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启蒙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以后的两日,阿明被移到一间教室。教室完全搬空了,墙上却还留着黑板,一张地铺从黑板对面的墙脚直铺到三分之一处。一排朝南的窗户虽也都钉死,可到底挡不住阳光。即便是夜晚,也都半明着。有专人给他送饭,带他如厕。那人显然就在附近,阿明听得见说话和走动的声音,这样,阿明就不那么孤寂,处境也像是略明了了一些。更不期然的是。到第三日的晚上,这间“囚室”里,竟又来了一个人。
月光照耀中,那人悄然入门,先在门边立一会儿,然后挪到铺前,脱了鞋上铺。教室里的灯拆走了,铺这边正是黑影地,两人对了脸互相望望,都只见模糊的大概,各自在铺的两头,拉开被窝躺下了。第二日天亮,阿明睁开眼睛,一侧头,那新来的正看他。晨曦里,两人对视一阵,一个发现另一个是个孩子,一个发现另一个是个老头。在阿明的年纪,所谓老头亦不过是四十来岁,甚至更年轻。老头问道:早上几时起床?几时上厕所?一日吃几餐饭,又几时开饭?阿明看他很有纪律性的样子,好像对这样禁闭的日子有过经验,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了他。过了一时,果然有人敲门了。这边一老一小就穿衣起来,随来人洗漱如厕。老头注意到阿明赤了一只脚,一高一低地走路,问他鞋到哪里去了,阿明说来时就掉了。老头“哦”了一声,等人送饭来,就向那人要求给阿明一双鞋。那人不搭理,兀自出门去,不料老头大声喝道:日内瓦公约,日内瓦公约你晓得不晓得!阿明和那人都唬了一跳。那人停住脚步,看了老头,表情开始犹豫起来,这其实也是个孩子。停了一会,复又退出去。阿明心跳着问老头:什么是日内瓦公约?老头说: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公约协定。阿明说:他们不会知道的。老头狡黠地映映眼,说:不知道才唬得住!果然,收饭碗时,带来了一双鞋,扔在地上,老头又朝阿(目夾)(目夾)眼。
老头长了一张枣核脸,疏眉淡眼,有些顽童似的神情,这就使这张脸生动起来了。自一早从铺上起来后,老头就再没上铺,而是双手抱膝端正坐在铺边。在他来之前,阿明都是躺在铺上度过的,没有人干涉他,也是因为缺一只鞋。现在他就坐到了老头身边,两人规矩坐着。老头问他:你是什么人?阿明不知该怎么回答,于是反问道:你是什么人?老头悄了声息说出三个字:走资派。他的顽童神情使这回答变得好笑。坐了一会儿,阿明说:可以躺下,他们不管的。老头却不同意,说还是坐着好,让他也坐着。阿明无奈,继续与老头并肩坐着。老头说: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制度。什么制度啊,囚禁的制度?阿明流露出不满,他们这么坐着,囚禁变得更正式了。老头却说:不,是生活的制度。阿明这就有些好奇了,向老头请教“生活的制度”是什么意思。老头回答:晨钟暮鼓,三餐一宿。阿明嫌太简单,老头说:简单,你却做不到。阿明辩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需要。老头又不同意了,怎么不需要?很需要。阿明说至少在目下的境地不需要,既不上学,又不劳动。老头说:我们是停止了活动,可是,时间,空间都还在运行,我们要合上它们的脚步。阿明有些迷糊:怎么合上脚步?老头继续说:所以,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些仪式,比如起床,就是告诉自己,白昼开始了;睡觉呢,则是进入夜晚了——正说着,门上敲了几下,于是——吃午饭,自昼过去一半了。就此打住。
老头姓王,于一九一九年出生于沪上一户工商家庭,曾留学美国,攻读数学,回国后在中学任教,后任校长。自文化革命开始,他一度被打倒,一度被解放,再被打倒,然后,就被带来此处。这些是他与阿明“交流案情”时告知的。对了王校长的“罪行”阿明不免感到惭愧了,他什么都来不及做,忽然就落到这么一个境地,他都觉得对不起王校长,他有什么资格与王校长同囚一室?现在,他已经开始崇拜王校长了。阿明不禁更加感到糊涂,他被他们抓到这里,和成就卓著的王校长一起,究竟是为什么呢?王校长安慰道: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解这道题吧,我考虑,可以用约分的方法——年龄,不一样,除不尽,排除;身份,你是学生,我是老师,除不尽,排除;家庭出身,我是工商,你是职员,也除不尽,排除;政治面貌,你是红卫兵——阿明插言道:我只是一个画匠——就叫宣传员吧,王校长说,我是走资派,还是除不尽,排除;婚姻状况,你未婚,我已婚并育有一儿一女,再排除——王校长笑了,只剩下一个公约数,性别,我与你都是男性。这一回,阿明也笑了,这是他闪禁在此之后第一次笑。忽然间,王校长直起了身子,向阿明问道:刚才你说你是什么,画匠?阿明不由紧张起来,不晓得王校长有什么新发现。王校长沉吟着,慢慢说道:阿明,你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阿明怔忡着点点头,不晓得这与他们的处境有什么关系。王校长沉思道:你看,那个收藏家,收藏了芭蕾舞演员,足球明星,还有数学家我就是那个数学家,你呢,是芭蕾舞演员,哦不,你是那个足球中锋——这就是我们的公约数,我们都是天才!阿明立刻起来反对:我算什么天才!你当然算!王校长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这情形不知怎么让阿明想到阿援,幼年的阿援,他有些难为情地抽回手,心里却很感动。王校长继续他的思路:我们被收藏起来,收藏起来做什么呢?王校长的推理再一次遇到障碍,进行不下去了。可他并不放弃已有的成果,认定“天才”就是他们的公约数。然而,自此,他们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就是数学。
数学是什么?阿明问王校长,王校长脸上又露出狡黠的笑容,变成一个顽童,老顽童。他反诘:绘画是什么?阿明红了脸:我哪能知道,我不过是瞎域。王校长并不放过:瞎画也是画,换一个问法好了,怎么瞎画的?阿明脸更红了:涂涂抹抹。涂抹什么呢?王校长耐心地问。人啊,物啊,阿明说。王校长接着问:这些人和物都是你看见并且认识的?当然不全是,阿明穷于应付了。王校长并不罢休: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样子的?阿明简直要哭出来了:这总知道的,世界上的人和物大致都差不多,没看见这个也看见过那个。好!王校长击一下掌,通过了。很好,就是说,绘画是用笔和颜色把你看见的事物的形状描画在纸上,大概差不多吧!阿明基本同意。有一点数学和绘画相像,王校长说,也是要描绘事物的形,但数学描绘的事物却不像你们描绘的那么具体,而是抽象的,所以我们的工具也是抽象的,就是“数”总起来说,数学就是“数”和“形”这一回轮到阿明发问了:你们的“形”和我们的“形”也就是你们描绘的事物和我们描绘的事物有没有联系?王校长很欢迎阿明的问题,他笑得几乎称得上灿烂:最初的时候,我说的最初是几千年之前,古埃及的时候,应是有些关系的“几何”的概念就是来自尼罗河泛滥,计算涨水退水,清理河道的工作,但是发展到后来,就离现实远去,越来越没联系了。阿明再追问:那么它的描绘是在什么地方进行——阿明发现提问变得有难度了,他也学王校长,用比喻的说法——我们的绘画是在纸或者画布,哪怕是一面墙,总归有个地方——王校长帮他说出了这个意思:载体,你说的是“载体”?阿明同意。思维,王校长回答说。阿明感到了茫然。王校长兴奋起来:思维其实也是具体的,举个例子,古希腊有个数学家,也是哲学家,芝诺,他有一个著名的悖论,他说阿基利斯追不上乌龟,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条件,就是让那乌龟先开步走那么一小点路。阿明也兴奋起来:这话怎么说?阿基利斯只跨一大步就够乌龟爬老半天!王校长站起来:我们必须从实际中脱离,站在逻辑的空间里。阿明也站起来了:好,你说!王校长就说:你听好,开始,乌龟爬出一小程,阿基利斯举步,乌龟已经在跑第二程了。阿明笑了:可是阿基利斯的一步抵得乌龟无数步呢!王校长笑得更快乐了:无论他速度多快,他总是跑在中途,跑过一半,再跑过下一半的一半,永远是在中途,而乌龟已经开始下一程了。阿明说:你在讲什么呀!王校长说:我就在讲这个!
王校长走到黑板前,拾起半根粉笔,画一条横线:阿基利斯跑到一半——他在二分之一处划一点——阿基利斯再跑到一半——他在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处再划一点——阿基利斯又跑到一半——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处一点——这是永无止境,阿基利斯永远是要先抵达一半,再到终点。这一回阿明清楚了,他很有把握地在线底下划一道:这条线全长多少?王校长说:你又落到现实的窠臼,不是说,这是另一个“载体”!于是,阿明又陷入茫然。这时候,门上敲了两下,开饭了!
下一日,阿明又提出问题:这有意义吗?王校长欣然道:有啊!什么意义呢?阿明不解,王校长考虑一会,给阿明出了一道题:一个牧人,一头羊,一条狼,还有一棵白菜,要过河;一条小船只能乘牧人自己,外加一头羊,或者一条狼,或者一棵菜;而狼要吃羊,羊又会吃白菜,问你,牧人怎样才能将羊... -->>
以后的两日,阿明被移到一间教室。教室完全搬空了,墙上却还留着黑板,一张地铺从黑板对面的墙脚直铺到三分之一处。一排朝南的窗户虽也都钉死,可到底挡不住阳光。即便是夜晚,也都半明着。有专人给他送饭,带他如厕。那人显然就在附近,阿明听得见说话和走动的声音,这样,阿明就不那么孤寂,处境也像是略明了了一些。更不期然的是。到第三日的晚上,这间“囚室”里,竟又来了一个人。
月光照耀中,那人悄然入门,先在门边立一会儿,然后挪到铺前,脱了鞋上铺。教室里的灯拆走了,铺这边正是黑影地,两人对了脸互相望望,都只见模糊的大概,各自在铺的两头,拉开被窝躺下了。第二日天亮,阿明睁开眼睛,一侧头,那新来的正看他。晨曦里,两人对视一阵,一个发现另一个是个孩子,一个发现另一个是个老头。在阿明的年纪,所谓老头亦不过是四十来岁,甚至更年轻。老头问道:早上几时起床?几时上厕所?一日吃几餐饭,又几时开饭?阿明看他很有纪律性的样子,好像对这样禁闭的日子有过经验,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了他。过了一时,果然有人敲门了。这边一老一小就穿衣起来,随来人洗漱如厕。老头注意到阿明赤了一只脚,一高一低地走路,问他鞋到哪里去了,阿明说来时就掉了。老头“哦”了一声,等人送饭来,就向那人要求给阿明一双鞋。那人不搭理,兀自出门去,不料老头大声喝道:日内瓦公约,日内瓦公约你晓得不晓得!阿明和那人都唬了一跳。那人停住脚步,看了老头,表情开始犹豫起来,这其实也是个孩子。停了一会,复又退出去。阿明心跳着问老头:什么是日内瓦公约?老头说:关于战俘待遇的国际公约协定。阿明说:他们不会知道的。老头狡黠地映映眼,说:不知道才唬得住!果然,收饭碗时,带来了一双鞋,扔在地上,老头又朝阿(目夾)(目夾)眼。
老头长了一张枣核脸,疏眉淡眼,有些顽童似的神情,这就使这张脸生动起来了。自一早从铺上起来后,老头就再没上铺,而是双手抱膝端正坐在铺边。在他来之前,阿明都是躺在铺上度过的,没有人干涉他,也是因为缺一只鞋。现在他就坐到了老头身边,两人规矩坐着。老头问他:你是什么人?阿明不知该怎么回答,于是反问道:你是什么人?老头悄了声息说出三个字:走资派。他的顽童神情使这回答变得好笑。坐了一会儿,阿明说:可以躺下,他们不管的。老头却不同意,说还是坐着好,让他也坐着。阿明无奈,继续与老头并肩坐着。老头说: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制度。什么制度啊,囚禁的制度?阿明流露出不满,他们这么坐着,囚禁变得更正式了。老头却说:不,是生活的制度。阿明这就有些好奇了,向老头请教“生活的制度”是什么意思。老头回答:晨钟暮鼓,三餐一宿。阿明嫌太简单,老头说:简单,你却做不到。阿明辩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需要。老头又不同意了,怎么不需要?很需要。阿明说至少在目下的境地不需要,既不上学,又不劳动。老头说:我们是停止了活动,可是,时间,空间都还在运行,我们要合上它们的脚步。阿明有些迷糊:怎么合上脚步?老头继续说:所以,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些仪式,比如起床,就是告诉自己,白昼开始了;睡觉呢,则是进入夜晚了——正说着,门上敲了几下,于是——吃午饭,自昼过去一半了。就此打住。
老头姓王,于一九一九年出生于沪上一户工商家庭,曾留学美国,攻读数学,回国后在中学任教,后任校长。自文化革命开始,他一度被打倒,一度被解放,再被打倒,然后,就被带来此处。这些是他与阿明“交流案情”时告知的。对了王校长的“罪行”阿明不免感到惭愧了,他什么都来不及做,忽然就落到这么一个境地,他都觉得对不起王校长,他有什么资格与王校长同囚一室?现在,他已经开始崇拜王校长了。阿明不禁更加感到糊涂,他被他们抓到这里,和成就卓著的王校长一起,究竟是为什么呢?王校长安慰道:不要着急,让我们一起来解这道题吧,我考虑,可以用约分的方法——年龄,不一样,除不尽,排除;身份,你是学生,我是老师,除不尽,排除;家庭出身,我是工商,你是职员,也除不尽,排除;政治面貌,你是红卫兵——阿明插言道:我只是一个画匠——就叫宣传员吧,王校长说,我是走资派,还是除不尽,排除;婚姻状况,你未婚,我已婚并育有一儿一女,再排除——王校长笑了,只剩下一个公约数,性别,我与你都是男性。这一回,阿明也笑了,这是他闪禁在此之后第一次笑。忽然间,王校长直起了身子,向阿明问道:刚才你说你是什么,画匠?阿明不由紧张起来,不晓得王校长有什么新发现。王校长沉吟着,慢慢说道:阿明,你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叫做中锋在黎明前死去。阿明怔忡着点点头,不晓得这与他们的处境有什么关系。王校长沉思道:你看,那个收藏家,收藏了芭蕾舞演员,足球明星,还有数学家我就是那个数学家,你呢,是芭蕾舞演员,哦不,你是那个足球中锋——这就是我们的公约数,我们都是天才!阿明立刻起来反对:我算什么天才!你当然算!王校长热情地握住他的手,这情形不知怎么让阿明想到阿援,幼年的阿援,他有些难为情地抽回手,心里却很感动。王校长继续他的思路:我们被收藏起来,收藏起来做什么呢?王校长的推理再一次遇到障碍,进行不下去了。可他并不放弃已有的成果,认定“天才”就是他们的公约数。然而,自此,他们开始了一个新的话题,就是数学。
数学是什么?阿明问王校长,王校长脸上又露出狡黠的笑容,变成一个顽童,老顽童。他反诘:绘画是什么?阿明红了脸:我哪能知道,我不过是瞎域。王校长并不放过:瞎画也是画,换一个问法好了,怎么瞎画的?阿明脸更红了:涂涂抹抹。涂抹什么呢?王校长耐心地问。人啊,物啊,阿明说。王校长接着问:这些人和物都是你看见并且认识的?当然不全是,阿明穷于应付了。王校长并不罢休: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样子的?阿明简直要哭出来了:这总知道的,世界上的人和物大致都差不多,没看见这个也看见过那个。好!王校长击一下掌,通过了。很好,就是说,绘画是用笔和颜色把你看见的事物的形状描画在纸上,大概差不多吧!阿明基本同意。有一点数学和绘画相像,王校长说,也是要描绘事物的形,但数学描绘的事物却不像你们描绘的那么具体,而是抽象的,所以我们的工具也是抽象的,就是“数”总起来说,数学就是“数”和“形”这一回轮到阿明发问了:你们的“形”和我们的“形”也就是你们描绘的事物和我们描绘的事物有没有联系?王校长很欢迎阿明的问题,他笑得几乎称得上灿烂:最初的时候,我说的最初是几千年之前,古埃及的时候,应是有些关系的“几何”的概念就是来自尼罗河泛滥,计算涨水退水,清理河道的工作,但是发展到后来,就离现实远去,越来越没联系了。阿明再追问:那么它的描绘是在什么地方进行——阿明发现提问变得有难度了,他也学王校长,用比喻的说法——我们的绘画是在纸或者画布,哪怕是一面墙,总归有个地方——王校长帮他说出了这个意思:载体,你说的是“载体”?阿明同意。思维,王校长回答说。阿明感到了茫然。王校长兴奋起来:思维其实也是具体的,举个例子,古希腊有个数学家,也是哲学家,芝诺,他有一个著名的悖论,他说阿基利斯追不上乌龟,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条件,就是让那乌龟先开步走那么一小点路。阿明也兴奋起来:这话怎么说?阿基利斯只跨一大步就够乌龟爬老半天!王校长站起来:我们必须从实际中脱离,站在逻辑的空间里。阿明也站起来了:好,你说!王校长就说:你听好,开始,乌龟爬出一小程,阿基利斯举步,乌龟已经在跑第二程了。阿明笑了:可是阿基利斯的一步抵得乌龟无数步呢!王校长笑得更快乐了:无论他速度多快,他总是跑在中途,跑过一半,再跑过下一半的一半,永远是在中途,而乌龟已经开始下一程了。阿明说:你在讲什么呀!王校长说:我就在讲这个!
王校长走到黑板前,拾起半根粉笔,画一条横线:阿基利斯跑到一半——他在二分之一处划一点——阿基利斯再跑到一半——他在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处再划一点——阿基利斯又跑到一半——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处一点——这是永无止境,阿基利斯永远是要先抵达一半,再到终点。这一回阿明清楚了,他很有把握地在线底下划一道:这条线全长多少?王校长说:你又落到现实的窠臼,不是说,这是另一个“载体”!于是,阿明又陷入茫然。这时候,门上敲了两下,开饭了!
下一日,阿明又提出问题:这有意义吗?王校长欣然道:有啊!什么意义呢?阿明不解,王校长考虑一会,给阿明出了一道题:一个牧人,一头羊,一条狼,还有一棵白菜,要过河;一条小船只能乘牧人自己,外加一头羊,或者一条狼,或者一棵菜;而狼要吃羊,羊又会吃白菜,问你,牧人怎样才能将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