场所,因胡家三代为医,堂屋正中,供奉着医神孙思邈。神龛古风犹存,十分庄严肃穆。堂屋的两边分别为西厢和东厢,书房。
胡中林是大院主人,康熙年间,行医的祖上定居于此,他今年61岁,就住了61年。他热情的向每一个参观的游人详细的介绍每一处细致。如那墙上的各种木雕和他收藏的各种木雕。那些木雕,初看似乎很平常,但细看细品,竟各有其特色和含义。人物木雕,有文臣、武将、神仙、道士,各种各样栩栩如生,那不是浮雕,而是真正的立体雕塑,你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物的表情,那宝剑,那长枪,那佛尘,都细致如微,今人叹为观止。各种花的的木雕,牡丹、菊花、兰花,全部在一尺见方的门框内争奇斗艳,那木质的花瓣在人工的巧手下次第地展开,真实而分明,我用手轻轻地抚摸那花瓣,一种湿润的气息透过指尖,那是三百年前便留下的气息,那里面有工匠的辛劳,有一个商人的悲喜,还有儿女的欢喜和一年又一年的彩灯
那木雕内也蕴含着为人做事的道理。如人生最难吃的3碗面:场面,情面和人面。凡事也须有度,物极必反,享福要有度,吃苦要有度,行善要有度,处世,做人更要有度难为胡家主人这么大年纪,讲起这些缘由,却绘声绘色,让人神往回味。
我犹喜欢那书房。光滑的木质书桌,笔墨碾台,触摸处,似乎能透过指尖,穿越时空,看那青衫长袖挥舞出怎样的一段传奇。书桌旁则是一古色古香的榻榻米,备暂时修憩所用,流淌出一股慵懒和舒适。辛苦之余的享受是不是一种极致的幸福呢?
四、桓侯祠
学道街左拐,北街的尽头是一座中天楼。据说,当初修建很花了气力。不过,除了那些灯笼依旧守望,忧伤摇曳着依恋远方的诗句,反复咀嚼嘉陵江在记忆中那苦涩的味道外。似乎一无用处。
转过中天楼,来到西街,也就是桓侯祠了。
桓侯祠又名张飞庙。这样直呼,其实是有些不敬的。但想必不拘小节的张飞一定不会怪罪了。张飞庙其实很小。据说是因为曾历经火废,现存祠庙为明清重建的一组四合庭院式的建筑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和墓冢等组成,占地30余亩。
汉恒侯祠正门悬挂“汉恒侯祠”大木匾,内塑张飞战马,上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撰著的恒侯庙记碑。大殿五间,殿内正壁塑有清喜庆年间追封张飞为“恒侯大帝”的冠冕座像,左壁有张飞使用的兵器丈八矛和点钢鞭。左厢房陈列着10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右厢房内有张飞生前重要事迹的六组塑像。后殿为墓亭,塑有张飞威武像,范强、张达跪于两侧。张飞墓高8米,东西径22米,南北长32米。冢上林木葱茏,碧草如茵。
阳光在此时渐渐柔和了。地上是青绿的野草,它们几乎一直如此绿得让人嫉妒。翠绿的节依旧抽出鲜绿的嫩芽。叶芽尽力地伸展,全然不顾伸展到极至的那天,它也将发黄坠地。
我们穿堂过门。很快就观赏完张飞庙。因守门的人早打了招呼,大家尽快出来,快到关门时间了。
对于张飞,我们太熟悉。那黝黑的皮肤,铜铃一般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似钢针一般飞扬的胡须。他的故事,我们也太熟悉。三国里,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张飞。说不出理由。
但听导游说得那张飞之死。一代英魂就这样在范强和张达的误杀下魂飞魄散时,心里仍唏嘘不已。再顽强的生命也有终结。只一刀,便换得冥冥未来,却再无人明白,坠落尘埃的一份愁绝。
世人都道张飞原本五大三粗,且身材矮小。也许是因为屠夫出身的缘故。但有人却独道,张飞原本风流倜傥,有勇有谋。一双女儿能嫁得刘禅,让他终日享受温柔乡,不理朝政,想必一定倾国倾城。而拥有倾国倾城的女儿的张飞又怎可能如此粗俗貌丑呢?一段无法考证的历史,人们只照自己的想象去刻画。相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飞的“忠义”“英勇”永远在人间流传下来。被人们景仰着,崇拜着。
即使曾经是屠夫又如何?只时间的流水,清澈明晰,浸泡着流血的寂寞,洗刷着无法言喻的壮志与伤愁。
五、嘉陵江
暮色越来越长。
西天的晚霞给四围悄悄染上淡淡的紫色。西街上边的阆中中学依然人影晃动,窗户上学习的剪影给这样的黄昏添上一层生动。有些鸟儿开始丈量天空。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每一种姿势都那样舒展美丽。那正用心的学子们在这样的节日也不曾休息。是不是这样的一只鸟儿呢?都有一个翱翔万里的向往。
顺着西街,走到尽头就是犀牛码头。而嘉陵江就这样静静的流淌着。任万丈霞光将江水染成半江瑟瑟半江红。
从犀牛码头坐到华光楼码头,大约半个小时。这也在联票的范围内。我怕这样的暮色已让游船停岸。码头的一老人告诉我,这游船一直到8点都有。况且,现在,每晚的8点开始,嘉陵江会举行“江枫鱼火对情歌”的活动呢。
我和夫并肩坐在嘉陵江边。风很轻很柔。夕阳将彼此的脸镀成了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我们都没有拍照片。有些美有些感觉不是照片可以保存下来的。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