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www.yanqingzw.com,苏东坡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閉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
常以謂人之至樂,莫若身無病而心無憂,我則無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則予安得全其樂乎?故所至常蓄善樂,有求則與之。而尤善釀酒以飲客。或日:"子無病而多蓄樂,不飲而多釀酒,勞己以為人,何也?"予笑日:"病者得樂,吾為之體輕;飲者團于酒,吾為之酣適。蓋專以自為也。"
東皋子待詔門下省,日給酒三升。其弟靜問日:"待詔樂乎?"日:"待詔何所樂?但美醞三升殊可戀耳。"今嶺南法不禁酒,子既得自釀,月用米一斛,得酒六鬥。而南雄、廣、惠、循、梅五太守間複以酒遷予。略計其所獲,殆過于東皋子矣。然東皋子自謂五鬥先生,則日給三鬥,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予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東皋子與仲長子光游,好養性服食,預刻死日,自為墓誌。予蓋友其人于千載,或庶幾焉。
蘇東坡寫過一篇"酒頌"。即便不解杯中趣的人,讀了他描寫陶然微醉的快樂,也會為之神往的。
濁酵有妙理賦:
酒勿嫌濁,人當取醇。失憂心于昨夢,信妙理之疑神伊人之生,以酒為命。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稻米無知,豈解窮理?翰英有毒,安能發性?乃如神物之自然,蓋與天工而相並。得時行道,我則師齊相之飲醇;遠害全身,我則學徐公之中聖。湛若秋露,穆如春風。疑宿雲之解駁,漏朝日之域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兀爾坐忘,浩然天縱。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座中客滿,惟憂百磕之空。身后名輕,但覺一杯之重。今夫明月之珠,不可以儒,夜光之壁,不可以鋪。芻豢飽我而不我覺,布帛懊我而不我娛。惟此君獨遊萬物之表,蓋天下不可一日而無。在醉常醒,孰是狂人之樂;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
蘇東坡不但是酒的鑒賞家和試驗者,他還自己造酒喝。他在定州短短一段時期,他曾試做橘子酒和松灑,松酒甜而微苦。在他寫的"松酒賦"裏,他曾提到松脂的蒸餾法,但是如何制酒卻未明言。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而且生平第一次品嘗中國南方的特產"酒子"。酒子是在米酒還未曾充分發酵時取出來的,所以其中酒精成分甚少,實際上有些像稍帶酸味的啤酒。有一次,在一首詩前的小序中他說他一面濾酒,一面喝個不停,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他說了"真一酒"的做法。這種酒是白麵粉、糯米、清例的泉水這神聖的三一體之精華,做成之后,酒色如玉。上等麵粉展釀粉,揉成面鞠餅,掛起來幹兩個月;然后煮上一斗米,在取出之后用水沖淨,晾乾;再拿三兩翻餅,軋成細粉,與米和勻,放入甕中,壓擠極緊,中間留一圓錐形小坑,在中間低處流出酒液時,把剛才留下的一部分卻粉灑在中間低處。等酒液已經夠多,把壓緊的米切開,放入新煮好的米,其比例為一鬥舊米加入三升新米,再加進兩碗開水,過了大約三天到五天,便釀成了六升的好酒。但是時間的長短,也要看天氣如何而定。在熱天,酵母要減少半兩。
說公道話,蘇東坡在做酒方面,只是個外行中的內行,而不是個真正內行。做酒只是他的業餘嗜好而已。在他去世之后,過和邁兩個兒子常被人問到他父親做各種酒的方法,尤其是在蘇東坡詩和書信中常提到的桂酒。兩個兒子都大笑。二子過說:"先父只是喜歡試驗罷了,他只試過一兩次。桂酒嘗來猶如屠蘇酒。"蘇東坡大概是太性急,不能契而不舍研究個透徹。據說嘗過他在黃州做的蜜酒的人,都有幾次腹瀉。
在哲宗紹聖三年(一0九五)四月十九日,他的堂妹去世。真是不幸,她的名字始終未能傳下來,蘇東坡只是稱她"堂妹",或"小二娘"。她丈夫寫給蘇東坡的信報告這個噩耗,竟走了三個月。蘇東坡對堂妹的鍾愛並未少減,這一點在幾年前他寫信給一個親戚,可以證明,因為那封信裏他說一次旅行時未能到常州去看她,始終引以為憾。在最后一年,她與丈夫顯然是遷到蘇東坡為官的定州去居住。她丈夫柳仲遠,是一個方正的貧儒,並未考中科舉,但甚喜收藏字畫。蘇東坡在京都時,他曾去拜望蘇東坡,蘇東坡曾以書畫相贈。蘇東坡在給程之才的信裏,提到堂妹的死訊,說自己"情懷割裂",在給堂妹的兒子的信裏,也說"此心如割"。用這類說法表示傷懷,在中文裏雖非什麼特殊,但所表示的仍是很深的傷懷。
他為堂妹寫的祭文,顯然是得到噩耗之后寫的,這篇祭文頗有真誠感觸,顯示出一往情深之致。文中說,他祖父所有的孫子,只有四個尚在。那四個是東坡、子由、子安(他伯父之子,在家鄉為弟兄們照料祖瑩),另一個便是這位堂妹。說她"慈孝溫文,事姑如母,敬夫如賓"。隨后談到私人的感受。他盼她的兩個兒子能長大成人,能夠光耀門媚。祭文上說:"一秀不實,何辜于神,謂當百年,觀此勝振。雲何俯仰,一螫再呻。救藥靡及,庵為空雲。萬里海涯,百日計聞。柑棺何在,夢淚儒茵。長號北風,寓此一搏。"
一年之后,她丈夫也去世,靈樞南運至靖江附近的老家安葬。
蘇東坡到惠州不久,得到一個消息,頗使他心中焦慮。在過去四十二年中,自從他姐姐去世,他父親公開指責他內兄家之后,他和弟弟子由就一直沒和內兄程之才通信或交談,但只和程家其他弟兄有書信來往。章停聽到這件親家嫌隙,他就特派程之才專程南下擔任提刑,處理重大訴訟和上訴的案件。在哲宗紹聖二年(一0九五)正月,他到了廣州,是蘇東坡到了惠州的三四個月之后,蘇東坡摸不清楚程之才究竟是否已把過去的事置諸腦后,所以完全不知道會有何等情況發生,由于一個朋友的關係,蘇東坡給程之才寫了一封客氣禮貌的信,因而知道程之才要在三月到惠州。確知他別無他意之后,蘇東坡派兒子過在他來時去接他,並且帶著一封歡迎信,自稱:"杜門自屏,省窮念咎。"程之才此時已然年老,年約六十歲。事實是程之才頗想彌補過去的嫌隙,重獲此一門貴親的友誼。他向蘇東坡懇求為他曾祖父(蘇東坡的外曾祖父)寫一篇墓誌銘。也許是親戚畢竟是親戚;也許是眉山城皆以蘇東坡此位大文豪為榮,而程之才也頗有此榮譽感。于是雙方的關係又顯得真正親熱起來,由雙方交換很多信件詩文,蘇東坡也對他有所請求。在惠州過了十天,程之才又出發視察,不過那一年大部分時光他在廣州附近度過。
有程之才在,並且憑藉他的友情,蘇東坡得以對地方頗有建樹。雖然蘇東坡已無權副署好多公文,可是他卻充分利用他對程之才的影響力。他對朝廷高層政治固然是已告斷絕,可是對鄰人和當地百姓的福利,他還是視為己任。倘若有什麼事非法越理,他若能運用勢力予以糾正,他不會坐視不顧。紹聖三年正月元旦,博羅大火,使蘇東坡大為震驚。全城付之一炬。地方官對無家可歸的百姓都有救濟,臨時搭有篷帳供災民居住,並嚴防搶劫。官家衙署完全焚毀,全需重建。蘇東坡恐怕那些官衙的積弊惡習又要發生。他怕官方在重建此一城鎮時,又要乘機剝削人民,而地方政府會徵用物資民工。他建議程之才令當地政府在市場公開購買,禁止徵集民間物資,徵用民工。他指出來,否則"害民又甚于火災"。
他站在惠州街上,看到使他十分痛心的事。看見農夫滿車裝著穀子去向當地政府繳納捐稅。因為豐收,穀價下跌,政府拒絕收取穀子。這正是蘇東坡要管的事。他一探詢,才知道政府要的是現款,因為穀價太低。農民必須在低價市場將穀子賣出,才能得到現款,可是農民須要繳納的捐稅現款卻按糧價高時計算。結果,農民欠一個糧稅,卻得賣兩鬥穀子才夠繳納。蘇東坡給程之才寫了一封長信,內容雄辯滔滔,言詞峻切,就仿佛以前上皇太后的表章一樣,這樣把此衙署積弊揭發無遺,指為向農民純然勒索。他請程之才和當地的稅吏和運輸官舉行一次會議,並建議當地政府當依穀物市價向農民徵稅。數月之后,他聽說那三位官員已經決定向朝廷聯合呈請,他十分高興。
他現在開始關心惠州城的諸種改善革新事宜。他還是一秉過去喜愛建設的天性,經過與程之才、幾位太守與縣令會商,建築了兩座橋,一個在河上,一個在惠州湖上。為興建這兩座橋,子由的太太捐出不少朝廷當年賞賜她的金幣。在忙于進行這項工程時,他又做了另外一件事,特別受地方居民的敬仰,就是把無主野墳的骸骨重建一大家埋葬之。重新安葬之后,他寫了一篇祭文,安慰那些無名死者。他相信,那些死者不是平民,便是兵卒。他頗以那些骸骨有些殘缺不完,必須合葬為歉,只希望那些陰魂和睦相處,猶如一個大家庭一樣。他又在城西修了一座放生池。這純然是佛教思想,其基本觀念是輪回思想,相信那些魚也許前生是人身。魚類一放入此一放生池內,則生命安全無虞。那個池塘即名為"蘇東坡放生池",直到清末,當地士紳百姓,還保持在節慶之日,去買魚放生的風俗。
他常對做些小事感到興趣。一件新奇的東西,在幾年之前很使他著迷,那時他正貶滴在黃州,那件東西叫做"浮馬",是插秧用的。插秧是累得腰酸腿疼的事,農夫必須在水田中涉水而行,整天彎著腰肢勞做。浮馬就像在水面飄浮的一隻小船,農人可以坐在上面插秧,用腿當做槳移動,馬頭正好用來盛稻秧。這種東西既可使工作進行快速,又可以節省勞力。他想把這種東西向南方推廣應用。他對此事非常熱心,在給朋友的信裏他多次提到。他給一位太守送行時,曾經告說他要推廣浮馬的應用,並且說,為太守成功之道,在于"使民不畏吏"。
蘇東坡既已失去權力地位,又為當政者所不喜,壯年時致君于堯舜與改變帝國之命運等雄心壯志,已不復當年氣概。如今只是惠州一國民而已,他的事也就是鄰居翟秀才和林太太的事,這位林太太是釀酒的,總是賒給他酒喝。他的朋友是道士吳復古、陸惟謙,和羅浮的僧人。他在學者、太守、縣令之中,也有不少朋友。
他雖然不能做官,他還可以做個熱心公益的國民。廣州為廣東之省會,近在颶尺,太守王古也是他的朋友。蘇東坡因為知道廣州有瘟疫流行,就寫信給王古,提議籌備一筆基金,做創立公家醫院之用,就和以前他在杭州所力的一樣。廣州人和杭州人一樣,也是以飲水問題為苦,疾病易于流行也與此有關。他認識一個道士,那個道士有一套引山泉入廣州城的完整計畫。廣州城內有一口好井,只能供官家用。不過,廣州城七裏之外,在一個比廣州尚能新居多的地方,有了良好的泉水。蘇東坡把那個道士的引水計畫向王古提出,並且建議建設水管引泉水進城。水管可用大竹管做,此種大竹子在廣東東部生產甚多。在山泉所在地須要建一石頭水庫,用五根大竹管從此水庫引水到廣州城中另一石頭水庫。蘇東坡對水管的製造,說明得十分詳細,因為他在故鄉曾經見過。竹管介面處用麻縛緊,外面塗上厚漆,以防漏水。每一段竹管要開一小口,以竹撅堵塞,倘竹管之中有閉塞不通,便打開此小口檢查。他估計約有一萬根大約即可敷用。但是這些大竹管必須時常檢查,也要按期換新,就如同現代鐵道的枕木一樣。必須有官吏時常視察,每年必須從廣東東部採購此種大竹筒備用。他怕給他朋友招不必要的麻煩,他告訴王太守切莫讓人知道是他出的主意,因為當權派對他厭惡。但是王太守后來卻因"妄賑饑民"之罪而被革職。
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閉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
常以謂人之至樂,莫若身無病而心無憂,我則無是二者。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予前,則予安得全其樂乎?故所至常蓄善樂,有求則與之。而尤善釀酒以飲客。或日:"子無病而多蓄樂,不飲而多釀酒,勞己以為人,何也?"予笑日:"病者得樂,吾為之體輕;飲者團于酒,吾為之酣適。蓋專以自為也。"
東皋子待詔門下省,日給酒三升。其弟靜問日:"待詔樂乎?"日:"待詔何所樂?但美醞三升殊可戀耳。"今嶺南法不禁酒,子既得自釀,月用米一斛,得酒六鬥。而南雄、廣、惠、循、梅五太守間複以酒遷予。略計其所獲,殆過于東皋子矣。然東皋子自謂五鬥先生,則日給三鬥,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予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東皋子與仲長子光游,好養性服食,預刻死日,自為墓誌。予蓋友其人于千載,或庶幾焉。
蘇東坡寫過一篇"酒頌"。即便不解杯中趣的人,讀了他描寫陶然微醉的快樂,也會為之神往的。
濁酵有妙理賦:
酒勿嫌濁,人當取醇。失憂心于昨夢,信妙理之疑神伊人之生,以酒為命。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稻米無知,豈解窮理?翰英有毒,安能發性?乃如神物之自然,蓋與天工而相並。得時行道,我則師齊相之飲醇;遠害全身,我則學徐公之中聖。湛若秋露,穆如春風。疑宿雲之解駁,漏朝日之域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兀爾坐忘,浩然天縱。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座中客滿,惟憂百磕之空。身后名輕,但覺一杯之重。今夫明月之珠,不可以儒,夜光之壁,不可以鋪。芻豢飽我而不我覺,布帛懊我而不我娛。惟此君獨遊萬物之表,蓋天下不可一日而無。在醉常醒,孰是狂人之樂;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腴。
蘇東坡不但是酒的鑒賞家和試驗者,他還自己造酒喝。他在定州短短一段時期,他曾試做橘子酒和松灑,松酒甜而微苦。在他寫的"松酒賦"裏,他曾提到松脂的蒸餾法,但是如何制酒卻未明言。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而且生平第一次品嘗中國南方的特產"酒子"。酒子是在米酒還未曾充分發酵時取出來的,所以其中酒精成分甚少,實際上有些像稍帶酸味的啤酒。有一次,在一首詩前的小序中他說他一面濾酒,一面喝個不停,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裏,他說了"真一酒"的做法。這種酒是白麵粉、糯米、清例的泉水這神聖的三一體之精華,做成之后,酒色如玉。上等麵粉展釀粉,揉成面鞠餅,掛起來幹兩個月;然后煮上一斗米,在取出之后用水沖淨,晾乾;再拿三兩翻餅,軋成細粉,與米和勻,放入甕中,壓擠極緊,中間留一圓錐形小坑,在中間低處流出酒液時,把剛才留下的一部分卻粉灑在中間低處。等酒液已經夠多,把壓緊的米切開,放入新煮好的米,其比例為一鬥舊米加入三升新米,再加進兩碗開水,過了大約三天到五天,便釀成了六升的好酒。但是時間的長短,也要看天氣如何而定。在熱天,酵母要減少半兩。
說公道話,蘇東坡在做酒方面,只是個外行中的內行,而不是個真正內行。做酒只是他的業餘嗜好而已。在他去世之后,過和邁兩個兒子常被人問到他父親做各種酒的方法,尤其是在蘇東坡詩和書信中常提到的桂酒。兩個兒子都大笑。二子過說:"先父只是喜歡試驗罷了,他只試過一兩次。桂酒嘗來猶如屠蘇酒。"蘇東坡大概是太性急,不能契而不舍研究個透徹。據說嘗過他在黃州做的蜜酒的人,都有幾次腹瀉。
在哲宗紹聖三年(一0九五)四月十九日,他的堂妹去世。真是不幸,她的名字始終未能傳下來,蘇東坡只是稱她"堂妹",或"小二娘"。她丈夫寫給蘇東坡的信報告這個噩耗,竟走了三個月。蘇東坡對堂妹的鍾愛並未少減,這一點在幾年前他寫信給一個親戚,可以證明,因為那封信裏他說一次旅行時未能到常州去看她,始終引以為憾。在最后一年,她與丈夫顯然是遷到蘇東坡為官的定州去居住。她丈夫柳仲遠,是一個方正的貧儒,並未考中科舉,但甚喜收藏字畫。蘇東坡在京都時,他曾去拜望蘇東坡,蘇東坡曾以書畫相贈。蘇東坡在給程之才的信裏,提到堂妹的死訊,說自己"情懷割裂",在給堂妹的兒子的信裏,也說"此心如割"。用這類說法表示傷懷,在中文裏雖非什麼特殊,但所表示的仍是很深的傷懷。
他為堂妹寫的祭文,顯然是得到噩耗之后寫的,這篇祭文頗有真誠感觸,顯示出一往情深之致。文中說,他祖父所有的孫子,只有四個尚在。那四個是東坡、子由、子安(他伯父之子,在家鄉為弟兄們照料祖瑩),另一個便是這位堂妹。說她"慈孝溫文,事姑如母,敬夫如賓"。隨后談到私人的感受。他盼她的兩個兒子能長大成人,能夠光耀門媚。祭文上說:"一秀不實,何辜于神,謂當百年,觀此勝振。雲何俯仰,一螫再呻。救藥靡及,庵為空雲。萬里海涯,百日計聞。柑棺何在,夢淚儒茵。長號北風,寓此一搏。"
一年之后,她丈夫也去世,靈樞南運至靖江附近的老家安葬。
蘇東坡到惠州不久,得到一個消息,頗使他心中焦慮。在過去四十二年中,自從他姐姐去世,他父親公開指責他內兄家之后,他和弟弟子由就一直沒和內兄程之才通信或交談,但只和程家其他弟兄有書信來往。章停聽到這件親家嫌隙,他就特派程之才專程南下擔任提刑,處理重大訴訟和上訴的案件。在哲宗紹聖二年(一0九五)正月,他到了廣州,是蘇東坡到了惠州的三四個月之后,蘇東坡摸不清楚程之才究竟是否已把過去的事置諸腦后,所以完全不知道會有何等情況發生,由于一個朋友的關係,蘇東坡給程之才寫了一封客氣禮貌的信,因而知道程之才要在三月到惠州。確知他別無他意之后,蘇東坡派兒子過在他來時去接他,並且帶著一封歡迎信,自稱:"杜門自屏,省窮念咎。"程之才此時已然年老,年約六十歲。事實是程之才頗想彌補過去的嫌隙,重獲此一門貴親的友誼。他向蘇東坡懇求為他曾祖父(蘇東坡的外曾祖父)寫一篇墓誌銘。也許是親戚畢竟是親戚;也許是眉山城皆以蘇東坡此位大文豪為榮,而程之才也頗有此榮譽感。于是雙方的關係又顯得真正親熱起來,由雙方交換很多信件詩文,蘇東坡也對他有所請求。在惠州過了十天,程之才又出發視察,不過那一年大部分時光他在廣州附近度過。
有程之才在,並且憑藉他的友情,蘇東坡得以對地方頗有建樹。雖然蘇東坡已無權副署好多公文,可是他卻充分利用他對程之才的影響力。他對朝廷高層政治固然是已告斷絕,可是對鄰人和當地百姓的福利,他還是視為己任。倘若有什麼事非法越理,他若能運用勢力予以糾正,他不會坐視不顧。紹聖三年正月元旦,博羅大火,使蘇東坡大為震驚。全城付之一炬。地方官對無家可歸的百姓都有救濟,臨時搭有篷帳供災民居住,並嚴防搶劫。官家衙署完全焚毀,全需重建。蘇東坡恐怕那些官衙的積弊惡習又要發生。他怕官方在重建此一城鎮時,又要乘機剝削人民,而地方政府會徵用物資民工。他建議程之才令當地政府在市場公開購買,禁止徵集民間物資,徵用民工。他指出來,否則"害民又甚于火災"。
他站在惠州街上,看到使他十分痛心的事。看見農夫滿車裝著穀子去向當地政府繳納捐稅。因為豐收,穀價下跌,政府拒絕收取穀子。這正是蘇東坡要管的事。他一探詢,才知道政府要的是現款,因為穀價太低。農民必須在低價市場將穀子賣出,才能得到現款,可是農民須要繳納的捐稅現款卻按糧價高時計算。結果,農民欠一個糧稅,卻得賣兩鬥穀子才夠繳納。蘇東坡給程之才寫了一封長信,內容雄辯滔滔,言詞峻切,就仿佛以前上皇太后的表章一樣,這樣把此衙署積弊揭發無遺,指為向農民純然勒索。他請程之才和當地的稅吏和運輸官舉行一次會議,並建議當地政府當依穀物市價向農民徵稅。數月之后,他聽說那三位官員已經決定向朝廷聯合呈請,他十分高興。
他現在開始關心惠州城的諸種改善革新事宜。他還是一秉過去喜愛建設的天性,經過與程之才、幾位太守與縣令會商,建築了兩座橋,一個在河上,一個在惠州湖上。為興建這兩座橋,子由的太太捐出不少朝廷當年賞賜她的金幣。在忙于進行這項工程時,他又做了另外一件事,特別受地方居民的敬仰,就是把無主野墳的骸骨重建一大家埋葬之。重新安葬之后,他寫了一篇祭文,安慰那些無名死者。他相信,那些死者不是平民,便是兵卒。他頗以那些骸骨有些殘缺不完,必須合葬為歉,只希望那些陰魂和睦相處,猶如一個大家庭一樣。他又在城西修了一座放生池。這純然是佛教思想,其基本觀念是輪回思想,相信那些魚也許前生是人身。魚類一放入此一放生池內,則生命安全無虞。那個池塘即名為"蘇東坡放生池",直到清末,當地士紳百姓,還保持在節慶之日,去買魚放生的風俗。
他常對做些小事感到興趣。一件新奇的東西,在幾年之前很使他著迷,那時他正貶滴在黃州,那件東西叫做"浮馬",是插秧用的。插秧是累得腰酸腿疼的事,農夫必須在水田中涉水而行,整天彎著腰肢勞做。浮馬就像在水面飄浮的一隻小船,農人可以坐在上面插秧,用腿當做槳移動,馬頭正好用來盛稻秧。這種東西既可使工作進行快速,又可以節省勞力。他想把這種東西向南方推廣應用。他對此事非常熱心,在給朋友的信裏他多次提到。他給一位太守送行時,曾經告說他要推廣浮馬的應用,並且說,為太守成功之道,在于"使民不畏吏"。
蘇東坡既已失去權力地位,又為當政者所不喜,壯年時致君于堯舜與改變帝國之命運等雄心壯志,已不復當年氣概。如今只是惠州一國民而已,他的事也就是鄰居翟秀才和林太太的事,這位林太太是釀酒的,總是賒給他酒喝。他的朋友是道士吳復古、陸惟謙,和羅浮的僧人。他在學者、太守、縣令之中,也有不少朋友。
他雖然不能做官,他還可以做個熱心公益的國民。廣州為廣東之省會,近在颶尺,太守王古也是他的朋友。蘇東坡因為知道廣州有瘟疫流行,就寫信給王古,提議籌備一筆基金,做創立公家醫院之用,就和以前他在杭州所力的一樣。廣州人和杭州人一樣,也是以飲水問題為苦,疾病易于流行也與此有關。他認識一個道士,那個道士有一套引山泉入廣州城的完整計畫。廣州城內有一口好井,只能供官家用。不過,廣州城七裏之外,在一個比廣州尚能新居多的地方,有了良好的泉水。蘇東坡把那個道士的引水計畫向王古提出,並且建議建設水管引泉水進城。水管可用大竹管做,此種大竹子在廣東東部生產甚多。在山泉所在地須要建一石頭水庫,用五根大竹管從此水庫引水到廣州城中另一石頭水庫。蘇東坡對水管的製造,說明得十分詳細,因為他在故鄉曾經見過。竹管介面處用麻縛緊,外面塗上厚漆,以防漏水。每一段竹管要開一小口,以竹撅堵塞,倘竹管之中有閉塞不通,便打開此小口檢查。他估計約有一萬根大約即可敷用。但是這些大竹管必須時常檢查,也要按期換新,就如同現代鐵道的枕木一樣。必須有官吏時常視察,每年必須從廣東東部採購此種大竹筒備用。他怕給他朋友招不必要的麻煩,他告訴王太守切莫讓人知道是他出的主意,因為當權派對他厭惡。但是王太守后來卻因"妄賑饑民"之罪而被革職。